汉武帝为开拓西域做出了哪些贡献,汉武帝在经略边疆时做了哪些贡献

2021-01-14 09:13:02 字数 2193 阅读 8092

1楼:匿名用户

汉武帝非常重视文化的交流,派遣了张骞他出使西域,并且打通了丝绸之路,这条路也是极大的促进了和西域文化的交流还有发展,并且为中华文化留下来了宝贵的遗产。

2楼:益达无糖板栗饼

首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遣使者探索西域的帝王,文化交流,军事统治由此而来,为中国大一统做出了突出贡献。

汉武帝在经略边疆时做了哪些贡献

3楼:匿名用户

汉武帝出兵抗击匈奴,使西汉王朝的政权更加巩固,国家更加统一,为西汉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从公元前133年到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兵和匈奴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作战,最后取得了抗击匈奴的全面胜利,充分体现了他的雄才大略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汉武帝还用大量移民的办法来充实边防,发展生产。

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公元前138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探险家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目的是想联合大月氏共同防御并打击匈奴势力。公元前119年,张骞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

随后,中亚、西域各国以朝贡为名,经常到长安访问和**。中国和西域各国之间的人员和**往来,从西汉开始,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延续了 1000多年。

汉武帝开拓了南方和西南疆域,使越族以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和汉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汉武帝使越族三个部落归属汉室后,把他们迁移到长江、淮河、南海等地,与汉族人民长期共居,彼此逐渐融合,形成了自秦始皇以来没有完成的“大统一”局面。汉武帝在开拓西南地区的过程中,把铁制生产工具和较高的汉族文化传到这些地区,或多或少地破除了这些地区的闭塞性,推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汉武帝的主要贡献

4楼:北岛无梦丷

1、改革币制

汉武帝统治时期,由于对外征伐不断,**财政从此前“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的丰盈一变而为入不敷出的困局。“而富商大贾或蹛财役贫,转榖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富商大贾富可敌国,恰与窘困的**财政形成了鲜明对比。

****除了靠鬻武功爵等方式快速增加财政收入外,“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于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增加**财政收入,打击大商人,此即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初衷。

故汉武帝即位后,为了****在经济管理和政治统治上的需要,便十分重视解决币制问题,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币制问题。

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重新统一于**。六次改革后三官五铢的发行一举解决了困扰西汉金融多年的私铸、盗铸问题,汉武帝的币制改革至此取得了较大成功。

2、独尊儒术

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汉武帝创造了数个第一,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排斥,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

太学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学说。“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在中华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两千余年,受到历代统治者所推崇。

但是汉武帝并非限制其他各家的发展,只是大力提倡儒家的发展儒法结合,即所谓的“儒表法里”。比如夏侯始昌既研习儒家又通晓阴阳五行家;宰相公孙弘兼治儒法两家;主父偃以纵横家起家;耿直的汲黯司马谈司马迁以黄老学说起家。

3、沟通西域

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从西域胡(黄)瓜、胡豆、胡麻、石榴、胡萝卜、葡萄、汗血马、核桃、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

中国传出了冶铁术、凿井术、丝绸制造、漆器制造等技术,井渠法作龙首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并进而入波斯等地。中原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向西输送,铸铁技术,井渠法也传到西域,历史意义重大。

5楼:匿名用户

政治:在政治方面,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等。汉武帝还变古创制,包括收相权、设刺史、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而且体现着法家之“以法治国,不避亲贵”的政治制度。

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

6楼:匿名用户

- -还是他的回答专业额,

太牛了,

7楼:问艾留月明

**绩估计就是把他祖宗留下的钱财花了精光,用现在的话说,还挑起内战,还加强**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