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龥
带你穿越到史前---新石器时代人类的足迹
亲爱的读者们,今天给大家讲述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状况。
人类大约在1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典型特征是使用磨制的石器,结束时间因大约在2000多年前,部分地区结束时间可能提前至5000年前。在上一节里,我们知道新旧石器时代有四个主要区别,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它们是制陶业、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制造业,这些都是进入新石器时代后才出现的。
新石器时代
西亚、北非和欧洲的新石器时代发展较早,考古研究也较深入。这些地区农业起源最早,以后又最早出现金属器具,最早进入文明时代。以陶器和农牧业出现的时间来看,西亚地区大约在9000年前就有了农业和畜牧业的萌牙,8000年前至6000年前,先后进入陶器新石器时代,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6000年前至5000年前出现青铜器,进入铜石并用年代,随之扩展到北非和欧洲东南部。
可以说西亚是欧洲和北非地区新石器文明的发源地。
根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使用陶器的地区,在2万年前就开始使用陶器,典型的文化遗迹是湖南玉蟾岩遗址和江西仙人洞遗址。陶器文化由上述两处遗址开始向日本和俄罗斯扩散。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陶器的出现可能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这一时期人类的经济活动,逐步由采集、狩猎和捕捞业向种植业、畜牧业过渡,人们开始种植玉米、水稻、小麦、大麦、扁豆、豌豆等,饲养绵羊山羊、猪等,驯化狗、马等动物,由于粮食产量提高,用于储存食物的陶器随之出现。早期的陶器是简单的土陶,后来又出现了彩陶、红陶、黑陶等陶器,甚至在一些出土的陶器上还刻有花纹,这些花纹可能是人类早期的文字。
在青铜出现之前,新石器时代的人类依然使用石器,与旧石器时代的简单制作不同,这一时期的石器制作十分精良,经过了精心打磨,石片变小,种类丰富,一些石器还有了装饰。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逐渐改变了穴居和树居的生活方式,慢慢选择了在平地生活,并因血缘关系聚居,形成一个个的氏族,原始的建筑开始出现。由于生产力的进步,原来由女性为主要劳动力的母系氏族社会逐步向父系氏族演进。后来血缘相近的氏族为了抵御野兽的侵扰和其他氏族的掠夺,组成了部落,部落之间互相联合就形成了部落联盟。
新石器时代的平地生活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为了生存,必须齐心协力,采集粮食,狩猎兽类,捕捞鱼虾,这一时期的财产是公共的。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生产力进步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而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利用权力开始占有公共财产,人类开始出现贫富分化。部落战争中不幸战败的部落民,就沦为奴隶,原始的公共氏族社会日益瓦解,并最终进入到国家为基础的人类社会。
中国大约在前1万年就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区别,大致分为三大经济文化区:
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包括黄河中下游、辽河和海河流域等地,这里是粟、黍等旱作农业起源地,很早就饲养猪、狗,以后又养牛、羊等。有大地湾遗址、上山遗址,半坡遗址和大汶口遗址等。
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岭南地区农业则一直不发达,渔猎采集经济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可划为一个亚区。
本区很早就种植水稻,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早期饲养猪、狗,以后陆续养水牛和羊。文化遗址有河姆渡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及吊桶环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等。
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物中发现水稻遗存,证明了长江下游及其附近地区是中国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起源中心。
浙江余杭良渚遗址
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包括长城以北的东北大部、内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积大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这个区域除个别地方外基本上没有农业,陶器也不甚发达。
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距今约13000-7000年前,著名的文化遗址有甘肃大地湾遗址、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环桶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此一时期加工石器出现简单的磨制,能够制作简单烧成温度较低的陶器,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获得初步发展。
中期文化遗址距今约7500?5000年,代表性遗址有河姆渡文化、龙虬文化、北辛文化、半坡文化、前大溪文化、仰韶文化、马家浜文化、大汶口文化。磨制石器种类丰富,制作精美,制陶技术显著进步,出现慢轮修整口沿的技术,农业和畜牧业获得高度发展,长江流域已进入到灌溉农业阶段,而且猪已经成为一种主要家畜。
人口聚落不断增多扩大,开始出现一些中心聚落和大规模的公共墓地,反映出社会组织向心凝聚平等的特点。
河姆渡文化遗址
晚期文化距今约5000?4000年,也叫铜石并用时期,以山东历城龙山镇城子崖、山东日照两城镇、河南洛阳王湾、山西襄汾陶寺、甘肃临兆马家窑、湖北京山屈家岭湖北天门石家河、浙江余杭良渚遗址为代表。制陶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陶器以灰、黑陶为主,轮制法得到普及。
石器磨制精致,器型变小。农业和畜牧业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加,社会复杂度程度不断提高,出现了原始城堡、城垣和大型建筑,有了阶级、贫富分化,人类社会向国家文明时代迈进。
读者们如果对上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做进一步的了解。
关于史前人类文明就介绍在这里,读史君留下如下问题,请读者们在前面的几则故事中寻找相关答案。
问题一,地球是如何诞生的?地球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
问题二,人类来自于**?
问题三,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中国有哪些典型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问题四,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特点主要有哪些?典型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哪些呢?
蒙古族祖先倒底是什么人?
2楼:匿名用户
蒙古部落最初只包括涅古斯和乞颜两个氏族。他们被其他突厥部落打败。最后乞颜部首领孛儿贴赤那和妻子豁埃马阑勒率部迁到了额尔古涅昆(额尔古纳河畔山岭)一带居住下来。
所以,苍狼和白鹿是成吉思汗的祖先,也就是勃儿帖赤那和豁埃马兰勒。
蒙古族出自东胡,东胡最早源于三皇五帝之首包羲太昊伏羲氏后裔蒙国风姓包豕韦,根据清华简记载商武丁所灭豕韦为包豕韦,包豕韦北迁与高车族融合为东胡。
3楼:李丹辰
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祖先的问题上,现代、当代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出自东胡。
东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号的大小部落的总称。据《史记》记载:“在匈奴东,故曰东胡。
”公元前5至前3世纪,东胡各部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各部落过着“俗随水草,居无常处”的生活。
4楼:
蒙兀室韦 源自东胡 大体有鲜卑柔然祖先之成分 然后融合匈奴血统而成
归纳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在精神生活的特点是什么?
5楼:上条
旧石器时代还没有什么精神可言的,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因为有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在物质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人们的精神生活才提高的。具体变现有河姆渡不是出土了黑陶钵,半坡出土了人面鱼文彩陶盆,标志了精神生活的开始,还有科学主义的萌芽:小口尖底瓶
新石器时代有何特点,新石器时代有什么特点?
1楼 漫阅科技 新石器时代,在欧洲大约开始于公元前10000年 7500年左右。这是一个充满进取和创造的跃进时代。过去的采集经济和狩猎经济被农耕和畜牧所代替,从而使人们的生活资料有了可靠的保证 石器工具更加进步 陶器的发明,建筑的出现是人类造型活动的崭新领域,手工纺织也开始发展,从而使人类的衣 食 ...
简述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基本特征
1楼 开456心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活动,受到自然条件的极大限制,制造石器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从附近的河滩上或者从熟悉的岩石区拣拾石块,打制成合适的工具,旧石器时代中期以前往往是这种情况。 到了晚期,随着生活环境的变迁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这种拣拾的方法有时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要求,在有条件时,便从...
旧石器时代的雕塑作品有哪些特点,旧石器时代晚期雕塑有什么特点
1楼 漫阅科技 旧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祖先已懂得打制以石英 蛋白石为材料的锋利雕刻工具。这种硬度较高的石制雕刻工具,是雕塑艺术得以产生的重要条件。原始雕塑作品,主要是用这类工具在骨 石 牙 木等材料上进行雕刻而成的透雕 浮雕和圆雕。 旧石器时代晚期雕塑有什么特点 2楼 匿名用户 马克思在摩尔根的《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