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挺进大中原”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2021-01-13 07:18:38 字数 4101 阅读 3649

1楼:回眸一笑

刘邓野战军挺进中原,举行鲁西南战役,揭开战略进攻序幕。

希望采纳

2楼:羁绊

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

3楼:苏决小姐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解放战争进行到1947年6月,全国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国民党军总兵力下降,战斗力下降,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增加,机动作战兵力已超过国民党军。国统区人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形成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蒋介石**已陷于全民包围之中。

在此形势下,中共**毅然作出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决策。针对敌我双方战略态势,决定将战略进攻的主要方向指向既是国民党军的要害又是其薄弱环节的中原地区,并确定了“三军配合、两翼钳制”的战略部署。

4楼:

答案c解析:解答该题要注意对四个选项正确地进行分析。a选项的叙述不正确,因为战略决战首先在东北地区展开,刘邓大军挺进的地区是中原。

蒋介石重点进攻的方向有两个,一是陕北,一是山东,不包括中原地区,所以b项应予排除。d项改变敌我双方力量对比,不是战略**,而是防御阶段的作战和决战阶段的较量。

答案:c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 ( )

5楼:想骑马

刘邓野战军挺进中原,举行鲁西南战役,揭开战略进攻序幕。由于当时还没有完全粉碎敌军重点进攻,我军在数量和装备上远远逊于敌军,就实行战略转变,这是充分估计了影响战争各方面条件后采取的大胆决策。***、***采取“攻其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创造了以15个旅的兵力歼国民党军4个师部9个半旅约6万人的战例,打乱了国民党军在南线的战略部署,有力配合了西北和山东野战军粉碎国党军重点进攻作战。

6楼:闯佳骥

扭转了共产党在解放战争初期被动的局面,使共产党由防守转为进攻,得到了战争的主动权

7楼:

说实话,意义这东西都是马后炮,他们当时都是执行上面的命令而已,没什么重大意义。如果当年老蒋胜了,同样课本中会出现“胡宗南占领延安的重大意义”。

8楼:芥末罐子

揭开战略**的序幕,是我国100多年来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9楼:匿名用户

我看网上就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是: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10楼:正宗名利客

和 北上抗日一样吧,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发展新的势力范围!

11楼:计划的梦

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时间 人物 主要经过 历史意义

12楼:宝格格

挺进大别山---1947年(**36年)8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

时 间

1947年(**36年)8月

主要领导者

***、***

地 点

鄂豫晥三省交界处大别山地区

过程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增加到195万。中共**做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后,国民党军统帅蒋介石为堵住其黄河防线的缺口,乘刘邓所部集结在鲁西南休整之机,调集8个整编师共18个旅、14万人的兵力,分别由菏泽、定陶、嘉祥、袁口等地,分进合击,企图围而歼之。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政治委员***,根据中国共产***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既定方针和当面敌情,以及国民党军企图利用连日大雨,黄河水位陡涨,破堤放水淹没解放军等情况,当机立断,决心不要后方,直出大别山。7日晚,在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纵队于黄河渡口进行佯动,以及华东野战军5个纵队于郓城以东地区钳制国民党军整编第5、第85师等部西进的配合下,刘、邓率4个纵队经巨野、定陶间先期跳出合围圈南进。

11日,越过陇海路,以第1纵队并指挥中原独立旅为右路,第3纵队为左路,第2、第6纵队掩护中共中原局、野战军指挥机关为中路,向大别山疾进。这时,蒋介石错误地认为***、***所部是“北渡不成而南窜”,即以12个旅为第1梯队、以8个旅为第2梯队,先后尾追刘邓大军;另以4个旅在许昌、漯河等地侧击,以2个整编师及1个交通警察总队布防于柘城、鹿邑地区,企图围歼刘邓大军于黄泛区。宽20多公里的黄泛区,遍地淤泥,积水没膝,深处及脐,荒无人烟,行军、食宿均十分困难。

17日,刘邓大军战胜困难,胜利通过黄泛区。18日,又渡过沙河。20日,部队轻装向汝河急进。

至23日,第3、第1、第2纵队在击退国民党军沿途少数阻击部队后,均渡过汝河,逼近淮河。当第6纵队和中原局、野战军直属队到达汝河北岸时,经平汉路赶来截击的国民党军整编第85师已占据了汝南埠等渡口,且后有追兵3个整编师,仅距20余公里。据此,***、***亲自察看渡口,指挥部队强渡汝河。

24日夜,第6纵队一部在炮火掩护下,渡过汝河,夺取子渡口,掩护纵队主力及领率机关安全渡河。至27日,刘邓大军已全部渡过淮河,分别占领固始、潢川等县城,完成了挺进大别山的任务,象一把利刃插进国民党军的战略纵深。此战共歼敌8500人,其中俘敌4400人,毙伤4100人。

但是刘邓大军也受到了很严重的损失,军队**过半,并且失掉了所有的重**.

意义点评: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13楼:故土难离在路上

时间是1947年夏,指挥者是***,***,部队是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意义是

14楼:

答案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的序幕,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在当时有何重要的战略意义?

15楼:匿名用户

大别山在地理上处于南京与武汉的中间,当时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像两个拳头伸出去,那么敌人的胸膛就露出来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像一把钢刀直插敌人的心脏,将战争由解放区引向国统区,对国民党的统治中心构成巨大的威胁,尽管在战术上收获并不大,但是在战略上缓解了解放区的压力,迫使国民党军队回援。

16楼:匿名用户

攻击国民党防守最薄弱的地带,

进入攻击阶段了。

全国局势发生变化

17楼:板金鑫功友

第四,锻炼了官兵,造就了一支顽强的部队。大别山地区山脉重叠,崇岭深谷,人烟稀少,群众基础又不太好,刘邓大军在这里进行作战十分艰难。再加上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远离根据地,失去了后勤**,加之长时期连续作战,得不到休整,伤病员无处安置,没有医药**,**、兵员得不到补充。

另外,大别山区水田居多,道路崎岖狭窄,北方战士穿不惯草鞋,脚上经常磨得流脓淌血,又需连续行军作战,而且,南方地区蚊子多,毒蛇多,不少人被蛇咬伤或患上疟疾,由于不服水土,腹泻、疥疮也很严重。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刘邓大军发扬我军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牢牢坚守在大别山,坚持战斗约半年时间,并寻机消灭敌人,不断壮大根据地。广大官兵凭借坚强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战斗毅力,经受住了恶劣环境的考验,变得更加勇敢。

这支部队经过大别山艰苦环境的洗礼,变得更加坚强。在此后的淮海战役及其它战斗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18楼:***与易中天

没有战略意义,没被消灭就不错了。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9楼:匿名用户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是把战争从解放区转移到国统区,就象是在国民党统治地区的心脏上插入一把尖刀,由此,各解放区相继转入战略**。前者。

20楼:匿名用户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目的是什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楼 燕晓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为了插入国民党的心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楼 匿名用户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是把战争从解放区转移到国统区,就象是在国民党统治地区的心脏上插入一把尖刀,由此,各解放区相继转入战略 。前者。 3楼 匿名用户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大意义在于()

1楼 匿名用户 随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国共二党的战略均势随即发生了根本的逆转,国民党统治区日益缩小,共产党的则日益扩大,此后仅二年时间,就结束了蒋介石在大陆的统治。而一代伟人邓小平也就此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 严重地...

建军大业》还能尊重历史吗,《建军大业》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及意义

1楼 完美假知己 《建军大业》作为建字三部曲的压轴大戏,绝对是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影片,但是作为一部历史正剧,片中历史和人物 道具等方面硬伤不少。 《建军大业》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及意义 2楼 匿名用户 《建军大业》,是献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作品。 影片故事将围绕 南昌起义 。1927年,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