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船只通过麦哲伦海峡可能遇到的困难

2021-01-12 22:49:16 字数 5482 阅读 1268

1楼:半山树

地处西风带内,风大浪急,水温低,气温低。

简述船只通过麦哲伦海峡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2楼:半山树

船只通过麦哲伦海峡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地处西风带风,强大的西风、咆哮的巨浪、寒冷的天气、极冰等都可能对船只造成威胁。

麦哲伦环球遇到的困难

3楼:匿名用户

预备出航

33岁时,麦哲伦回到了家乡葡萄牙。他向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申请组织船队去探险,进行一次环球航行。可是,国王没有答应,因为国王认为东方**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没有必要再去开辟新航道了。

1517年,他离开了葡萄牙,来到了西班牙塞维利亚并又一次提出环球航行的请求。塞维利亚的要塞司令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和勇气,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把女儿也嫁给了他。

1518年3月,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接见了麦哲伦,麦哲伦再次提出了航海的请求,并献给了国王一个自制的精致的彩色地球仪。国王很快就答应了他。不久,在国王的指令下,麦哲伦组织了一支船队准备出航。

但是,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儿一世很快知道这一件事,他很愤怒麦哲伦为自己国家竞争对手效力,更害怕麦哲伦的这一次航行会帮助西班牙的势力超过葡萄牙。于是,他不但派人在塞维利亚不断制造谣言,还派了一些奸细打进麦哲伦的船队,并准备伺机破坏,暗杀麦哲伦。

横渡大西洋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领五条船和270名水手的船队出发了。船队在大西洋中航行了70天,11月29日到达巴西海岸。由于这里是葡萄牙的领地,所以麦哲伦告诉船员们一定要小心,不要被葡萄牙人发现,因为根据1494年双方签定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规定谁也不得进入和占领对方分的领土。

第二年1月10日,船队来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湾。船员们以为到了美洲的尽头,可以顺利进入新的大洋,但是经过实地调查,那只不过是一个河口,即现在乌拉圭的拉普拉塔河。

3月底,南美进入隆冬季节,于是麦哲伦率船队驶入圣胡安港准备过冬。由于天气寒冻,粮食短缺,船员情绪十分颓丧。船员内部发生叛乱,三个船长联合反对麦哲伦,不服从麦哲伦的指挥,责令麦哲伦去谈判。

麦哲伦便派人假意去送一封同意谈判的信,并趁机刺杀了叛乱的船长**。

不久,麦哲伦在圣胡安港发现了大量的海鸟、鱼类还有淡水,饮食问题终于得到解决。麦哲伦还发现附近还有当地的原住居民,这些人体格高大,身披兽皮;他们的鞋子也很特别,他们把湿润的兽皮套在脚上,上至膝盖。雨雪天 就在外面再套一双大皮靴。

麦哲伦把他们称为“大脚人”,并以欺骗的方法逮捕了两个“大脚人”,并戴上脚镣手铐关在船舱里,作为献给西班牙国王的礼物。

阳春8月,麦哲伦率领船队继续出发。

穿越美洲

1520年8月底,船队驶出圣胡安港,沿大西洋海岸继续南航,准备寻找通往“南海”的海峡。经过三天的航行,在南纬52°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海湾。麦哲伦派两艘船只前去探察,希望查明通向“南海”的水道。

当夜遇到了一场风暴,狂飙呼啸,巨浪滔天,派往的船只随时都会有撞上悬崖峭壁和沉没的危险,如此紧急情况,竟持续了两天。说来也巧,就在这风云突变的时刻,他们找到了一条通往“南海”的峡道,即后人所称的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率领船队沿麦哲伦海峡航行。峡道弯弯曲曲,时宽时窄,两岸山峰耸立,奇幻莫测。海峡两岸的土著居民,欢喜燃烧篝火,白日蓝烟缕缕,夜晚一片通明,好像专门为麦哲伦的到来而安排的仪仗队。

麦哲伦高兴极了,他在夜里见到陆地上火光点点,便把海峡南岸的这块陆地命名为“火地”,这就是今日智利的火地岛。

经过20多天艰苦迂回的航行,终于到达海峡的西口,走出了麦哲伦海峡,眼前顿时呈现出一片风平浪静、浩瀚无际的“南海”。后来,在两个月在他们兵分五路四处巡逻寻找小岛或陆地时,装载粮食最多的“圣安东尼奥号”逃走并返回西班牙。

进入太平洋

历经100多天的航行,一直没有遭遇到狂风大浪,麦哲伦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轻松过,好像上帝帮了他大忙。他就给“南海”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叫“太平洋”。在这辽阔的太平洋上,看不见陆地,遇不到岛屿,食品成为最关键的难题,1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没有吃到一点新鲜食物,酒早已被喝光,只有面包干充饥,后来连面包干也吃完了,只能吃点生了虫的饼干碎屑,这种食物散发出像老鼠屎一样的臭气。

船舱里的淡水也越来越浅,最后只能喝带有臭味的变质黄水。为了活命,连盖在船桁上的牛皮也被充作食物,由于日晒、风吹、雨淋,牛皮硬得像石头一样,要放在海水里浸泡四五天,再放在炭火上烤好久才能食用。有时,他们还吃了木头的锯末粉。

1521年3月,船队终于到达三个有居民的海岛,这些小岛是马里亚纳群岛中的一些岛屿,岛上土著人**黝黑,身材高大,他们赤身露体,然而却戴着棕榈叶编成的帽子。热心的岛民们给他们送来了粮食、水果和蔬菜。在惊奇之余,船员们对居民们的热情,无不感到由衷的感激。

但由于土人们从未见到过如此壮观的船队,对船上的任何东西都表现出新奇感,于是从船上搬走了一些物品,船员们发觉后,便大声叫嚷起来,把他们当做强盗,还把这个岛屿改名为“强盗岛”。当这些岛民偷走系在船尾的一只救生小艇后,麦哲伦生气极了,他带领一队武装人员登上海岸,开枪打死了7个土著人,放火烧毁了几十间茅屋和几十条小船。于是在麦哲伦的航行日记上留下很不光彩的一页。

船队再往西行,来到现今的菲律宾群岛。此时,麦哲伦和他的同伴们终于首次完成横渡太平洋的壮举,证实了美洲与亚洲之间存在着一片辽阔的水域。这个水域要比大西洋宽阔得多。

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只用了一个月零几天的时间,而麦哲伦在天气晴和、一路顺风的情况下,横渡太平洋却用了一百多天。

麦哲伦首次横渡太平洋,在地理学和航海史上产生了一场革命。证明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不是陆地,而是海洋,世界各地的海洋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一个统一的完整水域。这样为后人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麦哲伦的死

一天,麦哲伦船队来到萨马岛附近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以便在那里补充一些淡水,并让海员们休整一下。邻近小岛上的居民前来**西班牙人,用椰子、棕榈酒等换取西班牙人的红帽子和一些小玩物。几天以后,船队向西南航行,在棉兰老岛北面的小岛停泊下来。

当地土著人的一只小船向“特立尼达”号船驶来,麦哲伦的一个奴仆恩里克用马来西亚语向小船的桨手们喊话,他们立刻听懂了恩里克的意思。恩里克生在苏门答腊岛,是12年前麦哲伦从马六甲带到欧洲去的。两个小时后,驶来了两只大船,船上坐满了人,当地的头人也来了。

恩里克与他们自由地交谈。这时,麦哲伦才恍然大悟,现在又来到了说马来语的人们中间,离“香料群岛”已经不远了,他们快要完**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了。

岛上的头人来到麦哲伦的指挥船上,把船队带到菲律宾中部的宿雾大港口。麦哲伦表示愿意与宿雾岛的首领和好,如果他们承认自己是西班牙国王的属臣,还准备向他们提供军事援助。为了使首领信服西班牙人,麦哲伦在附近进行了一次军事演习。

宿雾岛的首领接受了这个建议,一星期后,他携带全家大小和数百名臣民作了洗礼,在短时期内,这个岛和附近岛上的一些居民也都接受了洗礼。

麦哲伦成了这些新**徒的靠山。为了推行殖民主义的统治,他插手附近小岛首领之间的内讧。夜间,他带领60多人乘三只小船前往小岛,由于水中多礁石,船只不能靠岸,麦哲伦和船员50多人便涉水登陆。

不料,反抗的岛民们早已严阵以待,麦哲伦命令火炮手和弓箭手向他们**,可是攻不进去。接着,岛民向他们猛扑过来,船员们抵挡不住,边打边退,岛民们紧紧追赶。麦哲伦急于解围,下令烧毁这个村庄,以扰乱人心。

岛民们见到自己的房子被烧,更加愤怒地追击他们,射来了密集的箭矢,掷来了无数的标枪和石块。当他们得知麦哲伦是船队司令时,攻击更加猛烈,许多人奋不顾身,纷纷向他投来了标枪,或用大斧砍来,麦哲伦就在这场战斗撤退中先被土岛民投来的标枪刺中腿部跌倒在地,爬起来继续跑但还是落在了队伍的后面,又被追上来的岛民们砍死,由于他的同伴们撤退紧急,连岛民们后来怎么处理的麦哲伦尸体都不知道。

经过南美洲南端的船舶为什么宁愿穿过狭窄的麦哲伦海峡也不经过宽阔的德雷克海峡?

4楼:匿名用户

因为从麦哲伦海峡经过相比之下,航程更短,既节约了航海时间,又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它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5楼:匿名用户

区苏伊士地峡 巴拿马地峡/中美洲地峡 特万特佩克地峡(墨西哥) 克拉地峡(泰国缅甸) 卡累利阿地峡(俄罗斯靠近芬兰) 克里米亚地峡(比列科普地峡)(乌克兰克里木半岛) 科林斯地峡(希腊) 海峡 被夹在两块陆地之间,两端连接两大海域的狭窄通道叫海峡。 海峡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不仅是交通要道、航运枢纽,而且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人们常把它称之为“海上走廊”、“**水道”。

通常位于两个大陆或大陆与邻近的沿岸岛屿以及岛屿与岛屿之间。其中有的沟通两海(如台湾海峡沟通东海与南海),有的沟通两洋(如麦哲伦海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有的沟通海和洋(如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全世界有上千个海峡,其中著名的约50个。

海峡是由海水通过地峡的裂缝经长期侵蚀,或海水淹没下沉的陆地低凹处而形成的。一般水较深,水流较急且多涡流。海峡内的海水温度、盐度、水色、透明度等水文要素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变化较大。

底质多为坚硬的岩石或沙砾,细小的沉积物较少。 海峡在军事及航运上都有重要意义。根据海峡水域同沿岸国家的关系,分为:

①内海海峡,位于领海基线以内,系沿岸国的内水,航行制度由沿岸国自行制定,如中国的琼州海峡; ②领海海峡,宽度在两岸领海宽度以内者,通常允许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如海峡两岸分属两国,通常其疆界线通过海峡的中心航道,其航行制度由沿岸国协商决定;如系国际通航海峡,则适用过境通行制度。 ③非领海海峡,宽度大于两岸的领海宽度,在位于领海以外的海峡水域中,一切船舶均可自由通过。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较大的海峡有50多个。世界上最长的海峡是莫桑比克海峡,长达1670千米。因它既宽又深,可通巨轮,成为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重要通道。

头戴两项“世界之最”桂冠的是位于南美大陆和南极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它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峡,最深处达5 248米。同时它又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南北宽达9 704米,成为世界各地通向南极的重要通道。

马六甲海峡,人称东南亚的“十字路口”。英吉利海峡的日通行船只在5 000艘左右,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通向大西洋的唯一出口。

从霍尔木兹海峡开出的油轮,源源不断地将石油运往欧美各国,被人们称为“西方世界的生命线”。 白令海峡则身兼多职,它是连接太平洋和北冰洋的水上通道,也是两大洲(亚洲和北美洲)、两个国家(俄罗斯和美国)、两个半岛(阿拉斯加半岛和楚克奇半岛)的分界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也从白令海峡的**通过。

地峡 地峡就像一座土桥,有的把两块大陆连接起来,如巴拿马地峡将南美洲和北美洲连接起来;峡谷有的把半岛和大陆连接起来,如克拉地峡是联系马来半岛和亚欧大陆的桥梁。 地峡是连接两块较大陆地或较大陆地与半岛间的狭窄地带。前者如连接亚、非两洲的苏伊士地峡,连接南、北美洲的巴拿马地峡;后者如连接中南半岛与马来半岛的克拉地峡(kraisthmus),连接苏联乌克兰大陆与克里米亚半岛间的彼列科普地峡(perekopskiyisthmus)等。

地峡便于开凿运河以沟通两侧海洋,如已建成的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等。 地峡的成因很复杂,有的是大陆板块漂移造成的,有的则是陆地部分下沉到海中造成的。在地球上,地峡分布很少,比较重要的有南、北美洲之间的巴拿马地峡,亚洲和非洲之间的苏伊士地峡,马来半岛和亚洲大陆之间的克拉地峡。

地峡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它是沟通大陆和大陆、大陆和半岛的中间桥梁,也是交通的咽喉要道。地峡比较狭窄,两边邻水,是开凿运河的良好地段。如巴拿马运河通过中关地峡,联系大西洋和太平洋;苏伊士运河穿过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印度洋。

在地峡处开凿运河,沟通洋或海,能节约海上航程。例如轮船从美国西部海港向南航行,穿过巴拿马运河到南美洲东部港口,要比绕道南美洲南端缩短1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