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结构式的命名规则或者说是命名顺序

2021-01-12 21:34:26 字数 5106 阅读 8106

1楼:匿名用户

http://baike.baidu.***/view/983204.htm

百科的系统命名法

化学结构式中如何命名?

2楼:匿名用户

要注意“最长”“最小”原则。即主链选择最长的(含官能团)碳链,不管左右;编号选择使双键,三键的第一个碳(不管左右)编号最小,然后保证支链的编号最小。同时有双键、三键的,使双键的编号小。

有中国化学会的《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或者联系我

3楼:匿名用户

取代基的顺序规则 当主链上有多种取代基时,由顺序规则决定名称中基团的先后顺序。一般的规则是:比较主链碳原子上所连各支链、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的原子序数的大小(同位素按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原子序数较大者为“较优”基团。

序数越大,顺序越高.注:序数越大,质量也越大.

故也可比较质量. 例如: i>br>cl>f>o>n>c 如果第一个原子相同,那么比较它们第一个原子上连接的原子的顺序;如有双键或三键,则视为连接了2或3个相同的原子。

以次序最高的官能团作为主要官能团,命名时放在最后。其他官能团,命名时顺序越低名称越靠前。例如:

-ch2br>-ch3 这两个基团的第一个原子相同(均为c原子),则比较c原子上所连的原子,分别是br,h,h(按原子序数由大到小排列)与h,h,h,因为br>h,所以-ch2br>-ch3。[编辑] 主链或主环系的选取 以含有主要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靠近该官能团的一端标为1号碳。如果化合物的核心是一个环(系),那么该环系看作母体;除苯环以外,各个环系按照自己的规则确定1号碳,但同时要保证取代基的位置号最小。

支链中与主链相连的一个碳原子标为1号碳。 位置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官能团的数目用汉字数字表示。

碳链上碳原子的数目,10以内用天干表示,10以外用汉字数字表示。 烷烃 找出最长的碳链当主链,依碳数命名主链,前十个以天干(甲、乙、丙...)代表碳数,碳数多于十个时,以中文数字命名,如:

十一烷。 从最近的取代基位置编号:1、2、3...

(使取代基的位置数字越小越好)。以数字代表取代基的位置。数字与中文数字之间以 - 隔开。

有多个取代基时,以取代基数字最小且最长的碳链当主链,并依甲基、乙基、丙基的顺序列出所有取代基。 有两个以上的取代基相同时,在取代基前面加入中文数字:

一、二、三...,如:二甲基,其位置以,隔开,一起列于取代基前面。

烯烃 命名方式与烷类类似,但以含有双键的最长键当作主链。 以最靠近双键的碳开始编号,分别标示取代基和双键的位置。 若分子中出现二次以上的双键,则以“二烯”或“三烯”命名。

烯类的异构体中常出现顺反异构体,故须注明“顺”或”反”。 炔烃 命名方式与烯类类似,但以含有叁键的最长键当作主链。 以最靠近叁键的碳开始编号,分别标示取代基和叁键的位置。

炔类没有环炔类和顺反异构物。 分子中既有双键又有三键时,名字以烯先炔后,分别标注位置号,碳数写在“烯”前面。 卤代烃·醚 卤代烃命名以相应烃作为母体,卤原子作为取代基。

如有碳链取代基,根据顺序规则碳链要写在卤原子的前面;如有多种卤原子,列出次序为氟、氯、溴、碘。 醚的命名以碳链较长的一端为母体,另一端和氧原子合起来作为取代基,称烃氧基。 醇 醇的命名,以含有醇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由这条链上的碳数决定叫某醇,编号时让醇羟基的位置号尽量小; 其他基团按取代基处理。

主链上有多个醇羟基时,可以按羟基的数目分别称为二醇、三醇等。 醛 醛的命名,以含有醛基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其他部分作为取代基; 决定名称的碳数包括醛基的一个碳。 如果有多个醛基,则以含有2个醛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二醛。

醛基作取代基时称甲酰基(或氧代)。 酮 以含有酮羰基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此链上的碳数(包括该羰基)称为“某酮”;并把羰基的位置号标在前面,尽量使位置号最小。 如果主链上有多个羰基,可称为二酮、三酮等。

羰基作取代基时称“氧代”。 羧酸 以含有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依照碳数(包括羧基)称为某酸。 主链上有2个羧基时,称为二酸。

羧酸酐 以形成酸酐的酸的名称称呼酸酐,再加“酐”字。

(如:ch3co-o-co-c2h5——乙酸丙酸酐) 若形成酸酐的两分子酸相同,直接称为“某酸酐”。 酯 以形成酯的酸和醇的名称命名,称为某酸某(醇)酯或某醇某酸酯。

若有多个醇或酸分子参与成酯,那么要在相应的醇或酸前面加上数目。 胺类 以与氮原子相连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按照该链上的碳原子数称为“某胺”; 若是亚胺,氮原子上的较短烃基视作取代基,命名时称“n-某基”(n表示取代基连在氮上) 脂环烃类 单脂环烃 环烷烃的命名与烷烃类似,直接在烷类前面加“环”字即可。 环烯烃的命名与烯烃类似,编号由双键先设定为 1 , 2 号碳。

桥环烷烃 桥环烷烃中,多个环公用的碳原子称为桥头碳; 给碳原子编号,从一个桥头碳原子开始,依照环由大到小顺序编完所有的碳原子; 命名时,先称环的个数,然后在中括号里标明各个环上桥头碳之间的碳原子的个数,数字之间用点分隔,数字的个数总比环数多一个; 最后,按照环系上碳原子的个数,称为“某烷”。 如:

称为二环[3.2.0]庚烷。

螺环烷烃 螺环烷烃中,两个环公用的一个四级碳原子称为螺原子; 编号从小环开始,1号碳是紧挨螺原子的一个碳原子; 命名时,先称“螺”字,然后在中括号里标明各个环上非螺原子的个数,数字之间用点分隔; 最后,按照环系上碳原子的个数,称为“某烷”。 如:

称为螺[3.5]壬烷。多环烯、炔烃 按照多环烷烃的规则命名,编号时尽量使重键的位置号最小,再把“烷”字换成“烯”或“炔”即可。

芳香族化合物 苯环系 苯的卤代物、烷基代物等,先称呼取代基的位置号和名称,再加“苯”字。甲基、乙基等简单烷基的“基”字可以省去。(如:

1,2-二甲苯) 苯的烯、炔、醇、醛、酮、羧酸、磺酸、胺基代物等,以取代基的原形作为母体,先称“苯”(表示苯基),再称取代基的原形,编号时以取代基为主链,苯环为支链,与取代基相连的碳为1号碳。(如:苯乙烯) 芳烃的羟基代物称为酚,对于苯来说是苯酚。

苯环上直接连有两个羟基时叫苯二酚。 其他环系 各种芳环系都有不同的名字,其取代物的命名方法和苯环类似。但这些环系一般都固定了编号的顺序(而不是像苯环一样只由取代基决定):

萘环系蒽环系

等等。 杂环化合物 把杂环看作碳环中碳原子被杂原子替换而形成的环,称为“某杂(环的名称)”;(如:氧杂环戊烷) 给杂原子编号,使杂原子的位置号尽量小。 其他官能团视为取代基。

化学式命名方法和规律

4楼:暴走少女

习惯命名法:

习惯命名法又称为普通命名法,适用于结构简单的烷烃。命名方法如下:

(1)用“正”表示直链的烷烃,根据碳原子数目命名为正某烷。

碳原子数目为1~10个的用天干名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碳原子数目在10个以上的,则用小写中文数字表示。

“正”字也可用“n-”表示(n取自英文“normal”的第一个字母),但常可省略。

(2)用“异”表示末端具有(ch)ch-结构的烷烃。

“异”字也可用“i-”或“iso”表示。

(3)用“新”表示末端具有(ch)c-结构的含5、6个碳原子的烷烃。

“新”字也可用“neo”表示。

顺序规则:

有机化合物中的各种基团可以按一定的规则来排列先后次序,这个规则称为顺序规则(cahn-ingold-prdog sequence),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将单原子取代基按原子序数(atmmc number)大小排列,原子序数大的顺序在前,原子序数小的顺序在后,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元素顺序如下:

i>br>cl>s>p>f>o>n>c>d>h

在同位素(isotope)中质量高的顺序在前。

②如果两个多原子基团的第一个原子相同,则比较与它相连的其它原子,比较时,按原子序 数排列,先比较最大的,仍相同,再顺序比较居中的、最小的。

③含有双键或三键的基团,可认为连有两个或三个相同的原子。

④若参与比较顺序的原子的键不到4个,则可以补充适量的原子序数为零的假想原子,假想原子的排序放在最后。

5楼:匿名用户

一. 单质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常温下为固体的单质一

般用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单质,元素符号的名称就是该单质的名称,例如碳—c、硫—s、磷—p、钠—na、铜—cu、镁—mg、铁—fe,但是碘为i2。

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单质,元素符号的名称就是该单质的名称,也可在元素名称后加一个“气”字,例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其它气体的单质,一般用用元素符号和右下标2表示该元素的单质,用元素符号的名称加一个“气”字的方法来命名,例如氧气—o2、氢气—h2、氯气—cl2、氮气—n2。

二. 氧化物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氧化物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另一种元素的符号写在左边,即“先读的后写,后读的先写”一般称为“氧化某”,例如“氧化铜”,后读“铜”,则先写铜的元素符号“cu”,先读“氧”,则后写氧元素的符号“o”,故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o”。反之,mgo的名称就是“氧化镁”,cao 的名称就是“氧化钙”。

某些稍微复杂点的氧化物或者有多种化合价元素的氧化物,一般称为“几氧化(几)某”,即化学式中有几个氧原子就称为“几氧化”,另一种元素有几个原子就称为“几某”,例如fe3o4称为“四氧化三铁”、p2o5称为“五氧化二磷”, 若另一种元素原子数是1,则称为“几氧化某”,例如co2称为“二氧化碳”、so2称为“二氧化硫”、so3称为“三氧化硫”。

说明:以上只是主要规则,某些物质还有特定的命名方法和规则,请对照表1—1记忆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名称和化学式。

三. 酸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中学化学要求掌握的无机酸的种类较少,请参考表1—1记住它们的化学式即可。

四. 碱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碱一般是金属的氢氧化物,书写化学式时,金属元素符号先写,氢氧根(oh)后写,读作“氢氧化某”,例如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又如mg(oh)2的名称为氢氧化镁。

说明:nh3,名称为氨,也称氨气,因其溶于水而生成nh3.h2o(一水合氨),nh3.

h2o能电离产生oh而使水溶液呈碱性,为了表1—1的简洁,故把nh3填在碱这一栏,但它并不是碱。

五.盐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无氧酸(例如盐酸)形成的盐,称为“氯化某”,例如nacl称为氯化钠,注意fecl2称为氯化亚铁,称为fecl3氯化铁。

含氧酸(例如硫酸、碳酸、硝酸等)形成的盐,称为“某酸某”,例如na2so4称为硫酸钠,na2co3称为碳酸钠,注意如果是含氧酸形成的酸式盐则称为“某酸氢某”,例如nahco3称为碳酸氢钠。还有一些特殊的盐,中学很少见到,就不提它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