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因为实验测得的数据总是在理论值上下波动,所以没两组数据得到得结果都会不一样,一般通过将所有数据作图就可以得到较为精确的数据.如果要求不是很精确的话,直接用两组数据算也可以.
测定km和vm,一般通过作图法求得.作图方法很多,其共同特点是先将米氏方程式变换成直线方程,然后通过作图法求得.
最常用的方法为双倒数作图.
将1/v 对1/[s]作图,即可得到一条直线,该直线在y轴的截距即为1/vmax,在x轴上的截距即为1/km的绝对值.
3、说明米氏常数km及最大反应速度vmax的意义及应用。
2楼:匿名用户
米氏常数km表示最大反应速率1/2时的底物浓度.
由米氏方程:v=vmax*[s]/(km+[s])可得:vmax=134.144μmol/(l·min)因此:v(10-4)=5.366μmol/(l·min)
为什么不直接用米氏方程式进行米氏常数的测定
3楼:匿名用户
因为在初速率时酶的活性最高,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物减少反应物增加,可能导致ph等的变化,影响了酶的活性,会不准确
什么是米氏方程,米氏常数km的意义是什么
4楼:浮生栀
米氏方程表示一个酶促反应的起始速度与底物浓度关系的速度方程。米氏常数(km)的含义是酶促反应达最大速度(vm)一半时的底物(s)的浓度。
在酶促反应中,在低浓度底物情况下,反应相对于底物是一级反应;而当底物浓度处于中间范围时,反应(相对于底物)是混合级反应。当底物浓度增加时,反应由一级反应向零级反应过渡。
米氏常数它是酶的一个特征性物理量,其大小与酶的性质有关。它被广泛应用到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生物制药、临床用药等领域的理论、实验和实践中。
扩展资料
米氏方程其他影响因素,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当底物浓度很低时,有多余的酶没与底物结合,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中间络合物的浓度不断增高。当底物浓度较高时,液中的酶全部与底物结合成中间产物,虽增加底物浓度也不会有更多的中间产物生成。
温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一方面是温度升高,酶促反应速度加快。另一方面,温度升高,酶的高级结构将发生变化或变性,导致酶活性降低甚至丧失。因此大多数酶都有一个最适温度。
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速度最大。
米氏常数在酶学和代谢研究中均为重要特征数据 :
(1)同一种酶如果有几种底物,就有几个km,其中尾值最小的底物一般称为该酶的最适底物或天然底物。不同的底物有不同的km值,这说明同一种酶对不同底物的亲和力不同。一般用1/km近似地表示酶对底物亲和力的大小,1/km愈大,表示酶对该底物的亲和力愈大,酶促反应易于进行。
(2)已知某个酶的km,可计算出在某一底物浓度时,某反应速度相当于vmax的百分率。
(3)在测定酶活性时,如果要使得测得的初速度基本上接近vmax值,而过量的底物又不至于抑制酶活性时,一般[s]值需为km值的10倍以上。
(4)催化可逆反应的酶,对正逆两向底物的km往往是不同的。测定这些km值的差别以及细胞内正逆两向底物的浓度,可以大致推测该酶催化正逆两向反应的效率,这对了解酶在细胞内的主要催化方向及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
切线方程与法线方程有何区别,请问法线方程和切线方程有什么区别?是公式不同吗?如果是公式不同哪有什么公式?
1楼 那年丶人已散尽 1 计算方式不同 切线方程的计算方法有向量法,分析解析法,代入法等。 而法线方程的计算方法 法线斜率与切线斜率乘积为 1,即若法线斜率和切线斜率分别用 表示,则必有 1。法线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表示,即法线方程。 与导数有直接的转换关系。 2 定义不同 切线方程定义 是研究切线...
行列式的求和指标是什么意思,行列式的总和是什么意思 我打问号的地方怎么算出来的?还有下面总和的公式如何理解 10
1楼 月亮地后裔 是对所有组合 在3行中分别选不同列的3个元素 进行求和 对于三阶行列式来讲 这个就是对角线法则 sarrus法则 行列式的总和是什么意思 我打问号的地方怎么算出来的?还有下面总和的公式如何理解 10 2楼 匿名用户 多次运用按一行 只需先将该行的所有元素乘以对应地代数余子式,再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