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到底算不算屈辱,澶渊之盟是屈辱的城下之盟还是结束了辽宋之间的战争,看法如何,理由是什么

2021-01-12 17:41:15 字数 5988 阅读 9677

1楼:匿名用户

澶(chán)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在经过四十余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

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

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宋、辽之间百馀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力量相对均衡条件下互相妥协的产物。

对辽朝来说,虽常以进取的姿态介入中原事务,每每以武力威胁南方,但似乎并未认真打算过要彻底地征服和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其期望值最多也止于索取失于后周世宗的关南之地,同时保有自辽太宗以来业已从中原攫取的好处。其武力南下的行动虽能渔利,但同样也会招致南方的打击报复。

兵连祸结的后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反视北宋王朝,虽自宋太宗北征屡败以来,“畏辽”心理日益弥漫,战略上渐居守势,且在地理形势、后勤补给、军事战术诸方面常陷于被动,但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庞大的军备仍令对方忌惮。具体到这次盟约的签订,如果不是宋军主力业已集结,并且在战争过程中表现出相当的战斗力和打击力,那么仅凭宋朝单方面的退让求和,也是难以实现的。

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从经济角度来看,每年三十万匹两的“岁币”对北宋并不构成沉重负担,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

澶渊之盟也是宋辽双方务实态度的一大成果:宋朝以有限的代价获得了持久的和平;辽朝也获得了稳定的额外收入**,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其南方边境的防卫负担。

双方在此后一百二十年的时间里基本保持了和平往来、密 切 交 流 的 状 态, 史载,“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这种新型的地缘政治平衡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澶渊之盟虽换来了辽宋一百多年的和平,但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它使宋朝君臣从此忘战去兵,羞言武备,奢谈太平,对外常常屈己讲和。后来在与金国议和时,甚至不惜丧失民族尊严,这是后人必须警惕的。

宋代两次攻辽失败后并与之签定了澶渊之盟,这是不是一个屈辱的盟约呢?请谈谈你的认识。

2楼:匿名用户

感性上是,毕竟签了丧权辱国的条约。理性上是,失败的既成事实,没割更多地,就不错了,比清朝的不败而败强多了,赔的钱最后也回流到宋地

3楼:匿名用户

不算屈辱,虽然给了岁币,但相对于大宋的经济总量来说,是很轻的负担,同时维持和宋辽两国较长的时间的和平,对民族融合、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澶渊之盟是屈辱的城下之盟还是结束了辽宋之间的战争,看法如何,理由是什么

4楼:匿名用户

澶渊之盟的影响: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

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评价澶渊之盟: 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

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的生产得到发展,而且还彼此进行**。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5楼:哈哈欠为你违逆

(2010·宜昌)与北宋签订遭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辽。

6楼:匿名用户

每一个国家都有他的尊严,就如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一样,檀渊之盟是宋朝在打了败仗之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样的不平等条约宋朝是要向人家低头的。而且,人家不仅打你的脸,还有割你的肉,朝你要钱帛,甚至是土地(现在都知道一个国家的领土是其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古时也一样)。不仅如此,辽国人还想出一条来羞辱宋朝皇帝和宋这个国家,我忘了是让宋皇叫辽主哥还爹来着,而当时,宋皇比辽主打了怎么也得有一旬的年纪(一旬是12岁),你说公平吗,你说他能不耻辱吗

檀渊之盟并没有结束辽宋之间的战争,只是一时的缓兵,辽国的实力有限,跟实力雄厚的宋朝比不起,他在打了胜仗之后是需要繁衍生息的。而宋朝则是恬不知耻型,打败了仗也不知道休整再卷土重来,而是偏安一隅,也不怪最后靖康之耻的惨状了。你想啊,宋呆在经济繁荣、文气十足的环境里泡了百余年,毫无一点兵家的戾气,而人家辽则是弯弓射大雕,人家性子狼着呢,所以当羊遇上狼就只能有一个下场了。

所以一个国家要时刻保持警惕,时刻有一股字狼的锐利和狠劲、形成一股子鹰派。

7楼:匿名用户

澶渊之盟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十二月

编辑本段地点

宋澶州(在今河南濮阳)。澶州亦名澶渊郡,因而称“澶洲之盟”。 澶渊之盟

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阳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濮阳县一部置昆吾县,析临河、内黄、顿丘各一部分置澶渊县。

唐初,为避唐高祖李渊之讳,改澶渊县为澶水县。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澶州,辖澶水、顿丘、观城等县。五代时期后晋天福三年(938年)澶州治所自顿丘(今清丰县城一带)移至澶水县,宋时仍然如此。

也就是说,1005年宋辽澶州和约称“澶渊之盟”是与地名的历史沿革、习惯称谓有关。

编辑本段人物

澶渊之盟北宋方

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赵恒:在辽国进犯中原,打破数州直逼京都之时,本欲迁都金陵南逃,但被宰相寇准等主战派力荐其御驾澶渊之盟寇准亲征。真宗勉强到了澶州北城,在城楼上召见了各军将领。

宋军将士看到城楼上的黄龙旗,得知皇帝到了,立即高呼万岁,士气大振。 寇准

宋·寇准:真宗朝名相寇准,对宋辽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澶渊一役中掌握军事大权,可谓是指挥若定。 宋·曹利用:真宗派出的澶渊城下议和的使臣。

澶渊之盟辽方

耶律隆绪

萧太后:挑起两国战争的主角,当时辽国手握实权的领导者。澶渊一役自大将萧挞凛被射杀后,辽军陷入进退两难,于是派人求和。 萧太后画像

辽圣宗耶律隆绪:同萧太后共同进犯北宋,辽国的领导者之一。

编辑本段背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萧挞凛攻破遂城,生俘宋将王先知,力攻定州,俘虏宋朝云州观察使王继忠,宋军凭守坚城。宋廷朝野震动,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王钦若主张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

因同平章事(宰相)寇准、毕士安坚持,无奈亲至澶州督战。

编辑本段起因

自咸平二年(999)开始,辽朝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虽然宋军在杨延朗(又名杨延昭,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杨六郎)、杨嗣等将领率领下,积极抵抗入侵,但辽朝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术灵活,给宋朝边防带来的压力愈益增大。 而从真宗时期的定州敌塔自雍熙北伐惨败后,对辽朝就一直心存畏惧,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

相反,辽朝对宋朝却是步步紧逼,不断南下侵扰宋朝。 宋辽战争长达25年,其目的在于争夺燕云十六州。由于燕云十六州是一个先进的农业区,它的农业、手工业和其他文化活动都比契丹本部地区发达。

因此契丹统治者对这一地区的重要性有着足够的重视,他们把燕云十六州中的幽州升为南京,改皇都为上京,把原先的南京(辽阳)改为东京,又在南京幽州建立了相应的许多官职,视为腹地,俨然以大国的姿态屹立于宋朝对峙的北方,成为大辽帝国。从以上资料来看,辽国在北宋边境不断挑衅,直至挥师进逼,可见其觊觎中原之心,其妄图吞并北宋,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这便是之后两国所缔结的澶渊之盟的直接原因。

编辑本段过程

辽军至定州,两军出现相峙局面,王继忠乘间劝萧太后与宋朝讲和。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初为真宗所拒。十一月,辽军在朔州为宋军大败,岢岚军的辽军因粮草不继撤军。

辽军主力集中于瀛州(今河北河间)城下,日夜不停攻城,宋军守将季延渥死守城池,激战十多天未下。萧挞凛、萧观音奴二人率军攻克祁州,萧太后等人率军与之会合,合力进攻冀州、贝州(今河北清河),宋廷则“诏督诸路兵及澶州戌卒会天雄军”。辽军攻克德清(今河南清丰),三面包围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将李继隆死守澶州城门。

辽朝统军萧挞凛恃勇,率数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宋军大将张环(一说周文质)在澶州前线以伏驽射杀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头部中箭坠马,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等人闻挞凛死,痛哭不已,为之“辍朝五日”。《辽史》载:

“将与宋战,(萧)挞凛中弩,我兵(辽兵)失倚,和议始定。或者天厌其乱,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此时宋真宗一行抵澶州。

寇准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编辑本段盟约内容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 盟约缔结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

编辑本段影响与意义

澶渊之盟,当时除了极少数主战派,满朝上下都劝真宗要迁都避战,真宗本来御驾亲征的意图也就此作罢。但寇准无可匹敌的勇气终于让他下了决心,亲临战阵达成澶渊之盟,30万的岁币和迁都比起来,代价简直不值一提。(当时宋年收入1亿以上,而宋当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所耗费的军费就高达3000万以上)而历史走向证明一切,此战之后,北宋迈向颠峰——宋仁宗朝就算称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颠峰,都不为过。

辽国关南之地得而复失,但年三十万岁贡再加上日后富弼允诺的二十万,这些钱帛对于经济拮据的契丹来讲,无疑是天上掉的大馅饼。不过契丹上下因此而与宋交好达百年之久,契丹铁骑不再南下。此中弊利,一眼可明。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个平等的合约,微不足道的岁币换得北宋幽燕地区的和平,可以将主要的精力实力放在内政建设和西北的战事上(西夏)。对于辽来说也是一个很合适的条约,当时的辽内部暗流涌动,及时从南方宋政权的纠缠中脱身是明智之举。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澶渊之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和发展,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弊端:澶渊之盟之后,宋朝统治集团“忘战去兵”,“武备皆废”,马知节、曹玮、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挤,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权,内部斗争加剧,宋王室又重现一片歌舞升平,不知居安思危。王钦若和陈尧叟深获宠幸,以至于导致庆历增币。

“自此河湟百姓,几四十年不识干戈”。

编辑本段盟约的背后

从中原王朝来看,燕云十六的得失,关系一代江山的安危。这十六州的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在太行山北支的东南,称为“山前”,其余九州在山的西北,称为“山后”。今长城自居庸关以东向西南分出一支,绵亘于太行山脊,到朔州以西复与长城相合,这就是内长城。

中原失“山后”,犹有内长城的雁门关寨可守,失“山前”则河北藩篱尽撤,契丹的骑兵就可沿着幽蓟以南的坦荡平原直冲河朔。所以中原王朝从后周柴荣起,就开始了与辽争夺燕云十六州的战争。 澶渊之盟是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屈辱求和的结果。

对宋而言,这是丧权辱国的和约,不仅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输金纳绢以求辽国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使北宋国威扫地。辽国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不过,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扩展阅读:

1 1.王安石:《临川集》卷八七《马正惠公知节神道碑》。

2 2.富弼:《上仁宗河北守御十三策》,《宋朝诸臣奏议》卷一三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开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