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A.科学B

2021-01-12 13:19:27 字数 5098 阅读 6445

1楼:诹市疚毁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斯宾塞

斯宾塞关于科学的名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2楼:雨晴读书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斯宾塞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3楼:天风海雨楼主

1859年,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h. spencer)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这像一颗炸弹扔在了教育阵营里,触动了占据各种立场的人士的神经,一场争论从那时至今未休。教育关乎知识,知识关乎课程,课程研究正是在这里正式拉开帷幕。

在当时,斯宾塞对古典学科占据学校课程的主导地位极为不满,于是,针对社会上重虚饰、轻实用的知识价值观进行了批判。他依据五种人类活动,即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教育子女的活动、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在生活的闲暇时间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确立了按价值大小排列的各类知识。这些知识的最高目标是,有利于人的完满生活。

在此基础上,斯宾塞最后得出结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

”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呢?

一、谁回答过这个问题

1、原始:在原始社会,“巫”就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他们通过神话和仪式向人们“转述”关于自然和神灵的认识。

这时的知识,是一种神秘力量的“显现”或“打开”,其价值是提供一种解释世界的模式。

2、古代:在古代西方,哲学家或神学家是当时主要的知识分子,知识是认识者理智或信仰的产物。在学校中占主导地位的知识是古典学科或神学知识,这些知识具有终极性、神圣性、绝对性和客观性,被认为是最神圣、最有价值的知识,而其它的知识都是它们的婢女。

3、现代:从16世纪开始,经过400多年的斗争和发展,到19世纪末,科学知识(主要是自然科学、科学技术及人的科学的知识)逐渐成熟,最终取代形而上学和神学,成为学校的主导课程。此时的知识是对客观世界“本质”的揭示,通过特殊的概念、范畴、符号和命题加以表述,数学语言和观察命题是其基本形式,因而知识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实证性。

掌握这种特殊语言和技能的科学家或研究人员成为受人景仰的知识分子,掌握这种知识被认为是“走遍天下都不怕”的。

这一时期,对这一问题的主要答题人是笛卡尔、康德、斯宾塞等挥举“理性主义”大旗的智者。在这种知识观的观照下,科学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只要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就可以解决人类生活和生命存在的全部问题,而此时,人自身的意志、信仰、欲望全部被丢弃在了阴暗的角落,难登大雅之堂。

4、当代:在科学技术空前发达,而相比之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处于崩溃边缘,环境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恐怖问题等问题汹涌而至,全人类的幸福面临着挑战。因此,理性主义得到批判,认识特权遭到质疑,“价值中立”和“文化无涉”的知识受到谴责。

知识与每一个认知者之间发生联系,与认知者的知识陈述、知识信念及过去经验和当下环境都密不可分。知识需要重获文化性、相对性、多样性和价值倾向性。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迄今为止,人类幸福所呼唤的知识尚未在社会的知识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当代知识领域是一个多维世界,因此,在当代回答“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个问题,不再出现某一群体的人钦定某种确定的、唯一的答案的情况。回答该问题的主体多元化,答案也成了多元的。

二、价值对谁而言

在这里,我的任务是尝试回答这一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在回答之前,先来确认在这个问题中,“价值”是对谁而言。

知识具有对个人和对社会的双重价值。对于个人,知识具有心智训练价值、自我实现价值、人格发展的价值,即增加智慧、解决问题、提升人格的价值;对于社会,知识具有生产力价值和促进社会文明的价值。

鉴于社会是由个人构成的,因此,提升个人素质,社会整体素质即获得提升。我的思路是,将知识的价值着眼于个人,才可能获得社会的长远、可持续的进步与文明。而那种用个人幸福和社会安宁来换取社会经济的一时繁荣的,是一种急功近利式的知识观,也必然导致一种急功近利式的课程观。

三、谁在回答这个问题

1、在学校课程中,这个问题涉及的主体包括:学科专家、教师、家长、学生。

如果让这四类主体来规划学校课程,他们会认为什么知识最有进入课程的价值呢?我们无法根据主观猜测来列举出每个主体心目中的答案,这可能需要调查、访谈,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一些已有的事实进行推论。

推论加想象,如果把四类主体与一些课程流派联系起来,做一些“联姻”的话,大致可以如此划归:

学科专家可以归为“要素主义”倾向,认为知识中具有永恒的、客观的、共同不变的要素,学校教育的使命就是把这些精华传授给青年一代,使之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因而这些“永恒”的“知识点”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教师可以归为“建构主义”倾向,认为学生应当学会学习,怀着“教是为了不教”的美好愿景,有觉悟的教师尝试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自主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以期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获得知识的方法,以及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如何学习的知识被教师认为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家长可以归为“实用主义”倾向,认为学生习得生存技能与为人处事哲学是最为实用的,谋得一份好工作,与人和谐相处,能达成这种效果的知识就是最有价值的。

学生这一群体比较难于划归哪种倾向,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所有群体中最强的。特别是在当代社会,物质富足,“新新人类”崛起,他们要的不是满脑袋死板的事实和杂乱的信息,而是能够让生命丰盈、让个性张扬、让意志自由、让身体强健、让一切变得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什么样的知识才能满足他们这些看起来相当“过分”的需求?

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2、在当前的学校中,对课程拥有决定权的是谁?缺少了谁?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国家课程几乎全权由学科专家来决定。其它力量逐渐拥有了一些设置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权力,这些课程主要是由学校、教师、家长、社区、学生来决定。这是一种良好的趋势。

从由学科专家决定什么知识进入课程,转变为课程共同体来协商,这样的机制可以保证课程趋于合理,让具有时代气息的、具有各方面价值的知识进入课程。

四、我心中的那杆称

我们拒绝一种线性的、封闭的、工艺学取向的课程研究,尽力把目光从教育本身投向课程以外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投向被课程遮蔽的每一位教师和学习者的内心。这也正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解释学、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流派所关注的焦点之所在。在这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性的课程问题,不只是一个教育上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的、政治的问题,此时**课程问题,就需要批判性地考察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我认为,成就个人幸福,以至成就人类幸福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无论对于一个人,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掌握相当于生产力的知识,可以喻为是做蛋糕,掌握的知识越具有生产力,这个蛋糕做的就越大,但是,人生和社会的终极目的就是做大蛋糕吗?不,是文明、是进步、是自由、是幸福。做蛋糕是为了享用这美食,因此,在当下这个社会生产力空前发达,而社会问题日益严重的社会里,站在个人幸福及全人类幸福的高度上,我们可以说,那种关于“如何分享、细细品尝这蛋糕”的知识,即增进个人自由、增进社会民主的知识是更为有价值的知识。

这便是我交上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现代答案。

4楼:匿名用户

能够改变世界,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的知识最有价值。

对于自身,能够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知识就是最有价值的。

5楼:变变变变卞白贤

读了斯宾塞的《教育论》,改变了很多以前一直以来对教育的看法,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斯宾塞的《教育论》中,主要讲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智育”、“德育”和“体育”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这个问题。读了十几年书,还真没有认真去考虑过这个问题。到底什么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呢?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斯宾塞的回答是:科学。

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实现完满生活的科学课程体系包括五个方面的教育,即:准备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准备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准备做父母的教育;准备做公民的教育;准备闲暇生活的教育。

他主张用科学的课程体系去扫除学校教育中的装饰主义的弊病,把教育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我们认为最关重要的问题并不是在于这个那个知识有无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

在为实现完满生活的科学体系中,准备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是放在第一位的。可见,相比较而言,它是最有价值的。对于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

因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来说,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了。如果连自己的生命都没有了,其他的又何从谈起呢?如果有人像婴儿一样,完全不懂四周的事物和运动,也不知道在它们当中怎样办;尽管在其他方面有多大的学问,一走上街就难免丧命。

既然在所有其他方面一无所知都不致于像在这方面一无所知马上就会影响生命,那就必须承认,直接关系保全自己的知识是头等重要的。

为直接保全自己做准备的教育包括保障身体不由于机械原因受**的教育,也包括要保护它不由其他原因受损害,不致由于违反生理规律而生疾病或死亡的教育。保障身体不由于机械原因受伤害的教育,因为它太重要了,所以大部分已经有了安排,我们也出于一种本能一直在学习。而我们常常忽视的是,为了完满生活,不只需要防止突然死亡,还需要避免由那些不良习惯所引起的能力丧失和逐渐死亡。

健康不好和精力很差,就会使得其他的活动都或多或少地无力胜任。显然,这种次要的直接保全自己的重要性,仅次于首要的那种,而有助于获得它的知识应该占很高的地位。对于这个观点,我真的是深有感触。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忽视生理学上的知识,以致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找不到一个人在一生中没有害过只要有少许知识就能避免的疾病。就好像说一个人由于大意着凉害了风湿后,得了心脏病;另一个人长期跛脚是因为在轻伤后,尽管膝盖痛他还是勉强走路;再一个人,则由于过度学习而眼睛终身受损害。他们,都是因为忽视了生理上的知识才得病的,才会对获得完满生活造成阻碍。

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小的时候,由于不懂得如何正确地去保护眼睛,到了初一,我就近视了。从此,眼镜夹子就没有离开过我。

那么多年的“眼镜生涯”,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近视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和不便。现在的我,总会不时地后悔和懊恼:要是那个时候懂得一些正确地爱护眼睛的知识,懂得有关近视的原理和不良影响的话,我就不会近视了。

还有另外一个更能说明这个问题的例子,那就是我的外公。他几个月前刚去世,死于肺癌。他为什么会得肺癌呢?

那是因为从他年轻一直到他死去,他都过度地抽烟喝酒。就是因为他不了解有关生理学和养生学的知识,没有那种健康的观念,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的身体,才会导致违反生理规律而生疾病而死亡。

所以,为了完满生活,我们需要避免由那些不良习惯所引起的能力丧失和逐渐死亡,获得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极其重要的。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在我看来,到底还是如斯宾塞所认为的那样,准备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相对其他科学知识来说,是最最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