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相机残幅和全画幅的画质差距会越来越大吗

2021-01-12 12:35:26 字数 2350 阅读 3938

1楼:匿名用户

应该是相反,会越来越小。因为传感器的可用高感会越来越高。但是全幅机在使用广角镜头上的固有优势是始终不会变的。

全画幅与残幅差别有多大

2楼:小辛庄农民

全画幅的传感器面积为24mmx36mm,和135胶卷的底片面积相同,按使用习惯,使用镜头时不用再乘以焦距系数。残幅主要包括aps-c、aps-h和 aps-p三种,aps-c画幅感光元器件面积大约在25mmx17mm左右。差不多是全画幅ccd(cmos)面积的一半,也称半幅机,是残幅单反相机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画幅。

aps-h型画幅面积大约30.3×16.6mm左右,使用者较少,以前佳能的专业体育机使用过,焦距系数为1.

3。aps-p型则是全画幅的上下两边挡去个一条,使画面长宽比例为3:1,被称为全景模式,数码相机上使用的不多,电影摄影机上有使用的。

还有一种 4/3画幅,又叫m43画幅,它的面积在单反残幅中最小,为17.3×13mm,约是全画幅的1/4大,等效135转换系数为2。

数码相机相同的像素条件下,传感器的面积越大信噪比就越高画质则越好,高感性能就越好。反之用较小的传感器却是很高的像素那画质一定好不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光线条件好的情况下一般使用还是很难分出太大的差别,就像有的手机拍照也不错一样。

单反相机,残幅和全幅差距到底有多大

3楼:匿名用户

对于单反相机来说,全幅

与半幅的差距确实不小……在**上就可以看出来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这个差距就很不明显了……至少在画质与操控性方面,只要二者的档次差距不太大,就没有明显的差距……中端半幅机在各方面与全幅机差距很小的。

给大家普及一下全画幅和残副幅的区别

4楼:弹奏自己的自由

全画幅和残幅主要是从镜头倍率,感光器的接受面积和镜头焦段来区分的。

一、镜头倍率

全幅:就是指相机的传感器尺寸等同于 135 胶片尺寸 36*24mm,这个标准由柯达确定,leica 相机的流行使它成为了行业标准并一直沿用至今。拥有这样尺寸的传感器的相机,我们称之为全画幅相机,画质强于残幅。

残幅:就是指 aps-c 画幅,这一标准本来也是在胶片时代就诞生的,本意为先进摄影系统(advanced photo system),在 1996 年由柯达、富士、佳能、美能达、尼康五大摄影器材厂商推出的不同于35毫米底片系统的新一代摄影系统的规范,画质低于全幅。

二、感光器的接受面积

全幅:感光器的接受面积大,讯号自然接受的多,细节方面优于小底,在同镜头同地方拍同样的景物,全副比副幅要广阔一些,高感宽容度和视角大残幅很多。

残幅:画幅较全画幅小,但在传感器制造上有技术和成本上的优势,不考虑背景虚化的问题,残幅画面就是截取了全副画面中心一片的区域,高感宽容度和视角小全幅很多。

三、镜头焦段

全幅:某一个镜头装在某一个画幅的相机上,它所带来的视角大小等效于在全画幅相机上某一焦距镜头的视角大小,全幅镜头焦距大,视角越大,对焦速度高于残幅。

残幅:残幅镜头焦距小,视角小,对焦速度低于全幅。

5楼:午夜凶铃

区别就是一个是全画幅,感光元件尺寸是针对传统35mm胶卷的尺寸来说的。以前的数码单反ccd尺寸都比35mm胶卷的尺寸小,全画幅数码单反ccd(或cmos的感光成像的元件)尺寸和35mm胶卷的尺寸相同。ccd尺寸越大,成像质量越高。

而残画幅就是aps画幅,感光元件尺寸是种尺寸,c、h、p。h型是满画幅(30.3×16.

6mm)长宽比为16:9,c型是在满画幅的左右两头各挡去一端,是长宽比为3:2,p型是满幅的上下两边挡去个一条,使画面长宽比例为3:

1,被称为全景模式[2-3] aps-c画幅指的就是数码相机的ccd(cmos)的尺寸与aps的c型画幅大小相仿,大约在25mmx17mm左右。差不多是全画幅ccd(cmos)面积的一半,也称半幅机。由于缩小了ccd(cmos)的面积,降低了成本,数码单反才得以普及。

至今最便宜的全画幅与最便宜的半画幅相机的价差差不多也要五倍左右。大多数的数码相机是aps-c画幅的。

请教全幅和残幅的画质差别有多少

6楼:匿名用户

残幅的可能只有全幅**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不过相同与不相同的字画在不同的人眼里**都是不一样的,只是一种参考,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判断和对他的书画的了解,以及当时的市场的炒作情况而定。一幅字画,在不同地点、不同时刻、不同的拍卖人手里,**都会不一样。所以是很难判断的,更不是绝对的一个**;再说任何个人的评价都只是片面的、个人的观点。

有特色的、名人的,有特别喜欢的人想要,这些都可能使得**更高。不好意思,只能说这么多,主意还是要自己拿,别人说的都只能作为参考。一己之见,说得不对请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