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包括骨髓中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以及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是体内具有最活跃生物学功能的细胞类型之一。
mps由骨髓造血干细胞衍生而来,骨髓微环境中的造血干细胞在某些因子的作用下,不断进入血流,约占外周血细胞总数的1-3%,在血液中仅仅停留数小时至数日,即穿国血管内皮细胞移行至全身各组织器官,发育成成熟的巨噬细胞。
主要作用是:免疫。
有关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百分率(%):1-5 绝对值(×10的9次方) :0.04-0.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50-70 2-7
嗜酸性粒细胞 0.5-5 0.02-0.5嗜碱性粒细胞 0-1 0-0.1
淋巴细胞 20-40 0.8-4
单核细胞 3-8 0.12-0.8
单核细胞的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某些感染和某些血液病
减少的意义不大
吞噬指数 什么意思
2楼:恋劳
吞噬指数是医学上的用语。
【医】 phagocytic count; phagocytic indices
吞噬指数:将100个中性粒细胞所吞噬的细菌总数除以100,得到每个白细胞吞噬细菌的平均数,即为吞噬指数。
3楼:匿名用户
吞噬指数:将100个中性粒细胞所吞噬的细菌总数除以100,得到每个白细胞吞噬细菌的平均数,即为吞噬指数。
4楼:手机用户
【医】 phagocytic count; phagocytic indices
有哪些实验用于检测中性粒细胞功能
5楼:哊点坏
一、细胞运动功能的检测
中性粒细胞的运动有随意运动和定向运动之分,可根据其细胞面积判 断中性粒细胞活动的强度。严重酒精中毒及某些肿瘤患者,其中性粒细胞 的随意运动明显减弱,甚至消失。中性粒细胞的定向运动表现为趋化运动, 测定方法大同小异,原理相同。
(一)体内试验法(**窗法)
染色观察中性粒细胞聚集的开始时间、程度和形态变化。健康人白细 胞在皮窗处 2~3 h 开始聚集,细胞数达 50~100 个,6 小时可达 1 000 个 以上。初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单核细胞逐渐增多。
(二)体外试验法
1.滤膜小室法(boyden 小室法)
用油镜检测细胞在透明滤膜内通过的距离,求其趋化单位。
2.琼脂糖凝胶平板法
将琼脂糖制成凝胶平板,在**孔加中性粒细胞悬液,两侧孔分别加 趋化因子或对照培养液。经 37℃温育 2~3 小时后,染色测量细胞运动的距 离,按下式计算移动指数。
移动指数=趋化移动距离/随意移动距离
二、吞噬和杀菌功能的检测
(一)细胞内杀菌功能的检测
将待检细胞悬液按一定比例混和,加活的白色念珠菌悬液,保温后加 美蓝溶液作活体染色,取样涂片镜检。如胞内白色念珠菌呈蓝色,表示已 被杀死。共计数 100~200 个细胞,按下式分别求其吞噬率和杀菌率。
吞噬率(%)=(吞噬细菌的细胞数/计数的细胞数)×100%
杀菌率(%)=(胞内含着染菌体的细胞数/计数的细胞数)×100%
溶细胞法能更直接反映细胞杀菌情况。将待检中性粒细胞悬液与已经 新鲜人血清调理过的细菌(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按一定比例混 合,置 37℃,每隔一定时间取定量培养物,经稀释后接种固体平板培养基, 37℃培养 18 小时后,计算菌落数,按下式计算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
杀菌率(%)=(1—(30、60、90min 的菌落数/0min 菌落数)×100%
正常情况下,吞噬指数接近于 1,吞噬率 61%~64%。对大肠杆菌的 杀菌率大于 9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大于 85%。
(二)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试验
本法用以检测中性粒细胞的胞内杀菌能力。由于细胞在杀菌过程中耗 能剧增,其耗氧量亦随之相应增加,细胞内磷酸己糖旁路代谢活力增强, 葡萄糖 6-磷酸酶氧化脱氢。此时加入 nbt 可接受所脱的氢,使原呈淡黄色 的 nbt 还原成点状或块状颗粒,并沉积于胞浆内。
在显微镜下计数细胞内 有蓝色甲膳颗粒的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正常参考值为 5%~10%。
(三)化学发光测定法
中性粒细胞在吞噬经调理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过程中,出现呼吸爆发, 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oxygen redicals),它们与细胞内杀菌作用密切 相关,同时又能产生微弱的发光现象。在反应体系中加_米诺能起增强效应, 使发光效率大为增强,可用化学发光仪测定。
细胞自噬机制的发现有何重要的意义
1楼 匿名用户 细胞自噬 autophagy 是真核生物中进化保守的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周转的重要过程。该过程中一些损坏的蛋白或细胞器被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泡包裹后,送入溶酶体 动物 或液泡 酵母和植物 中进行降解并得以循环利用。 简单的来说就是细胞将细胞内损坏 衰老 死亡的细胞器分解掉的过程。 生物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