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国子监街区保护规划
1、案例概况
北京国子监街又称成贤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长628米,宽6米。其东口接雍和宫大街,西口接安定门内大街,南为方家胡同,北为五道营胡同。国子监街共建有4座牌楼,由西向东依次为西“成贤街”牌楼、西“国子监”牌楼、东“国子监”牌楼和东“成贤街”牌楼
2、历史价值
2.1历史沿革
位于北京安定门内大街路东的国子监街,有着700多年悠久历史,保存着较好的旧京街巷的风貌,因孔庙和国子监在此而得名。
元代至元二十四年,世祖忽必烈在大都城的崇仁门(今东直门)内的这条大街上修建了“国子学”。
元大德六年,正式修建孔庙。
元大德十年,在孔庙西正式修建国子监,体现了“左庙右学”的规制。
明崇祯八年(1635 年)刊印的《帝京景物略》则有了这样的记载:“都城东北良隅,瞻其坊曰‘崇教’,步其街曰‘成贤’,国子监在焉。”清时称“成贤街”,**以后称国子监。
1965年称国子监街,“文革”时称红日北路九条。
1984年,北京市**将国子监街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3月12日~28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配合市政维修对国子监街进行了发掘,根据条件共开探沟7条;同年8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配合维修工程进度又在国子监街发掘探沟5条。
2007年8月,国子监街进行维修时在东“成贤街”牌楼下发现月台遗迹。
2008年6月14日古街重新以“旧面容”示人,经过修缮后的孔庙和国子监已经恢复了历史上的格局与规制,正式对外开放。东西贯通的国子监街以其幽雅、宁静的环境和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成为北京一处独具特色的文化景区。正如乾隆所言“京师为首善之区,而国子监为首善之地”。
国子监街在2009年第一届(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中排名第一。
2.2历史价值
孔庙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祭祀孔子的专门场所和国家的最高学府、教育管理机构。国子监街因街北侧的孔庙、国子监而得名,并以孔庙和国子监为核心衍生出众多遗迹:彩画牌楼、下马碑、方家胡同、公益巷、土地祠、火神庙、箭厂胡同、古槐等。
800米长的街道上历史遗迹如此之多,形成了北京独具国学特色的线形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脉的延续和发展。2009年6月10日,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中,国子监街位居十大名街之首,主持人这样宣读国子监街入选理由:“有700年历史的北京国子监街,延续着两千年的中国文脉。
多年来,国子监街因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浓厚的文化气息,成为国学文化物质载体,并因此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它也是北京保留下来的唯一一条牌楼街。”
2 国子监街区保护区范围
3、现状调研
国子监街的现场调研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地理: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街区变迁、重大事件等等;
2. 商业类型:记录街区各商业类型的现状及发展状况,如餐饮类、工艺品类、展览类、零售类、艺术类及其他服务类等商业类型;
3. 文物古迹:调研、记录街区建筑遗存如商业建筑、寺庙建筑、居住建筑、小品建筑及近现代建筑的分布状况、建筑规模、使用功能、建筑年代、建筑材质、结构形式、保护措施以及历史街巷的数量和长度等等;
4. 城市肌理:调研、记录街区范围内的部分建筑、道路、院落等要素,并分析其肌理特征;
5. 景观要素:调研、记录绿化景观、街道景观、建筑景观及人景观文等等要素的现状及发展资料;
通过现场拍摄相关**、询问相关工作人员和村民相关问题等等方式进行调研。
通过以上现场调研相关数据资料,回来将其整理成相关**和图纸,经查阅相关档案和文献,了解国子监街的历史沿革及街区的演变等等,本文仅就商业类型这一内容进行叙述及评价,其余方面如文物古迹、道路交通、景观要素等由本组其他组员分别论述。
现状调研**因在***汇报文件有详细总结,因**篇幅所限,在**中不再索引。
3.1 北京胡同业态的历史演变
北京胡同历史地段的业态历史演变,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国子监街则属于第二种类型。
3.1.1 沿袭传统,一脉相承
部分胡同在京城发展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商业角色。这些街区在起始便承担商业使命并延续至今,街区的古今业态有明显的传承性。如“京师之精华尽在于此,热闹繁华,亦莫过于此”的大栅栏以及鲜鱼口、东琉璃厂、西琉璃厂等地段。
3.1.2 故都新貌,今朝新颜
部分胡同历史地段的业态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业态结构的变化过程。例如,国子监街区随旅游业发展,新生出与旅游服务、娱乐相关的风水服务业;南锣鼓巷则由元大都的“后市”,明清时期的贵族、富人、名流居住地,演变为以工艺品和现代创意产业为特色的新型胡同旅游地段。
3.1.3 沉吟百年,重归寂静
围绕故宫和景山的胡同历史地段,在历史上遗址是皇城用地;部分胡同历史地段数百年来传承老北京的传统民风,保留着典型传统四合院落,形成以生活服务、杂货食品类为主的业态形式。例如,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东四三条至北八条、阜成门内大街等地区。
3.2 国子监街历史地段业态现状
如今的国子监街,弥漫着三种特质,分别冠以关键字,应该是国学、民俗和风水。街道中部是孔庙、国子监;西部是酒吧、画廊以及卖兔儿爷的民俗小店,游人露天里闲闲地喝着茶、摆弄着笔记本电脑;东部几乎全部是各种风水大师坐堂的店铺,除了文圣国学书店,还有个不起眼的流**书馆指示牌——挂在一条深邃的巷子口,如同一个羞怯的另类。
以下为国子监街区的业态调研分类、分析和总结。
3.2.1 主导业态
依托国子监街区重要寺庙建筑、佛学文化和国学精粹——工艺品类:国学文化书店,起名风水**,民俗工艺品社,佛教民俗文化;展览类:国学博物展览。
3.2.2 辅助业态
为娱乐展览活动提供服务和支撑——餐饮类:传统京味小吃,老北京品茶馆。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建筑文化
2楼:恰恰圣诞
实际上,最初的元代统治者并没有设置“庙学”体制的计划,而是经过当时许多人的劝说、建议、规划,前后历经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铁穆尔、元武宗海山三朝才最终营建了孔庙和国子监的元代建筑群。这些历史人物包括冯志亨、王檝、刘秉忠、哈喇哈斯、贾驯等等。
元初,燕京之地刚刚从战火中平定下来,公元1222年重臣宣抚王檝向蒙古太宗窝阔台建议,将金朝城南的枢密院旧址改建成宣圣庙(孔庙),以便春、秋两季能有地方进行释奠礼,之后得到太宗应允。蒙古太宗窝阔台六年(公元1234年)攻灭大金,重臣王檝采纳道士冯志亨的建议又向太宗窝阔台建议在原金国枢密院旧址设立国子学并获得准许。这应是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建设的最早萌芽。
公元1266年,登基即位的忽必烈命令开始兴建元朝新都,建都地点就选在金代的中都故地即现在的北京地区。负责元代新都整体规划的是刘秉忠,可以说刘秉忠是元大都的主要设计者,他还为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句设计了新的年号“元”。刘秉忠规划新都城时参考儒家经典《周礼·考工记》后,“作都城画地,宫城之东为庙学基”。
从那时起,孔庙和国子监就有了确切的规划位置。但是规划好的大都“庙学”在忽必烈朝没有立即动工修建,当时的“庙学”都修建在上都开平(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南面的正蓝旗)。
过了三十多年后,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中书左丞相哈喇哈斯奏请元成宗铁穆尔筹建大都庙学,选名儒为官学,采近臣子弟入学。元成宗批准了这一奏请,却因种种原因一直拖延了四年没有开工。直到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六月,在哈喇哈斯的直接督促和指挥下,修建文宣王庙的工程才在京师正式动工。
在建设孔庙的工程中有一位汉族**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组织管理作用,他就是贾驯。修建孔庙过程中,位任工部奉正大夫的贾驯“入理曹务,出营庙事”,不管风吹雨打还是烈日寒风,贾驯始终坚守在现场亲自组织指挥,具体到涂墙墁地、砍削梁材,他都亲自谋划、指点。终于在大德十年(公元前1306)八月,京师孔庙在忽必烈朝规划的“庙学”位置上终于建成。
修建京师孔庙的同时,御史中丞何玮对成宗皇帝提议说:古老的唐、虞几代部落和古国,国都所在地和居民的小巷都有学习的场所,现在既然孔庙已经盖成,最为适宜的是在它的西边营建一所太学为好。成宗铁穆尔也批准了何玮的提议。
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正月,京师孔庙竣工前七个月,营建国子监的浩大工程也正式开工。历经三年终于在元武宗海山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南北方向两进院落、拥有数十间教室的国子监正式竣工。 从1267年设定规划“庙学”到最后的完全建成,历经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尔、武宗海山三朝近41年之久。
国子监和孔庙的故事
3楼:匿名用户
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祭祀孔子的庙宇。
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
据称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
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
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拥有各种建筑100余座,460余间,占地面积约950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
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
国子监: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代以后的**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15号,与孔庙和雍和宫相邻。
国子监街两侧槐荫夹道,大街东西两端和国子监大门两侧牌楼彩绘,是北京仅存的建有四座牌坊的古建街。
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分布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东西两侧有四厅六堂,构成传统的对称格局,
是我国现存唯一一所古代**公办大学建筑。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建筑文化
1楼 恰恰圣诞 实际上,最初的元代统治者并没有设置 庙学 体制的计划,而是经过当时许多人的劝说 建议 规划,前后历经元世祖忽必烈 元成宗铁穆尔 元武宗海山三朝才最终营建了孔庙和国子监的元代建筑群。这些历史人物包括冯志亨 王檝 刘秉忠 哈喇哈斯 贾驯等等。 元初,燕京之地刚刚从战火中平定下来,公元12...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怎么样,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是在一个地方么
1楼 天眼查 简介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始建于元代,合于 左庙右学 的古制,分别作为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和 最高学府。两组建筑群都采取沿中轴线而建 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方式,组成了一套完整 宏伟 壮丽的古代建筑群。 注册资本 60万人民币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是在一个地方么 2楼 匿名用户 驾车...
北京国子监和孔庙和门票是多少,北京国子监孔庙是在一起的吗 门票多少钱啊?
1楼 百度用户 北京国子监和孔庙博物馆 官网 http kmgzj index html 票价 20元 张,半价 2楼 冠傅香贵词 地铁二号线或五号线,雍和宫下车 南步行五分钟,就是国子监街东口 街口有一牌坊上写成贤街 成贤街是国子监街的古名 孔庙和国子监就是国子监街里 孔庙是国子监街13号,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