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这是写苏州灵岩山的:……太湖烟水绿沉沉。
有关略阳灵岩寺的对联
2楼:匿名用户
上联:清气灵气神气汇白鹿仙洞;
下联:名书名碑名诗藏灵岩古寺。
3楼:匿名用户
上联:洗心拜灵岩
下联:净眼朝郙阁
介绍略阳灵岩寺的说明文500字
4楼:金子
略阳灵岩寺
初冬到略阳探访朋友,略阳的朋友带我探访灵岩寺.上山的路上,我们没有遇到其他的游人,但是我能感觉到一个朋友比我们早到了.这位朋友就是初冬,初冬每年都要来到灵岩寺,他和灵岩寺的友谊有好几千年了.
因为初冬的到来,灵岩寺内心宁静,他让那些不能理解初冬的凡夫俗子不要打扰自己和初冬的对话.我和略阳的朋友虽是凡夫俗子,但是我和她都应该能听到那宁静的对话,于是我们就轻轻地踏着小径拾级而上.洗心灵岩寺真得算一方宝地,依山而建的整个寺庙可以说是镶在一个大石头里,最让人心动的是这里的石头有着水的柔情.
我们能听到水在石头里流动,就像我们的血液流动一样.沿路有天然的水潭,人工建造的沟渠、水池也尽量道法自然.朋友介绍路边一个小水池,水池名为“洗心”,水静静地流动着,水中一些落叶或沉或浮.
我的心的确也是池塘一方,里面也杂陈着落叶、落花、天光、云影……洗心,我们的心在尘世中被尘埃沾染着,去洗一洗、拭一拭,或许会更清澈、明净.我就伸出手指,沾上一点池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一滴水能洗心吗?
江山在路边的平台上,我们凭栏眺望.对面是山、脚下是山,这山与那山其实都是秦岭的一部分,这山与那山之间是南行的嘉陵江.山静静的,各色树叶掩映的群山就如盛开的花儿在习习的江风中摇曳.
初冬时节,水落石出,江水混浊.她问我有什么感觉,我说没什么感觉.其实我们都知道,没有感觉或许就是一种最好的感觉.
这如画江山,本似一壶老酒、一杯清茶,就是要让人慢慢品味.放下酒壶之后,才知道醉的滋味;离开这如画的江山之后,才开始回味.谢谢李白在千年前的诗句——相看两不厌,在江风吹动发梢的时候,我们就静静地看这些山、水、草、木……碑刻《郙阁颂》是灵岩寺中最著名的摩崖石刻,我不懂书法,但作为一个初中语文教师,我对汉字有着深深的敬意,我站在《郙阁颂》下默默凝望着……石头会说话,写字的人、刻字的人把一颗种子埋藏在石头里,他们看见石头开出美丽的花.
每一方石碑、砖雕都是沉默的思想者,只是静静**着世事变幻.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曾站在这里,而我又能说什么呢?佛像大雄殿里坐着金身的佛像,他在高高的台基上坐着.
殿下的空场上站着我和我的朋友,我们眼中装着自己的佛像.佛像不是佛,只是像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都是佛像,只要找到一个角度,我们都像佛.
我们看佛像,其实是看自己.我们能看到过去的我、现世的我、未来的我.朋友说还有尊睡佛在溶洞里,**有病就去摸摸佛像.
钻进黑黑的洞里,终于找到了沉睡的佛像,不忍打扰、不敢惊动他,我轻轻地退出山洞,和朋友一起。
5楼:郁童靳州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略阳灵岩寺导游词
6楼:如道居士
灵岩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历史。位于山东济南市西南泰山北麓长清县万德镇灵岩峪方山之阳。自晋代开始即有佛事活动,传说僧朗曾在此建寺。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灭法,佛事遂废,至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再兴。正光元年(520)法定禅师来此游方山,爱其泉石,重建寺院,逐渐兴旺。此后,唐、宋、元、明各代为寺院盛期。
最盛时有僧侣500余人,殿宇50余座,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直至清乾隆十四年(1749),仍有殿宇36座,亭阁18座,无一不显现出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雕刻技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历史悠久,佛教底蕴丰厚,自唐代起就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并名列其首。
灵岩寺,现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首批4a级旅游区。
驻足灵岩胜景,你会看到,这里群山环抱、岩幽壁峭;柏檀叠秀、泉甘茶香;古迹荟萃、佛音袅绕。这里不仅有高耸入云的辟支塔,传说奇特的铁袈裟;亦有隋唐时期的般舟殿,宋代的彩色泥塑罗汉像;更有“镜池春晓”、“方山积翠”、“明孔晴雪”等自然奇观。故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有“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游泰山不至灵岩不成游也”之说。。
灵岩寺,位于泰山西北麓灵岩山脚下。灵岩山是泰山十二支脉之一,主峰海拔668米。灵岩山原名方山,因山顶平坦,四壁如削而得名,又因山形似玉玺,亦称玉符山。山之阳,是满月葱茏
山东灵岩寺地方特色
的灵岩峪,曲折起伏的山峦向东西两侧延伸,灵岩寺就坐落在这翠谷之中[1] 。
灵岩寺周围的山岭,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下层叫结晶基底,是距今24一26亿年的太古代晚期侵入形成的中粗粒片麻状二长花岗岩;上部称沉积盖层,为距今6亿年的古生代寒武纪沉积形成的灰岩和页岩,不整合覆于结晶基底之上,成为山岭的主体。
灵岩山一带的地质构造,除了断裂构造,还发育有重力滑动构造及其形成的各种褶皱构造,新构造运动也十分普遍而强烈,呈间歇性上升的趋势。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条件及各种地质作用,构成了灵岩山脉秀、奇、幽、奥四大特点。
灵岩寺,自然景色壮美,这里石秀、岩峭、洞幽、泉甘、树奇。有方山、狮山、香山、朗公山、明孔山、珠山、灵山、象山、鸡鸣山、黄岘山;有巢鹤岩、朗公岩、拂日岩、仙人岩、雨花岩、快活岩;有**洞、白云洞、观音洞、黑云洞、涵云洞、朝元洞、老虎洞;有甘露泉、卓锡泉、白鹤泉、袈裟泉、石龟泉、上方泉、华严泉、朗公泉、神宝泉、观彩泉、黄龙泉、卧象泉、擅抱泉;有汉柏、唐槐、宋银杏、摩顶松、鸳鸯檀、龙凤檀等古树名木。
灵岩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动植物丰富。据统计:鸟类共80种,隶属14个目,37科;兽类共5个目,9个科,15种;爬行类共4个目,5个科,9种;两栖类1个目,2个科,4种;昆虫共8个目,62个科,194种。
共有管维束植物506种,隶属95科313属。其中野生植物317种,栽培植物189种,。灵岩主景区共有林地面积一万余亩,分为针叶林、竹林、经济林三大类。
针叶林,主要以侧柏构成的森林群;竹林,主要为淡竹;经济林,包括苹果、山楂、杏、核桃、柿子、枣、银杏、香椿等树种。灵岩景区中药材资源丰富,共有42科,98种,常见的有枸杞、何首乌等。你若春天到这里来,还可品尝到众多的山间野菜。
据调查,可食用野菜有15科,35种,常见的有藜、蓬子菜、马齿苋、荠菜、藿香、薄荷、茵陈蒿、山菊花等。
有关中秋、端午、重阳、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的诗词、对联、灯
1楼 寒风予 上联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下联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清代徐稚 上联 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下联 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明代文征明 上联 东篱开寿菊 下联 南陌献嘉禾。 上联 丹凤呈祥龙献瑞 下联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 福满人间 2楼 杀不死的无赖 哥啊,没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