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呵呵,楼主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文心雕龙除了总序部分的五篇要稍逊些(单从文学的角度看,如果从思想性或者从龙学整体结构上来看,这五篇也是至关重要的),其余的文体论、创作论、鉴赏论等各部分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一定要分优劣,建议看牟世金的选本《文心雕龙精选》,里面选了十四篇对文学批评来说相对更重要些的
2楼:匿名用户
原道第一 史传第十六
神思第二十六
体性第二十七
风骨第二十八
镕裁第三十二
情采第三十一
文心雕龙写的是关于什么的?
3楼:匿名用户
文心雕龙》全书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 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它提出的“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隐之为体,义主文外”,“文外之重旨”,“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等说法,虽不完全是刘勰的独创,但对文学语言的有限与无限、确定性与非确定性之间相互统一的审美特征,作了比前人更为具体的说明。刘勰还看到,诗文的内容不是一般经典的道与理,而是和理、志、气相联系的“情”,其形式不是一般的言,而是和“象”与“文”相结合的有“采”之言。
两者的关系是:“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
”它们相辅相成,形成质文统一的完美的艺术。而这种统一在创作过程中是通过“神思”达到的。“神思”是刘勰继《文赋》之后,对形象思维的进一步探索。
刘勰看到了它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想象活动,对之作了生动的描绘,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在他看来,“神思”虽受理的支配,但不象抽象的逻辑思维那样受着概念的规定,而是“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与物、象、言相结合,始终在感性形象中运动,并伴随着主体情感的体验和自由抒发。书中说:“夫神思方远。
万涂竟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认为语言文学既再现着客体的物貌,又抒发着主体的情与理、志与气。所以,刘勰侧重从“体性”来划分文学的风格,即所谓“才情异区,文体繁说”。
刘勰对文学的形式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从语言文学的角度总结了平衡、对称、变化统一等形式美的规律。
儒家中庸原则是贯穿《文心雕龙》全书的基调。刘勰提出的主要的美学范畴都是成对的,矛盾的双方虽有一方为主导,但他强调两面,而不偏执一端。文中提出“擘肌分理,唯务折衷”,在对道与文、情与采、真与奇、华与实、情与志、风与骨、隐与秀的论述中,无不遵守这一准则,体现了把各种艺术因素和谐统一起来的古典美学理想。
刘勰特别强调同儒家思想相联系的阳刚之美,表现出企图对齐、梁柔靡文风进行矫正的倾向。他关于“风骨”的论述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对后世发生了重要影响。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文心雕龙》中虽然也有某些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但构成它的文学思想纲领及核心的﹐则是儒家的思想。它并不否认物质世界存在的真实性﹐却认为在客观现实世界之外﹐有一个先天地而生的“道”或“神”。这个“道”或“神”是决定客观世界一切变化的无形的﹑最终的依据。
刘勰认为“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原道》)﹐正是圣人著述经典的根本原则。“神道设教”语出《易
4楼:匿名用户
古代文学理论著作。刘勰撰。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501~502)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
5楼:匿名用户
我前几天还在和别人讨论这个问题的...
6楼:释靖止灵凡
刘勰(约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
时期然而,由于刘勰身名未显,当时的学术界还不大知道他,《文心雕龙》问世后,这部心血的结晶却得不到文坛的重视,名流的首肯。当时沈约名高位显,在政界和文化界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刘勰想首先取得他的承认,却没有机会接近他。一次,刘勰把书背着,像一个卖书的小贩似的,在大路边等着沈约。
当沈约坐车经过时,便拦住了他。沈约好奇地把《文心雕龙》拿来阅读,立即被吸引,认为此书“深得文理”(《南史·刘勰传》),大加称赏。后来又常常把《文心雕龙》放在几案上随时阅读。
经过沈约的称扬,刘勰的名气才大起来,《文心雕龙》终于在士林中传播开来。同时,三十八岁的刘勰,也告别了居留十多年的定林寺,“起家奉朝请”,踏上了仕途。
贡献与影响
《文心雕龙》的创作目的是反对当时文风的「浮诡」、「讹滥」,纠正过去文论的狭隘偏颇。它在文学批评史上的突出贡献是:
①初步建立了文学史的观念。他认为,文学的发展变化,终归要受到时代及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他在《时序》篇中说: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并在《时序》、《通变》、《才略》诸篇里,从上古至两晋结合历代政治风尚的变化和时代特点来探索文学盛衰的原因,品评作家作品。比如他说建安文学「梗概而多气」的风貌,是由于「世积乱离,风衰俗怨」而形成;东晋玄言诗泛滥,是由于当时「贵玄」的社会风尚所决定。注意到了社会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决定影响。
不仅如此,他还注意到了文学演变的继承关系。并由此出发,反对当时「竞今疏古」的不良倾向。这些都是十分可贵的。
②分析论述了文学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关系,主张文质并重。在《风骨》篇里,他主张「风情骨峻」;在《情采》篇里,他强调情文并茂。但在二者之间,他更强调「风」、「情」的重要,他主张「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形式的倾向。
③从创作的各个环节上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应该避免的失败教训。他指出,在创作上,作家「神与物游」的重要,强调了情与景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他还指出,不同风格是由于作家先天的才情、气质与后天的学识、习染存在着差异的结果。
针对当时「近附而远疏」、「驰骛新作」的风气,他提出了继承文学传统的必要,论述了文学创作中「新」、「故」的关系。此外,他对创作中诸如韵律、对偶、用典、比兴、夸张等手法的运用,也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④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在《知音》篇里,他批评了「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各执一隅之解」的不良风尚,要求批评家「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六观」的批评方法:
一观位体,看其内容与风格是否一致;二观置辞,看其文辞在表达情理上是否确切;三观通变,看其有否继承与变化;四观奇正,看其布局是否严谨妥当;五观事义,看其用典是否贴切;六观宫商,看其音韵声律是否完美。这在当时是最为全面和公允的品评标准。 我招了有点长因为是复制的漫漫看咯 不过有些句子还满喜欢如“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
” “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 ”
《文心雕龙》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意思
7楼:匿名用户
文:指文学或文章,但有时也用来指广义的文化、学术;有时指作品的修词、藻饰;有时则指一切事物的花纹、彩色。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夫,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邹奭之群言雕龙也。
刘勰(约465—约532)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世居京口。少时家贫,曾依随沙门僧十余年,因而精通佛典。梁初出仕,做过南康王萧绩的记室,又任太子萧统的通事舍人,为萧统所赏爱。
后出家,法名慧地。刘勰受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影响都很深。《文心雕龙·序志》篇中说,他在三十多岁时,“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
梦见一回孔夫子,便兴奋得不知如何。作《文心雕龙》,也与他对孔夫子的崇仰有关,有阐明文章之源俱在于经典的意识。
至于佛教,他自幼和和尚住在一起,最终又决意出家,浸染自深。不过在《文心雕龙》中,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偶有佛教语词。
《文心雕龙》写成于齐代。就其本来意义说,这是一本写作指南,而不是文学概论。书名的意思,“文心”谓“为文之用心”,“雕龙”取战国时驺奭长于口辩、被称为“雕龙奭”典故,指精细如雕龙纹一般进行研讨。
合起来,“文心雕龙”等于是“文章写作精义”。讨论的对象,是广义的文章,但偏重于文学。书的本意虽是写作指导,但立论从文章写作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出发,广泛涉及各种问题,结构严谨,论述周详,具有理论性质。
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前所未有的。
全书五十篇,分为几个部分。开始《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为第一部分,讲“文之枢纽”,是全书的总纲。从《明诗》到《书记》二十篇,为第二部分,分述各种文体的源流、特点和写作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其中又有“文”“笔”之分。自《明诗》至《谐隐》十篇为有韵之文(《杂文》、《谐隐》两篇文笔相杂),自《史传》至《书记》十篇为无韵之笔。从《神思》到《总术》为第三部分,统**章写作中的各种问题。
第二部分以文体为单位,第三部分则打破文体之分,讨论一些共同性的东西,经纬交织。《时序》、《物色》、《才略》、《知音》、《程器》五篇为第四部分。这五篇相互之间没有密切的联系,但都是撇开具体的写作,单独**有关文学的某些重大问题。
最后《序志》一篇是全书的总序,说明写作缘起与宗旨。
求 推荐《古文观止》、《文心雕龙》比较好的版本
8楼:
1、《文赋集释》陆机撰 张少康集释
2、《文心雕龙注》刘勰著 范文澜注(最好的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我在看的)
3、《文心雕龙注释》周振甫注
1 《古文观止》吴楚材注 中华书局(我在看的)2 《古文观止译注》顾易生 上海古籍出版社排版都是纯古文繁体竖版的形式,纸张装帧的话,不用想了,现在都古籍都是中华书局上海古籍独大,- -文心雕龙尚且还可以,古文观止实在是烂的可以。但是没办法,就这么几家大的出版社垄断着,不买也没其他的买了。顾易生的古文观止是带白话翻译,不过有些地方不妥当,注音什么还是比较不错的,如果你没古文基础那可以看,文心雕龙比较难理解如果没有古文基础,很多典故啊奇异字句玄学观念等等。
至于小出版社出版的,就不用去买了,买了后悔,没那么深厚的功底来研究这些书的,内容都比较糟糕~~~~~~~
《文心雕龙》写些什么,文心雕龙写的是关于什么的?
1楼 匿名用户 古代文学理论著作。刘勰撰。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 二年 501 502 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 体大而虑周 章学诚《文史通义 文心雕龙写的是关于什么的? 2楼 匿名用户 文心雕龙》全书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 全面总结了齐梁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
写关于龙船的作文,写一篇关于龙船的作文
1楼 匿名用户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很多人都到秦淮河边去看赛龙舟,我和小伙伴们也都跟着大人们去了。 到了岸边,我们准备组织成一个 纸龙船 的竞赛游戏 从我们5个人中选1个人当裁判,还有两个人当拉拉队员,剩下的两个人pk,谁赢了就可以得到一个粽子。 经过精心选择,pk赛变成了我vs李娟丽,李娟丽的...
有谁知道《文心雕龙通变》中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啊
1楼 苏郁 本篇紧接着《风骨篇》立论,与前一篇互相发明。通篇的主旨,在于结尾的 望今制奇,参古定法 八字。参照古代文人的经验教训,有继承也有革新,面对当前的时代要求,发挥今人的独创性。 《文心雕龙》一书的简单介绍和基本观点。 2楼 森海和你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