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从资治通鉴中感悟到那些真谛

2021-01-11 21:58:38 字数 968 阅读 2799

1楼:匿名用户

《资治通鉴》究竟是一部什么史书?为什么***、***这些杰出领导人如此重视?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

《资治通鉴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楼:匿名用户

《资治通鉴》里面有很多的故事,就像一面面镜子,让我们躬身反省,或者当头棒喝,深有所悟.这些曾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们,那些牛x闪闪的人生大戏,是我们的教训与财富,我们不该忘记他们和它们.

需要说明的一点,有人从《资治通鉴》里看到的是权谋,有人看到的是刀光剑影,而我看到的是轮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历史的车轮中,在命运之神的长剑面前,我们或许都是无能为力的,正是因为无力,所以要感悟.

资治通鉴讲述了什么,资治通鉴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3楼:匿名用户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三百万字,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其他政权,共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司马光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但书中在叙述历代统治阶级活动的同时,也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