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心灵的感悟
子时:23:00--01:00之前;丑时:01:00--03:00之前;
寅时:03:00--05:00之前;卯时:05:00--07:00之前;
辰时:07:00--09:00之前;巳时:09:00--11:00之前;
午时:11:00--13:00之前;未时:13:00--15:00之前;
申时:15:00--17:00之前;酉时:17:00--19:00之前;
戌时:19:00--21:00之前;亥时:21:00--23:00之前。
下午四点是什么时辰
2楼:旧影离陌
下午四点是申时。申时是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
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
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时间来历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给一天内的气象配了代表词。如早晨因太阳出来而植物启动了生长,所以这时辰别名为“木”。
到了中午太阳最旺盛,空气中、土地里灼热,所以时辰别名为“火、金”和“火、土”。
下午5-7点最干燥,果实糖份最充足,这时辰别名为“金”。到了深夜12点,环境一切冷静,这时辰别名为“水”。
地支是指木星轨道被分成的十二个部分,记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木星的公转周期大约为十二年,所以中国古代用木星来纪年,故而称为“岁星”。后来又将这十二个部分命名,这就是“地支”。
百刻制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
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
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
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
“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3时又72分钟,即4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晚上11时又96分钟,即0时36分。
3楼:赛尔皮卡
下午四点是申时,15:00~16:59都属于申时。
申时——工作学习的第二个**时间
未时过了就到申时了。下午的3点到下午5点之间,大家要注意了,这是我们的第二个**时间。这个时候小肠经已经把中午饭的营养都送到大脑了,大脑这时候精力很好,要抓紧工作,提高效率。
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时辰分为子(zǐ) 、丑(chǒu) 、寅(yín) 、卯(mǎo) 、辰(chén) 、巳(sì) 、午(wǔ) 、未(wèi)、申(shēn) 、酉(yǒu) 、戌(xū) 、亥(hài),这些是中国传统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参考资料
4楼:韩苗苗
下午四点属于申时。
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扩展资料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
5楼:陆宵
下午三点到五点属于申时。
下午3时正至下午5时正,别称哺时、日哺。如杜甫《徐步》诗有“荒庭日欲哺”之句。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中国传统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宋苏轼《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来所创置钤辖司前一闸,虽每遇潮上,闭得一两时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闸者,自须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闭闸。” 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
“昼短夜长,差了三个时辰了。”曹禺《王昭君》第二幕:“半个时辰前,他陪伴天子酣宴。
”扩展资料: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6楼:红棋子
每天下午的三到五点钟之间为申时。下面是每天分时的各个时辰:
子时(晚上11~凌晨1),丑时(1~3),寅(3~5)卯(5~7)辰(7~9)巳(9~11)午(11~中午1)未(下午1~3)申(3~5)酉(5~7)戌(7~9)亥(9~11)。
7楼:匿名用户
山:不;不能不说是一种幸福之一、不
8楼:坏坏地痞
申时,也是我固定打球的时候。
9楼:匿名用户
在谷段按12铜表,法莱技师应该叫做。50。
23点4分生辰是什么
1楼 春天的故事 2015年12月8日23点4分 生辰八 字 乙未 戊子 己未 甲子 本命八字五行缺金缺火 2015年12月8日9点22分生辰八字 2楼 地圣王 八字 乙未 戊子 戊午 丁巳 正财格,三奇命。 戊午日刃,比帮印助,带贵人,归禄,得旺。生冬月财星当令,年上正官,时丁印得方局,寒谷回春。...
早上六点三十分是什么时辰,晚上六点是什么时辰
1楼 心灵的感悟 子时 23 00 01 00之前 丑时 01 00 03 00之前 寅时 03 00 05 00之前 卯时 05 00 07 00之前 辰时 07 00 09 00之前 巳时 09 00 11 00之前 午时 11 00 13 00之前 未时 13 00 15 00之前 申时 15...
上午10点30分钟是什么时辰,上午10点是什么时辰 30
1楼 匿名用户 巳时 隅中,又名日禺等 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09 时至11时 。 上午10点是什么时辰 30 2楼 blackpink 罗捷 是巳时。 时间来历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 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 平旦 朝食 日中 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