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我认为 每个人的做帐方式不同,可以不计提,我做帐就不计提直接计入费用,这样省事……
工资表每个人的做帐方式不同,可以不计提,我做帐就不计提直接计入费用,这样省事
2楼:匿名用户
每个人的做帐方式不同,可以不计提,我做帐就不计提直接计入费用,这样省事……
每个月计提多少工资是根据什么的
3楼:墨汁诺
计提本来就是预估,是可以不一样的,一般都是根据平常企业要发多少工资来估的。
计提工资,在下月计提时应该调整上个月的差额。在年终计提12月工资时时先不要结帐,等12月工资出来了照实计提,否则提多了在年终汇缴清算时,是需要要纳税调的。
财务核算里,每月的计提工资指的是,本月工资在下月发放的情况下,按照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权责发生制及配比原则),本月的发生的费用应当作为当期费用,因此需要计提应发工资。具体的账务处理是:
按应发工资金额:
借记:管理费用
贷记:应付工资。
扩展资料:
(一)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等,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 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企业向职工支付职工福利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科目。
企业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运作和职工培训,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向职工给予的补偿,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二)计提比例:
医疗保险费:10% (注意:各地的缴纳比率是有差别的,如上海是:12%)
养老保险费:12% (注意:各地的缴纳比率是有差别的,如上海是:22%)
失业费:2% (注意:各地的缴纳比率是有差别的,如上海是:2%)
工伤保险:1% (注意:各地的缴纳比率是有差别的,如上海是:0.5%)
生育保险:见工伤保险即可。
住房公积金:10.5% (注意:各地的缴纳比率是有差别的,如上海是:7%)
工会经费:2%
职工教育经费:2.5%
4楼:匿名用户
这样可以啊,到年底的时候在找齐吧。
每个月的工资计提是依据什么得出来的金额
5楼:匿名用户
计提工资的依据一般都是以本月实际发生的工资额来进行计提的,一般你都是次月十号左右才做上个月的帐,十号左右你们公司应该都会将上个月的工资计算好的啦!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
营业费用(营业部门人员的工资)
生产成本(车间直接人员的工资)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应付工资(以上四个科目的合计)
计提时的分录是:
借: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贷:应付工资
支付工资时:
借:应付工资
贷:银行存款
6楼:艾铱丽人
反正依据我的单位的工资计提准则,每个月工资计提的
标准首先是看基础奖,所谓基础奖就是车间人员的产量奖,产量越高,基础奖励就越高,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每个周五都去车间检查,包括车间环境卫生,物品摆放,工作服穿戴情况、劳动纪律啊什么的,都要进行考核,月未评分,到最后月工资就是厂长:(基础奖*分数*5)/100,班长、核算员就是(基础奖*分数*4)/100,员工就是(基础奖*分数*2)/100
7楼:匿名用户
根据你的出勤时间、职称、职务、加班、假期工资、福利、奖金等相加总和
8楼:miss韩亭
首先看你的单位和职业性质,不同行业是不一样的。
私企一般是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各项补助(缴纳保险的每月从工资里扣除一部分)
每月为什么要计提工资?以什么标准去计提?
9楼:anyway丶
计提的目的是将工资费用计入有关的成本费用,计提的标准是应付工资总额。
因为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按照权责发生制来说,只要是本月的费用,不管是否收到或者支付,都要作为本月的费用。
由于企业工资一般是下月发放,也就是先工作到下月才发工资,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要将本月已经产生的工资费用先计提,以便准确计算本期的损益。
计提功能
1、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2、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
3、预计某些应付账款。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扩展资料计提时机
1、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2、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
3、预计某些应付账款。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10楼:绿水青荷
计提工资是因为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按照权责发生制来说,只要是本月的费用,不管是否收到或者支付,都要作为本月的费用。
由于企业工资一般是下月发放,也就是先工作到下月才发工资,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要将本月已经产生的工资费用先计提,以便准确计算本期的损益。
计提工资的工资标椎是以企业的工资制度,参考出勤、业绩、企业效益等,扣除应由个人承担的养老金、社保、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计算。
多计提的工资,会计处理方法:
1、可以不作冲销,下月少提取。
2、如果做冲销,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工资 (差额红字)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差额红字)
3、冲销以前计提工资会计分录、再做正确的会计分录
(1)、冲销以前计提工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工资 (原全额红字)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原全额红字)
(2)、做正确提取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工资 (正确的全额蓝字)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正确的全额蓝字)
扩展资料:
少计提的工资,处理方法:
1、可以不作冲销,下月多计提。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工资 (差额蓝字)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差额蓝字)
2、冲销以前计提工资会计分录、再做正确的会计分录
(1)、冲销以前计提工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工资 (原全额红字)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原全额红字)
(2)、再做正确提取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工资 (正确的全额蓝字)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正确的全额蓝字)
11楼:天高任我飞
1、计提工资因为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需要将工资费用计入每月的成本费用,计提的标准是当月应付工资总额。
2、多提了可以作冲销,也可以下个月少提,本月少提了要补提。
3、作冲销的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 ****
生产成本 ****(红字)
贷:应付工资 ***(红字)
扩展资料:计提工资会计分录:
1.计提工资时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上交杜保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个人部分)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3.次月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4.计提社保时(企业部分)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5.上交个人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12楼:匿名用户
计提的标准是应付工资总额。
1、计提税金为了核算所要交纳的税款,因为收入扣除成本,税款,和费用才是最后的利润,而这也是最被投资者所关注的。
2、至于计提的方法就是按税法所规定来计提的看一下基础会计,
3、计矗数就是下月初交税的数了,先计提就是一个先统计的过程 。因为会计是采用权责发生制,所以属于当期的费用一定要在当期计题。
就比如说这个月工资要下个月发,那么这个月月底就要把下个月要发工资金额计提出来。因为这笔钱虽然要到下个月发,但是它是属于这个月的工资,是这个月发生的费用
需要在确认收入的时候计提的税金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防洪费、个人所得税(发放工资时计提)、企业所得税(季度计提)、房产税(年度计提)、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度计提)、土地增值税
不需要计提的包括:印花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契税缴纳时直接计入成本。基于会计准则要求的权责发生制度,当月的税金应该进当月费用,所以应该计提,不能等下个月支付时候进费用。
13楼:屿屿风
对每月的职工的工资进行计提是符合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规定。
实际工作中,企业和单位基本都是采用工资下发制,就是当月发放的工资是上个月的,而权责发生制下又要求当月发生的费用要记在当月,所以在财务处理上要先计提本月的工资,依据历史情况暂估该月发生的工资费用,同时发放上月工资。
工资发放一般都在一个月的中旬靠前的时间,工资计算和发放的滞后性,需要在月末做计提分录入账。
计提时的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依据职工性质不同计入的会计科目也不同)
贷:应付职工薪酬
这样计提核算便于成本费用归集和月末的结转。
每月发放工资时的账务处理,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转借方进行核算,这样就满足了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扩展资料
计提的功能:
1、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注意这要在权责发生制的前提下来做,不能随便预支账款。
2、根据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准备。
3、预估某些应付账款是多少,记入账内。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但是事实上,提前计提工资是相对发放工资来讲的,不是绝对的提前计提。
14楼:匿名用户
权责发生制要求当月发生的费用要记在当月,而实际工作中,工资发放是必须等到该月过完了才能发放,就造成工资计算和发放的滞后性,所以,在该月月末需要根据历史情况或者用别的手段暂估该月发生的工资费用,做计提分录入账,这样就满足了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计提的标准根据历史情况进行协定。
15楼:
1、由于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而大部分企业工资采用下发制,工资所属周期与发放周期不一致,会造成成本费用与实际周期不一致,计提可以预先计入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工资。
2、计提标准:据实计提,合理估计,一般情况由相关部门根据考勤、考核计算出当月相应的工资。
3、由于计提属于会计估计,多提少提在发放当月据实予以调整,多提则下月冲减,少提补提,这种调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适用未来适用法,无需追溯调整。
工资计提与不计提有什么分别吗,工资一定要计提吗,跟不计提有什么分别吗
1楼 皓凌 工资是否需要计提,要根据所发放的工资相对应的时间,采用下发制和当月结版算制的处权理是不同的。 对每月的 工资 进行计提是符合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规定,实际工作中,企业和单位基本采用工资下发制,即当月发放的工资是上个月的,而权责发生制又要求当月发生的费用要记在当月,所以在财务处理上要先计提本...
ecel计算工资提成绩效用什么函数能自动生成?请各
1楼 匿名用户 有个 小问题 比如 业绩 10000元 只直接 10000 10 呢 还是 8000 8 2000 10 ? 2楼 匿名用户 lookup a1 10 4 10 2 请问excel计算工资提成绩效公式怎么写?各位高手支支招,谢谢! 50 3楼 匿名用户 若从a列从a2开始是业绩,在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