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无线电师
独立思考不是伪命题。
1、思考当然要借鉴别人思考的结果——思想;但不能否认思考可以有独立性。
2、独立思考要有批判精神。
批判精神就是怀疑精神、否定精神和肯定精神的统一。
批判性思维的特点:
①独立性;不轻信他人。
②系统性;不以偏概全。
③求真性;不阿谀逢迎。
④反思性;不一劳永逸。
⑤开放性;不固执己见。
为什么说独立思考很重要
2楼:匿名用户
独立思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逐阶段表现的能力:
1. 质疑的能力。
2. 独立客观判断的能力
3. 求真的能力。
质疑的能力是当你看到结论的时候,能够有一个质疑的过程。这是一种习惯,需要的信息量几乎为0。进一步,有了质疑之后,就会去寻求更多的答案,并针对这些答案能够独立做出自己客观的判断。
更进一步,如果现有的答案不符合你的预期,或者现在根本没有正确的答案,那么,你能够自己去寻找正确的答案。
这个过程不断渐进同时迭代,使得思考深入。
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针对三个阶段,根据自己的情况,逐个培养自己相应的能力。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通过独立思考改变命运,但多数人却不行?
3楼:手机用户
01你知道,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什么吗?
你可能想到收入、地位、经历、思维或是影响力等等。
但如果只用一个概念来囊括,那只有“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差别。
比如有钱的人可以对明年欧洲旅行计划十分确定,而收入不稳定的人可能连下个月的出租房都无法确定。
一个专业的健身教练非常确定一个动作是否对你某个肌肉是否有效,而你之前做这个动作时却不敢确定。
一个丰富经验的老猎人可以对这条路是否会遇到危险十分确定,而一个年轻猎人却不敢作出判断。
又或者一个高度自律的人,对待一顿火锅**的自控力比较确定;而一个刚开始准备**的人,很难对他的自控力有十足把握。
总之,更厉害的人,其实就是比普通人在某个领域更确定很多。
几乎每个人都渴望改变命运,无非就是把生命变得更确定一些。但为什么“把不确定性变成确定”的过程总是很难呢?
02答案很简单,因为在转换那一瞬间,决定因素就**你那个与生俱来的天赋-思考(thinking)。
但多数人却不太热衷使用这个天赋。罗素曾说,多数人宁愿死都不愿意思考。
这部分人可以称作“头脑空空者”(mr.eraser),你可以理解他们很多思维感觉被橡皮擦擦掉了,他们不习惯思考当下,也更少去思考未来。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阿甘,他说生活就像巧克力,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只顾埋头向前跑就行。
但我认为,这却是一种聪明的生活方式,他们一直遵循着成本最优原则,生活一直都是相对确定的。
因为人生的未来反正是不确定的,所以他们把现在的日子过好就行,他们是“现在确定-将来不确定”。
然而身边有越来越多人,整天想法众多,但大多时候只是提一些口号。他们永远只有三分钟热情,我身边有许多经常跳槽的人,或者不断更换兴趣爱好又经常放弃的人,都是这样的人。
他们习惯把原有确定的生活搞得一团糟,可以称作“夸夸其谈者”(mr.talker)。
这样的人,是最不靠谱的人,比如鲁迅笔下的阿q,搞不定一切事,还给自己找许多理由。他们是“现在不确定-将来不确定”。
正是因为生活中有大量mr.talker存在,我们才对思考(thinking)这件事产生误解,总是觉得有太多想法的人不靠谱。
思考肯定是有用的,但需要把问题想透了才有用。社会上少之又少的一部分人才能做到这一点,“独立思考者”(shaper)。
英语里专门有个词叫shaper,大概是指一种有远大目标,同时也有清晰可执行计划,每天也如修行者一般持续热情去做的人。
比如乔布斯就是一名shaper,他可以先设想一个伟大的产品,然后一步一步做出来。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也是一名教科书式的shaper。
当然生活中也有少数人也是shaper,比如有的人旅行世界,他们非常确定自己的人生需要什么,能做到“现在确定-将来确定”。
或者有的人在自己岗位上兢兢业业,不断探索工作本身,比如寿司之神,终成一代匠人。
03如何成为“独立思考者”
隔着屏幕我都知道,你肯定想当一名shaper,因为他们看上去非常酷。
但实际上,每一个人都会有“头脑空空”,“夸夸其谈”和”独立思考“的时候,只是我们“独立思考”的练习还不够多,不敢对自己的人生重大事情使用这个技能而已。
对于独立思考的练习,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许多反而是一些很简单的技巧,只是多数人忽略了而已。
这篇文章主要说三个方面,我把它形象化为“逃离原始部落”,假设你误入一个原始部落,你该如何逃离,从而建立真正的独立思维呢?
1、“峡谷上的木桥”,假设原始人部落的唯一出口是大峡谷上的一座木桥,而你必须做的,就是找到木桥并跑过去。这是第一步,找到“枢纽节点”。
2、“逃生地图”,通过木桥跨过峡谷后,对面是一片丛林,这时候逃生地图就是关键。这是第二步,成为“事实主义者”。
3、“湍急的河流”,丛林中有一条湍急的河流,顺着河流飘下你才能彻底逃脱。在河流中,运动轨迹都是相对的,这是第三步,你需要找到“参考坐标”。
04“峡谷上的木桥”-找到枢纽节点
如果原始部落对外唯一的出口是峡谷上的一座木桥,毫无疑问,你必须通过那里,才能彻底逃出去。
真实社会也同样如此,通常情况下,你和家人、同学、同事随机组成了相对封闭的社交圈。
如图,大部分普通人在巨大的社会网络里被称为“随机节点”,他们的生活枯燥重复,相互之间也没有太多有建设性的信息。
而一个个社交圈之间,起链接角色的称之为“枢纽节点”,就像峡谷上木桥的作用是一样。“枢纽节点”往往是社交达人,或掌握了许多资源的一些组织或平台。比如**是全中国百货与消费者之间的“枢纽节点”,而一个茶馆老板可能是整个街区的“枢纽节点”。
他们往往掌握的信息,超过整个区域的80%以上。
如果你在某方面想有所改变,那第一步就需要找到这个“枢纽节点”。
比如找工作这件事,多数人都是直接做个简历就去面试。
而全球最顶级的hr会这样建议:对简历的准备时间不要超过10%,而剩下的90%,应该不断去和对你面试有利的人脉进行接触。
有个美国刚毕业的女生,从小性格比较内向。毕业后去了一个日本的海岛上过了一年与世隔绝的生活,但后来她感觉这种生活过腻了,又回到美国找工作。
但因为性格比较封闭,很长时间内没有找到工作,她显得非常沮丧。
最近她看到一条nike的招聘信息,她的弟弟建议在校友网上问问情况。
结果她收到十几条信息,包括其中让她应聘成功的核心信息——一个nike高管(曾经的学长)让她一定要遵循nike个性文化(展现日本海岛生活经历)。
也许你认为,这不是在讲“独立思维”吗?怎么变成了搞关系了,但这就是“独立思维”的最真实法则,大量信息才是决定你思维的基础。而这个世界往往最有效和最真实的信息,都在“枢纽节点”那里。
再说明白点,比如你想创业开一家餐馆,难道首先不是要找你开餐馆的朋友么?而他可以帮你提供装修建议,各种食材供货商、广告商、线上平台的资源等等。他能够提供的,一定比你自己瞎琢磨有用很多。
05“逃生地图”-成为事实主义者
在丛林的生存法则是,一切以事实为主。
如果你在城市街区问路,很多人给你指方向,都是说“你应该向左或向右多少多少”,这更多是站在他们自己的立场,如果路况复杂,你没走几步就晕了。
而在丛林却是,“你应该向正西方向走150米,然后向东南方向25走200米”。
以事实为主,这是最简单的人类认知法则,但我们却很难做好。
斯多葛派哲学曾把人类心智模式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
1、二元论(duali**),这种人的状态坚持非黑即白的原则,“要么你是好人,否则就是坏人。”
2、相对主义(relativi**),能够看到事物的两面,可以做到包容和理解。
3、事实主义(reali**),对任何事情的认识,都是不断靠近真相的过程。
你可能暂时很难想象,“接近事实”竟然是哲学家眼中最难的部分。但实际上,认清事实,往往才能让你的决策更加有效。
举个例子,你小时候喝水,哥哥喝一口,给你说不烫,结果你却被烫到了。因为他说的“不烫”只是一种他的感受,不是一个事实,所以你很难作出判断。
再比如nokia在2010年9月开董事会时,所有人都认为“andriod这种系统真是迟钝爆了,它不可能拥有市场”。但如果任何一个高管能拿出andriod的市场份额扩张数据,可能他们就不会那样放弃andriod系统了。
06“湍急的河流”-找到“参考坐标”
在湍急的河流中,因为担心原始人的追逐,你需要不断想办法加快速度往河流下游前进,才能尽早逃离丛林。
而在河流的运动轨迹都是相对的,这是你需要不断寻找你会“参考坐标”,比如敌船的速度,或者参照前方标志性物体。
当然,说通俗一点,在生活中这个概念就是“比较”(***pare)。
这个概念如此简单,以至于多数人根本没有用好。它主要包括两个概念:
一是对比,主要指在同一类型的事物中找不同之处;
二是类比,主要指在不同类型的事物中找相通之处。
比如,你能找到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产品定位上的不同吗?
事实上,除了口感上有果葡糖浆含量的不同,在品牌定位上也非常不一样。
可口可乐作为传统王者,它更强调一种正统的精神象征,比如总是强调红色(花巨资让圣诞老人穿上红色的衣服),更强调家庭,强调幸福感,更是把所有人当作自己的消费客户。
而百事一直作为挑战者的形象存在,营销方面更多垂直于年轻客户(一直选用年轻偶像打广告),同时也非常强调运动感,强调冰镇的口感等。
所以,表面看起来一样的东西,很可能差别很大。
而在不同类型的事物中找相通之处,却往往能激发独立思维中最厉害的部分——创造力。
比如美国著名的游泳教练詹姆斯康希尔曼,教出了很多世界级选手,9枚奥运金牌获得者施皮茨就是他的**。这是因为他在研究游泳速度时找到了一个类比对象,是飞机上天所借助的一种上升力(伯努利升力),所以大幅度提高了游泳选手的能力。
再比如,你感觉可乐和iphone有什么相同之处吗?这可是完全不同的商品。
事实上,它们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购买时都会令人兴奋、都是拿在手里会被别人看到的产品、都在使用后可以立即获得反馈。
有以上这些特点,你会发现,可乐和iphone的广告营销非常相似,至少一定会注意一个东西,“不断强调拥有感”。
07结语
独立思考这种东西,本来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就像一个人能正常走路,正常呼吸一样简单。
但为什么我们经常陷入思维效率低下的局面呢?
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很多时候,提问的人心里已经轻易给了自己答案,与人询问只是想确认自己是否是对的。
请不要这样,如果自己不想积极认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样的回答都没有用。
思考困顿,只是暂时看世界的角度比较单一。
《解忧杂货铺》里有一句话是这样,面对一张白纸当然很伤脑筋,任何人都会不知所措。但是,不妨换一个角度思考,正因为是白纸,所以可以画任何地图,一切都在你自己手上。
如果你积极生活和感受当下,独一无二的思想就是必然的产物。
end.
说明这是“无处不在的自我突破”系列第一篇,上篇文章《自我突破》,可查看整个系列文章目录
为什么不能独立思考问题,为什么不会独立思考
1楼 吕屹 能与不能是相对的,遇事敢于分析情况拿出措施然后去做,总结经验教训,勇于承担敢于承担,这就是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的人才有自己的人生,感受到自己是自己。 为什么不会独立思考 2楼 色和60734偈蔚 写给为梦想而奋斗的人考拉小巫 根据从小到大在国内所受的教育,我们已经被教会了要朗读书本 抄写书...
为什么说独立思考很重要,新生大学:为什么说独立思考很重要
1楼 匿名用户 独立思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逐阶段表现的能力 1 质疑的能力。 2 独立客观判断的能力 3 求真的能力。 质疑的能力是当你看到结论的时候,能够有一个质疑的过程。这是一种习惯,需要的信息量几乎为0。进一步,有了质疑之后,就会去寻求更多的答案,并针对这些答案能够独立做出自己客观的判断。 更进...
什么是伪命题,人们常说的伪命题是什么
1楼 差离子 就是假命题啦。。。。。亦即错误的观点或结论 伪命题的应用 2楼 手机用户 社会上的伪命题 很多。比如,中国一些所谓的咨询公司总结的很多什么这个管理 那个管理,内大多数容是伪命题,根本经不起检验。 还有部分人常说的 凡事都有例外 。 凡事 代表所有事,包括 凡事都有例外 本身这件事。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