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鱼仁霜
有些轻音可以从语法上加以确定,有很强的规律性。下列各类成分在普通话里都应该读成轻音:
(一)语气词“吧、吗、呢、啊”等;
(二)助词“的、地、得、着、了、过、们”;
(三)叠音词和动词重叠式的第二个音节,如“妈·妈、娃·娃、看·看、说·说”;
(四)动词和形容词后表示趋向的词,如“回·来、出·去、走·出·来、热·起·来”;
(五)名词或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上、下、里”,如“天·上、乡·下、这·里;
(六)作为名词后缀的“子、儿、头”,如“桌·子、甜·头”;
(七)动词之后作宾语的人称代词,如“找·你、请·他、叫·我”。
*另:量词“个”经常读轻声。
除了以上这些有较强规律性的语法成分要读成轻音以外,还有一小部分复音词,
轻读与否意义不同,如:
对头|对·头、利害|利·害、买卖|买·卖、鸭头|丫·头、报仇|报·酬
绝大多数复音词都是按习惯轻读第二个音节,很难找到规律。大致说来,这些轻
音词大都是口头运用很久、资格较老的词。新词语、科学术语或文言词的第二个
音节一般就不轻读,试比较“衣·服|**”。
一般的现代汉语书都会提到轻声的分布情况的。
读音是轻声的字有哪些
2楼:116贝贝爱
读音是轻声的字有:头、着、了、啊、吗
一、头拼音:tou
释义:1、名词后缀。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
2、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二、着拼音:zhe
释义:1、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走着。开着会。
2、助词,表示程度深:好着呢!
3、助词,表示祈使:你听着!
4、助词,用在某些动词后,使变成介词:顺着。照着办。
三、了拼音:le
释义:1、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写完了。
2、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刮风了。
四、啊拼音:a
释义:助词,在句末,表示惊叹的语气(常因前面字音不同而发生变音,可用不同的字来表示):你好啊(哇)!真新鲜啊(哪)!
五、吗拼音:ma
释义:1、助词,表疑问,用在一般直陈句尾:昨天布置的事办了吗?
2、助词,表示含蓄的语气,用在句中停顿处,点出话题:这辆汽车吗,早该报废了。
3楼:晓龙修理
读音是轻声的字有:头、着、了、过、的
一、头拼音:tóu 、 tou
释义:[ tóu ]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 tou ]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
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
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二、着拼音: zhe 、 zhuó 、 zháo 、 zhāo
释义:[ zhe ]
1.表示动作的持续:他打~红旗在前面走。他们正谈~话呢。
2.表示状态的持续:大门敞~。茶几上放~一瓶花。
3.用在动词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后面,加强命令或嘱咐的语气:你听~。步子大~点儿。快~点儿写。手可要轻~点儿。
4.加在某些动词后面,使变成介词:顺~。沿~。朝~。照~。为~。
[ zhuó ]
1.穿(衣):穿~。吃~不尽。
2.接触;挨上:附~。~陆。不~边际。
3.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笔。~眼。~手。~色。~墨。不~痕迹。
4.着落:寻找无~。
5.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即施行。
[ zháo ]
1.接触;挨上:上不~天,下不~地。
2.感受;受到:~风。~凉。
3.燃烧,也指灯发光(跟“灭”相对):炉子~得很旺。天黑了,路灯都~了。
4.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睡~了。打~了。猜~了。
5.入睡:一**就~了。
[ zhāo ]
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叫一着:高~儿。支~儿。
三、了拼音: le 、 liǎo
释义:[ le ]
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2.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
[ liǎo ]
1.完毕;结束:~结。~账。没完没~。一~百~。不~~之。这事儿已经~啦!
2.放在动词后,跟“得、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办得~。做得~。来不~。受不~。
3.完全(不);一点(也没有):~不相涉。~无惧色。~无进展。
4.姓。
5.明白;懂得:~然。~解。明~。~如指掌。
四、过拼音: guò 、 guo 、 guō
释义:[ guò ]
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户。~账。
3.使经过(某种处理):~罗。~筛子。~滤。~淋。~磅。~秤。~油肉。~~数儿。
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了一遍。
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分。~期。~犹不及。树长得~了房。
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
7.探望;拜访:~访。
8.去世:老太太~了好几天了。
9.过失(跟“功”相对):~错。记~。勇于改~。
10.传染:这个病~人。
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广场。把他送~了桥。
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一页。他回~头看了看。
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你。一匹马比得~两头驴。
[ guo ]
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了。
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北京。我们吃~亏,上~当,有了经验了。
[ guō ]
姓。五、的拼音: de 、dí 、 dì 、 dī
释义:[ de ]
1.用在定语的后面。
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
3.这个用法限于过去的事情。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这件事儿我知道~。
5.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破铜烂铁~,他捡来一大筐。老乡们沏茶倒水~,待我们很亲热。
6.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 dí ]
1.真实;实在:~当。~确。
2.“的”字在口语中一般读阴平(dī)。
[ dì ]
箭靶的中心:目~。无~放矢。众矢之~。
[ dī ]
(外)“的士”(出租车)的省称:打~。~哥(称男性出租车司机)。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头脑[tóu nǎo]
脑筋;思维能力:有~。~清楚。胜利冲昏~。
2.砍头[kǎn tóu]
杀头。3.心头[xīn tóu]
心上;心里:记在~。
4.平头[píng tóu]
男子发式,顶上头发剪平,从脑后到两鬓的头发全部推光。
5.点头[diǎn tóu]
头微微向下一动,表示允许、赞成、领会或打招呼:这种做法需经局领导~。他听我说得有理,不由得连连~。他见我进来,点了下头。
4楼:遇见若阳
头[ tou ]、着[ zhe ]、了[ le ]、过[ guo ]、的[ de ]
一、头[ tou ]的释义:
1、(~儿)名词后缀。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
2、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
3、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4、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组词:苗头、石头、木头、跟头、骨头
二、着[ zhe ]的释义:
1、表示动作的持续:他打~红旗在前面走。他们正谈~话呢。
2、表示状态的持续:大门敞~。茶几上放~一瓶花。
3、用在动词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后面,加强命令或嘱咐的语气:你听~。步子大~点儿。快~点儿写。手可要轻~点儿。
组词:跟着、看着、沿着、接着、刻着
三、了[ le ]的释义:
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2、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
组词:为了、罢了、得了、除了、了尽
四、过[ guo ]的释义:
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了。
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北京。我们吃~亏,上~当,有了经验了。
组词:罪过、过白、过阜、罪过事、过充满
五、的[ de ]的释义:
1、用在定语的后面。
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
组词:小的、有的、伍的、指的、的颅
5楼:我也想知道阿
轻声:是汉语中所具有的一种特殊变调现象,在全国的广大方言和普通话均有出现。轻声一般不被当作声调看待,因为它没有固定的调值。
如:吧、吗、啊、阿、了﹑着﹑的等。
6楼:灿灿
读轻声的情况:
1.语气词“吧、吗、啊、阿、呢”等读轻声,如“走吧”“是吗”“说啊”“好了”;
2.助词“着、了、过、的、地、得、们”等读轻声,如“我的”“轻轻地”“唱得好”“同学们”“去过”;
3.名词后缀“头、儿、子”等读轻声,如“甜头”“这儿”“桌子”;
4.重叠词,或重叠双音节动词读轻声,如“走走”;
5.单音节动词后表示趋向的词,如“回来”“出去”“走出来”“跑进去”。
6.名词后面的方位词“上、下、里”读轻声,如“天上”“乡下”“屋里”;
7.量词,如“那个、那次、那盘”等读轻声;
8.代词“我、你、他”放在动词后面做宾语,如“找你”“请他”“叫我”。
轻声词有哪些
7楼:穆子澈想我
轻声词:队伍、巴掌、快活、耷拉、答应、**、孩子、含糊、汉子、行当、合同、和尚、核桃、盒子、红火、猴子、后头、厚道、狐狸、糊涂。
一、队伍 [ duì wu ]
1.军队:从~上转业回来。
2.有组织的集体:干部~。知识分子~。
3.有组织的群众行列:游行~。排好~。
文学作品示例: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八章:“山炮连长知道,队伍找不到群众,是多么困难啊。”
二、巴掌 [ bā zhang ]
手掌:拍~。
文学作品示例:曹禺 《日出》第一幕:“我听说这孩子打了金八爷一巴掌, 金八爷火了。”
三、快活 [ kuài huo ]
愉快;快乐:提前完成了任务,心里觉得很~。
文学作品示例: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婆子并不争论,欢欢喜喜的道:‘恁地,便不枉了人。老身就少赚几贯钱,也是快活的。’”
四、耷拉 [ dā la ]
下垂:~着脑袋。黄狗~着尾巴跑了。也作搭拉。
文学作品示例:她牵着热毛子马,脑袋耷拉着,见人就叹命不好。——周立波《暴风骤雨》
五、答应 [ dā ying ]
1.应声回答:喊了好几声,也没有人~。
2.应允;同意:他起初不肯,后来~了。
文学作品示例: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读音是xi(第一声)的字有哪些,读xi字一声的有哪些字?可用做名字的
1楼 索金兰岑妍 吸惜夕希西溪 息稀悉 熙 锡昔析隙 曦奚烯犀 膝望采纳 2楼 忧由 夕,西,吸,希,昔,析,牺,息,惜,悉,稀,犀,溪,锡,熄,膝,嬉,蟋,溪,奚,熙,晰,兮。这些是一定是的。 3楼 匿名用户 西 希 息 吸 溪 锡 稀 悉 惜 熙 夕 膝 析 兮 昔 曦 嘻 熄 奚 晰 硒 嬉 ...
读音为shao(三声)的有哪些字
1楼 匿名用户 读音为sh o的字如下 少 少见 很少 少数 至少 shao第三声,有什么字呀? 2楼 匿名用户 shao第三声的字只有少。 基本字义 少,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 常用字 。读作sh o或sh o。最早见于甲骨文。 六书属指事字。甲骨文的 少 字,是在 小 字三个点的基础上,加一个点 指...
边音的字有哪些,声母是边音L的字有哪些?
1楼 匿名用户 现代汉语的边音,是声母l的发音。发音时 舌尖与上齿跟接触 但舌头的两边仍留有空隙 同时软腭上升 阻塞鼻腔的通路 气流振动声带 从舌头的两边或一边通过。 常见的汉字和词语有 拉 铃 来 列 驴 楼 罗 老 领 刘 吕 理论 流利 玲珑 罗列 冷落 劳力 榴莲 绿柳 勒令 来者不拒 劳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