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悉尼歌剧院 目录[隐藏]基本资料 悉尼歌剧院的外观及结构 歌剧厅、**厅和贝尼朗餐厅 悉尼歌剧院佚事 对悉尼歌剧院的评价 旅游提示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英文名称:sydney opera house
地理位置:澳大利亚悉尼市贝尼朗岬角
歌剧院规模:悉尼歌剧院整个建筑占地1.84公顷,长183米,宽118米,高67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
设计师:约恩·乌松(丹麦) [编辑本段]悉尼歌剧院的外观及结构 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第一组壳 片在地段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厅。
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小,内部是歌剧厅。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其他房间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
整个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宽97米的大台阶。车辆入口和停车场设在大台阶下面。[1]悉尼歌剧院座落在悉尼港湾,三面临水,环境开阔,以特色的建筑设计闻名于世,它的外形像三个三角形翘首于河边,屋顶是白色的形状犹如贝壳,因而有“翘首遐观的恬静修女”之美称。
悉尼歌剧院鸟瞰图歌剧院整个分为三个部分:歌剧厅、**厅和贝尼朗餐厅。歌剧厅、**厅及休息厅并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岗岩石基座上,各由4块巍峨的大壳顶组成。
这些“贝壳”依次排列,前三个一个盖着一个,面向海湾依抱,最后一个则背向海湾侍立,看上去很像是两组打开盖倒放着的蚌。高低不一的尖顶壳,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铺盖,在阳光照映下,远远望去,既像竖立着的贝壳,又像两艘巨型 白色帆船,飘扬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顶剧院”之称。那贝壳形尖屋顶,是由2194块每块重15.
3吨的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用钢缆拉紧拼成的,外表覆盖着105万块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砖。
据设计者晚年时说,他当年的创意其实是**于橙子。正是那些剥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启发了他。而这一创意**也由此刻成小型的模型放在悉尼歌剧院前,供游人们观赏这一平凡事物引起的伟大构想。
[编辑本段]歌剧厅、**厅和贝尼朗餐厅 歌剧厅较**厅为小,拥有1547个座位,主要用于歌剧、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内部陈设新颖、华丽、考究,为了避免在演出 时墙壁反光,墙壁一律用暗光的夹板镶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产的黄杨木和桦木制成;弹簧椅蒙上红色光滑的皮套。采用这样的装置,演出时可以有圆润的音响效果。
舞台面积440平方米,有转台和升降台。舞台配有两幅法国织造的毛料华丽幕布。一幅图案用红、黄、粉红3色构成,犹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另一幅用深蓝色、绿色、棕色组成,好像一弯新月隐挂云端,称“月幕”。
舞台灯光有200回路,由计算机控制。还装有闭路电视,使舞台监督对台上、台下情况一目了然。
**厅是悉尼歌剧院最大的厅堂,共可容纳2679名观众,通常用于举办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蹈、合唱、流行乐、爵士乐等多种表演。此**厅最特别之处,就是位于**厅正前方,由澳洲艺术家ronald sharp所设计建造的大管风琴(grand ***an),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连杆风琴(mechanical tracker action ***an),由10,500个风管组成,此外,整个**厅建材使用均为澳洲木材,忠实呈现澳洲自有的风格。
悉尼歌剧院内部图
壳体开口处旁边另立的两块倾斜的小壳顶,形成一个大型的公共餐厅,名为贝尼朗餐厅,每天晚上接纳6000人以上。其它各种活动场所设在底层基座之上。剧院有话剧厅、电影厅、大型陈列厅和接待厅、5个排列厅、65个化妆室、图书馆、展览馆、演员食堂、咖啡馆、酒吧间等大小厅室900多间。
[编辑本段]悉尼歌剧院佚事 设计建造之曲折
悉尼歌剧院是从50年代开始构思兴建,1955年起公开搜集世界各地的设计作品,至1956年共有32个国家233个作品参选,后来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的设计屏雀中选,共耗时16年、斥资1200万澳币完成建造,为了筹措经费,除了募集**外,澳洲**还曾于1959年发行悉尼歌剧院彩券。
在建造过程中,因为改组后的澳洲新**与约恩·乌松失和,使得这位建筑师愤而于1966年离开澳洲,从此再未踏上澳洲土地,连自己的经典之作都无法亲眼目睹。之后的工作由澳洲建筑师群合力完成,包括peter hall、lionel todd与david littlemore等三位,悉尼歌剧院最后在公元1973年10月20日正式开幕。
首场演出
悉尼歌剧院另一项传奇是他的第一场演出。当然,正式的首演贵客盈门,开幕式(1973年10月)更邀请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临现场,但也有人认为悉尼歌剧院的第一场演出是1960年由paul robeson为工作者献唱的那次。这位黑人歌手当时爬上了还在兴建中的鹰架引吭高歌。
巧的是,他的生日与丹麦建筑师jorn utzon竟然是同一天。
一切都太巧了。但关于悉尼歌剧院的种种幕后故事还不只这些。由于兴建过程中的风风雨雨实在太肥皂了,有克服不了的技术难关、有拂袖而去的建筑师,还有差点让**破产的超高工程费以及一只在首演彩排时跑来插花的临时演员—— 负子鼠(posum),后来有人将这些写成了一出歌剧,名字是:
世界第八奇景(eighth wonder)。 [编辑本段]对悉尼歌剧院的评价 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灵魂,是公认的20世纪世界十大奇迹之一,是悉尼最容易被认出的建筑,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每天络绎不绝前往参观拍照,清晨、黄昏或星空,不论徒步缓行或出海遨游,悉尼歌剧院随时为游客展现不同多样的迷人风采。
悉尼歌剧院设备完善,使用效果优良,是一座成功的**、戏剧演出建筑。那些濒临水面的巨大的白色壳片群,象是海上的船帆,又如一簇簇盛开的花朵,在蓝天、碧海、绿树的衬映下,婀娜多姿,轻盈皎洁。这座建筑已被视为世界的经典建筑载入史册。
2003年4月,悉尼歌剧院设计大师约恩·乌松先生获2003普利策建筑学奖。普力策奖是对乌松和他的杰作的最终承认。
2008年11月29日,约恩·乌松在丹麦去世,享年90岁。 [编辑本段]旅游提示 歌剧院规模宏大,陈设讲究,演出频繁,每年在悉尼歌剧院举行的表演大约3000场,约二百万观众前往共襄盛举,是全界最大的表演艺术中心之一。除圣诞节和耶稣受难日外,每天开放16小时,平均有10个不同的活动项目,可同时容纳7000余人。
歌剧院已成为澳大利亚最热闹的场所,旅游者、观众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入夜,到这里来的人,不只是看演出,还来贝尼朗餐厅吃饭和观赏夜景
欲在悉尼歌剧院欣赏表演者,最好先向悉尼歌剧院索取节目表并预先订位。
景点旅游提示
1、1小时剧院参观
门票:**26 澳元/172.1876人民币/人,优惠卡持有者18 澳元/119.
2068 人民币/人。(澳大利亚老年卡及福利卡持有者、学生、年龄在16或16岁以下享受优惠卡**)
时长:1小时
2、后台参观
门票:140 澳元 / 927.164人民币/人
时长:2小时
其他旅游注意事项:
1、 门票可在底层平台悉尼歌剧院商店的参观游售票处购买。
2、 1小时剧院参观无需提前预订门票。
3、 演出套票和后台参观必须提前预订。
4、 建议穿着平底鞋进行后台参观。
5、 后台参观有如内参观的条件限制。
6、 每天的11:00和14:30(星期六的14:30除外),都会有普通话的导游服务。
悉尼歌剧院的建筑特点和功能
2楼:匿名用户
(一)建筑特点:
1.歌剧院表面远看起来是白色,其实是用小的白色和黄色的马赛克砖拼接成的。这些瓷砖是由一百多万片瑞典陶瓦铺成,并经过特殊处理,因此不怕海风的侵袭,屋顶下方就是悉尼歌剧院的两大表演场所─**厅(concert hall)和歌剧院(opera theater)。
2.悉尼歌剧院外观上看起来有三个巨大的壳片,由现浇钢筋混凝土搭建而成,南北长186米,东西宽97米。第一组壳片是在位置的西边,四对壳板是串联排列的。
三对朝北,一对朝南。第二组在位置的东侧,大致平行于第一组,形状相同,规模较小。第三组,在他们的西南,是最小的,包括两对壳片,里面的是餐厅。
3.其余的房间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整栋建筑的入口在南端,有一个97米宽的楼梯。车辆入口和停车场位于大台阶下。悉尼歌剧院位于悉尼海港,面对大海,环境开放。
4.它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而闻名,看起来像是三个三角形压在沙滩上。高低不一的尖顶壳,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铺盖,在阳光照映下,远远望去,既象竖立着的贝壳,又象两艘巨型白色帆船,飘扬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顶剧院”之称。
5.那贝壳形尖屋顶,是由2194块每块重15.3吨的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用钢缆拉紧拼成的,外表覆盖着105万块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砖。
(二)功能:
1.歌剧厅拥有1547个座位,主要用于歌剧、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内部陈设新颖、华丽、考究,为了避免在演出时墙壁反光,墙壁一律用暗光的夹板镶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产的黄杨木和桦木制成;弹簧椅蒙上红色光滑的皮套。
采用这样的装置,演出时可以有圆润的音响效果。
2.**厅是悉尼歌剧院最大的厅堂,共可容纳2679名观众,通常用于举办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蹈、合唱、流行乐、爵士乐等多种表演。**厅是歌剧院的中心,专门设计的新型吸声天花板和反射镜能够更好地向舞台上的表演者和大厅各处的观众传递声音。
自动悬吊装置提高了大厅的灵活性和功能性,并且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类型的表演。
3.贝尼朗餐厅。能容纳6000人以上。
其它各种活动场所设在底层基座之上。剧院有话剧厅、电影厅、大型陈列厅和接待厅、5个排列厅、65个化妆室、图书馆、展览馆、演员食堂、咖啡馆、酒吧间等大小厅室900多间。
4.创意学习中心。专门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的学习中心,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建筑创新方面的知识和实验。
扩展资料
悉尼歌剧院的建造历程:
阶段一:
于1958年12月5日开始,建筑公司为civil & civic,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的工程师们则负责监督和指导。**出于对资金和公众**的担心力求工程尽快开展。然而约恩·乌松的最终设计却仍未完成。
1961年1月23日,工程已比预计延后了47天,矮墙的工程最终于1962年8月31日完成。
阶段二:
从1957年到1963年,在最后找到一个经济上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之前,设计队伍反复尝试了12种不同的建造“壳”的方法(包括抛物线结构,圆形肋骨和椭圆体)。在在1961年中期,设计队伍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所有的“壳”都由球体创建而来。
“壳”由hornibrook group pty ltd建造,他负责建造了第三阶段。hornibrook在工厂中制成了2400件预制肋骨和4000件屋顶面板,这加快了工程的进度。ove arup和合作方的工地工程师惊讶于这些“壳”在完工前使用了创新的调节型弯曲钢铁桁构梁来支撑不同的屋顶。
在1962年4月6日,悉尼歌剧院被估计将于1964年8月到1965年3月之间完成。
阶段三:
从utzon将他的工作室于1963年2月搬至悉尼后开始。然而,**在1965年发生了改变,新的robert askin**宣布悉尼歌剧院建造计划将由公共工程部管辖。这最终导致约恩·伍重于1966年辞职。
到目前为止,甚至一直到1966年,悉尼歌剧院建造计划的花费仍然只有2290万元,少于最终预算1亿零200万的四分之一。然而在第三阶段,设计上将会有很大的支出。约恩·伍重辞职的时候,第二阶段的工程正接近完工。
peter hall在他辞职后取代了他的位置,peter hall对内部的设计和装潢负最大的责任。一些其他的人也在同年接受任命,取代约恩·伍重的位置。
悉尼歌剧院是哪个国家,悉尼歌剧院是那个国家的? 30
1楼 吴连海 澳大利亚 悉尼歌剧院位于悉尼市区北部,是悉尼市地标建筑物,由丹麦建筑师约恩 乌松设计,该建筑1959年3月开始动工,于1973年10月20日正式竣工交付使用 。 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悉尼港湾大桥,与周围景物相映成趣 。 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的地标建筑,...
悉尼歌剧院的社会评价
1楼 渣攻光 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灵魂,是公认的20世纪世界十大奇迹之一,是悉尼最容易被认出的建筑,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络绎不绝前往参观拍照。 悉尼歌剧院设备完善,使用效果优良,是一座成功的 戏剧演出建筑。那些濒临水面的巨大的白色壳片群,象是海上的船帆,又如一簇簇盛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