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弱冠、而立、古稀指什么时期

2021-01-10 05:56:08 字数 7130 阅读 3512

1楼:匿名用户

孩提是指 5-12 13 -18是 弱光的意思 30而立 古来稀 是指70岁

2楼:apathy雪糕

孩提----童年期

弱冠----青春期

而立----成年期

古稀----老年期

3楼:匿名用户

二至三岁是孩提!弱冠是18 而立是30 古稀是60

4楼:匿名用户

孩提10弱冠20而立30古稀70

襁褓,孩提,总角,豆蔻年华,及笄,弱冠,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之年,分别指哪个

5楼:爱单单爱

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总角:指幼年儿童(又叫垂髫);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加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天命:指五十岁(又称半百);

花甲:指六十岁(又称耳顺);

古稀: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

八、九十岁。

其中,“豆蔻年华”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而立”、“不惑”、”知天命“出自《论语·为政》篇第四章,原文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古稀”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耄耋”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以上这些词都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其他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6楼:匿名用户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90

7楼:匿名用户

12岁称金钗之年

13岁称豆蔻年华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

出嫁女子称梅之年

男: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

40岁称不惑

50岁称知天命

60岁称耳顺

70岁称古稀

80岁称杖朝

90岁称合耄耋

100岁称乐期颐

8楼:淡漠雪季伤幽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2-3岁

豆蔻年华;13岁(女)

弱寇;20岁左右(男)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耄:80-90岁 耋:70-80岁

9楼:匿名用户

吃奶时 六岁前 十二岁 十六岁 三十 四十 五十 六十 七十

10楼:薛施主

15563555533

11楼:耶肖战的粉丝吖

我忘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而立、不惑、豆蔻、弱冠、古稀都代表什么年龄?

12楼:匿名用户

而立:30岁。《论语·为政》:“三

十而立。”

不惑:40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谓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弱冠:男子20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龄。

古稀:70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扩展资料

三十而立——人在30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40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

五十知命——看清事物的真相,自然的繁衍事实;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并非是一种对自己生命妥协的负面心态,而是对追寻学问、获得人生经验而总结出来的大道 。

六十花甲——60在阴历来算,已经天干地支一个轮回了。

六十耳顺——是指:清楚看明白各人观点不同、欲望不同、处境不同、心态、情绪等的不同,言语表态等等都能够释然,容纳了,但不等于接受了。

七十古稀——已经很稀有了,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甫《曲江二首》诗,杜甫吟咏道:“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mào)耋(dié)指八十岁。鲐背之年指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13楼:※淡茗

1、而立指的是三十岁。子曰“三十而立”。

2、不惑指的是四十岁。子曰“四十不惑”。

3、豆蔻指的是女子大约十三四岁。杜牧诗《赠别》中”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4、弱冠指的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

5、古稀指的是人七十岁。杜甫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扩展资料: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

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

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14楼:执著的叛逆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豆蔻——13岁(形容女孩子),

弱冠——20岁(形容男子),

古稀——70岁。

解析如下:

1、而立、不惑,出自《论语·为政篇》:“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2、豆蔻,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3、弱冠,出自《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4、古稀,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曲江二首》诗,“人生七十古来稀”。

拓展资料:

古稀,称人年七十。古稀,原有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含义;但是解作古来稀少,与过去不同了。医学保健昌明,阅报见过百岁老人还侍奉着高堂老母的事,将来这有可能就不再是新闻了。

引证解释:

亦作“古希”。

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明 李贽 《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瑞文端公重瞳》:“公早贵,致位宰辅,寿臻古稀。”

《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

15楼:光弘电子商务

而立:30岁。不惑:40岁。豆蔻:13岁。弱冠:20岁。古稀:70岁。

都是古时的寿称。寿称是指古代年岁称呼,有襁褓、孩提、金钗之年、豆蔻之年、花信年华、不惑之年、花甲之年、期颐之年等,有男女和年龄之分。

16楼:爱单单爱

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豆蔻指十三岁(女子),弱冠指二十岁(男子),古稀指七十岁。

1、而立、不惑

这两个词出自于《论语·为政》篇第四章,原文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注释】

①有:同“又”。

②立:站得住的意思。

③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⑥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2、豆蔻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诗《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

后来便用“豆蔻”形容十三岁的少女。

3、弱冠

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4、古稀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古稀的意思是古来稀少。由于古代医术及医疗条件不够发达,一般老人活到七十岁是比较稀少的,所以叫做“古稀”。

扩展资料:

其他用于表示年龄的称谓还有:

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总角:指幼年儿童;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知天命、半百:指五十岁;

花甲、耳顺:指六十岁;

耄耋:指**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17楼:看我君临天下

而立之年代表30岁的男性,不惑之年代表40岁的男性,豆蔻年华代表13岁的女性,弱冠代表20岁的男性,古稀代表70岁的老人。

其中人生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代名词,不满周岁是襁褓; 2~3岁是孩提; 女孩7岁——髫年; 12岁(女)是金钗之年; 13岁(女)是豆蔻年华, 15岁(女)是及笄之年;16岁(女)是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是桃李年华; 24岁(女)是花信年华;至出嫁是梅之年; 至30岁(女)是半老徐娘; 20岁(男)是弱冠; 30岁(男)是而立之年; 40岁(男)是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是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是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是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是杖朝之年; 80~90岁是耄耋之年; 100岁是期颐。

18楼:匿名用户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二三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之年(知天命,半百)五十岁

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19楼:匿名用户

而立:  指年至30,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三十岁。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里的“立”指的是“立德、立言、立身”。

通俗来讲就是三十岁后就要有自己的学术体系了,有自己的威望了。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

花甲:  指60岁。花甲即一甲子。

由天干、地支组合,每一干支代表一年,六十年为一循环。因干支名号错综参互,故称花甲子。后称年满六十为花甲。

花甲也指年月,时代,年纪,年岁。  !耄耋(mào dié):

  **十岁。耄,形声字,上形下声,音“冒”。耋,音“迭”。

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弱冠:

  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指代成年。弱冠:

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地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古稀:  是中国人自古指70高龄的说法。

它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甫《曲江二首》诗,杜甫吟咏道:“人生七十古来稀。”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杜甫慨叹人生苦短,能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十分稀少。

  !不惑:  指40岁。

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

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四十而不惑。

」孔安国注,「不惑」,就是不疑惑。程氏树德《论语集释》,引黄式三《论语后案》:「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之后者,何也。

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立,守经也。不惑,达权也。

」「不惑」,遇事可以行权,无可,无不可。「立」,则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

不知权变之道。所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豆蔻年华:  一词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芳龄十三的少女,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后世使用“豆蔻年华”一语形容少女,虽然不拘泥于杜牧所说的“十三余”这个具体年岁,但也有个大致的限度。  !

期颐:  也称为人瑞。指百岁以上的老人。

因此祝愿夫妇“白头偕老”,也可说“期颐偕老”。  [意思给出来了,自己排列啦]

打过胎别人结婚可以提马灯吗,结婚的时候,提马灯为什么要是两个女孩子?而且要是黄花闺女? 10

1楼 重出江湖 赌圣 现在不比以前,没有这么多讲究了,结了婚都可以当伴郎伴娘,我结婚后,就被朋友硬拉着当了一回伴郎。 结婚的时候,提马灯为什么要是两个女孩子?而且要是黄花闺女? 10 2楼 匿名用户 昨天我去参加别人的婚礼,别人叫我去提马灯当时我还不知道马灯是什么,可是懵懵懂懂的我却有个大胆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