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魂牵梦萦
我国伦理思想史上的一个命题。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
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
2楼:匿名用户
三不朽:谓立德、立功、立言。三者经久不废,故曰不朽。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古代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据说能做到的人只有两个半,他们都是谁?要有史料出处。
3楼:匿名用户
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
据说,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
1、孔子
《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2、王守仁
又叫王阳明,是明朝的浙江人。王阳明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心学大师”,对于人生存在意义所作的哲学反思,具有反叛性、挑战性。他的功劳在于使得人的主体意识得到空前提高,这个也是一翻思想意识的历史。
今天在浙江余姚有一个“四碑亭”,有一个纪念他的碑亭。人称王阳明是“治学之名儒,治世之能臣”。他的故居有一副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
3、曾国藩
曾国藩这个人物有点争论,但是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上也有成就。
4楼:四象封印式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
据说,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
《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王守仁,又叫王阳明,是明朝的浙江人。王阳明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心学大师”,对于人生存在意义所作的哲学反思,具有反叛性、挑战性。他的功劳在于使得人的主体意识得到空前提高,这个也是一翻思想意识的历史。
今天在浙江余姚有一个“四碑亭”,有一个纪念他的碑亭。人称王阳明是“治学之名儒,治世之能臣”。他的故居有一副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
曾国藩,曾国藩这个人物有点争论,但是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上也有成就。所以说,凡是“三不朽”人物都有够三条,立德立功立言。他在中国近代史上颇有争议:
他既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元凶,又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曾国藩大到治国、治军,小到治家、修身都有很多东西值得人们思考和学习。***认为,曾国藩学术之所以有“可贵”之处,在于不拘泥词章文字本身。
***、蒋介石、梁启超等都把他作为人格偶像来崇拜。***有一次给信黎锦熙写信说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公。
”就是近代的人对我来讲,最佩服的人就是曾文公了,就是曾文公。蒋介石多次告诫他的子弟说:“应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书版及书札”。
有人用对**结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5楼:匿名用户
我不知道是哪几个能做到三不朽。
我认为至少有一个,王守仁。熟悉明朝历史的,并不陌生,而且大名鼎鼎,如雷贯耳。
立德,他当官不收贿赂,帮助穷人,不因人势小而欺之,不因势强而附会。
立功,他平定广西,福建,广东交界的民变,平定南昌的宁王宸濠之乱,为国家立了大功。
立言,这就不得了了,心学的创始者,在他创始心学的那一刻,注定他的名字超越了众多帝王,和孔子,孟子,朱子排列在了一起。他的学术几乎影响了正个明朝。其中泰州学派,更是能人辈出。
6楼:匿名用户
中国古代哲人提出过“人生有三不朽”的著名论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后世称“三不朽”。
有一种说法,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只有两个半人,孔子是一个,王阳明是一个,曾国藩半个。
立德立功立言,孔子集三者于一身。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宣讲规范人伦道德,自己以身作则,此为“立德”。他培养教育了“贤人七十,**三千”,开创了积极入世的儒家学派,成为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干,此为“立功”。
他提出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可以说是万世不刊之论,此为“立言”。
王守仁,又叫王阳明,是明朝的浙江人。王阳明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心学大师”,对于人生存在意义所作的哲学反思,具有反叛性、挑战性。他的功劳在于使得人的主体意识得到空前提高,这个也是一翻思想意识的历史。
今天在浙江余姚有一个“四碑亭”,有一个纪念他的碑亭。人称王阳明是“治学之名儒,治世之能臣”。他的故居有一副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
曾国藩,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上也有成就。他在中国近代史上颇有争议:他既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元凶,又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
曾国藩大到治国、治军,小到治家、修身都有很多东西值得人们思考和学习。***认为,曾国藩学术之所以有“可贵”之处,在于不拘泥词章文字本身。***、蒋介石、梁启超等都把他作为人格偶像来崇拜。
***有一次给信黎锦熙写信说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公。”就是近代的人对我来讲,最佩服的人就是曾文公了,就是曾文公。
蒋介石多次告诫他的子弟说:“应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书版及书札”。有人用对**结曾国藩的一生: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7楼:
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
8楼:封建残余偷生
“立德、立功、立言,”这是古代文人的最高理想。
全做到的有一人:他就是曾国藩,曾文正公。他被誉为古今第一完人。
立德,曾国藩私德不亏,出身正统。以农耕持家,走的是正规的仕途。最重要的是他的品德得到了皇帝和所以同僚的认可。死后得到了文人的最高追谥“文正”
立功,镇压太平天国**,湘军为首功。
立言,他写的家书和家训,足以流传后世。他写的制军方法。被许多后世军人所采纳(不过都是为了实现私人野心)
中国三不朽指的是谁啊??
9楼:瓶子
不是人,是我国伦理思想史上的一个命题。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
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
10楼:橘子部落乊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人生理想和人生意义的一种看法。指人生在世时能在“立德、立功、立言”三个方面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身死之后,就可以名不朽灭。此词初见于《春秋左氏传》襄公二十四年(前 549
11楼:夜似不良人
是指孔子王阳明(王守仁)和曾国藩
古代的“三不朽”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12楼:匿名用户
《左传》说的三种不朽是:
一、立德的不朽,
二、立功的不朽,
三、立言的不朽。“德”便是个人人格的价值,像墨翟、耶稣一类的人,一生刻意孤行,精诚勇猛,使当时的人敬爱信仰,使千百年后的人想念崇拜。这便是立德的不朽。
“功”便是事业,像哥仑布发现美洲,像华盛顿造成美洲共和国,替当时的人开一新天地,替历史开一新纪元,替天下后世的人种下无量幸福的种子。这便是立功的不朽。“言”便是语言著作,像那《诗经》三百篇的许多无名诗人,又像陶潜、杜甫、莎士比亚、易卜生一类的文学家,又像柏拉图、卢梭、弥尔顿一类的文学家,又像牛顿、达尔文一类的科学家,或是做了几首好诗使千百年后的人欢喜感叹;或是做了几本好戏使当时的人鼓舞感动,使后世的人发愤兴起;或是创出一种新哲学,或是发明了一种新学说,或在当时发生思想的革命,或在后世影响无穷。
这便是立言的不朽。总而言之,这种不朽说,不问人死后灵魂能不能存在,只问他的人格,他的事业,他的著作有没有永远存在的价值。即如**教徒说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他的神灵永远存在,我们正不用驳这种无凭据的神话,只说耶稣的人格、事业和教训都可以不朽,又何必说那些无谓的神话呢?
又如孔教会的人每到了孔丘的生日,一定要举行祭孔的典礼,还有些人学那“朝山进香”的法子,要赶到曲阜孔林去对孔丘的神灵表示敬意!其实孔丘的不朽全在他的人格与教训,不在他那“在天之灵”。大**多行两次丁祭,孔教会多走两次“朝山进香”,就可以使孔丘格外不朽了吗?
更进一步说,像那《三百篇》里的诗人,也没有姓名,也没有事实,但是他们都可说是立言的不朽。为什么呢?因为不朽全靠一个人的真价值,并不靠姓名事实的流传,也不靠灵魂的存在。
试看古今来的多少大发明家,那发明火的,发明养蚕的,发明缫丝的,发明织布的,发明水库的,发明舂米的水碓的,发明规矩的,发明秤的,……虽然姓名不传,事实湮没,但他们的功业永远存在,他们也就都不朽了。这种不朽比那个人的小小灵魂的存在,可不是更可宝贵,更可羡慕吗?况且那灵魂的有无还在不可知之中,这三种不朽——德,功,言——可是实在的。
这三种不朽可不是比那灵魂的不灭更靠得住吗?
以上两种不朽论,依我个人看来,不消说得,那“三不朽说”是比那“神不灭说”好得多了。但是那“三不朽说”还有三层缺点,不可不知。第一,照平常的解说看来,那些真能不朽的人只不过是那极少数有道德、有功业、有著述的人。
还有那无量平常人难道就没有不朽的希望吗?世界上能有几个墨翟、耶稣,几个哥仑布、华盛顿,几个杜甫、陶潜,几个牛顿、达尔文呢?这岂不成了一种“寡头”的不朽论吗?
第二,这种不朽论单从积极一方面着想,但没有消极的裁制。那种灵魂的不朽论既说有天国的快乐,又说有地狱的苦楚,是积极消极两方面都顾着的。如今单说立德可以不朽,不立德又怎样呢?
立功可以不朽,有罪恶又怎样呢?第三,这种不朽论所说的“德,功,言”三件,范围都很含糊。究竟怎样的人格方才可算是“德”呢?
怎样的事业方才可算是“功”呢?怎样的著作方才可算是“言”呢?我且举一个例。
哥仑布发现美洲固然可算得立了不朽之功,但是他船上的水手火头又怎样呢?他那只船的造船工人又怎样呢?他船上用的罗盘器械的制造工人又怎样呢?
他所读的书的著作者又怎样呢?……举这一条例,已可见“三不朽”的界限含糊不清了。
因为要补足这三层缺点,所以我想提出第三种不朽论来请大家讨论。我一时想不起别的好名字,姑且称他做“社会的不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