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班古诗《凉州词》的教案,小班古诗 《凉州词(王之涣)》教案

2021-01-09 21:47:39 字数 1465 阅读 6219

1楼:子秴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

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行,明代的杨慎认为其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

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

小班古诗 《凉州词(王之涣)》教案

2楼:天下的大路

凉州词(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小班古诗教案:古原草送别,小班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详教案

1楼 李娟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小班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详教案 2楼 幸福哥哥小帅哥 深秋,有两个明显的标志,其一是丰收,另一个是落叶。我常在深秋的黄昏望着那门前的百年老枫树。 这不,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心中怀着若...

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23课的教案附答案

1楼 小袁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一首词《渔歌子》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前两句着重写景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 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 天空中烟雨蒙蒙 杜鹃声声 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后两句写人 四月到了 农活多了 乡...

中小学语文教材,就应该选入更多的文言文与古诗词

1楼 正气长春 中小学语文教材,就应该选入更多的文言文与古诗词,你可以向教育主管机关建议。 在这里建议,是得不到重视的, 也没有人会看到。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言文有哪些 2楼 利过则为败 愚公移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送东阳马生序,童区 ou 寄传,李寄,狼,说虎,游高粱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