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可以的。根据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
溴化银比氯化银的溶度积常数要小,根据我手边的数据,ksp(agbr)=5.35*10^-13; ksp(agcl)=1.77*10^-10。
也就是说溴化银要更难溶。但当溶液中有大量氯离子的时候,沉淀溶解平衡会向生成agcl的方向移动。例如,将溴化银固体置于含有氯离子的溶液中,溶液中c(ag+)*c(br-)=5.
35*10^-13,而且c(ag+)=c(br-),故求得c(ag+)=7.31*10^-7 mol/l,若想生成agcl沉淀,需要的氯离子浓度至少为2.42*10^-4 mol/l。
这个浓度是完全可能达到的,也就是说溴化银在水溶液中完全可以转化为氯化银。
当然如果脱离水溶液的限制,还有其他的转化方法,比如先将溴化银还原为单质银,再将银投入到硝酸中制成硝酸银,最后再与氯离子反应沉淀出agcl。
溴化银的ksp=一乘十的负十三次方,那么溴化银饱和溶液中银离子和溴离子浓度分别是多少? 5
2楼:匿名用户
如果只是溴化银,那么浓度ksp开根号就行了。两个离子浓度不一定相等,但乘积为定值ksp。比如加点硝酸银进来,银离子浓度就大了,乘积不变。
溴化银一定条件下可不可以转化为氯化银 15
3楼:猫猫咪咪猫猫咪
可以的。根据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
溴化银比氯化银的溶度积常数要小,根据我手边的数据,ksp(agbr)=5.35*10^-13; ksp(agcl)=1.77*10^-10。
也就是说溴化银要更难溶。但当溶液中有大量氯离子的时候,沉淀溶解平衡会向生成agcl的方向移动。例如,将溴化银固体置于含有氯离子的溶液中,溶液中c(ag+)*c(br-)=5.
35*10^-13,而且c(ag+)=c(br-),故求得c(ag+)=7.31*10^-7 mol/l,若想生成agcl沉淀,需要的氯离子浓度至少为2.42*10^-4 mol/l。
这个浓度是完全可能达到的,也就是说溴化银在水溶液中完全可以转化为氯化银。
当然如果脱离水溶液的限制,还有其他的转化方法,比如先将溴化银还原为单质银,再将银投入到硝酸中制成硝酸银,最后再与氯离子反应沉淀出agcl。
4楼:匿名用户
废定影液中提银一、置换法:用化学活动性较大的金属,如锌、铁、铝等,从废定影液中置换出银。此法较简单,可以用金属粉、金属块或金属条直接加入或插入废定影液中,银便被置换附着在金属表面,但置换后的产品不纯,尚需进一步提纯。
二、沉淀法:用硫化钠使定影液中的银,以硫化银的形式沉淀出来,再把硫化银沉淀物加入热的浓盐酸中,并加入过量铁粉,便可得到**,但产品也需再提纯。有关反应式如下:
2〔ag(s2o3)2〕3+s——→ag2s↓+4s2o32 ag2s+2hg+fe——→2ag↓+fegl2+h2s2— 因硫化氢(h2s)有毒,所以操作应在能风处进行,保证安全。
三、电解法:用电解法直接提取**,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一次性处理,制得的**质量很纯。 电解法中两个电极的正确使用非常重要,当通电后,阳离子即银离子向阴极移动,得到电子被还原成银原子在阴极表面堆积;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失去电子被氧化。
如果电极使用不当,则会造成电极腐蚀,污染溶液。因此应将石墨棒(即干电池的中心碳棒)接在直流电源的正极作为阳极;用银棒或不锈钢板接在直流电源的负极作为阴极,一起插入废定液中进行电解。溶液的ph一般调节在2—4(滴加硝酸调节),电压为1伏特,电流密度为03a/cm2。
这样,在电解过程中。阴极上的银条便由于银的堆积而由小变大,颜色纯白。如果电流大,银沉淀太快,则呈黑色。
当电解产物出现棕色时,说明溶液中银含量已经很少了(每公斤含银量少于1克),不宜再电解。 测定废定影液含银多少,能否电解,也可以拿一条干净的铜丝,插入溶液中,2分钟后尚不见铜丝转为银白色,说明溶液中银已经很难提取了。提取的金银,可送给各地人民银行收购
5楼:北洋师姐
加盐酸就可以,只要能分离出ci离子的都行
6楼:匿名用户
不可以加盐酸就可以,只要能分离出ci离子的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