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蛙家居
效率优先是指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兼顾公平是指加强国家宏观调控,通过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尽可能地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
1、社会主义分配必须坚持效率优先,把效率放在首要的位置:坚持效率优先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要求;坚持效率优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坚持效率优先是实现公平的前提和基础。
2、公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和原则,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的社会权利关系的道义追求。它是围绕尊重和实现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而形成的一个多维的社会范畴,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
3、机会公平也称起点公平,指社会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均等的生存、发展机会。它主要表现为社会成员平等地获得政治参与、投资创业、文化活动、资源利用、职务升迁、接受教育和培训、劳动就业、获得信息等方面的机会。机会公平是实现权利公平的前提。
因为机会公平虽然不一定必然导致结果公平,但没有机会公平就必定没有结果公平。对于心理、身体等方面有缺陷或相对较弱的人,社会为其创造条件,使其能够享有与普通人相当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也是机会公平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实现形式。
效率和公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怎样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辩证关系?
2楼:匿名用户
效率是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专就是属人们通常所说的机会均等。
效率和公平的辩 证统一关系。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 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的贫穷。
另一方面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的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效率和公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怎样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辩证关系?
3楼:匿名用户
效率是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回们通常所说的
答机会均等。效率和公平的辩 证统一关系。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即实现效率 的保证。
如何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4楼:纳兹
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原则。效率优先,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有两层含义:
一、把个人劳动报酬同劳动效率挂钩。
二、把生产要素的收益和各要素的经济效率挂钩。坚持效率优先,就必然要求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当然,强调效率优先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公平,不能出现两极分化,这是效率优先原则实现的社会条件。
②我国现阶段的收入政策时,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现公平。
效率与公平上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从统一性来看,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较大提高为基础。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条件,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而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
从对立性方面看,两者存在着此长彼消,此消彼长的一面。收入差距较小,固然公平了,但对经济社会中的主体刺激作用不大,不利于效率的提高。收入差距过大,固然能刺激效率的提高,但又会出现社会的不稳定与不和谐,反过来又会影响效率。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处理好三个关系:(1)、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的关系;(3)、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应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国民收入再分配应注重公平,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具体措施:①保护合法收入,②取缔非法收入,③整顿不合理收入;④调节过高收入。
通过以上措施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格局。
处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把握好“度”,效率优先的度是不能发生两极分化,兼顾公平的度是不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从现实的情况看,效率优先主要应从微观分配过程中体现出来;兼顾公平主要应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
5楼:傅行云时代
效率优先,兼顾
公平的原则多用于社会分配领域。一般说,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公民应公平享受社会产品,公平分配劳动收益。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对社会生产的贡献率不同,也就是产生社会产品的效率不同,因此,在分配原则上应当首先按效率衡量,实行效率优先,也就是贡献大的分配多,贡献小的分配少,同时国家采取适当的政策调节,兼顾分配公平。
如何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6楼:舞王大者
1.什么是效率优先
效率优先是指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社会主义分配必须坚持效率优先,把效率放在首要的位置:坚持效率优先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要求;坚持效率优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坚持效率优先是实现公平的前提和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及不同经济组织之间存在着清晰的产权,收入分配所遵循的一般规则必然是:“按照个人和他所拥有的工具所生产的东西进行分配”(弗里德曼语)。如果有两个能力及财富完全相同的个人,一个人宁肯要一个一般的工作从而有许多时间可以晒太阳,而不愿意充分使用自己的资源,冒较大的风险和付出较多的劳苦去挣较多的收入;另一个人则宁肯和他相反。
那么,市场的作用就会使这两个人的收益有所区别。第一个人可以在悠闲中度过一生,但收入相对较低;第二个人必须面对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且要付出较多劳苦,但收入却可以较高。
在市场条件下,经济资源是可以自由转让的,而这种自由转让是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途径,也是资源合理流动的前提。它包括资源的**、租赁、承包、合资等多种方式。市场经济下的资源转让权,是指资源的拥有者有权自主地决定是否**其资源和以怎样的方式同他人合作生产。
设想有个王老汉是个农民,他有一块土地,用这块土地每年除去各种成本开支以外可以赚1000元。有个李老汉,他认为自己用这同一块土地每年可以赚1500元,就是说,他认为自己可以生产出一个更大的产出。这样,这块土地从生产力较低的王老汉向生产力较高的李老汉的转让,就会导致产值的更大化。
市场经济下所有权的可转让性,提供了资源向能够更好利用它们的人手中配置的机制。
正因为市场具有这样的奖勤罚懒、奖优惩劣的功能,所以我们必须优先发挥市场这种效率机制的作用,鼓励投资,鼓励创业,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平均主义最大的弊端在于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换取收入分配的公平,最终导致共同贫穷。历史告诉我们,平均主义行不通。
收入分配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一方面可以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真正做到“鞭打慢牛,鼓励和保护先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尽管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是必要的,但如果收入差距过大,突破合理的度,就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违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对收入差距问题,我们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树立一种“合理差距论”的公平观,承认差距存在的客观事实,保持一定的合理差距是有利的,反对“差距有害论”和“差距有益论”两个极端。
2.什么是兼顾公平
兼顾公平是指加强国家宏观调控,通过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帮助贫困地区和家庭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尽可能地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
公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和原则,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的社会权利关系的道义追求。它是围绕尊重和实现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而形成的一个多维的社会范畴,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
权利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核心。社会关系说到底是人们之间的权利关系,所以,社会公平必须围绕人的权利来,首要一条是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不是抽象的,在主权国家,它由宪法所规定和保障,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涉及每个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各项权利。
权利公平意味着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各项公民权利,切实尊重和保障每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机会公平也称起点公平,指社会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均等的生存、发展机会。它主要表现为社会成员平等地获得政治参与、投资创业、文化活动、资源利用、职务升迁、接受教育和培训、劳动就业、获得信息等方面的机会。机会公平是实现权利公平的前提。
因为机会公平虽然不一定必然导致结果公平,但没有机会公平就必定没有结果公平。对于心理、身体等方面有缺陷或相对较弱的人,社会为其创造条件,使其能够享有与普通人相当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也是机会公平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实现形式。
自古以来,公平就是人类的理想。在我国,儒家将“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作为至高无上的追求。在西方,柏拉图首先提出了公平和正义的问题,强调“公平即和谐”;罗尔斯认为,正义即公平,每个人都平等地拥有最广泛的基本自由权,对经济和社会的安排应使之合理地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既秉承了人类关于社会公平的理想,又使之内化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通过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推进了公平的实现。在历史上,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一直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和核心价值,也是社会主义的魅力所在。
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不仅仅要有发达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发达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用于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所谓的共产主义就是这样一种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
“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也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市场交换机制可以单独具有高效率的假设前提是,社会上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人们的偏好、特长、财产、权力、社会关系都是相同的。然而,在现实社会里,这样的假设是不能成立的。
就各国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情况来看,占社会财富绝大部分的劳动产品财富,都是劳动者们在社会上通过分工协作,改造自然共同创造的。像生活在孤岛上的鲁滨逊那样自己单独创造财富、独占财富,在当代社会中是基本不存在的。任何个人都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单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得到财富。
任何人的财富生产,都必然要包含着别人对他的支持和社会对他的保护。因此,任何人通过市场交换对社会财富的占有,都应受到依据通过民主制定的法律和政策的调节,反对少数人通过政治权力对他人和社会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在国家立法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税收补贴机制、劳资集体谈判机制、利润分享机制等其他协调机制对市场交换机制的补充下,尽量做到因个人劳动而产生的财富归个人占有,因他人劳动和社会条件而产生的财富归他人和社会占有。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我们党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针对着我国收入分配上长期存在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痼疾而提出的。它首先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冲破了以往生产关系中明显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顺应了亿万群众的民心民意,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社会的经济活力。这些都已经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中得到证实,并为世所公认。
这里的效率,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物质变换即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属生产力范畴;这里的公平,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在产品分配上的关系,属生产关系范畴。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以,任何时候都应该坚持生产第
一、分配第二。即效率第
一、公平第二。一个社会,如果不把效率放在优先的位置,必然会连吃饭的问题都解决不好,就更不用说社会的公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