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上下埃及统一之后是前王朝时期还是古王朝时期

2021-01-07 17:34:39 字数 6160 阅读 5811

1楼:泪如影随

约公元前3100年

上埃及王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建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史称第一王朝。

约公元前2686年

第三王朝建立,定都孟裴斯,逐渐形成**集权的君主**国家,这和后来的第

四、五、六王朝构成古王国时期,历代国王建造大量金字塔为陵墓,也称“金字塔时代”

ps偶刚去埃及回来

2楼:徐聪

美尼斯(或那尔迈)统一上下埃及后建立第一王朝,这就是早王朝时期的开端(早王朝时期包括第一和第二王朝,古王国时期包括第三至第六王朝)还有,前王朝时期应在早王朝之前

3楼:匿名用户

统一以后的是新王朝吧

4楼:匿名用户

别听“parannabi”扯淡,公元前2900多年应是前王国时期

古埃及时代 和 后埃及时代 是怎么划分的???

5楼:离我远点

古埃及时代和后埃及时代按公元前30年划分。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古埃及文明形成于6000年前(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开始于5100年前(前3100年)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

埃及历史悠远绵长。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历史以1798年拿破仑入侵为标志,大体可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两大阶段。

6楼:匿名用户

公元前3500年左右(即涅伽达文化时期),埃及开始进入城市国家的文明社会。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那尔迈国王初步统一上下(南北)埃及,开创了第1王朝,埃及由此进入统一王国时代。第1、2王朝通常称为早王朝时代(3100—2686 bc)。

从第3王朝开始,埃及进入强大的**集权的古王国时代(第3—6王朝,2686—2181 bc)。古王国崩溃后,埃及历史进入**政权瓦解、地方政权割据的第一中间期(第7—10王朝,2181—2040 bc)。经过第一中间期的混乱局面后,埃及以底比斯城为中心再度统一起来,开始了中王国时代(第11—12王朝,2133—1786 bc)。

从第13王朝开始,国家再次**,内忧外患严重,进入第二中间期(第13—17王朝,1786—1567 bc)。从第18王朝开始,埃及进入新王国时代(第18—20王朝,1567—1085 bc)。新王国时代初期,历代国王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埃及建立了空前的帝国,进入古埃及历史上最繁荣昌盛的时期,即帝国时代。

新王国时代持续五个世纪后最终**崩溃,从此,埃及历史进入第三中间期(第21—25王朝,1085—656 bc)。从第26王朝起,古埃及历史进入法老埃及的最后阶段,即后埃及时代(第26—31王朝,656—332 bc)。在该时期,埃及经历了复兴和衰落的演变过程。

外来民族利比亚人、努比亚人、波斯人等都相继统治过埃及。接下来,传统的埃及文明受到了新的挑战。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埃及,开辟了西方文明统治埃及的新时期,持续了近3000年的法老埃及宣告结束,埃及历史进入希腊化时代。

公元前30年,罗马军队侵入埃及,取代了希腊人的统治,由此开始了罗马埃及时期。公元641年,正在崛起的阿拉伯人征服埃及,从此,埃及融入了阿拉伯文明的滔滔洪流之中。

所以根据社会当时的稳定程度 划分为

前王朝及初期王朝 古王国时代 第一中间期

中王国时代 第二中间期 新王国时代

第三中间期 末期王朝时代 波斯时代

希腊罗马时代

古埃及每个王朝的历史?

7楼:汐默语

古埃及历史一般被划分为8或9个时期,即前王朝时期、早王朝时期、古王国时期、第一中间期、中王国时期、第二中间期、新王国时期、第三中间期和古埃及后期,这是后来埃及学家根据古埃及国家统

一、繁荣以及****权力等情况进行的划分,而不是古埃及人自己的划分标准。古埃及早期的埃及人似乎并不划分历史时期,例如巴勒莫石碑(en:palermo stone,刻有古埃及最初到第五王朝中期的法老列表)列举法老时并不进行任何划分。

后来埃及人则根据法老的出身地进行划分,如都林王名表(turin kinglist,至少记录至第二十王朝,但残缺不全)。现代通用的30或31个埃及王朝则是由托勒密王朝早期古埃及祭祀曼涅托在《埃及史》(希腊文转写:aegyptiaca)一书中提出的,由于《埃及史》原书已经遗失,其划分王朝的标准现在不清楚。

例如埃及第十八王朝第一任法老雅赫摩斯一世是埃及第十七王朝最后一任法老卡摩斯的弟弟,按说应该划为一个王朝中。而之后的图特摩斯一世则不是雅赫摩斯一世的后代,却被同归入第十八王朝。埃及学家推测曼涅托的划分标准是部分根据神话传说、部分根据历史事实、部分根据已有的划分进行的,并不完全根据法老家族进行。

例如上面的例子可以解释为雅赫摩斯一世统一埃及,驱逐了外族侵略者,因此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王朝)。在第一王朝和第二王朝的划分上,曼涅托可能根据神话和宗教标准,使两个王朝都有9个法老,因为9这一数字在古埃及是神圣的。一些埃及学家试图抛弃曼涅托的划分,而重新进行更合理的划分,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因素,大多数著作和学者都还一直沿用这一划分。

前王朝时期

距今9000多年前,人们在尼罗河河谷定居,开始在岸边建立房屋,并进行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活动。[3]距今7000多年前,埃及人开始使用铜器,为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之后古埃及进入前王朝一期,又称为阿姆拉特时期,私有制和阶级萌芽。

到前王朝二期(即格尔塞时期),埃及私有制和王权确立,在出土的文物中可以找到象征王权的荷鲁斯鹰神的形象。格尔塞时期后期,国家出现,但面积很小,人口不多,随后国家之间不断征战,逐渐统一成为尼罗河上游河谷地区和尼罗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区的上埃及和下埃及两个国家。象形文字也在这个时候出现,并沿用了3500余年。

公元前3100年左右,传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定都孟斐斯(今开罗西郊),成为古埃及第一个法老,古埃及从此开始了王朝时期。此时的埃及已经具备了文明的几个基本特征,比如有行政**、士兵、宗教、文字等

早王朝时期、古王国时期和第一中间期

古埃及统一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稳定的,这段时间经历了从第一王朝到第六王朝共六个王朝,时间大约为前3100年到前2270年。古埃及历史学家曼涅托将其称为“古王国时期”。这是古埃及史上农业、手工业、商业、建筑业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第一个伟大时代。

确立了以官僚体制为基础的、君主**的**统治,并且出现了金字塔。第六王朝以后,王权衰落,法老失去了对国家各地区的控制,国家开始**,史称“第一中间时期”(前2270年-前2060年)。这种**形式到十一王朝重新统一。

中王国时期、第二中间期和新王国时期

之后埃及进入第二个政治隐定期即中王国时期(前2060年-前1785年)。埃及在十二王朝时迁都底比斯(今埃及卢克索),开始使用青铜器。此时期埃及与叙利亚、克里特的交往扩大。

十三王朝时政权又瓦解,“第二中间时期”开始,此时期埃及第一次遭到外族的侵略,侵略者为驾车作战的喜克索人,他们占领了埃及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长达100多年的“太阳神不在的统治”(前1720年到前1570年)。埃及人在这期间学习了喜克索人的战术和**,十七王朝的阿赫摩斯一世于前1570年将喜克索人逐出国境,重新统一埃及,开始了第十八王朝,这之后被称为新王国时期(前1570年-前1070年)。第十八王朝国力强盛,对外频繁发动战争。

十九王朝时埃及与赫梯帝国发生了卡迭石战役,经过16年之久的战争,最后以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王哈图西利斯签订和约告终。此时的埃及成为了一个大帝国,统治范围北起叙利亚,南到尼罗河第四瀑布,横跨北非和西亚。

第三中间时期、后期和结束

埃及到了二十王朝以后,一系列的奴隶起义导致国力衰竭,开始了跨越5个王朝的第三中间时期(前1070年-前664年),其间的王朝有第二十

一、二十

二、二十

三、二十四和二十五王朝。埃及自第二十六王朝进入古埃及后期,最终在前525年被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所灭,古埃及时代结束了。波斯人在埃及建立了第二十七王朝和第三十一王朝,埃及二十六王朝后裔反抗波斯人成功和内战,建立了短暂的第二十

八、二十九和三十王朝。前332年埃及又被亚历山大大帝所统治,亚历山大死后,其部将托勒密一世占领了埃及,建立了托勒密王朝,也被称为法老,但当时的埃及已经是彻底在外族人的统治下了。

最详细的记载------埃及第十八王朝

第十八王朝,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第一个王朝,也是古埃及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第十八王朝所处的时间大致是前16世纪至前13世纪(约前1575年-约前1308年),由阿赫摩斯继位开始,到哈伦海布死后传位给拉美西斯一世结束,共经历了近300年和14位法老。

约前1575年,第十七王朝法老卡摩斯的弟弟阿赫摩斯继位。阿赫摩斯在位期间成功驱逐了喜克索斯人,并统一了上下埃及,强大的第十八王朝建立了。其间埃及称为帝国,在一个世纪时间内,势力延伸深入亚洲,很多名义上独立的国家都承认埃及为其领主国。

位于非洲尼罗河上游第五瀑布的努比亚也归附埃及。埃及人开始与北叙利亚和南部非洲进行频繁的**。王朝前几任法老还消灭了国内敌对的地方势力,建立了法老对政治和军事的**集权。

这一集权模式持续了几乎500年未曾改变,并使埃及王朝度过了几个危机,例如图特摩斯一世政变,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摄政等。第十八王朝后期争夺国家最高权力的斗争越来越激烈,宗教领袖的影响力变大,严重威胁了法老的权力和统治。由于宗教影响力的增加,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后改名为埃赫那顿)试图更改埃及信仰称为一神总教(仅崇拜太阳神阿顿),但他死后继位的法老,特别是图坦卡蒙,又恢复了埃及传统的宗教和法老统治。

约前1308年,任****和大祭司拉美西斯一世继承王位,建立了第十九王朝,第十八王朝结束。

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一位法老阿赫摩斯是埃及第十七王朝最后一位法老卡摩斯的弟弟(一说表弟)。约前1575年,卡摩斯在埃及与外族喜克索斯人的战争中战死,阿赫摩斯继位在继位最初十年时间里,控制南部上埃及的阿赫摩斯同控制着北部下埃及的喜克索斯人保持和平,但在之后的5年间,阿赫摩斯发动了驱逐喜克索斯人的战争并获胜,重新将埃及全境统一在自己的独一统治之下。

之后阿赫摩斯将反抗侵略的战争扩大为侵略战争,先后攻击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努比亚,使埃及帝国的势力范围延伸到境外,向北到达白布罗斯(en:byblos,今黎巴嫩境内),向南到达布衡(en:buhen,位于尼罗河第二瀑布附近)。

从此,埃及以军事帝国的姿态傲视邻国,古埃及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新王国时期。

阿赫摩斯死后由儿子阿蒙霍特普一世继位,这位法老没有频繁的发动战争,而是更注重建造神殿。阿蒙霍特普一世死后,由于没有儿子,王位归于当时军事统帅图特摩斯,即图特摩斯一世。图特摩斯父母都不是王室亲戚,为保持王室血统,迎娶了阿赫摩斯的女儿做妻子,但也有人认为其实此人是图特摩斯一世自己的妹妹。

图特摩斯一世刚刚登基,南部归属于埃及的努比亚就起兵叛乱,图特摩斯一世亲率军队出击,亲手杀死努比亚王,将其尸体抗回埃及首部底比斯。此后图特摩斯一世又发动了对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努比亚的战争,将埃及疆域扩大南至尼罗河第四瀑布附近的那帕塔(en:napata),北至今土耳其边境附近。

图特摩斯一世带回来的战利品以及附属国连年的进贡使当时的埃及前所未有的富庶,不过大部分财富都被图特摩斯一世用来建造太阳神阿蒙·拉的神殿了。图特摩斯一世死后被葬在新的陵墓——帝王谷中,之后三个王朝的法老均葬于此地。

图特摩斯一世的儿子图特摩斯二世是庶出(非正宫皇后所生),因此与具有王室血统的哈特谢普苏特结婚。哈特谢普苏特是图特摩斯一世皇后所生,其王室血统是否传于阿赫摩斯则由于其生母的血统而有争议。图特摩斯二世在位后期实际权力可能已经掌握在哈特谢普苏特手中,图特摩斯二世死后哈特谢普苏特更是将幼年的图特摩斯三世架空,自己做法老。

哈特谢普苏特统治埃及期间,停止了其父亲图特摩斯一世的征战,开始与邻国通商,特别是据记载的出海联络庞特(en:punt)。此时的埃及十分繁华,哈特谢普苏特同样用大量财富建造神殿和陵墓,其中最著名的是底比斯尼罗河西岸的停灵庙(en:

deir el-bahri)。但由于停止了战争,埃及对叙利亚巴勒斯坦的控制权减弱了,致使女法老死后叙利亚巴勒斯坦就宣布独立了。

图特摩斯三世幼年时,埃及的实权被后母哈特谢普苏特掌握着。哈特谢普苏特死后,图特摩斯三世开始独自统治埃及,他进行连续不断的战争,平息了叙利亚巴勒斯坦的叛乱,恢复了哈特谢普苏特时代丧失的对该地区的统治。他在麦吉杜、卡迭石、卡尔赫美什等地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以围攻麦吉杜的战役最为有名)。

后来,图特摩斯三世打败了米坦尼国王,夺占米坦尼王国位于幼发拉底河西岸的土地。经过长期的征服,埃及南部的边界被图特摩斯三世扩展至尼罗河第四瀑布。他还使利比亚、亚述、巴比伦、赫梯及克里特岛的统治者们都向他纳贡。

由于图特摩斯三世的赫赫武功,一些历史学家称他为古埃及的拿破仑。

图特摩斯方尖塔

同时,图特摩斯三世还对其归属国进行文治,他把各归属国的皇子带到埃及,一方面作为人质,而更重要的是去教育他们永远忠于埃及。这一政策十分成功,使得图特摩斯三世的几位继任者不需要维持庞大的军队就可以维护埃及帝国对领国的控制和影响。为了避免皇后干政的“悲剧”重演,图特摩斯三世执政后期将王位传给了儿子阿蒙霍特普二世,两人共同执政,传位三年后图特摩斯三世逝世。

有一段是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人论述国家的,就是王道之

1楼 东风回音 文王问子牙怎治世,子牙日 王道之国 ,使民富。霸道之国,使士富。仅存之国,使大夫富。无道之国,使国家富。 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仓府,是谓上溢而下漏,故患无所救。战国《尉缭子》 意思是要称王的国家使老百姓富裕,要称霸的国家使士富裕 周朝的士是贵族的最下层,包括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