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虫叫什么名字艾据说是药材

2021-01-06 11:39:21 字数 4382 阅读 6891

1楼:匿名用户

地鳖别名: 可泡虫、地鳖虫、土鳖、过街、地乌龟、节节虫、臭虫母。土元是中医的叫法,属于昆虫,身体扁,棕黑色,雄性有翅,雌性无翅。

常在老式土质住宅墙根的土内活动。是市场紧缺的中药材,

2楼:匿名用户

这虫子叫土元,可以入药。

3楼:菱舞心月

地鳖,也叫土元,确实是药材

这是什么花,叫什么名字?

4楼:匿名用户

金合欢金合欢(acaciafarnesiana(linn.)willd.),别名:

鸭皂树、刺球花、消息树等;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粗糙,褐色,多分枝,小枝常呈“之”字形弯曲,有小皮孔。荒山造林树种,材供制器具用,树皮含单宁,提取之可为渔网和布的染料。金合欢别名叫相思树属豆科的有刺灌木或小乔木,二回羽状复叶,头状的花序簇生于叶腋,盛开时,好像金色的绒球一般,可爱至极。

同时,金合欢也是澳大利亚国花。

快速导航

关系表中文学名 金合欢

别 称 鸭皂树,刺球花,消息树,牛角花

门 被子植物门

目 蔷薇目

属 金合欢属

分布区域 原产热带美洲,现广布于热带地区;中国广泛栽培。

又 名 夜合花,消息花

拉丁学名 acacia farnesiana (l.) willd.

界 植物界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科 豆科

种 金合欢

英文名 sweet acacia, sponge tree亚 目 蔷薇亚目

5楼:植物网

这个花是铁线莲

铁线莲(学名:clematis florida thunb),别名铁线牡丹、番莲、金包银、山木通、番莲、威灵仙;为毛茛科 、铁线莲属植物,多数为落叶或常绿草质藤本,花期从早春到晚秋(也有少数冬天开花的品种),果期夏季。

有若干个种、变种及其品种和杂交种,花色一般为白色,花有芳香气味。

6楼:热心网友

铁线莲山木通(学名:clematis fi***ianalevl. et vaniot)是毛茛科,铁线莲属多年生木质 藤本植物。

**。茎圆柱形,小枝有棱。三出复叶,小 叶片薄革质或革质,卵状披针形、狭卵形至卵形,顶端锐尖至渐尖,基部圆形、浅心形或斜肾形,两面**。

聚伞花序、总状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有花,通常比叶长或近等长; 苞片小,钻形, 萼片开展,白色,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雄蕊**,药隔明显。瘦果镰刀状狭卵,4月至6月花期,7月至11月果期。 分布于中国云南、四川、贵州、河南鸡公山、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南部、安徽淮河以南。

生山坡疏林、溪边、路旁灌丛中及山谷石缝中。 该种全株清热解毒、止痛、活血、利尿,治感冒、膀胱炎、尿道炎、跌打劳伤;花可治扁桃体炎、咽喉炎。又能祛风利湿、活血解毒,治风湿关节肿痛、肠胃炎、疟疾、乳痈、牙疳、目生星翳。

如帮到你,请点采纳,谢谢

这是什么树,这种果实叫什么?据说这种果实是一种药材。里面的颗粒状物质是一种活的小虫子!

7楼:渝城小灵通

图为漆树科植物青麸杨,学名rhus potaninii

落叶乔木,高5-8米; 树皮灰褐色,小枝**。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3-5对,叶轴无翅,被微柔毛;小叶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多少偏斜,近回形,全缘,两面沿中脉被微柔毛或近**,小叶具短柄。圆锥花序长10-20厘米,被微柔毛;苞片钻形,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花白色,径2.

5-3毫米;花梗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花萼外面被微柔毛,裂片卵形,长约1毫米,边缘具细睫毛;花瓣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5-2毫米,宽约1毫米,两面被微柔毛,边缘具细睫毛,开花时先端外卷;花丝线形,长约2毫米,在雌花中较短,花药卵形;花盘厚,**;子房球形,径约0.7毫米,密被白色绒毛。

核果近球形,略压扁,径3-4毫米,密被具节柔毛和腺毛,成熟时红色。

其果实状物实为昆虫寄生刺激产生的虫瘿,称为肚倍,可入药~~

8楼:何处可避秦

撕开叶子是不是有丝状物质?

中药里有这种虫子是什么虫?

9楼:1246猫

没有**无法告诉你,中药材里面的虫子有很多像蜈蚣,蛇,壁虎,蝎子等这是最常见的,一般像风湿性的疼痛用的比较多具体还要看医生给你开的处方。

10楼:五戒之印

没有**啊!

中药里有名的虫子“地龙”。蚯蚓,中药称地龙,地龙性寒回味咸。功能:

清热、答平肝、止喘、通络。主治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地龙提取液在体外有很好的抗凝作用, 能使血液的凝血时间, 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显著延长, 并呈明显量效关系;能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栓形成.其抗凝机制是, 其对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反应有直接的抑制作用;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蚯蚓均含蚯蚓解热碱、蚯蚓素、蚯蚓毒素,广地龙含6-羟基嘌呤、琥珀酸及谷氨酸等,亦含黄嘌呤、腺嘌呤、鸟嘌呤、胆碱、胍,尚含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等。

这是什么虫子?是药材吗?价值如何?

11楼:匿名用户

马陆,也叫千足虫、千脚虫、秤杆虫。马陆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亚门,倍足纲,体节组成。长约20~35毫米,暗褐色,背面两侧和步肢赤黄色。马陆能喷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12楼:一湾潜水

看不太清楚,应该是九龙虫,又叫洋虫,是一种仓储害虫,以大枣、枸杞等中药饲喂后,食用有保健作用,但是不能用来治病,更不能替代药物。

臭虫的药材名叫什么

13楼:小草非远志

臭虫也叫木蚤,半翅目(hemiptera)臭虫科(cimicidae)昆虫,约75种,吸食人和温血动物的血液。不入药,没有药用价值,

请问这个虫子在中药里面叫什么? 什么作用?

14楼:雨荨

蝉蜕。是发散风热药。为蝉科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

性甘寒,归肺、肝经。

疏散肺经风热,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止痒,**风热表证、温病初起、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疏散肝经风热,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目赤肿痛、翳膜遮睛、小儿惊痫夜啼、急慢惊风、破伤风。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或单味研末冲服。一般病证用量宜小;止痉则需大量。

《名医别录》有“主妇人生子不下”的记载,故孕妇当慎用,防止流产。

15楼:匿名用户

【名称】蝉也叫知了,居昆虫纲、同翅目、蝉科。

【药理】蝉其皮曰蝉蜕,富含甲壳素、异黄质蝶呤、赤蝶呤、腺苷三磷酸酶。

【药用】常用于**外感风热,咳嗽音哑。咽喉肿痛。风疹骚痒、目赤目翳、破伤风、小儿惊痫、夜哭不止等症,据《中国药材学》记载,还有益精壮阳、止咳生津、保肺益肾、抗菌降压、治秃抑病待等作用。

【蝉的营养价值】   知了猴性寒、味香,具有散风宣肺、解热定惊等功能。知了猴营养丰富,味道好,成为时髦的美味佳肴。   蝉体含营养物质丰富,干基蛋白含量在70%以上,脂肪约7%,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品,可称其为当今食品中蛋白王。

  蚱蝉老熟若虫变化为成虫时,羽化蜕除的外壳称蝉蜕,又称“蝉退”或“蝉皮”,其主要成分含甲壳素及蛋白质,味甘、咸、寒,入肺、肝经,是重要的辛凉解表中药。散风热,宣肺,定痉。治外感风热,咳嗽音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小儿惊痫,目赤,翳障,疔疮肿毒,破伤风。

16楼:双鱼座无泪

蝉蜕:蝉的幼虫变成成虫时蜕下的壳

【别名】蝉退、蝉衣、虫蜕、蝉壳、蚱蟟皮、知了皮,金牛儿

【**】本品为蝉科昆虫黑蚱 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的幼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夏、秋二季收集,除去泥沙,晒干。

【制法】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状】本品略呈椭圆形而弯曲,长约3.5cm,宽约2cm。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

头部有丝状触角1对,多已断落,复眼突出。额部先端突出,口吻发达,上唇宽短,下唇伸长成管状。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开,裂口向内卷曲,脊背两旁具小翅2对;腹面有足3对,被黄棕色细毛。

腹部钝圆,共9节。体轻,中空,易碎。无臭,味淡。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宜忌】: 孕妇慎服。

【贮藏] 置干燥处,防压。

药理作用在http://baike.baidu.***/view/97420.htm,找找就有

请问这是什么中药材?叫什么名字,请问这是一种叫什么名字的中药材?

1楼 匿名用户 中文学名 菊三七 拉丁学名 gynura japonica 别称 三七草 菊叶三 七 土三 七 血当归 牛头三七 科 菊科 属 菊三七属 2楼 匿名用户 菊三七,中药名。为菊科土三七属植物土三七gynura segetum lour merr ,以根或全草入药。秋冬挖根,除去残茎 须...

这草叫啥名,是药材吗,这是什么草,是草药吗?叫什么名字呢

1楼 匿名用户 土荆芥 学名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 以全草入药。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挥发油有毒。其含量以果实最多,故毒性较强,叶次之,茎最弱。常服量10 30,土荆芥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用于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外用治 湿疹,瘙...

这是一味中药材,叫什么名字,有一味中药材名字里面有 妙玉两字,药材的全名是什么?

1楼 孙传花 这味中药是路路通,有祛风除湿 疏肝活络 利水的作用。可用于风湿痹痛 肢体麻木 手足拘挛 脘腹疼痛 经闭 乳汁不通 水肿胀满 湿疹。 有一味中药材名字里面有 妙玉两字,药材的全名是什么? 2楼 悱色 有这味药,貌似叫 妙玉不留行 ,反正是5个字的,在中医院里见过,网上找不到,但确实有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