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身上有白色绒毛状的疙瘩是怎么了

2021-01-05 18:27:27 字数 6672 阅读 2453

1楼:匿名用户

细菌感染,使用二氧化氯全缸杀菌,一次使用一片半就可以,

我家养的锦鲤都病了,身上长白色的绒毛,有两条已经死了。请问这是怎么了。

2楼:匿名用户

水霉病 水质恶化引起的

建议你换一部分水 下呋喃西林**

3楼:晴有時

是的 和楼上说的一样 水霉病 赶紧下药吧 这病是水质不好引起的 容易传染 很快 就死光了 下盐也行 还要定期更换水

锦鲤身上长白疙瘩了

4楼:锦羿航成

不是霉菌就是寄生虫,买的高锰酸钾泡十分钟。平时隔三差五的用黄连,黄柏,之类的中药磨粉混食物里面喂。

锦鲤鱼身上长白毛怎么治

5楼:匿名用户

水霉病 又叫白毛病,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主要是

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等,导致病菌侵入伤口,**: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 病原体:

水霉属、绵霉属等水生霉菌。 症状和病变 鱼刚染上病时看不出什么症状。一旦发现鱼体长“白毛”时,菌丝已侵入鱼体伤口,蔓延到肌肉组织间隙之中。

随着病情发展,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死亡。这种疾病在一年四季内都可发生。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除应注意*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被寄生虫咬伤之外,还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

鱼体长出“白毛”,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 **方法 a、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1、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c、特效药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钟。 d、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e、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

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6楼:匿名用户

这种病症极有可能是

水霉病,水霉病(肤霉病,白毛病)是草鱼主要鱼病之一,锦鲤、金鱼、四大家鱼都非

常容易患上水霉病。

水霉病(肤霉病,白毛病)的**方法:

1.用1.5%~2.5%的食盐水洗净,除去毛状物,然后涂上2%的红药水,再以鱼用土霉素药浴。

2. 用食盐加小苏打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3. 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

4. 用1:15000尝试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泡鱼体3~5分钟。

5. 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6. 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7. 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8. 用0.1%~1%浓度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涂抹伤口和水霉附着处。

9. 用10mg/kg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鱼体半小时。

7楼:陶乐乐

锦鲤鱼身上长白毛是水霉病,建议你这样试试看:

可用百万分之二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水缸。

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在鱼没有感染病菌的平时要注意投放相应的药物等进行防治。

注意事项:水霉病又叫白毛病,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清理水箱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被寄生虫咬伤。

一旦发现鱼体长“白毛”时,菌丝已侵入鱼体伤口,蔓延到肌肉组织间隙之中。

8楼:life王开放

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不久即恢复原有的色泽。用0.

02ppm浓度孔雀石绿溶液泼洒鱼缸中,对防治鱼卵发霉有一定疗效。又名水霉或白毛病,是常见的一种水霉菌病。感染霉菌的程度还与其光照时间的长短有关,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室内灯光或日光的不足,都有利于霉菌的大量孳生。

受霉菌感染的鱼体,**表面布满白翳一层,尤其是黑色、红色鱼最为明显,失去应有的体表光泽,随后活动迟钝,常驻呈呆滞状浮在水面。若不及时**,鱼体上的霉菌迅速蔓延,菌丝深入体内,死亡率较高。

9楼:匿名用户

锦鲤身上长了白毛,可以用消毒剂去除

10楼:匿名用户

a、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1、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c、特效药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钟。

d、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e、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锦鲤鱼是风靡当今世界的一种高档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称。锦鲤体格健美、色彩艳丽、花纹多变、泳姿雄然,具极高的观赏和饲养价值。养殖锦鲤鱼长得快方法:

1、水质:良好的水质条件对锦鲤的生长至关重要,锦鲤适于生活在微碱性、硬度低的水质环境中。

2、氧气含量:充足的氧气是锦鲤快速生长的重要条件。锦鲤是非常好氧的鱼,如果水里面的氧气不足,锦鲤是长不大的,所以水中的氧气含量很重要。

3、水温:锦鲤生活的水温范围为2℃-30℃,最适合生活的水温是20℃-25℃,在这种温度的水中锦鲤游动活跃,食欲旺盛,体质健壮,色彩鲜艳。

4、养殖密度:水族箱养殖的话,密度一般60立方厘米×30立方厘米×15立方厘米可故养体长15厘米~20厘米的锦鲤6尾。90立方厘米×30立方厘米×50立方厘米可放养8尾。

110立方厘米×30立方厘米×50立方厘米可放养10尾。

5、换水频率:合理的换水也能加快锦鲤的生长,建议一周换水2次,每次换水1/4~1/3。

6、鱼食喂养:在喂食的时候,要注重食物的营养质量。锦鲤鱼是杂食鱼类,食物对锦鲤的成长则非常重要。

可以用红虫、干虾等鲜活营养丰富的食物,对促进锦鲤的成长效果很好,喂食原则上早上、晚上各一次为宜。

7、四季管理:锦鲤鱼的养殖还要注意四季的变幻。春季,锦鲤鱼由冬眠开始复苏,饲养从室内转移到室外,但要特别注意突然降温,要及时覆盖薄膜,保持水温稳定;投饵以植物性饵料为主,投量由少逐渐增多。

夏季,天气高温酷热,须加盖塑料遮光网,防止阳光直射。秋季天气少雨多晴,水温明显有所下降,最适锦鲤鱼生长,可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比例,如蚕蛹等。加大投量促进快长。

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当气温降至0℃时,要将锦鲤鱼及时转移到室内鱼池越冬,室内水温要保持在2℃~10℃,注意重点是保温 ,适当投饵,保膘防病,11月至翌年3月期间为锦鲤鱼越冬期。

8、鱼病防治:锦鲤常见鱼病主要有水霉病、烂鳃病、肠炎病、竖鳞病等几种,平时要注意投放相应的药物等进行防治。

11楼:匿名用户

先把病鱼隔离,红剑鱼不耐低温.要提高水温然后按照 下面的 方法:水霉病

又叫白毛病,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等,导致病菌侵入伤口,**: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

病原体:水霉属、绵霉属等水生霉菌。

症状和病变

鱼刚染上病时看不出什么症状。一旦发现鱼体长“白毛”时,菌丝已侵入鱼体伤口,蔓延到肌肉组织间隙之中。随着病情发展,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死亡。

这种疾病在一年四季内都可发生。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除应注意*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被寄生虫咬伤之外,还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鱼体长出“白毛”,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

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

**方法

a、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1、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

锦鲤鱼头上和身上均出现白色小块,该如何解决

12楼:默美男子

症状:初期症状是锦鲤胸鳍和身上出现小白点,且迅速向全身蔓延。后期身体表面尤如覆盖一层白色薄膜,体表粘液增多,体色暗淡,鱼体消瘦,游动缓慢,常群集于角落或礁石处不断磨蹭,试图摆脱寄生虫。

如果寄生虫在锦鲤鳃内,则致使其无法吸收氧气,即使是大型鱼有时也会死亡。

病源及感染原因:病原体是一种名叫小瓜虫的绒毛虫,小瓜虫繁殖适宜水温为15~25℃,当水温降到10℃以下或升到28℃时,虫体发育停止。

**:发病初期将水温提高2~4℃,突然升温使小瓜虫死亡,达到不药而愈的目的。

如果水温初期在27℃以上,锦鲤仍患上了白点病,除采用升温的办法外,还可以用浓度为0.05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或2ppm的亚甲基蓝溶液对鱼体进行药浴,连续数天,直至病情好转。

13楼:可靠的土方岁三

有两种情况,一是小瓜虫;二是有口丝虫引发霉菌。

解决办法,鱼缸的话用3% 海盐水浸泡

或者,用甲基蓝浸泡,可到鱼药店购买,按说明书操作。

记得加药后一定要爆氧

锦鲤头部起了一些类似泡状的疙瘩,表面发白,求大神们帮忙看看是怎么回事?

14楼:匿名用户

这叫头洞,里面有寄生虫了。

我的鱼最近也是这个问题,正在**,有的能治好,有的会死鱼。

我3天前买的锦鲤,第二天锦鲤身上出现少量白色絮状物,并且尾部及口部出现黑色斑点,是什么病?

15楼:钱是不能没的

穿孔病(洞穴病)

(1)**:穿孔病由鱼黏球菌(myxococcus pisciocola)引起,每年从9月到次年6月为流行期,它在水温较低时流行,是一种危害很大的传染病。原因多是体表受伤,尤其是用网捞鱼时产生的擦伤。

(2)症状:初期发现米粒大小的白点,然后扩大,周围变红,病情恶化时鳞片脱落、露出皮肉而呈溃疡病症,从头部、鳃盖、背部、腹部、鳍部到尾柄均可出现病灶,其溃疡不仅限于真皮层,而且深及肌肉,严重时至骨骼和内脏,酷似一个洞穴。

(3)**:

#20mg/kg呋喃唑酮和1.4%食盐合剂浸洗20~30分钟,每天1次。

#上述合剂再加20mg/kg高锰酸钾浸洗10~30分钟。适用于发病早期的幼鱼。

(4)预防:

#喂鲜活饵料,加强营养,增强抗病力。

#合理密养,水中溶氧维持在5mg/l左右。

#死亡鱼务必深埋并加生石灰消毒灭菌,病鱼池水用漂白粉10mg/kg浓度全池遍洒,消毒后方可排入下水道。

还可能是 钟形虫:钟形虫(vorticella)又称吊钟虫、杯体虫、舌杯虫,是水中常见的一种固着性纤毛虫,可附生于池壁池底、水中植物或其它物品上,以水中有机碎屑及微生物等为食,在高水温、富营养化的环境中很容易大量繁殖滋生,附生于鱼的体表**、鳍及鳃,尤其是鱼体受伤时更容易感染,造成疾病处理上的困扰。

(1)**:钟形虫虫体前粗后细,呈杯状或喇叭状,大小约100~400um,前端具口盘,下接口沟,口盘四周围有绒毛构成的缘膜,可摆动带动水流,滤食水中有细菌、微生物及组织碎屑等有机物。底部形成附着器,固着于宿主的上皮细胞上,大核1个呈倒三角形或卵圆形,位于虫体**。

虫体收缩时,口盘先收缩,口纤毛再缩入,只在顶端留1小孔,使收缩的虫体呈茄状。生殖方式有无性的纵二**及有性的接合生殖两种。常见的有累枝虫(epistylis)、聚缩虫(zoothamnium)、钟形虫(vorticella)、舌杯虫(apiosoma)等。

正常的鱼很少会有钟形虫的附生,发生大量附生时,多半因为体表受伤或移池运输时体表保护的黏膜受损,失去黏液的保护才会使钟形虫大量附生。

(2)症状:

#感染初期体表出现米粒大小向外增生的白斑。

#患部逐渐扩大,伤口伴随二次性的细菌感染,呈现潮红出血。

#鳞片脱落,患部出血溃疡,有水霉、藻类或其它原虫的附生。

(3)诊断:

刮取患部黏膜组织,于显微镜下检查,可观察到群聚会收缩运动的钟形虫,虫体下端具分枝状长柄将虫体连接在一起,除钟形虫外,常可观察到口丝虫、斜管虫、车轮虫的混合感染及水霉与丝藻的附生。

(4)**:钟形虫的附生感染一般不易处理,除了以药物控制外,必须配合水质环境的改善和二次性细菌感染的控制。

#改善水质环境:适当地换水降低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增加水流强度等,可减少钟形虫的附生。

#****:20~30mg/kg浓度,药浴12~24小时,可减少钟形虫的附生。

#二次性细菌感染的控制:体表有发炎溃疡时,须配合使用呋喃唑酮2~5mg/kg溶液,长期药浴。

#慢性局部伤口溃疡的附生,可在患部以碘酒等消毒后,再涂上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等以保护伤口。

(5)预防:

#定期换水,清洗过滤池,减少有机物质的积累,维持水质的清净。

#移池运输时小心操作,防止鱼受伤或黏膜受损。

#鱼受伤或黏膜受损时,及早以药物消毒,预防钟形虫或其它二次性病原的感染。

锦鲤池300多条大锦鲤生病了、身体溃烂、身上有白色朦状

1楼 第四节度 不是吧,看这情况病得不清,我觉得能解决这里所有病的就一个东西,那就是甲基蓝,你要买个特大号甲基蓝放在倒在水里,当然可能要特别买,买小的非常贵 还有,楼下的,你叫开氧气泵?那么大的鱼池?你有多大的泵啊?笑死了。就算好了用电多大你算过么? 2楼 爱取个名字真难 水质不好吧,可能太阳暴晒或...

锦鲤鱼鳍充血长白疙瘩,锦鲤的鱼尾和鳍充血怎么办?

1楼 匿名用户 你的鱼得病了 感觉是白毛病 个人建议用白粉 或者黄药 锦鲤的鱼尾和鳍充血怎么办? 2楼 匿名用户 一般都是水温或细菌感染引起的,注意水体。 措施 1 加黄粉 或土霉素 和粗盐 每公斤水体1 2万单位,每日一次,连用三日 2 泡几天,然后逐渐换水降低浓度。 3 若还有白色的点或丝状物质...

锦鲤尾巴上有白色点状物是咋回事,锦鲤尾巴上有白点

1楼 匿名用户 锦鲤鱼尾巴上长出很多芝麻大的白点点属于 痘疮病 1 秋未和冬季水温较底时出现 15度左右 2 症状 发病初期,体表或尾鳍上出现乳白色小斑点,覆盖一层很薄的白色的黏液,以后逐步扩大,以致蔓延全身。病灶部分的 表面增厚而形成大块石腊状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长到一定大小和厚度就会自动脱落,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