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侗族文化遗产有哪些,侗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有哪些

2021-01-05 09:58:08 字数 5822 阅读 5461

1楼:北京创典文化

岩洞位于贵州省黎平,是侗族大歌的原生地,又是独柱鼓楼的故乡。侗寨古朴的木质结构民居、寨门、戏台、花桥、鼓楼浑然一体,构成一幅幅独特的“民族风情画”。

悠久的侗族文化遗产有“述洞独柱鼓楼”、“竹坪青石桥”、“竹坪款禁碑”、“万麻墓”、青石板水井和青石凿成的瓢井等。

侗族有哪些有名的历史遗产?

2楼:疯子客认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有侗寨必有鼓楼

鼓楼是中国古建筑的表现,也是侗族历史的见证物

“置楼悬鼓”距今已1800多年的历史

看这一座座高耸入云的鼓楼

气势十足,这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

爬上鼓楼最顶端,便可在侗寨中“一览众山小”

华灯初上,夜晚的鼓楼

鼓楼的造型为杉树,最初为“遮阴树”。古时在树荫下聚会议事歌舞娱乐,但树荫不避风寒。勤劳智慧的古人便仿杉树形状在寨中建起“堂瓦”,雨能避湿,冷能避寒。

形状和杉树是否有那么一丝相像呢?

鼓楼及其富有视觉效果

一座建好的鼓楼

中间是一个或方或圆的大火塘

楼顶是连串葫芦形的顶尖,直刺苍穹

中部是层层叠楼,形如宝塔的楼身

它的重檐层层叠叠,从上而下,一层比一层大

底部多是正方形,四周有宽大结实的长凳,供人歇坐

独具匠心的设计

独特的造型结构

精湛绝伦的工艺

实用和理性的功能

侗族人民遇到重大事件击鼓聚众、议事的会堂,平时是村民社交娱乐和节日聚会的场所。侗族的文化与鼓楼密不可分,重大的活动都在鼓楼里举行,鼓楼是侗族文化的载体和精华,因此,侗族文化又叫鼓楼文化。

花桥苗寨喜欢依山而立,侗族依山傍水而居

侗族地区溪河密布,寨中寨边都建有桥

花桥又称“风雨桥”,因为它既能避风雨又可以再装饰

它造型优美、结构坚固

风雨桥巧妙的将桥、墩、亭三者为一体

风雨桥寄托着侗家人民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后来,风雨桥成了情侣们幽会密语的好去处

伴随着潺潺流水声并肩坐在桥畔,是侗族青年男女们一种别样的浪漫

其中一座花桥的典型代表,程阳桥。程阳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始建于1912年,于1924年建成,程阳桥也被誉为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

侗族大歌

大歌——侗语称“嘎老”。侗族大歌以“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主要演唱方式。侗族大歌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队)才能演唱,参加演唱的人越多,效果越好。

几乎每个侗寨都有歌队,有的侗寨多达10来个歌队。

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

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

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之声

声势浩大的侗族大歌节

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

侗族人民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

侗族大歌是我国目前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艺术。侗族大歌也是国际民间**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已唱出国门,惊动世界乐坛。

侗族大歌作为侗歌中最精华的组成部分,它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无不与侗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现。

这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耳朵和心灵去捕捉与欣赏的民间**。由于以前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是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一代往下传,聪明的侗家人就是以这种独特的方式继续传承着自己的灿烂文化。

侗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有哪些

3楼:給愛起个銘

侗族大歌民歌艺术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据传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聚居在我国贵州、湖南、广西等省,现有人口260多万,主要从事农业和林业生产,而在贵州省的黎平县是全国侗族聚居最多的县,有侗族人口35万。侗族居住的地方不仅风光秀美、民风淳朴,而且侗族也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民族,有民谚说:

“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其中的大歌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耳朵和心灵去捕捉与欣赏的民间**。

由于以前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是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一代往下传,“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是侗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一直以来,世界**界认为中国没有多部和声艺术,复调**仅存于西方。上个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被中国著名**家郑律成偶然发现。

1986年贵州侗歌合唱团赴法国演出时引起轰动,**界惊叹这是中国**史上的重大发现,从此扭转了国际上关于中国没有复调**的说法。侗族大歌在侗语中俗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它是一种“众低独高”的**,必须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

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根源。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因此凡是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很少出现打架骂人、偷盗等行为,人们甚至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

侗族大歌“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是中外民间**所罕见的。大歌的结构一般由“果(组)”、“枚(首)”、“僧(段)”、“角(句)”来构成;大歌的演唱场合是比较讲究的,除平时训练外,大歌在重大节日、集体交往或接待远方尊贵的客人时才能在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里演唱,所以侗族大歌又被称为“鼓楼大歌”。侗族大歌分为四大类:

声音大歌(侗语称“嘎所”)、柔声大歌(侗语称“嘎嘛”)、***歌(侗语称“嘎想”)、叙事大歌(侗语称“嘎吉”),其中的声音大歌是最精华的部分,声音的标题常以昆虫鸟兽或季节时令的名称命名,如《蝉歌》、《知了歌》、《三月歌》等。1986年10月,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执行主席约瑟芬?玛尔格维茨听了侗族大歌后激动地说:

“在亚洲的东方一个仅百余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能够创造和保存这样古老而纯正的、如此闪光的民间合唱艺术,这在世界上实为少见。”

侗族人民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在侗族地区,歌师是被社会所公认的最有知识、最懂道理的人,因而很受侗人的尊重。侗族大歌作为侗歌中最精华的组成部分,它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无不与侗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现。

注:复调**指几个旋律性声部在运动中按照对位的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与主调**相对。构成复调**的各声部并无主次之分,彼此形成对比或相互补充。创造技法以对位和模仿为主。

侗族的语言文字艺术感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南、北两个方言又各分三个土语区。侗语以侗文的标准音贵州榕江话为代表,声母有32个,韵母有56个,声调舒声9个,促声6个。

由于声调多,词汇丰富,所以侗语是一种“富于**性的语言”。

过去,侗家人没有与自己语言相适应的文字。1958年根据自愿的原则,国家帮助侗族创造了文字。侗文采取了拉丁字母的形式,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侗文的产生,标志着侗族文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侗文的推行,对促进侗族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虽然,侗文从创制推行以来,其间经历了曲折的道路,但是实践证明,侗文对保存、继承、发扬侗族传统的优秀文化,学习汉语文,吸收先进民族的科学文化,都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侗族的美术民间艺术

侗族的民间手工艺制品有刺绣、编织、彩绘、雕刻、剪纸和刻纸等,大都实用美观,富有鲜明特色。刺绣是侗族妇女擅长的工艺,她们在服饰上刺绣出各种图案花纹,形象生动,色彩绚丽。

侗锦是侗族人民的手工工艺品。一般侗家都有称作陡机的织锦工具。洞锦图案的线条都呈直线,常见的有人字形、十字形、口字形、之字形、米字形、万字形等。

经过织锦姑娘的精心规划,将这些图案组成一幅幅简练明快的画面。画面的内容大多取材于山区人民常见的事物。如描摹动物、植物、器皿等,少数大型侗锦也有取材于古代神话故事的。

现在侗锦的品种也由过去一般的花边、袖口、腰带和头巾发展到几垫、台布、提包等家具或日用品的装饰上。

侗族的刺绣文化艺术

侗族刺绣的简介

侗族刺绣是农耕文化的产物。黔东南都是一个很难到达、神秘气息很浓重的地方。侗族人世代生活在那里,创造了无比灿烂的文化。

无论是物质的风雨桥、吊脚楼、古井、古驿道,还是非物质的侗戏、侗歌、侗绣,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特别是侗族剌绣,古朴自然,颜色艳丽。

侗族刺绣是观赏与实用并举的工艺形式,绣品不仅图案精美,具有极高的装饰价值,其反复绣缀的工艺还能增加衣物的耐用度。(农历网****nongli.***)

侗族的刺绣品上,还有些独特的起点缀作用的附属物。如苗族使用的附属物有较厚金黄色纸片,还有铜片和玻璃斤。这些附属物大多为圆形,也间有方形和三角形的。

绣在图案上,可以填充空间,组成线条,还可利用它的色泽增加服饰品的光彩。当姑娘们在节日里穿戴上这些服饰翻翻起舞时,人们很远就可看到衣服上的摺摺光彩。

侗族刺绣的渊源

侗族刺绣是是侗族人民一针一线在侗布上绣出来的,其风格自然、朴素、大方。侗绣中的精品当属北侗盘轴滚边绣,该绣种仅在锦屏县的平秋、石引、黄门等北部侗族群体中流传。据说,盘轴滚边绣是纯手工制作,历经作模、打面浆、粘布、拟模、贴面、镶边和绣花等数十道工序,制作一件完整的盘轴滚边绣精品往往要花一年的时间。

自古以来,这里的群众穿着很有特色,特别是侗族妇女,头上包着自织的白头巾,上身穿着对襟花衣,两边袖口镶有宽幅花边,衣脚衣叉都配有花边,分层次,胸部另配一块胸兜,因其部位是最能显示技艺的地方,极其花样繁多,有的绣上双龙抢宝,有的绣上金钱葫芦,有的绣上牡丹富贵,有的绣上孔雀开屏等图案,这些就是具有浓厚的原始趣味的侗族刺绣。侗族刺绣的艺术品繁多,头巾图案、婴儿背带、妇女胸兜、布花鞋、鞋垫、烟袋、挎包刺绣等内容相当广泛。

侗族刺绣是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侗族文化的遗产,是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侗族妇女的心灵手巧,还展现了我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侗族的戏曲文化

侗戏是我国民间戏曲中的戏种之一,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多流行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湖南省的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等县的侗族村寨。

侗戏的发展源远流长,经历人民群众集体创作、集体传播、不断得到加工、改造,古朴而不单调,抒情而不低劣。民族民间特色鲜明,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并尚在发展之中,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清新活泼,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从学术上看,它是有发展前途的民族民间剧种之一。

侗戏的主要剧目

侗戏流传的剧目较多,**也比较广。侗族广为流传的琵琶歌、民间故事和汉族故事都是改编侗戏的素材。汉族戏曲剧目也经常被改编和移植成侗戏。

根据侗族民间传说故事改编的剧目有《珠朗娘美》、《刘美》、《金俊与娘瑞》等;根据汉族故事改编的剧目有《陈世美》、《梁祝姻缘》等;历史故事剧有《吴勉王》、《李万当》等;移植汉族戏曲的剧目有《生死牌》、《十五贯》、《白毛女》等;创作的现代剧目有《团圆》、《二十天》、《一个南瓜》、《杨娃》、《好外孙》等。这些剧目故事情节与其它剧种的剧本大致相同,但基本的结构与格式却按侗戏的特点编写。侗戏剧本词句生动,韵律严格,讲究尾韵、腰韵、连环韵,一出戏,也就是一首叙事长诗。

与其它剧种比较,侗戏在这方面别具一格。

通道侗族自治县侗戏协会成立

通道侗族自治县侗戏协会经长期筹划,精心准备,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13年10月31日成立。通道县是侗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侗族文化遗产保存最为真实完整的区域之一,境内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县委、县**历来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侗戏协会的成立是侗戏保护、研究、传承、创新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一件好事,更是一件喜事,它的成立必将对侗戏的保护传承、研究创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弘扬侗文化、宣传侗文化、提升侗文化产生积极影响,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工作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侗戏剧目已发展到多个。它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波及到了黔、湘、桂、鄂等整个侗族地区,并且十分活跃在民间,茅贡乃至整个侗族地区形成了"少儿学戏,青年唱戏,老人看戏"的浓厚氛围,引起了国际及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

侗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有哪些,汉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有哪些?

1楼 給愛起个銘 侗族大歌民歌艺术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 据传是古代越人的后裔 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聚居在我国贵州 湖南 广西等省 现有人口260多万 主要从事农业和林业生产 而在贵州省的黎平县是全国侗族聚居最多的县 有侗族人口35万。侗族居住的地方不仅风光秀美 民风淳朴 而且侗...

蒙古族有哪些传统文化

1楼 史谈历史 习俗见面要互致 问候 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 熟人相见 一般问 赛拜努 你好 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 则要问 他赛拜努。 您好 。 款待行路人 不论认识与否 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 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 吃手把羊肉时 一般在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

藏族的文化,藏族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1楼 清晨一吻薼 语言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为藏 康 安多三种方言,并且是有文字的,而嘉绒藏族很少见是没有文字的方言。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 藏文的使用加强了藏族与中原地区经济的联系 。 文字 藏文 一词写作 bod yig ,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