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是出自何种词牌

2021-01-05 05:31:56 字数 6948 阅读 4711

1楼:婉児浍倵沭

李白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帯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菩萨蛮就是词牌名~~~

如何鉴赏李白的“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楼:您输入了违法字

如果说上片的“愁”字还只是处于一种泛泛的心理感受状态,那么,现在那种朦胧泛泛的意识逐渐明朗化了。它是由宿鸟急归导发的。

所以下面就自然道出了:“何处是归程?”主人公此刻也急于寻求自己的归宿,来挣脱无限的愁绪。可是归程在何处呢?只不过是“长亭连短亭”,并没有一个实在的答案。

有的仍然是连绵不断的落拓、惆怅和空寞 ,在那十里五里 、长亭短亭之间 。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过片“空伫立”之“空”字相应。

如此日日空候,思妇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道路几千,归程迢递,不露哀怨,语甚酝藉。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连短亭 一作:更短亭)

译文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纺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触目伤心的碧绿。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急急飞翔。**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短亭。

3楼:落云亭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看出是描写诗人思乡的情感。

像许多古时候的游子一般,漂泊在外乡音难闻,山一程水一程,长路漫漫,看见的却仍旧是交换更替的亭子,望不到边得归途,此情此景豁达如太白也心不禁感叹。

我们中国的古诗按情感可分为几类,有离情别绪的,有抒发怀才不遇的.....

还有一种很重要的情感,就是思乡怀远。

说到思乡实在太多,诗仙李白的《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也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举头望明月”,月是一个表达思乡十分常见的意象。苏轼的“明月几时有”、王安石的“明月何时照我还”....像这样以月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有诗人说“月是故乡明”,其实普天同月,**的月不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那一份乡情。明月千里寄相思,“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 无论走到何方头顶这的依旧是那一片天,那一轮月。

所以我们只稍一抬头,望见那一轮明月便情不自禁的怀想:同一天地间的那个称之为故乡的地方,是否也是如此花好明月夜。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是王湾的《次北固上下》。同样乡书,和归2雁也是思乡的典型意象。

我们往往看到这些意象就能联系起思乡的情怀,这是中华名族长期文化积淀产生的一种共鸣。我爱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爱那华美的服饰,陶冶性情的书画,情真意浓的诗词......这是一笔伟大的财富,宝贵的遗产,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无条件的给予呢?

这些民族的精神文化留驻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只消一轮明月,一封家书,一叶孤舟就能引起我们心里无数的乡情。

话扯远了,还是回到正题。“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自问自答,诗人望着漫漫长路叹见不到归程,只见到一个有一个更替的长亭短亭,道出了诗人无限的惆怅。

这里没有明月,没有孤雁,没有直说思乡,却由归途上的一个又一个的亭子,让人眼前仿佛现出那条漫漫的归程。

《涉江采芙蓉》一首南北朝民歌,其中有一句“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与李太白的是词并不属同类,但都有一种道里悠长之感(道路的道,五里一徘徊的里)。

乡愁古今同,只因乡情乃人之常情。只有当你离家之后才会想家,出国之后发现自己竟然也是一个爱国人士,家乡变得那般可爱令人怀念。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常常忘了自己身处的地方,却在离开了之后时时想起。看不见爱,其实已置身爱里。

我们也常常忘了自己,因为我们都习惯了向外看,却忘了回头看看自己。如果身处异国就尽情的思念,如果还在老地方就重新看看这故土,如果感到麻木乏味就用心的挖掘,细心地体味。如果觉得累了,就闭上那双忙碌地注视着身外之物的眼睛,休息一下,关心关心自己......

—— 云亭杂感

4楼:平生只爱才

更读gēng(一声), 连续、

接续的意思。

古代道路上每隔一段路程都会有供人休息的亭子,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 诗人极目远眺问**才是归程,却只看到回家的路上长亭连着短亭(形容故乡极远)。

李 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写平林寒山境界,苍茫悲壮梁元

帝赋云:“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此词境界

似之。然其写日暮景色,更觉凄黯。此两句,白内而外。“瞑色”两句,自外

而内。烟如织、伤心碧,皆瞑色也。两句折到楼与人,逼出“愁”字,唤醒全

篇。所以觉寒山伤心者,以愁之故;所以愁者,则以人不归耳。下片,点明

“归”字。“空”字,亦从“愁”字来。乌归飞急,写出空间动态,写出鸟之

心情。鸟归人不归,故云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写平林寒

山境界,苍茫悲壮。粱元帝赋云“空伫立”。“何处”两句,自相呼应,仍以

境界结束。但见归程,不见归人,语意含蓄不尽。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是何人所写

5楼:羽毛和翅膀

李白《bai菩萨蛮》:“du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 白菩萨zhi蛮

平林漠dao漠烟如织。内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容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写平林寒山境界,苍茫悲壮梁元

帝赋云:“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此词境界

似之。然其写日暮景色,更觉凄黯。此两句,白内而外。“瞑色”两句,自外

而内。烟如织、伤心碧,皆瞑色也。两句折到楼与人,逼出“愁”字,唤醒全

篇。所以觉寒山伤心者,以愁之故;所以愁者,则以人不归耳。下片,点明

“归”字。“空”字,亦从“愁”字来。乌归飞急,写出空间动态,写出鸟之

心情。鸟归人不归,故云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写平林寒

山境界,苍茫悲壮。粱元帝赋云“空伫立”。“何处”两句,自相呼应,仍以

境界结束。但见归程,不见归人,语意含蓄不尽。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6楼:匿名用户

李 白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7楼:朗朗书生

唐朝李白写的《菩萨蛮》,据说是托名李白,未必是大诗人李白写的。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什么意思,?

8楼:匿名用户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的意思是:**是我返回的路程,只看到道路上的长亭连着短亭。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出自《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译文:远处舒展的树林之上暮烟笼罩一片迷蒙,仍是一派惹人伤感的翠绿苍碧。夜色弥漫进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急急飞翔。**是我返回的路程?只看到道路上的长亭连着短亭。

9楼:匿名用户

应该是长亭连短亭吧。

出版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梯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长亭句:古时在驿道上修建的歇憩之所。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全诗形容羁旅愁绪。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是什么意思

10楼:匿名用户

出处——李白《菩萨蛮》

李 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全篇释义

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写平林寒山境界,苍茫悲壮梁元

帝赋云:“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此词境界

似之。然其写日暮景色,更觉凄黯。此两句,白内而外。“瞑色”两句,自外

而内。烟如织、伤心碧,皆瞑色也。两句折到楼与人,逼出“愁”字,唤醒全

篇。所以觉寒山伤心者,以愁之故;所以愁者,则以人不归耳。下片,点明

“归”字。“空”字,亦从“愁”字来。乌归飞急,写出空间动态,写出鸟之

心情。鸟归人不归,故云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写平林寒

山境界,苍茫悲壮。粱元帝赋云“空伫立”。“何处”两句,自相呼应,仍以

境界结束。但见归程,不见归人,语意含蓄不尽。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3. 该句解释

古代道路上每隔一段路程都会有供人休息的亭子

诗人极目远眺问**才是归程却只看到道路上的长亭连着短亭(形容故乡极远)。

11楼:匿名用户

古代道路上每隔一段路程都会有供人休息的亭子 诗人极目远眺问**才是归程却只看到道路上的长亭连着短亭(形容故乡极远)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中“更”字的读音

12楼:匿名用户

读gēng(一声), 连续、接续的意思。

古代道路上每隔一段路程都会有供人休息的亭子,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 诗人极目远眺问**才是归程,却只看到回家的路上长亭连着短亭(形容故乡极远)。

词牌名有哪些

13楼:为谁为谁为

1、如梦令: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无梦令”等。

以李存勗《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为正体,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韵,三十三字四仄韵一叠韵,三十三字五平韵一叠韵,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韵一叠韵的变体。代表作有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

2、忆江南: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

《金奁集》入“南吕宫”。原为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

宋人多用双调。

3、生查子:生查子,词牌名。又名“相和柳”“梅溪渡”“陌上郎”“遇仙楂”“愁风月”“绿罗裙”“楚云深”“梅和柳”“晴色入青山”等。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有双调五体,字数有四

十、四十

一、四十二三种。正体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代表作有五代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北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等。

4、采桑子: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丑奴儿”“罗敷媚歌”“罗敷媚”等。以和凝《采桑子·蝤蛴领上诃梨子》为正体,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另有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叠韵;五十四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的变体,代表作有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等。

5、菩萨蛮: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等。

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历来名作极多。代表作有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

其他词牌名:水调歌头、蝶恋花、定风波、江城子、泌园春、水龙吟、雨霖铃、浣溪沙、忆王孙、醉花阴、鹧鸪天、临江仙

扩展资料:

词牌内容字数:

十六字令16字,捣练子27字,忆江南27字,渔歌子27字,西楼月27字,寿阳曲27字,

忆王孙31字,调笑令32字,如梦令33字,相见欢(亦称乌夜啼)36字,长相思36字,

生查子40字,减字木兰花44字,点绛唇41字,浣溪沙42字,菩萨蛮44字,卜算子44字,

采桑子44字,谒金门45字,九回肠(又名好女儿)45字,诉衷情45字,忆秦娥46字,

清平乐46字,更漏子46字,夜归 46字,阮郎归47字,画堂春 47字,桃源忆故人48字,

摊破浣溪沙48字,贺圣朝49字,太常引49字,西江月50字,南歌子52字,醉花阴52字,

浪淘沙54字,鹧鸪天55字,鹊桥仙56字,虞美人56字,南乡子56字,玉楼春56字 ,

一斛珠57字,踏莎行58字,小重山58字

蝶恋花60字,一剪梅60字,临江仙60字,钗头凤(亦称折红英)60字,唐多令60字,

河传61字,渔家傲62字,苏幕遮62字,定风波62字,破阵子62字,锦缠道 66字,

谢池春66字,青玉案67字,天仙子68字,江城子70字,离亭燕72字,何满子74字,

一丛花78字,御街行78字蓦山溪82字 洞仙歌83字

满江红93字,水调歌头95字,满庭芳95字,八声甘州97字,凤凰台上忆**97字,

凤求凰98字,昼夜乐98字,双双燕98字,念奴娇100字,桂枝香101字,翠楼吟101字,

石州慢102字,水龙吟102字,雨霖铃103字,永遇乐104字,望海潮107字,沁园春114字,

贺新郎116字,摸鱼儿116字,迈陂塘116字,六洲歌头143字,莺啼序240字

菩萨蛮代表作: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译文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纺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触目伤心的碧绿。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急急飞翔。**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短亭。

“长亭更短亭”出自哪首诗,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什么意思,?

1楼 匿名用户 这句诗出自唐代李白的《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意思是过了长亭接着短亭。 具体原文如下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连短亭。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是唐五代词中的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相传为唐代伟大诗人李...

倾国倾城是何意·出自于哪,飞短流长是何意?出自于哪?

1楼 易书科技 倾国倾城 原指君主迷恋女色而亡国,后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此典出自《汉书 孝武李夫人传》 延年侍上,起舞,歌曰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的李夫人原先是个歌妓,她哥哥李延年深通音律,擅长歌舞,武帝非常喜欢他。有一次,李延年在武...

飞短流长是何意?出自于哪,披肝沥胆是何意?出自于哪?

1楼 易书科技 释义 散布谣言,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封三娘》。 从前,在一个官宦人家,有一个叫范十一娘的美貌姑娘。有一次,她带了婢女去逛庙会,正游玩时,忽然感觉到有人注视着她。她回头一看,见一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漂亮女子正对她微笑。 那女子问题 姐姐莫非是范十一娘吗? 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