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于是,然后,之类的同义词,衔接词,因果词

2021-01-01 18:46:08 字数 5552 阅读 6477

1楼:匿名用户

"相反地","进一步说","另外",“因为”,“因此”

2楼:匿名用户

也许..其实..有时候..同样的..

关于因果的诗词有哪些?

3楼:一米八的脖子

1、意抄欲捕鸣蝉,忽然闭袭口立。——

出自清代袁枚的《所见》

译文: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

译文: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译文: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宋代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译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5、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明朝末年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

译文:行善和作恶都必然会有报应,只不过有报应来得时间是早一些还是晚一些的区别罢了。

4楼:匿名用户

关于复因果的诗词:

1. 《点绛唇》

宋代:制

曾觌细雨斜风,上元灯火还空过。下帘孤坐。老去知因果。

风月词情,冷落教谁和。今忘我。静中看破。万事空花堕。

2. 《一枝花叹秀英》

元代:商衟

叹秀英钗横金凤偏,鬓乱香云亸,早是身是名染沉疴。自想前缘,结下何因果?今生遭折磨,流落在娼门,一旦把躯点污。

3. 《西江月》

宋代:夏元鼎

达磨西来说道,十年面壁安丹。争知水火不交煎。因果谩成罗汉。

仰箭射空力尽,依然坠地何言。虚空拶破强参禅。肯把金丹烧炼。

4. 《诗三百三首》

唐代:寒山

天高高不穷,地厚厚无极。动物在其中,凭兹造化力。

争头觅饱暖,作计相啖食。因果都未详,盲儿问乳色。

天下几种人,论时色数有。贾婆如许夫,黄老元无妇。

卫氏儿可怜,钟家女极丑。渠若向西行,我便东边走。

5. 《杂剧》

元代:杨景贤

正名贼刘洪杀秀士,老和尚救江流。

观音佛说因果,陈玄奘大报仇。

5楼:淡淡清香飘千古

昧良心胡秉言

人若昧良心,

天责鬼魅擒。

狡刁毒悍戾,

终会葬其身。

6楼:枫桥映月夜泊

1.善恶若无报,乾坤来必有私

。2.惟有存自仁并积善,千秋不朽在人心。

3.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4.人天小果因,争得入佛位。

5.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

6.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7.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8.善恶忠奸唯天晓,因果报应何必恼。

9.从来天运总循环,报应昭彰善恶间。

10.自古机深祸亦深,休贪富贵昧良心。

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有哪些 10

7楼:匿名用户

表示因袭果关联词语:

由于......所以......

因为......所以......

......因此......

所以......是因为......

之所以......是因为......

正因为.....才......

由于......

因为因此

所以因而

从而以致

致使可见既然

8楼:逍遥九少

表示因抄果关系的关联词语有:因为…袭

…所以……;由于……

因此…… ;既然……那么(就)…… ;

要是……那么……;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既)……就(便、则、那么)。

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

因果关系的概念:偏句说明原因,正句表示结果。

9楼:山山红叶飞

因为bai 所以 既然 就 如果 就 要是du 就不但 还 不但 而且 虽然zhi

dao 但是内 虽然

可是 只要 就 不是 就是 只有 才能

既 又容 无论 都 即使 也 之所以 是因为与其 不如 不仅 而且 要么 要么

10楼:匿名用户

以为 所以 因而 既然就 因此

11楼:美麗分貝

因为 所以 既然 就 如果 就 要是 就 不但 还 不但 而且 虽然 但是 虽然 可是 只要 就 不是 就是 只有 才能 既 又 无论 都 即使 也 之所以 是因为 与其 不如 不仅 而且 要么 要么

这可是我翻遍练习卷找出来得呀!

12楼:手机用户

因为所以

如果就不但而且

不仅还要么要么

只要就不是而是

无论逗既然僦

与其不如

13楼:龙翔凤翥

因为 所以

既然 那么因些

14楼:倪宇伟

一人不225585555

如何学好文言虚词,我总是搞不清楚表顺承、因果、修饰以及什么助词、取独之类的。。。

15楼:匿名用户

关于楼主的提问多是‘而’ 和 ‘之’ 的用法。下附:

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⑤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   ⑥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

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之(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

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

)(《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4.

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

(《石钟山记》)   5.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①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6.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

“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要是就无论只要就如果就因为所以

1楼 百度用户 1 要是 就 2 无论 只要 就 3 如果 就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因为 所以 虽然 但是 不是 而是 如果 就 无论 2楼 纪念d骼 1 不是 而 是 2 虽然 但是 3 如果 就 4 无论 都 5 冈为 所以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无论 也 不是 而是 不光 还 如果 就 1...

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

1楼 窝窝 释怀 aa 都是介词 b 动词,成为 来,表目的 c 结构助词, 的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顺承 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n 2楼 鬼鬼 ca项 从 被 b项 取独 的 c项 表修饰 d项 人称代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