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南京“雨花台砾石层”,早就引起地质学家们的注意和研究了。从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地质学家们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指出南京“雨花台砾石层”是南京晚新生代重要地层之一,它是古长江及其支流古秦淮河、古j除河的沉积物,属于河流沉积相。
为了说明问题,我把几位专家、学者的观点,直接引录如下: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李立文认为:南京附近古砾石层主要形成于距今1000万到300万年的晚第三纪到早第四纪地质年代。早更新统砾石层有下蜀土覆盖,中新统砾石层位于玄武岩之下,上新统砾石层夹于上下玄武岩之间。
所以说,南京附近古砾石层,是多层、多时代的沉积,各个砾石层的岩性特征有所不同。
南京大学地质系康育义副教授认为:南京古砾石层分布很广,是长江中下游沿岸特殊的产物。远至湖北宜昌,近到镇江等地都有它。
以南京为例,雨花台砾石层却是不同地质年代的几套砂砾石层的混名。最早的一套形成于新第三纪的中新世(大约在1000万年以前),它分布于江宁和江浦县,叫洞玄观砂砾层或浦镇砂砾层;第二套广泛分布在六合县境内,叫六合砂砾层,形成于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初期(大约500万年前后)。第三套分布在六合的黄冈、马集一带,叫黄冈砂砾层(大约400万年前的上新世)。
最后一套才是真正的雨花台砂砾层,距今已有300万年的历史了(上新世末)。由于河道不断变迁,这四套古砾石层时而相互重叠,但更多的各自分开,独辟蹊径。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工程师李铁民认为:雨花台砾石层的砾石,之所以品种丰富,与砾石的补给源有关。补给源远,渗合作用大,含量即贫;补给源近,渗合作用小,含量即丰。
雨花台的上源地区,是宁芜火山岩盆地及六合、盱眙火山地区,有含原生玛瑙的火山岩产出,并被古长江及其支流古秦淮河、古滁河剥蚀搬运沉积于雨花台、六合、江浦等地第四纪砂砾层中,南京地区砂砾层富含玛瑙,其近源补给是第一重要因素。
从以上三位专家、学者的研究中,使我们明白了雨花台砾石层的形成过程,形成年代及其特征,以及砾石的**。
从砾石的**看,由于存在近源的补给源,砾石的磨损程度相对减小,因此,有些砾石,并未完全磨圆,呈现出不规则的有棱角的几何形状。反过来说,这些具有几何形状砾石的存在,更证明雨花石中确实有不少“土著居民”。
1991年3月30日,《新华**》发表一篇题为《南京雨花石**有新说》的报道称:省地矿局科技人员提出,雨花石已有1000多万年历史,而长江贯通才200至300万年,从而否定了“搬运说”,肯定了“近源说”。我以为,如果这一论点能够成立的话,只能否定“远源说”,而不能否定“搬运说”。
既然承认雨花石大多数是被磨圆的卵石,就必然存在“搬运”过程;即使近源的也存在“搬运”。再说,长江“贯通”才200到300万年,那么,没有“贯通”以前,上游的水是怎样入海的呢?存在不存在比长江更早水系呢?
退一步说,即使长江“贯通”于200到300万年,那么“雨花台砾石层”最晚也是形成于100万年到300万年之间,正好与长江“贯通”的地质年代相吻合。因此否定“远源说”论据不足。这一学术问题是值得研究的。
曾经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认为流水不可能把千里外的石头搬运到南京附近沉积下来。
回答是肯定的。自然力的巨大威力,往往是人们难于理解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不妨引用几个实例。
1956年9月24日,龙卷风卷走了上海浦东江边上一个三四层楼高、重十一万公斤的储油桶,抛落在120米远的地方;还把一座三层教室大楼吹塌、一座钢筋水泥大楼削去一角。象这样大的风力,在历史上、在世界各地均有记录,把房屋、大树、牲畜和人,卷入空中,抛向他处。用“飞砂走石”一词,远不能形容其威力。
这是风力搬运石头。
再看冰雪。秘鲁境内的瓦斯卡兰峰,海拔6768米,1970年5月31日发生**,冰帽从悬崖下落到冰川盆,顿时腾起冰雪粒的蘑菇云,同时向外溢出巨量冰雪流,挟带着悬崖上的碎石、泥土,激起世界上最大的冰川泥石流,总量三千万立方米。它沿着河谷以每小时三百公里的速度,疯狂地往下冲,产生了气浪和石雨,把重达三吨的岩石抛到六百米以外。
它还翻越一百米高的分水岭,席卷了岭下的容加依城,造成两万多人死亡。这是冰雪流造成泥石流搬运石头的威力。
冰川是大自然的雕塑师。加拿大劳伦高地,在200万年前,覆盖2000米厚的冰层,它流动时,推走了前缘地面的土壤、石子,一直带到了美国中、西部地区。美国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表土层,被冰川推移,沉积在康涅狄州沿海地区,形成了长岛。
第四纪冰川时,巨大的冰川刨削着地层,大量的白垩、小石块和砂子被带到岛附近,逐渐堆积,形成高耸地面的自主丘陵。这是冰川的威力,可称为“移山填海”了!
地球曾经经历过多次大冰期,第四次冰期是最近的一次,持续100多万年,形成全球性的大冰期。我国的长江流域也不例外,冰川把被风化剥蚀的砾岩冻结成冰块,形成“冰役”,载着石头,沿长江滚滚而下,到入海处的下游沉积下来。古长江的入海处,在今镇江附近,离南京很近。
所以说,雨花台砾石层的砾石,是风力、水力、冰力等自然力的综合作用,搬运沉积而成的。
漂亮的南京雨花石究竟是从**来的呢?
2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南京雨花台的雨花石名闻天下,落迹四方。它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是著名的收藏品之一。时逢降雨,雨滴打湿石子后更是色彩斑斓、鲜艳夺目,因此得名“雨花石”。
原来,它们来自长江上游。2000多万年前,长江上游的地壳曾发生过强烈运动,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岩浆与一些有机物和无机物混合,形成了各种颜色的岩石。这些岩石本来是很大的,但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化成一块块的小石块。
它们被流水带入长江上游水中,长江水又把它们从上游冲到南京。当时南京一带地势平坦,长江水流至此地,流速减缓,小石子便被沉积在这段河床底部。小石子从上游山区长途跋涉到南京,在河水的冲洗及石子之间的互相冲撞和摩擦之下,个头变小,棱角也被磨去,便形成了今天卵形的雨花石。
天长日久,石子在河床中越堆越多,河道淤塞,于是,河水只好另找出路,从其他的途径流入大海。因此,雨花石不仅雨花台有,长江古道的附近地区也有,只是它们还静静地在地下熟睡呢!
生气勃勃震耳欲聋欣喜若狂形态各异五彩斑斓茹毛饮血哪一个是神情词语它的近义?
3楼:江w雪
欣喜若狂是神情词语
欣喜若狂近义词喜出望外
心花怒放,兴高采烈
茹毛饮血毫不相干五彩斑斓欣喜若狂形态各异这些词语中哪个可以描写老鹰?
4楼:热心网友
个人觉得抄
这几个成语都不太适合,袭如果要bai从这几个成语当中另选du出来一个的话
zhi,第1个如毛孔雀更适合一dao些。要不我给你推荐两个吧,第1个是阴气长空阴虚长空这个成语的意思,我相信从字面上你应该就能理解了,第2个的话就是生字表现,老鹰飞在天空的时候,伸出脚线是非常热门,使用它是非常好的成语。
5楼:匿名用户
凌空翱翔因为老鹰飞的很高
南京雨花石
6楼:匿名用户
真的雨花石有什么特点:
1 色状:雨花石是一种天然的化石,就像琥珀,石头里面能看见很多自然的形状和颜色,现在能见较多的形状是条纹状,颜色以黄红绿居多。如果能有风景或人物的形状在雨花石里面,那么这将是一个**极高,极为贵重的佳品,很难得的。
2 形状:石头大家都见过,石头不可能有规则的形状,雨花石一般以非规则的椭圆型为主,厚度不一,总之一句话,自然的一定就是非规则的。
3 硬度:雨花石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所以硬度极高,石头嘛,鸡蛋肯定碰不了的,呵呵。
4 重量:石头肯定是比较重的,拿在手上掂量掂量一般就能感觉出来。
假的雨花石的特点:
1 以人造玻璃和树脂假制:玻璃材质的东西容易碎,形状比较规则(比如球状),图案也比较规则,没有什么自然的痕迹。树脂假制的就更能分辨了,一般市场销售此类假冒的雨花石都是圆形透明薄片,里面有些图案,质地较软。
包装是一张塑料袋。
2 以鹅卵石充当雨花石:这类假冒市场上常见,因为鹅卵石具有雨花石大多的特点,分辨此类区别主要是看色状,鹅卵石里面没有形状,一般是一团暗红或暗黑,所以鹅卵石不具有观赏价值,它只能当作石料用,比如铺设公园里的小径,现在大多数的地区都能见到的。
雨花石是个美丽的,希望喜爱雨花石的朋友越来越多,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能一眼识别真假。
另外,现在一般市场销售的雨花石礼品盒,这里面的石头大多是经过打磨抛光的,打磨是因为雨花石没有规则的形状,需要打磨之后能有个比较合适的形状,以适应人们的审美和便于装盒。抛光使雨花石的表面变的圆滑有光泽,并且不需要置于水中保存。
7楼:匿名用户
相传1400年前南朝梁武帝时,有位叫云光的高僧,在今南京中华门外石子岗设台讲经,感动上苍,落花如雨,坠地化为五彩石子:讲经处即雨花台(原先叫石岗台),五彩石即雨花石。1955年,在南京北阴阳营,出土了新石器时代含在死者口中和置于陪葬陶罐中的76枚雨花石,可以说,我们的祖先5000多年前就赏玩或珍视雨花石了。
雨花石以晶莹玉润的质地美、钟灵毓秀的形态美、瑰丽璀灿的色彩美、莫测变幻的纹理美、匪夷所思的呈像美以及神韵天成的意境美,奠定了其在观赏石中独特的地位与价值,被誉为“天赐国宝”、“石中皇后”!
雨花石的孕育到形成,是在距今约4.3亿年至300万年之间,经过了原生形成、次生搬运和沉积砾石层这三个复杂而漫长的阶段,也可谓是历尽沧桑方显风流了。
雨花石生成艰难,收藏亦非易事。它不仅是财力、眼力、毅力和缘份的结合,收藏过程本身,也是对藏石人综合的考验。人有多深,石有多深;石品反映人品,人品决定石品。
只有人石合一,才是藏石者最高的境界!就收藏的艰辛而言,恐怕也只有藏石人自己方能体味了。
雨花石得一常品易,得一珍品难,得一精品、绝品,更是难上加难!“一吨黄砂四两石,百吨石中无一珍”,由此可见一斑。
南京雨花台名满天下,世人多以为雨花石产于雨花台,其实是不确的。雨花台以前曾产过雨花石;但雨花石现在的主产地,其实主要在毗邻南京的仪征(隶属扬州)、六合一带,其品质,尤以仪征的月塘、青山和六合的八百、横梁为佳。而南京,由于其特有的历史渊源和丰厚的石文化底蕴,目前依然是国内乃至国际最大最主要的雨花石集散地和活动中心。
作为雨花石的故乡,南京、六合、扬州,喜爱和收藏雨花石的人更是越来越多。自然形成的雨花石,不同于人工制作的工艺品,由于资源的有限和其纯天然的魅力,其收藏的潜力和投资的价值也在迅猛地提升,愿“石中皇后”雨花石这朵奇葩越开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