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孟浩然是怎么认识的,他们的友谊怎么样

2020-12-28 18:27:37 字数 6580 阅读 9409

1楼:匿名用户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2楼:東坡先森

李白称孟浩然为老师。李白很少夸奖人,但他夸奖孟浩然,可见孟夫子很厉害的。他们是通过诗文结识的,文人嘛,惺惺相惜。

3楼:小水灵

我觉得八成是吟诗……

李白和孟浩然是怎么认识的

4楼:

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27岁的李白在金陵千金散尽,漂泊到武汉时遇见了安陆蔡十。蔡十给他谈起了云梦泽。他辗转来到云梦泽一带的安陆,而后结识了诗人孟浩然。

李白与孟浩然的英雄相惜,流水高山,成了文坛的千古佳话。

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扩展资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

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

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5楼:情何以堪的你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首句点明送别之地是黄鹤楼,次句点明送别的时间是花开似锦的暮春三月,也暗示了这烟花美景将伴随友人一路直到扬州。扬州当时是繁华之都,这时节肯定也是花团锦簇,春光烂漫。

后两句传情达意,诗人将离别之情寄托在碧空与江水之间,言虽尽而意未尽,令人回味无穷,堪称送别佳作。

6楼:莱怀雨扶姬

李白与孟浩然第一次相见就是李白生活的安陆的时候,那年李白大概28岁,而孟浩然40岁左右。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名声在外。李白专程前往鹿门山谒见浩然,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

于是,相约来到江夏(今武昌法工瘁继诓荒搭维但哩),游历月余,最后,孟浩然要去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相别。看着好友离去,李白思绪万千,欣然写下千古绝唱《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和谁是好朋友,他们是怎么认识的

7楼:戒了鱼的猫

他的好友有下面的一些人

还有一 些时送好友的诗词 看一下好了王昌龄

孔巢父韩准

裴政 张叔明

陶西 杜甫

高适李留

北海道士高如贵

贺知章汪伦 孟浩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宋六家)。 明初朱右最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

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

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1039~1112) 。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

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

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三苏之中,苏洵和苏辙主要以散文著称;苏轼则不但在散文创作上成果甚丰,而且在诗、词、书、画等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地位。

李白和孟浩然的友谊像什么

8楼:寂寞

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往日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业上相互帮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我们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诗句,就能很好的体现了他们分别、惜别依依不舍之情。

李白和孟浩然是怎样认识的

9楼:樊广中

对李白和孟浩然的交游,前人都未认真稽考。

开元十五年前,李白足迹未涉襄阳,孟浩然也未离开鹿门山,两人不可能结识。

据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和孟浩然《溯江至武昌》得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当作于开元十六暮春。

詹锳先生已对李白的《赠孟浩然》有精辟的考证,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七年。

而《春日还山寄孟浩然》一诗,据陈贻焮考证,开元二十六年孟浩然辞幕归家,所以此诗当作于是年之后。

同时,两人交游过程中,认识了一批共同的朋友:王昌龄、崔宗之、元丹丘、参寥子、苏秀才,这也应该看作两人一生中很重要的事迹,值得**。

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友情

10楼:西早木木

孟浩然也是唐朝 的大诗人,虽然名气不及李白,但是个李白的关系非常的好。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可谓亦师亦友。他们之间互 相帮助、感情深厚,从李白的诗句中也可以窥见一二。

李白与黄鹤楼有不少故事。李白第一次游黄鹤楼的时候,面对美景,自然是诗情大发。正想提笔赋诗,却见壁上已有诗作,那是崔颢的《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读完全诗,惊得半天没有说话,这等好诗,岂非凡人能做。于是李白感慨到: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提诗在上头。”据说后来李白一直心有不甘,竟然还有让自己不敢下笔的地方,胸中 块垒,难以展抒。

李白和孟浩然关于友情(或友谊)的故事

11楼:星月飞霜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首句点明送别之地是黄鹤楼,次句点明送别的时间是花开似锦的暮春三月,也暗示了这烟花美景将伴随友人一路直到扬州。扬州当时是繁华之都,这时节肯定也是花团锦簇,春光烂漫。

后两句传情达意,诗人将离别之情寄托在碧空与江水之间,言虽尽而意未尽,令人回味无穷,堪称送别佳作。

12楼:匿名用户

李白写给孟浩然一首诗《送孟浩然之广陵》

13楼:匿名用户

李白和孟浩然是朋友,

李白与孟浩然的友情

14楼:丝烟抹茶

李白和孟浩然,是相当要好的朋友。当时,李白是看了孟浩然的《春晓》,觉得这首诗写得很妙,而后二人成了朋友。后来,一次,李白游黄鹤楼。诗情大发,正想提诗,却见崔颢的诗已然在墙上: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一看这诗,写得如此之妙,顿时间觉得自己刚才想好的那首诗,不如见崔颢的这一首。于是,诗兴也荡然无存。

回来后,看见孟浩然,就把这首诗说给了孟浩然听。浩然也觉得这首诗写得妙。

后来一次,李白独自游金陵凤凰台,效仿崔颢的格律,写了首诗《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后来有一年的烟花三月,李白和孟浩然又来到了在黄鹤楼,这一次,是为了送孟浩然下扬州。

面对离别,李白百感交集,吟出四句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孟浩然听后,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说:崔浩写的是八句诗,你的只有四句。可是你的这四句却胜过了他的八句。

而后又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说:你知道吗,你这是赢在了我们二人之间的感情上啊。

15楼:匿名用户

诗篇名。唐代李白作。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汉。

广陵,即今江苏扬州。全文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前两句轻快流畅,意境优美。后两句情景交融,显示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是千古传唱的名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gù rén xī cí huáng hè lóu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

yān huā sān yuè xià yáng zhōu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

gū fān yuǎn yǐng bì kōng jìn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

wéi jiàn cháng jiāng tiān jì liú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

【释义】

1、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昌黄鹄矶,背靠蛇山,俯临长江。

2、之:往,去。

3、广陵:扬州的旧名。

4、故人:老朋友。

5、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6、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7、下:沿江顺流而下。

8、尽:消失。

9、惟:只。

10、天际:天边。

译文老朋友离开西边黄鹤楼,在明媚的春天里去往扬州。孤帆远去在水天尽头,只见长江向天边奔流。

【赏析】

名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两句叙述友人顺江东下扬州的情形,“烟花”两字点染出柳如烟、花似锦的一派春光,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惆怅情绪淡淡寺流露了出来。后两句着意描写友人“西辞”,一片孤帆,伴着诗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连的远方,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诗人却仍伫立楼头,凝眸远望,不愿离去。诗中没一个字说到离愁别思,但字里行间却分明流露出朋友远去的惆怅与留恋。

在诗人笔下,深厚的感情寓于动人的景物描绘之中,情与景达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

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称赏的诗界名士,曾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赠诗称誉之。漫游天下名山名城,本是性格开放的盛唐文人的风尚,寓居湖北安陆的青年李白,早就有一番“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的旅游经历。因此他在武昌名楼——黄鹤楼,送别诗界名士——孟浩然,去游历江左名城——扬州(古时称为广陵),面对着把名楼、名士、名城联系在一起的“三名兼备”的旅游盛事,他诗情勃发,对世界的感觉是色彩明丽的,浑无丝毫感伤。

开头两句本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目的地,但这种交待被“烟花三月”这个鲜丽的意象感觉化了。李白不是有过一个“梦笔生花”的故事吗?想不到作为他的天才之象征的做梦中笔头生花,竟生成了送别时的三月烟花,赢得前人称此句为“千古丽句”。

天空也被明丽的世界感觉所感动了,它变得一碧如洗的空明,在它底下顺流行进的“孤帆远影”,何尝有一丝孤独感和苍凉感?它牵引着的是海阔天空的生命向往。生命如流水,别情如流水,无限关注依恋的眼光追随着消失在视野之外的孤帆远影,也就化作水天与共,千古长存的长江巨流了。

名楼送名士赴名城的一瞬而永恒的情景,便成了盛唐诗人的旅游豪兴的诗化象征。

王维和孟浩然他们是什么诗派的代表诗人

1楼 匿名用户 我来答共1条回答 热心网友2016 09 26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 谢灵运 谢朓的后继者,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 山水田园诗派 。其主要作...

我老公梦见和白人结婚他也不认识是怎么回事

1楼 李少文 他对现有婚姻已倦怠了。 2楼 咦00哎呀 梦这种东西本来就乱七八糟的!别纠结 做梦梦见自己结婚,但我不爱我老公,而且我也不认识他 3楼 匿名用户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由心生,心中焦虑。说明你最近有着某种的心理压力,或者来自身体的不适导致这类梦。梦是虚幻的,合理调整自己最好,望采...

凌昆和周杰伦怎么认识的,昆凌和周杰伦是怎么认识的?

1楼 杜匀 据知情人透露,昆凌与周杰伦的这段恋情始于《青蜂侠》,当时周董接待《青蜂侠》导演michel gondry到台湾宣传,在好友黄立成的夜店搞派对,其间穿黑皮衣及短裙的昆凌秘密现身,与周董互动正欢,party结束后,周董更是贴心地安排公司白色专车送昆凌回家。两人的恋情始浮出水面。而周杰伦与昆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