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作品谈谈阮籍《咏怀》诗的创作特点

2020-12-27 08:18:05 字数 5009 阅读 6520

1楼:冰蝶恋

谓以诗歌形式抒发情怀抱负。 三国 魏 阮籍有《咏怀》八十二首。 清 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五:“咏怀古迹,皆当在傍晚时邪,此事之必不然也。”

用诗歌来抒发情怀,寄托抱负。如 三国 魏 阮籍 有《咏怀诗》八十二首。《隋书·隐逸传·李士谦》:

“ 士谦 平生时为咏怀诗,辄毁弃其本,不以示人。” 唐 温庭筠《寄渚宫遗民弘里生》诗:“未肯睽良愿,空期嗣妙音。

他时咏怀作,犹得比南金。”

其一翻译: 夜里睡不着觉

起床坐着弹琴

月光照在薄帷上

清风吹着我的衣襟

孤鸿(天鹅)在野外哀号

飞翔盘旋着的鸟在北林鸣叫

这时徘徊会看到些什么呢?

一切都是叫人忧伤的景象

诗中运用了动静相生的手法塑造了主人公孤独,寂寞,忧伤的形象还有和直抒胸臆 (第四联) 和寄情于景(第二联),象征(第三联)。

阮籍《咏怀》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象征性。阮籍咏怀之时,多不直抒胸臆,“口不臧否”,立身谨慎是其在险恶政治环境中保护自己的手段,但他并未真正忘怀世事。于是选取一些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通过对它们的堆积、组合,隐晦表达自己的感情。

这些象征意象大体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历史人物和事件。他们具有丰富的历史蕴含,能表达复杂深刻的情感,成为阮籍宣泄情感的首选对象。

例如: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

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流盼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宿夕同衾裳。

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其十二)这首诗取《战国策·楚策》江乙说安陵君及《战国策·魏策》龙阳君悲鱼两个典故,说明安陵、龙阳虽以色侍君,但都能为了丹青著誓,永代不忘而忠贞不渝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色

2楼:小白家里小白

一、长于抒情

阮诗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非一时一地之作,是其一生政治感慨的记录。后人对之多有关注和评价。作为玄学家的阮籍,其生活于魏晋易代之际,在人命危贱的时代,迫于司马氏集团的黑暗统治,其人生理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因此,只有寄情老庄,将一位正直知识分子的满腔愤懑发而为咏怀诗,形成其为独特的抒情风格,其抒情意味极浓,各篇都有感而发。举以下以明之:

《咏怀》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释义:夜里睡不着觉,起床坐着弹琴。月光照在薄帷上,清风吹着我的衣襟。孤鸿(天鹅)在野外哀号,飞翔盘旋着的鸟在北林鸣叫。这时徘徊会看到些什么呢?不过是独自伤心罢了。

这首诗是他全部咏怀诗的序曲,为其咏怀诗奠定了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基调。统观全诗,诗的主人公从夜中不寐而披衣弹琴,看到月映薄帷,感到风动衣襟,再听到或想象到孤鸿翔鸟,诗人以情观景,以景衬情,诗人通过大胆的想象,层层变幻,把那难言的忧思和愤懑生动地表现出来,这不能不说是其抒情的一大特色。

上例可见出阮诗长于抒情的特点,其情或激越,或缓和,或深广,都与作家所处的险恶的时代环境以及中国美学重视抒情的民族特色不无关系,加之作家心灵负荷的沉重、对老庄哲学的仰慕、嗜酒佯狂的放达性格,其《咏怀》组诗中的抒情味可见一斑。

二、工于比兴和象征

关于比兴和象征,可以看出阮诗工于比兴和象征,除了诗人对艺术境界的追求外,更多的是诗人别有所托。这也与其所处时代有关,他不满司马氏,但身仕乱朝,常恐遭祸,故处世极为谨慎。

作诗亦不便直言,常常借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这恐怕也是情理中事。阮诗工于比兴象征,还源于其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大胆继承和发扬光大,这是一位有识之士在文学创作上的大胆尝试。

中国诗歌贵在含蓄。反观阮诗的比兴,我们显然不能把它仅仅视为一个艺术技巧,诗中那生动的形象,高度概括的描写,显与其深厚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现实意义密不可分。

诗人运用“比兴”传情达意,除了上文所述“不便直言”的政治原因外,更主要的是诗人为了把诗写得含蓄蕴致,这是一种形象思维的最佳表达,与诗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有关,从美学的角度言之,可见诗人的艺术境界一旦付诸于诗,显然是悦人耳目、美不胜收的,这即是阮诗“可以陶性灵”(钟嵘《诗品"上》)的缘由之一。

阮诗充满苦闷、孤独之情绪,诗人把来自现实社会的压抑发而为诗,心中那难以排遣的苦闷不得不寄托于诗,面对污浊的社会、短暂的人生,诗人“立象以尽意”,让其象征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不愧为诗中的神来之笔,故其情慷慨激昂,如雷贯耳,达到了震摄人心的艺术效果。

三、精于用典

众所周知,典故是在神话或历史事件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当下事件、情状或环境的心理、语言和文化行为。在司马氏的高压政策下,阮籍怀才不遇,作为文化人的他,不得不凭借古人古事来隐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故其用典之多已成必然。

3楼:匿名用户

从古至今,阮籍咏怀诗(以下简称阮诗)的研究者大多认为,阮诗隐晦难懂,这是一大缺陷。其实,这正如有人说《左传》“富而艳”是“浮夸”,笔者认为,“隐晦难懂”正如“富而艳”一样,是一种艺术至境,而非阮诗的缺点。正由于阮诗“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才鞭策着越来越多的诗评者和诗作家去解读和借鉴阮诗的精华,这正是阮诗充满艺术生命力之所在。

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略论之:

一、长于抒情

阮诗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非一时一地之作,是其一生政治感慨的记录。后人对之多有关注和评价,如:

钟嵘曰:“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会于风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颇多感慨之词”《诗品

4楼:匿名用户

<咏怀诗》风格特征是质直而曲折,明朗而又晦涩。意旨时常难以把握。唐李善说,"(《咏怀诗》)虽志在讥刺,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文选》注)。

钟嵘评价说:"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方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诗品》)。

虽"归趣难求",但诗中的大体指向并非"难求"。其精神实质是与建安风骨一脉相传的⑺。"情言其志"(《诗品》序),只要把握住阮籍心中志向,他诗里所要表现的感情也就显而易见了。

《咏怀诗》对五言诗的发展贡献巨大,在五言诗的发展历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在形式上继承了《诗经》比兴寄托、象征寓意的手法,在情感上又带有浓厚的楚辞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南宋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记载了钟嵘对其诗的评价:

"嗣宗诗,其源出于风雅,无雕虫之巧,而咏物咏怀,可以陶性灵,发幽思;言犹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外。洋洋乎源出于风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可谓确评。

后世东晋陶渊明《饮酒》,北朝庾信《拟咏怀诗》,唐代陈子昂、张九龄的《感遇》,李白的《古风》等等著名组诗,都是阮籍风格体式的延续。

阮诗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非一时一地之作,是其一生政治感慨的记录。寄情老庄,将一位正直知识分子的满腔愤懑发而为咏怀诗,形成其为独特的抒情风格,其抒情意味极浓,各篇都有感而发。而且阮诗工于比兴和象征,除了诗人对艺术境界的追求外,更多的是诗人别有所托。

5楼:c魑魅魍魉

内容上以感叹身世为主,也包含着讥刺时事的成分,在表现方式上则曲折隐晦。本文参照历代评价,主要从意象运用和玄学影响两方面,分析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色。

6楼:匿名用户

颜延之曰:阮籍在晋文代常虑祸患,故发此咏耳。

李善曰:嗣宗身仕乱朝,恐罹谤遇,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故粗明大意,略其幽旨也。

【节案】晋书本传云: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又云:

籍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斯则《咏怀》之作所由来也。而臧否之情托之于诗,一寓刺讥,故东陵吹台之咏,李公、苏子之悲,园绮、伯阳之思,高子、三闾之怨,诗中递见。

此李崇贤所谓文多隐避也。

陈沆曰:阮公凭临广武,啸傲苏门,远迹曹爽,洁身懿师。其诗愤怀禅代,凭吊今古。

盖仁人志士之发愤焉,岂直忧生之嗟而已哉。《诗·大雅》:仲山甫永怀。

永咏古通。《尚书》:歌永言。

《汉书·艺文志》引永作咏。

师古曰:咏者,永也;永,长也,所以长言之也。

晋书本传:籍作《咏怀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

自叙 余既笺汉魏乐府风诗,复为鲍谢二家诗注。以癸亥之春,南归过武林,访诸君贞壮湖上,得见仁和蒋东桥所注阮嗣宗咏怀诗。假归卒读,窃叹东桥是事感我无穷。

昔李崇贤论嗣宗诗,谓有忧生之嗟,文多隐蔽,难以情测。故粗明大意,略其幽旨。何义门讥之,谓籍之幽思所谓有甚于生者,注家何足以知之。

崇贤颇采颜光禄沈隐侯说,亦第见之昭明所选十七首中。东桥举全诗八十二首,欲表嗣宗千古不明之志。信能突过崇贤否乎?

不为义门所讥乎?

余安敢重注,世变既亟,人心益坏,道德礼法尽为奸人所假窃,黠者乃藉辞图毁灭之。惟诗之为教,最入人心,独于此时学者求诗则若饥渴。余职在说诗,欲使学者由诗以明志而理其性情,于人之为人,庶有裨也。

念参军沈抑藩府,康乐未忘华胄,其诗虽工,其于感发人心,不若嗣宗为至。东桥是注为益讵少,然有附会失实者,有为旧说所误者,有未明嗣宗用古之趣者。苕苕千载,余取而重注之,其视东桥所得几何,顾余宁受讥后人。

余于此时不重注嗣宗诗,则无以对今之人,其于嗣宗犹后也。

古之人有自绝于富贵者矣,若自绝于礼法,则以礼法已为奸人假窃,不如绝之。其视富贵有同盗贼,志在济世,而迹落穷途,情伤一时,而心存百代。如嗣宗岂徒自绝于富贵而已邪?

余是以欲揭其志,尽余所能知者,以告今之人。钟嵘有言,嗣宗之诗源于小雅,夫雅废国微,谓无人服雅而国将绝尔。国积人而成者,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既废,国焉得而不绝?

非今之世邪。余以饥寒交困,风雪穷冬,茅栋孰忧,妾御求去,故乡路阻,妻孥莫保,暮齿已催,国乱无已,而独不废诗。余亦尝以辨别种族,发扬民义垂三十年,其于创建今国,岂曰无与。

然坐视畴辈及后起者藉手为国,乃使道德礼法坏乱务尽。天若命余重振救之,舍明诗莫由。天下方毁经,又强告而难入,故余于三百篇既纂其辞旨,以文章之美曲道学者,祈其进窥大义。

不如是,不足以存诗也。

今注嗣宗诗开篇鸿号翔鸟,徘徊伤心,视四牡之诗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王事靡盬,我心伤悲,亦复何易?嗣宗其小雅诗人之志乎,故余于其事不敢妄附,于其志则务欲求明。不如是,不足以感发人也。

往往中夜勤求未得,则若有鬼神来告,豁然而通,余是以穷老益力,虽心脏积疾,不遑告劳者,为古人也,为今人也。夫古人往矣,以余之渺思上接千载,是恶能无失。俟余他日有所考见者与所解悟者,当补正之。

倘其无及焉,以余之不负古人,则后之人宁独负余,亦必有以匡余矣。

丙寅正月二十日 黄节 叙于宣武城南寓斋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诗经》主要的艺术特色

1楼 匿名用户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 叠字连绵词来状物 拟声 穷貌。 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

结合文学作品谈现实主义特征,结合具体文学作品谈现实主义特征

1楼 匿名用户 首先,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 。20世纪上半叶, 罗兰主义 是现实主义作家的基本立场。他们猛烈抨击不人道的社会现实,批判社会对人的异化,谴责统治者的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同情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人民,同情无产阶级革命,向往没有人压迫人的美好未来。 但由于把 博爱 当...

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埃及美术中的正面律

1楼 匿名用户 这是埃及绘画和浮雕中最典型的造型方式。古代埃及艺术家的任务不是把所见到的情景如实的描绘下来,而是基于永恒的信念,他们要劲可能的把人物的一切特点留下来,把头像画成最骨骼起伏特点的侧面 为保留人的精神面貌,眼睛被画成正面的样子 由于从正面最能表现身体形象,所以躯干以正面角度描绘 他们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