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花木兰》的故事取材于南北朝的又称快快

2020-12-27 05:50:39 字数 7019 阅读 8889

1楼:李家思

豫剧《花木兰》的故事取材于北朝叙事诗《木兰辞》,又称《木兰从军》

2楼:匿名用户

取自南北朝乐府歌词《木兰辞》

南北朝称面条是什么?

3楼:诸像非像

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中收录的“水引”、“馎饦”,“水引”是将筷子般粗的面条压成“韭叶”形状;“馎饦”则是极薄的“滑美殊常”的面片。

豫剧的相关知识(发展历史、流行区域、经典剧目、人物等)

4楼:牙牙的弟弟

一、发展历史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是在河南盛行的时尚小令(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艺术后发展而成的。

清朝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河南已流行梆子戏。据当时的碑文资料记载内容,明皇宫是当年演剧各班祈祷宴会之所,代远年湮,亦不知创自何时。

据清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书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杞县志》记载,当时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等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

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河堤决口,庙宇冲塌,瓦片无存”,可见在道光之前,梆子戏就已在河南存在。

豫剧形成以后,由于语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封丘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符调”;

以商丘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

二、流行区域

据文化部统计,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以及新疆、台湾等省市区都有专业豫剧团分布。

三、经典剧目

1、《春秋配》

豫剧《春秋配》是豫剧大师陈素真的代表剧目,是豫剧传统剧目。

该剧描写的是李春华与姜秋莲历经坎坷和磨难终成姻缘的感人故事,剧名因取自剧中人物之“春”“秋”二字而得名。

《春秋配》是一出传统唱功老戏,很多剧种都有,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冗长,后多只演“捡柴”“砸涧”两折。

尤以“捡柴”一场最为经典,这也是陈素真花费心血精益求精之作,是一出集唱功、念白及表演于一体的折子戏,展示出古代男女主角,借荒郊拾柴火之际谈情说爱的画面,展现出主人公姜秋莲率真的性格,及敢于大胆追求爱情的勇气。

2、《穆桂英挂帅》

《穆桂英挂帅》,为 豫剧作品,原名《老征东》或《杨文广夺印》;1954年,经宋词改编,更名《穆桂英挂帅》,由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剧本于1956年出版,收入《戏曲选》第3卷(1959);其主要剧情为:杨家将屡次率兵击溃辽军,保住了大宋江山,天下太平;

佘太君离朝带领全家转回河东,然而忠心耿耿的佘氏太君却心系国家安危,遂派文广、金花进京打探。此时安王造反,宋王校场选帅。少年气盛的文广、金花在校场刀劈王伦夺得帅印。

宋王得知杨门之子遂封穆桂英为帅出征。为了国家安危,老年的穆桂英披上旧日的铠甲,满怀豪情又擂响了出征的战鼓。

3、《三上轿》

《三上轿》,豫剧传统剧目,戏全本《假金牌》之一折 。原本是胡唱八唱的(送客戏),1932年**二十一年被豫剧皇后陈素真改编加工整理后,轰动大中原。

14年后(1944年)陈素真将此剧传授于豫剧大师崔兰田,崔兰田宗深沉、悲壮的豫西调,她将此剧改为豫西调唱腔,仍造成巨大轰动。

此后又被越剧、评剧、秦腔、黄梅戏、庐剧、河北梆子、晋剧、蒲剧、川剧、平调、淮海戏、怀调、泗洲戏、淮剧等其它剧种移植了此剧。

四、代表人物

1、陈素真

陈素真(1918年4月30日-1994年3月29日),女,乳名:佩玉,原名:王若瑜。

祖籍:陕西富平,出生于:河南开封,名门望族,官宦之家。

曾居住于:陕西、湖北、甘肃、河北,而后定居于:天津市。

曾担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北省文联委员,天津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文化局顾问、天津市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荣誉职务。

她8岁拜师,10岁登台,成为豫剧界第一代女演员。13岁收徒,人称豫剧甘罗。她是戏曲教育家、豫剧改革家(将古典舞、哑剧融入豫剧)。

并首创豫剧界第一个流派“陈门(陈派)艺术“,被观众及剧作家和戏曲大师们誉为:豫剧一代宗师、豫剧舞台上的一尊美神、河南梅兰芳、豫剧皇后、豫剧三鼎甲之首、梆子大王(豫剧大王)。

陈素真在豫剧六大名旦中年龄最大,从艺最早,成名最早,并且是唯一一位有着生、旦、净、丑等各行当艺术功底的豫剧大师。

此外,豫剧六大名旦中有五位都以唱为主,而陈素真则是边打边唱、边唱边舞,唱、念、做、打、舞综合运用,精湛的艺术,被视为中国豫剧六大名旦之首。

2、常香玉

常香玉(1923年9月15日-2004年6月1日),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豫剧表演艺术家。

常香玉为第

一、二、

三、五、

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沈阳**学院教授等职。

常香玉,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

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3、马金凤

马金凤,原姓崔,小名金妮,1922年出生于山东省曹县,豫剧演员,豫剧六大名旦之一。

马金凤,6岁随父学河北梆子,7岁登台配戏,9岁改学豫剧。14岁正式登台担当剧目主演,早期艺名“花蛾子”,40年代末唱红于安徽省界首市,绰号“盖九州”,代表作有“两花一挂”即《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

曾任商丘、洛阳豫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剧协河南分会副主席。

4、唐玉成

男,1895年出生,河南省虞城县利民镇申台寺村人。唐玉成是豫东调最有代表性的红脸(老生)演员,原名子信,誉名红脸王、著名豫剧大师、豫东调创始人、豫剧红脸宗师、豫东红脸代表人物、被誉为 “红脸王”、 豫剧“麒麟童”。

5、王素君

王素君(1933一 ) 女,河南省开封市人。老一代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攻旦行,又是豫剧文小生泰斗,曾是豫剧舞台上少有的“生旦两门抱”的全才演员。

自幼入许昌著名的“二油梆”戏班学戏,并随戏班演出于许昌及周围许多县市。与王敬先、王秀兰并称为“汴京三王”。

5楼:知道认证团

豫剧, 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

因为河南省简称“豫”,所以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仅次于京剧,居各地方剧种之首,

豫剧《花木兰》

常香玉在1936年随周海水班社到开封,演出于醒豫舞台。1937年成立中州戏曲研究社,演出由王镇南编写的《六部西厢》、《哭长城》等古装戏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现代戏《打土地》。《打土地》是豫剧演编现代戏的开始。

与此同时,永安舞台的王润枝、马双枝、鼓海豹、杨金玉等也演出了不少传统剧目。名角云集,促进了豫东调、豫西调的合流,促进了河南梆子的发展和提高。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开封后,狮吼剧团、周海水的泰乙班,以及常香玉等团体和演员先后到西安,并以西安为中心,在西北城乡演出,扩大了豫剧的影响和流行地区。

从抗日战争开始到建国前,西安也出现了不少豫剧团体,如樊粹庭领导的狮吼剧团,常香玉为首的香玉剧社,毛兰花为首的凤麟剧团,崔兰田为首的兰光剧社。还有孙老七创办的河南灾童戏剧学社(原**豫剧团前身)等。

建国后,于1956年成立了河南豫剧院。1962年举行了豫剧名老艺人座谈会演,1980年举行了"豫剧流派汇报演出"。

豫剧《朝阳沟》

豫剧拥有一批专业和业余的编剧人才,如樊粹庭、杨兰春等。杨兰春(1921年生,河北省武安人),先后改编和创作(有的是与他人合作)了《小二黑结婚》、《人往高处走》、《刘胡兰》、《朝阳沟》、《冬去春来》、《朝阳沟内传》等。同时他还导演了不少现代戏和传统戏。

如《血泪仇》、《赤叶河》、 《志愿军的未婚妻》、《秦香莲》、《唐知县审诰命》等河南及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普遍建立豫剧演出团体。

伴奏乐器 豫剧的伴奏乐队,过去曾有"一鼓二锣三弦手,梆子手钹共八口"的说法。早期的豫剧在乐器上还使用四大扇(大铙、大钹)和尖子号(管长1米左右),以此来制造雄壮热烈的气氛。

豫剧乐队的文场主奏乐器,早期为大弦(八角月琴,演奏员兼吹唢呐)、二弦(竹或木质琴筒蒙桐木面的高音小板胡)和三弦(拨弹乐器)。20世纪30年代,樊萃庭先生节借鉴山东梆子的伴奏乐队,引进了板胡,大弦、二弦逐渐弃置,改用中音板胡(俗称"瓢")为主弦。50年代以后,一般的文场中逐渐增添了二胡、琵琶、竹笛、笙、闷子、大提琴等。

有的还增加了坠胡、古筝等。亦有增加小提琴、中提琴及西洋铜管、木管乐器的,组成中西混合乐队。豫剧文场中的传统伴奏曲牌有300多个,其中唢呐曲牌130多个,横笛曲牌20多个,丝弦曲牌170多个。

唢呐曲牌中常用的有:[春来到]、[大汉东山]、[小汉东山]、[大桃红]、[小桃红]、[大开门]、[小开门]、[大风入松]、[小风入松]、[文二凡]、[武二凡]、[水龙吟]、[新水令]、[折桂枝]、[晏驾令]、[山坡羊]、[红绣鞋]、[唢呐皮]、[娃娃]等。   横笛曲牌常用的有:

[朝天子]、[五六五]、[哭皇天]、[云霄歌]、[石榴花]、[花朝元歌]、[百鸟朝凤]、[鸡爬坡]、[小开门]等。

丝弦曲牌中常用的有:[小花园]、[九连环]、[花错字]、[小红鞋]、[苦中乐]、[浪淘沙]、[油葫芦]、[呓怔]、[算盘子]、[娶嫁]等。

豫剧乐队武场的主要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手镲、小锣和梆子等。豫剧武场的锣鼓点共有三大类:

一、开台锣鼓点,主要由[混加官]、[毛边]、[鲍老催]等。

二、配合表演动作及烘托舞台气氛的锣鼓点。大多与京剧相同,但有的叫法不同。常用的有各种形式的[一锣]、[两锣]、[三锣]以及[收头]、[四击头]、[紧急风]、[战场]等。

三、唱腔中的锣鼓点,剧种特色较突出。较常用的有、、[迎风]、[到脱靴]、[拐头钉]等。流水板类中有各种[流水头]以及[一滴油]等。

散板类中有各种[非板头]、[滚白]等。二八板类锣鼓点最为丰富,又分为单鼓条和双鼓条两类。除两者都有的[串锤]、[长锣]等外,单鼓条类中常用的有[里撇]、[外撇]等,双鼓条中常用的有[五钉锤]、[梆子穗]、[风搅雪]等。

加上其他附属板式唱腔中的各种锣鼓点,总共不下百种。另外,河南在节日时都会唱豫剧。 编辑本段角色行当  豫剧的角色行当,由“生旦净丑”组成。

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戏班组织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脸,四兵四将四丫环;八个场面两箱官,外加四个杂役"。"四生"即老生、大红脸(红生)、二红脸(武生)、小生。

"四旦"即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副净)、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丑)。也有五生、五旦、五花脸的说法。演员一般都有自己专工行当,也有一些演员则一专多能,工一行外,兼演他行。

豫剧据说,早期豫剧以"外八角"(四生四花脸)戏为主,生行戏占重要地位。生行的大红脸和二红脸的界限很,大红脸专演关羽;二红脸专演赵匡胤、秦琼、康茂才等类角色,主要是武功戏。小生行一般有文武之分 ,也有的演员文武兼备,武功戏较出色。

旦行(见 图豫剧-7)在以"外八角"为主时代,只占次要地位,但随女演员的登台与逐渐增多,在豫剧中取得了主导地位。大净主要以唱工取胜,三花脸除表演诙谐风趣外,武功戏也有"盘绳"、"吊水桶"、"空中还原"、"探海"、"元宝顶"、"大翻身"等不少绝招。各行当都有自己的表演要诀,如手势要诀是"花脸过项,红脸齐眉,小生齐唇,小

豫剧旦齐胸",武打戏的短打要诀是"身如蛇形眼似电,拳如流星,腿似钻;稳如重舟急似箭,猛、勇、急、快、坐、站稳如山",在枪路上,有"走丝"、"连九枪"、"十三枪"、"九个鼻"、"八杆"、"单倒"等路数。青衣中闺门旦的表演要诀是"上场伸手似撵鹅,回手水袖搭手脖;飘飘下拜如抱子,跪下不能露脚脖","说话不看人,走路不踢裙,男女不挽手,坐下看衣襟"。彩旦的表演要诀是"斜眼偷看人,说话咬嘴唇;一扭浑身动,走路摔汗巾"。

小旦的出场式是"出门按鬓角,双手掖领窝,弯腰提绣鞋,再整衣裳角"。小生的表演要诀是"清、净、冲"。"清"是清秀,唱词吐字清,神态秀 气;"净"是动作干净利落,恰到好处;"冲"是武打勇猛,精神振奋。

编辑本段传统剧目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和岳家将戏,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使豫剧事业又有了新发展。

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试夫》、《苹果,红了》。 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花枪》、《三上轿》、《宇宙峰》、《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春秋配》等。

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许多剧目。等。其中《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梵王宫》(《洛阳桥》)、《唐知县审诰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等均摄制成影片。

编辑本段代表人物  豫剧的代表人物有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豫剧六大名旦”,代表六大风格旦角流派,旦角流派还有台湾“豫剧皇后”张岫云创立的张派,宋桂玲的宋派,王秀兰的王派,安金凤的安派等旦角流派,小生赵义庭、王素君、王希玲,代表三大风格小生流派,须生唐玉成、唐喜成、刘忠河和刘新民、李树建,代表五大风格须生流派,黑脸李斯忠,李派,丑角牛得草,牛派也很有特色。建国后的现代戏创作又涌现出高洁、马琳、魏云、王善朴、柳兰芳等“豫剧五大主演”。活跃在当今国内豫剧舞台上的“豫剧十大名旦”:

张宝英(河南)、王清芬( 河南)、虎美玲(河南)、牛淑贤(河北)、李喜华(湖北)、菅爱梅(河南)、朱巧云(河南)、李金枝(河南)、陈淑敏(河南)、马 莉(河南)、胡小凤(河北)、章兰(山东)等。汤玉英、王清芬、牛淑贤、虎美玲、胡小凤、李金枝、李喜华、谷秀荣、陈淑敏、小香玉、李树建、章兰(二度梅) 、朱巧云、周桦、王红丽(二度梅)、张春玲、朱桂芹、颜永江、金不换、苗文华 、汪荃珍、贾文龙、李新花、杨红霞、王惠、刘晓燕、田敏、陈新琴、徐俊霞、郭英丽(等豫剧表演艺术家先后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