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过"【释义】姓。过 《名》
古国名处浇于过,处豷于戈。――《左传·襄公四年》
姓,过国之后
过 《动》
(形声。从辵,表示与行走有关,呙声。本义:走过,经过)同本义
过,度也。――《说文》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行过夷门,见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过江;过马路;从这条街上过;从他门前过;路过(途中经过);过翼(经过的飞鸟);过宾(
过(过)guò
⒈经历,经历某个空间、时间、地点:~去。经~。走~。度~。~节。~桥。~河。
⒉进行某种处理:~磅。~滤。~目。
⒊超越,超出某种范围或限度:胜~。太~分。莫~火。~于激动。刚刚~期。已~半数。
⒋转移,传递,交往:~户。~电。~从。
⒌错误:~失。~错。知~必改。
⒍用在动词后面。
①助词。〈表〉曾经或完毕:看见~。去~了。曾用~。吃~了。
②与"来"、"去"连用,〈表〉趋向:搬~来。走~去。
①花费太多。
②辜负。
过(过)guō姓。
过huò 1.车的盛膏器。 2.通"祸"。灾祸。
"过"在古文中的意思
2楼:2011_谎言
《动》1、 同本义
过,度也。——《说文》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2、 超出,胜过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3、 过去(过后)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4、[婉词]∶去世
陛下虽过世为神,岂假手于苻登而图臣,忘前征时言邪?——《晋书·苻登载记》
5、给予;递给
邮人之过书,门者之传教也。——《论衡》
6、渡过
野市分獐闹,官帆过渡迟。——宋· 苏轼《荆州》
7、度过;过活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清· 林觉民《与妻书》
8、 来访;前往拜访;探望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战国策·齐策四》
9、交往,相处
稍喜过从近,扶筇不驾车。——宋· 黄庭坚《次韵德孺五丈新居病起》
10、 错,犯错误
微二人,寡人几过。——《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
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告子下》
11、怪罪,责难 [censure]
孔子曰:“ 求,无乃尔是过与?(这恐怕应该责备你吧!)”——《论语·季氏》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得去,已至军矣。——《史记·项羽本纪》
12、继入、赘入或嫁人
孩儿也,他如今只待过门,喜事匆匆的,教我怎生回得他去。——元· 关汉卿《窦娥冤》
13、 [语助]
〈名〉1. 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错误
过,罪愆也。——《说文》
出入禁闼,补过拾遗。——《史记·汲黯列传》
《形》1、 过分;过于;太甚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楼:匿名用户
初中语文课本文言文里有两个“过”的用法:孟浩然《过故人庄》,过,拜访;司马光《孙权劝学》:“及鲁肃过寻阳”,过,路过,经过。
文言文中“是”有哪些意思以及用法?
4楼:匿名用户
文言词语“是”的出现很常见,其用法主要有虚词、实词两大类,代词、助词、动词、形容词四小类。
意思:(1)作指示代词,与“此”同义,“这、这样、如此”之意。
(2)作助词,一般用于倒装句中,使宾语前置,起强调作用,无实义;
(3)作动词,与现代汉语中判断动词“是”相同;
(4)作形容词,与“非”相对,“正确、对”之意,此义项有时活用为意动词,“认为……正确、对”之意。
虚词类:
作指示代词,与“此”同义,“这、这样、如此”之意。这是文言词语“是”在古代书面语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用法,且这种用法一 直保持到现在。请看下面的例子: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是”,指示代词,复指“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作主语。
2. 实词类:
“是”作判断动词。 在古汉语中,常用“为”“乃”“则”等词语和判断句式来表示判断,用“是”表示判断则出现较晚,且主要见于一些民间文学作品及口语中。如: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古文中"而"有哪些用法
5楼:云南万通汽车学校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做做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6楼:yzwb我爱我家
表修饰 翻译为:...地或不翻译表转折 翻译为:但是表并列 翻译为:
而且表承接 翻译为:然后或者就表因果 翻译为:所以或者因而
在古文中“卒”有哪几种意思和用法是什么
7楼:千年之虹
卒zú cù
卒 zú
部首笔画
部首:十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五笔86:ywwf 五笔98:ywwf 仓颉:yooj
笔顺编号:41343412 四角号码:00408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352
基本字义
1. 兵:士~。小~。兵~。
2. 旧称差役:走~。
3. 死亡:病~。生~年月。
4. 完毕,终了:~岁(度过一年)。~业(毕业)。
5. 终于:~胜敌军。
详细字义
〈名〉1.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2. 同本义 [servant dress]
卒,隶人给事者为卒。卒,衣有题识者。——《说文》
3. 古代供驱遣从事一定劳役的奴隶。后用为低级差役的称呼 [servant]
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史记》
4. 又如:卒奴(奴婢)
5. 步兵 [infantry;infantryman;foot soldier]
在车曰士,步曰卒。——《吕氏春秋·简选》注
缮甲兵,具卒乘。——《左传·隐公元年》
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 秦之锐士。——《荀子·议兵》
6. 后泛指士兵 [soldier;private]
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羸老之卒。
守门卒。
印度卒。——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卒兵(士兵);卒乘(士兵与战车;后泛指军队);卒徒(徒众;兵众)
8. 春秋时地方一级居民单位名,同时也是一级军队编制名 [zu,hundred soldiers]
全卒为上。——《孙子·谋攻》
破卒次之
9. 又如:卒长(古代军队百人为卒,其长官称卒长);卒伍(五人为伍,百人为卒。也泛指军队、行伍);卒列(行列)
10. 古代天子统率诸侯的一级组织名。三十国为卒 [zu,thirty states]
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礼记》
11. 春秋时军队中百人的指挥者 [***pany ***mander]
卒必力…卒不力,无以承训。——《逸周书》
12. 末尾,结局 [end]
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论语》
13. 棋子 [pawn]
〈动〉1. 终止;尽,完毕 [finish]
人始于生而卒于死。——《韩非子·解老》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豳风·七月》
2. 又如:卒其事;卒时(尽时);卒读(尽读)
3. 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 [die]
大夫曰卒。——《公羊传·隐公三年》
我独不终。——《诗·小雅·蓼莪》
永和四年卒。——《后汉书·张衡传》
初,鲁肃闻 刘表卒。——《资治通鉴》
居正已卒。——《明史》
卒官。卒时。
4. 又如:暴卒;病卒;生卒年月
5. 停止 [stop]
三饭卒食,赞洗爵酌。——《仪礼》
三日五哭卒。——《礼记》
〈副〉1. 终究;终于 [at last]
卒廷见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相与欢。
故卒不加诛。——汉· 刘向《列女传》
卒葬之。——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卒不赦程。——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卒与尸合。(头终于同尸身合在一起。)——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又如:卒然(终于,最后);卒爵(最后一杯)
3. 另见 cù
常用词组
1. 卒岁 zúsuì
(1) [tide over the year]∶度过一年
聊以卒岁
(2) [annual;yearly]∶全年
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
2. 卒业 zúyè
[graduate;finish a course of study] 毕业
3. 卒子 zúzi
[soldier] 旧指兵士
卒 cù
基本字义
1. 同“猝”。
详细字义
〈副〉1. 同“猝”。仓促,急速 [hastily]
行西逾陇卒。——《汉书·食货志》。注:“仓卒也。”
兴卒暴之作。——《汉书·成帝纪》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战国策·燕策》
2. 又如:卒拔(仓猝攻取);卒迫(仓促紧迫)
3. 突然 [suddenly]
则亡以应卒。——《汉书·辛庆忌传》
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贾谊《论积贮疏》
4. 又如:卒倒(突然晕倒);卒暴(突然);卒然(忽然,突然)
5. 另见 zú
常用词组
1. 卒卒 cùcù
[in a hurry] 匆促;急迫的样子
2. 卒中 cùzhòng
[apoplex] 中风
卒中者,卒然不省人事,全如死尸,但气不绝,脉动如故。——《医学纲目·卒中暴厥
“固”在古代文言文中的用法及意思
1楼 呵呵 1 江山险固 坚固 2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险要,坚固的地势 3 固请,召有司案图 坚持,坚决 4 之心,日益骄固 顽固,固执 5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本来,原来 6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然,诚然 7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 8 斯固百世之遇也 确实 2楼 鹿邑浮生如梦 1 结实...
正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哪些,在古文中“也”有哪些意思
1楼 匿名用户 动 1 通 整 zh ng 。使正 整理 端正 rectify 立必正方 不倾听。 《礼记 曲礼上》 正尔容。 正冠而缨绝。 《庄子 让王》 2 又如 正家 端正家风 正襟 端正衣襟 正德 端正自己的德行 正己 端正自己的思想 言行 3 整治 renovate 居者思正其家 行者乐出...
古诗文中及格的及字是什么意思,文言文中“及”字的意思有哪些?
1楼 随风飘散 动 1 追赶上,抓住。 及,逮也。 东汉 许慎《说文》 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史记 项羽本纪》 无庸,将自及。 《左传隐公元年》 2 至,达到。 及,至也。 《广雅》 及期。 《仪礼聘礼》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左传隐公元年》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陶潜《桃花源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