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上刘老师展示了奇妙的蜡烛,点燃后怎么吹也吹不灭

2020-12-26 05:12:07 字数 4737 阅读 4607

1楼:匿名用户

这个实验需要的材料:镁,蜡,和线

1、剪下一段线

有一种神奇的蜡烛,点燃过后怎么吹也吹不灭,是什么玄机能让蜡烛持续燃烧

2楼:匿名用户

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的,而吹不灭的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有一种神奇的蜡烛,如图1,点燃后任你怎么吹也吹不灭,而且看上去和普通的蜡烛一模一样,那么到底是什么

3楼:缑芷安

(1)蜡烛燃烧时,氧气与石蜡反应,而使蜡烛芯里的金属接触不到充足的氧气,所以不燃烧;要想使其熄灭可控制燃烧的条件完成,例如隔绝氧气或剪除灯芯或用水浇灭等;

(2)①金属与盐反应时金属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标记的实验都是不反应的所以实验现象是无明显变化;铝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铁,所以表中的“灰黑色固体”的成分为铁粉;

②一根金属丝上有大量气泡产生,根据三种已知金属的参照实验现象可知,只有镁能产生气泡;根据铝与铁与其他物质反应的现象不同来区分,由三种已知金属的参照实验现象可知与硫酸亚铁反应现象不同,所以在试管中加入feso4溶液,将另一根金属丝插入其中.若金属丝上无明显变化,则证明该金属丝是铁丝;若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有灰黑色固体析出,则证明该金属丝是铝丝;

③金属产生气泡的快慢需要通过对比实验才能看出,未知金属只有一种,不能设计金属对比实验;由于硫酸与铝反应现象是有气泡产生,铁与硫酸反应有气泡,且溶液为浅绿色.

故答案为:(1)蜡烛燃烧时,氧气与石蜡反应,而使蜡烛芯里的金属接触不到充足的氧气,所以不燃烧;用水浇灭(或者在火焰上方罩一烧杯);

(2)①无明显变化;铁粉;②mg;将金属丝插入al2(so4)3溶液(或者feso4溶液)中;

③未知金属只有一种,没有用参照金属对比,无法判断金属的种类(或无法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溶液是否变成浅绿色.

(2014?汶上县二模)有一种神奇的蜡烛,点燃后任你怎么吹也吹不灭,而且看上去和普通的蜡烛一模一样,到

4楼:巨茎毁料

【**与反思】:从题干信息对打火石的成分

主要是合金可知:打火石是混合物,利用燃烧的条件可知:灯芯金属不燃烧是因为蜡蒸气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要想使其熄灭:可控制燃烧的条件完成,如隔绝氧气或剪除灯芯或用湿抹布盖灭等;

【实验**】:根据金属铜为紫红色、氯化亚铁的溶液是浅绿色的事实分析可知:取灯芯加入盐酸如果生成浅绿色氯化亚铁的溶液则说明有铁存在,而“金属逐渐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溶液为无色”即为不是氯化亚铁的溶液,则无铁;

【分析思考】:

(1)依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是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活动性比它弱的金属分析可知:实验3中可能会发生mg+cuso4=mgso4+cu或2al+3cuso4=al2(so4)3+3cu;

(2)由于镁、铝、铜三种金属中铜的活动性最弱,所以镁与铝都可以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即“有红色物质析出”,因此不能证明该金属一定是镁,也可能是铝;

(3)要想进一步判断可采用取剪除灯芯,在空气中点燃这种金属,发出耀眼的白光的是镁,不能点燃的是铝.

故答案为:

【**与反思】:蜡烛烛芯被石蜡蒸汽包围着,缺少氧气,里面的金属难以燃烧;

隔绝氧气或剪除灯芯或用湿抹布盖灭等(只需答出“隔绝了氧气”或是“氧气不足”等意思即可给分);

【实验**】:实验

操作步骤

现象结论

1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

打火石是银白色

该金属一定不是铜

2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金属逐渐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溶液为无色

该金属一定不是铁

3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有红色物质析出

该金属一定是镁

【分析思考】:

(1)mg+cuso4=mgso4+cu或2al+3cuso4=al2(so4)3+3cu

(2)铝也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也有红色固体析出.

(3)剪除灯芯,在空气中点燃这种金属,发出耀眼的白光的是镁,不能点燃的是铝. 操作步骤

现象结论

剪除灯芯,在空气中点燃这种金属

发出耀眼的白光是镁

用力吹燃烧的蜡烛,却怎么也吹不灭。你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吗?

5楼:匿名用户

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这时,漏斗宽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强,将涌入漏斗的宽口内。因此,蜡烛的火焰也会涌向漏斗的宽口处。

(2012?乐陵市一模)有一种神奇的蜡烛,点燃后任你怎么吹也吹不灭,而且看上去和普通的蜡烛一模一样,那

6楼:_贋

**与反思:从题干信息对打火石的成分主要是合金可知打火石是混合物,利用燃烧的条件可知灯芯金属不燃烧是因为蜡蒸气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要想使其熄灭可控制燃烧的条件完成;

实验**:打火石是银白色,而铜是紫红色的,所以该金属一定不是铜;根据氯化亚铁的溶液是浅绿色的事实分析可知:取灯芯加入盐酸如果生成无色的溶液则说明有没有铁存在;

分析思考:依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是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活动性比它弱的金属分析可知:实验3中可能会发生mg+cuso4=mgso4+cu 也可能发生2al+3cuso4=al2(so4)3+3cu,由于镁、铝、铜三种金属中铜的活动性最弱,所以镁与铝都可以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因此不能证明该金属一定是镁也可能是铝,要想进一步判断可采用取剪除灯芯,在空气中点燃这种金属,发出耀眼的白光的是镁,不能点燃的是铝.

故答案为:

【**与反思】混合物;蜡烛烛芯被石蜡蒸汽包围着,缺少氧气,里面的金属难以燃烧(只需答出“隔绝了氧气”或是“氧气不足”等意思即可);隔绝氧气或剪除灯芯或用湿抹布盖灭等;

【实验**】实验1结论:该金属一定不是铜;

实验2操作步骤: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实验2现象:金属逐渐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溶液为无色.

【分析思考】

(1)铝也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也有红色固体析出.

(2)剪除灯芯,在空气中点燃这种金属,发出耀眼的白光的是镁,不能点燃的是铝.(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012?宣城模拟)有一种神奇的蜡烛,点燃后任你怎么吹也吹不灭,而且看上去和普通的蜡烛一模一样,那么

7楼:小言微笑

**与反思:从题干信息对打火石的成分主要是合金可知打火石是混合物,利用燃烧的条件可知灯芯金属不燃烧是因为蜡蒸气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要想使其熄灭可控制燃烧的条件完成;

实验**:根据氯化亚铁的溶液是浅绿色的事实分析可知:取灯芯加入盐酸如果生成浅绿色氯化亚铁的溶液则说明有铁存在,否则无铁;

分析思考:依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是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活动性比它弱的金属分析可知:实验3中可能会发生mg+cuso4=mgso4+cu 或 2al+3cuso4=al2(so4)3+3cu,由于镁、铝、铜三种金属中铜的活动性最弱,所以镁与铝都可以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因此不能证明该金属一定是镁也可能是铝,要想进一步判断可采用取剪除灯芯,在空气中点燃这种金属,发出耀眼的白光的是镁,不能点燃的是铝.

故答案为:**与反思:混合物蜡烛烛芯被石蜡蒸汽包围着,缺少氧气,里面的金属难以燃烧(只需答出“隔绝了氧气”或是“氧气不足”等意思即可给分).

隔绝氧气或剪除灯芯或用湿抹布盖灭等

实验**:实验1结论:该金属一定不是铜

实验2操作步骤: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实验2现象:金属逐渐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溶液为无色.

分析思考:

(1)mg+cuso4=mgso4+cu或2al+3cuso4=al2(so4)3+3cu

(2)铝也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也有红色固体析出.

(3).(或剪除灯芯,在空气中点燃这种金属,发出耀眼的白光的是镁,不能点燃的是铝.

"吹不灭的蜡烛"是什么物理原理

8楼:vera无悔

在蜡烛芯里加入了镁粉。因为镁粉的燃点很低,蜡烛被吹灭后,由于蜡烛的余温高于镁粉的燃点,于是镁粉重新被点燃,镁粉又点燃了蜡烛。

望采纳,o(∩_∩)o谢谢

普通蜡烛容易熄灭,有人对此做出改进,研究出一种“吹不灭”的蜡烛.吹灭蜡烛后,蜡烛总能灭而复燃.同学

9楼:手机用户

【反思一】利用燃烧的条件可知灯芯金属不燃烧是因为蜡蒸气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要想使其熄灭可控制燃烧的条件完成;

【深入**】铁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铁、镁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反思二】未知金属只有一种,没有用参照金属对比,无法判断金属的种类(或无法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

故答案为:【反思一】金属不与氧气(空气)接触;隔绝氧气或剪除灯芯或用湿抹布盖灭等;

【深入**】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样,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溶液为无色(或溶液不呈浅绿色)

打火石中不含铁

2、另取样,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有大量气泡产生,固体部分溶解

打火石中含有镁、铝

【【反思二】未知金属只有一种,没有参照金属对比,无法判断金属的种类(或无法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或该金属是混合物无法判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