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梁启超家书读后感
梁启超育有子女十人,除一子早殇,个个成才。其中长子思成是建筑学家、次子思永是考古学家、五子思礼是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一门三院士,世所罕见。近日细读《梁启超家书》,品先哲育子之道,可谓感慨良多。
100年以前的中国,在人们的印象里,是长袍马褂、三寸金莲、拖在脑后的辫子和暗灰的呆滞的眼神。翻开《梁启超家书》,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景象:梁启超称呼子女"宝贝""baby",落款是"爹爹",他给子女讲笑话、讲日常生活琐事,还时时自我调侃,他说"我爱你们,我想你们,想得厉害",他说"要你们知道我快活顽皮起来的样子",他的感情坦荡率真、平等开明,全然没有大家长的**作风和封建士大夫的迂腐习气。
"爹爹虽然是挚爱你们,却从不肯姑息溺爱,常常盼望你们在苦困危险中把人格能磨练出来。"从该书所刊出的家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梁启超对子女的教育一刻也没有放松,对读书写字、学习课程、选择学校、选择专业、选择职业、人际交往、恋爱婚姻等各方面都给予指导,引导子女的兴趣,同时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志愿,从不强求他们一定遵照父母的意图,而是反复征求子女意见,直到确认合乎子女的本心。
思庄大学没考好,梁启超及时安慰她:"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筑得越厚越好。"还说道:
"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合你的愿,你应该自己体察做主,用姊姊、哥哥当顾问,不必泥定爹爹的话。""我很怕因为我的话扰乱了你治学的路。"思成在国外的学习遇到瓶颈,梁启超和他**学问的有用无用:
"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是**,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他倡导子女兴趣要广泛,视野要开阔,主张"学问是生活,生活是学问".他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
"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人生之旅历途其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小挫折正磨练德性之好机会".思成徽因美满姻缘伉俪佳话,正是梁启超一手促成的,"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的决定在你们,我想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
"他从来没有强迫孩子,只是用他的阅历为孩子做了人生指引。
梁启超是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他的政治理念与人文取向也在家信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他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要求子女们把个人的努力和对社会的贡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梁启超九个子女,有七个先后赴海外留学,但没有一个留在国外,皆学成归国,报效祖国。
梁启超家信莫问耕耘,但问收获读后感500字
2楼:匿名用户
梁启超写bai给子女的一封du信|莫问收获,但问耕耘zhi
梁启超dao是中国近现代一位了版不起的人,在家庭
权教育方面,他培养了好几位大师级的子女,他的家庭是现代屈指可数的“学术世家”之一。本文是梁启超写给子女们的一封家书,《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是梁启超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出自哪?
3楼:千百味殇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山不问结果,仍然傲然挺立,高耸入天;河不问结果,仍然奔流到海,不舍昼夜。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曾国藩最先说过这句话。很多人都以为曾国藩只要耕耘,不要收获,其实不然。曾国藩的意思是你耕耘就好了,不要去担心收获。
只要耕耘,自然有一天你就会有收成。期待丰收,那你精神压力很重,会徒增苦恼。
把握当下,守一不移,只要去努力了,将来就会有希望。担忧和等待,根本没有什么帮助,反而是障碍。你越在意它,可能它越不会来,你要做的只是现在不断地去准备,最后它就来了,所谓不期而至,不期然而来到。
梁思成1924年赴美留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在留学期间,一直和父亲梁启超通信,他向父亲述说自己在学习上的困难、进步、心得等。学习了3年后,梁思成给父亲梁启超写了一封信,说他已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了3年,觉得自己每天都在画图绘制,担心自己会成为一个画匠,而不符自己当年的理想。
梁启超回信说:“今在学校中只有把应学的规矩,尽量学足,不唯如此,将来到欧洲回中国,所有未学的规矩也还须补学……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是**,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
结果大家都知道,听从父教“莫问收获”的梁思成成了中国建筑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莫问收获的他反而取得了最大的收获。
山不问结果,仍然傲然挺立,高耸入天;河不问结果,仍然奔流到海,不舍昼夜。
4楼:匿名用户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出自曾国藩 《曾文正公嘉言钞》
5楼:懂我丽丽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曾国藩最先说过这句话。很多人都以为曾国藩只要耕耘,不要收获,其实不然。曾国藩的意思是你耕耘就好了,不要去担心收获。
只要耕耘,自然有一天你就会有收成。期待丰收,那你精神压力很重,会徒增苦恼。
把握当下,守一不移,只要去努力了,将来就会有希望。担忧和等待,根本没有什么帮助,反而是障碍。你越在意它,可能它越不会来,你要做的只是现在不断地去准备,最后它就来了,所谓不期而至,不期然而来到。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组建湘军,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6楼:不懂
原文是: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出自“闻一多”诗集《红烛》(序诗)最后一句。
7楼:春恨方生
曾国藩“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8楼:超级善良的雪
收录在《曾国藩日记》里
9楼:匿名用户
1872年3月,曾国藩病逝南京寓中,终年62岁。
两年前,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就是在1870年6月(清同治九年),天津的法国教堂育婴堂接连死亡婴孩
三、四十个,同时附近又不断发生幼孩被拐事件,拐犯供称“系天主堂主使”。一桩必然发生的偶然事件,触怒了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的天津百姓。他们将法领事殴毙,随后付之一炬了法领事署、教堂、育婴堂,死伤法传教土、修女、教民数十人,又误杀俄商三人,殃及英美讲堂各一所。
百姓把满腔愤怒随着烈火弥漫天际,愈演愈烈。法英俄等驻华公使联合**,并以军事威胁,清庭朝野震惊,派曾国藩往天津查办。事涉教堂,势难穷追到底;而民情汹汹,又势难置之不问。
已是直隶总督的曾国藩深知此事左右为难,可又不得不奉旨行事。职责所在,无法推卸,只好写下遗嘱,带病应命。保定到天津,咫尺之遥,他却走得终生难忘。
审判的结果不言而明,清**软弱无能,忍辱退让,只有曲从洋人之请。天津,成了曾国藩人生的滑铁卢。后来他自己也承认:
“外惭清议,内疚神明,为一生憾事。”结果,广大人民群众把一顶帽子扣在他的头顶:**贼。
从此以后,他心绪悒悒,惶惶度日,在**贼的名分下忧郁地走完了生命的旅程。
中国知识分子,其实最富忧患意识和报国情怀。曾氏一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曾国藩早年科第、壮年疆场、中年洋务、晚年封疆,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用并不超绝的资质,以孔孟程朱的儒家学说积极入世;以申韩法家学说从严治世;以黄老之学淡然处世。
修身立德,铸造精神,竟能办成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不世伟业,即使100多年过去,仍令人回想无穷。
在曾去世后直到今天,人们都还对他争论不休。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汉奸、民族罪人、擅权滥杀的“曾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活得可恶,死有余辜。
也有人称之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说“五百年来,以儒生而立功、德、言垂三不朽者,王守仁一人、曾国藩一人而已”。当然,没有那句话能定论曾国藩,因为毁和誉之间还存在着难解的纠葛。
对于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的历史人物来说,也许只有时间才是最冷静的裁判。
所以,他无法成为贡献于历史进程的“英雄”,但作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公忠诚朴,学问道德皆足为后世楷模的光辉是抹杀不去的。翻开《曾国藩家书》,翻开《冰鉴》,翻开属于国藩内心的那一页,令人为之震惊。历览前贤,有秦皇汉武的**,有唐宗宋祖的文采,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弯弓和大雕。
可又有谁,能像内圣外王的曾国藩一样,有着满腔慈和与忍让,更有一份曹植的“烈士多悲心”。当官则清正无私,为将又机智沉稳,为父为兄更是严于律亲。一腔谦和内敛把文人的狂傲之气压得严严实实。
他曾有一联自修自惕的箴言,联云: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但务耕耘。
由此可知他那种希圣希贤之心和那“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怀抱。他的“处世不败”与“成大事之道”,为近百年来包括梁启超、毛泽东、蒋介石在内的诸多政要人所钦服。
他壮志难酬,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异数,成了悲剧时代的悲剧人物。如果换一个清明的历史舞台,他未必就能够成为这样一个尴尬人物。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衰败、腐朽、沉闷、窒息。从由乾嘉盛世一统到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满清先失去了帝国的辉煌,又迷失了信仰的强势。
而面对落后的现实,不求解制度的跟进,而归咎于农民的起义。于是一方面是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落后,另一方面又不能以恰当的方式对待这种落后。
作为满清大臣,深受封建忠君卫道思想熏陶的人,必将感念皇恩,甘为朝廷尽心尽力,死心塌地为挽救清王朝而战。曾国藩呕心沥血建立湘军,精心操劳练出了一支战斗力赛过绿营的正规军,不惜身家性命,为清王朝百战沙场,九死一生。安庆城破,大辟三日;天京陷落,大辟十日……用立下的赫赫战功,用千万人民的血泊,为冒着被后人所诟病的命运,来挽救已处于“日之将夕,悲风骤至”的朝庭。
可是,对其忠心耿耿的清王朝,却对他充满了狐疑和责难。满蒙皇亲的排汉势力,在他身边线人密布,暗哨林立。即使在战绩辉煌时,粮草、军晌、辎重、奖赏,仍事事时时牵制他。
在一个行政无能、吏治腐败、危机四伏的时代,面对着不法治、不民主、不人性的政治舞台,他只有挣扎。挣扎在官民之间,文武之间,生死之间,君子与小人之间,佛道与鬼魅之间。与太平军作战而败时,唯有跳江求死来向朝廷表示忠心,哪怕损兵折将甚至牺牲了亲人也再所不惜。
他咬牙立志,声声见泣见恨。他耐劳忍气,掉牙和血吞。
无可奈何花落去。历史是一位不知怠倦的行者,总是毫不踟蹰地前行。一切的腐朽和不合适宜,必被时代的车轮碾碎,化为岁月烟云。
而曾国藩自己,跳不出他所处的时空,更化解不了内心的束缚。中国的封建制度维持了二千多年,因之中国的文化实在太古老了,需要吸收一些新的更充实更丰富的营养。可此时的曾国藩,像是一具爬行在封建文化悬梯上的疲惫不堪的骷髅,奋力而徒劳地踽踽独行。
我想,在他的弥留之际,肯定心有不甘,死不瞑目。不是因为“**贼”的骂名所带来的侮辱,也不是因为人死灯灭后不能够再谆谆教诲子孙,而是一个历尽风浪世故老人,站在人生津度口上,凭着经验和智慧,却看不到自己不弃不舍的理想会有怎样的出路。曾国藩的悲哀,正在于身为清代“中兴名臣”、“一代儒宗”的他,其实远远不能左右大清朝衰败的命运。
他的梦想,受制于晚清动荡的困境;他的困境,是晚清命运的缩影。也许,只有他的一句诗,方可写尽生平心境: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