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字在文言文里的意思是什么,“兵”字在古文中有什么意思?

2020-12-17 18:42:58 字数 6498 阅读 1291

1楼:我还起啥名

【动】1、会意。金文字形如右图,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

2、围成营垒。

3、攻杀。

4、指挥作战。

5、驻扎。如:军屯(指驻屯的军队)。

6、从军。

【名】1、军队。

2、军队的编制单位。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中、下三军,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

3、兵种,军事组织的一个部分。如:海军;空军;陆军;青年军;军仗(持兵器的仪仗护卫)。

4、士兵。

5、部队中的官兵。一个有组织的战斗部队的成员。如:军分(配给军人的衣食用品)。

6、营房,军营。如:军壁(军营周围的营墙的防御工事);军垒(有营墙的军营);军阵(军营);军门(军营的门)。

7、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8、唐于设兵戍守之地,设置“军”、“守捉”、“镇”、“戍”等。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军”。如汴州设宣武军。“军”与“守捉”的将领称使;“镇”与“戍”的将领称镇将。

9、阵地。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兵”字在古文中有什么意思?

2楼:匿名用户

兵,bing,上斤下廾。廾(gǒng,两只手)持斤,并力之皃(mao)。本义:兵器,**。

古意:1、兵器

兵,械也。――《说文》

掌五兵。――《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2、军人;军队:士兵、兵强马壮。

复使之兴兵助战以责其大义,而朝鲜帖帖然。――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於胜败哉?——《列子·虚实》

3、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法、兵书。

参考资料新华字典:http://xh.5156edu.***/html3/1764.html

3楼:宝宝

1、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双手,象双手持斤。

本义:兵器,**。

同本义兵,械也。――《说文》

掌五兵。――《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陈五兵。――《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钺、楯、弓矢也。”

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剑也。”――《匡谬正俗》

离为戈兵。――《易·说卦》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诗·大雅·抑》

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荀子·议兵》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

2、军人;军队:士兵|兵强马壮。(袁可立)复使之兴兵助战以责其大义,而朝鲜帖帖然。――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3、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法|兵书。

4楼:

兵:(1)兵器。如: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陈涉世家》)(2)士兵,军队。如:可汗大点兵(《木兰诗》)(3)战争,军事。

如:兵者,国之大事也(《孙子兵法》)(4)以兵器杀人。如:

左右欲兵之(《史记》)

5楼:沙漠也长草

你好!兵作名词用时,有四种意思

1、兵器,**。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荀子·议兵》

2、军人。士兵

3、军队。兵强马壮

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法、兵书

兵作动词用时,有两种意思

1、用兵器攻击,刺杀。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2、伤害。反以自兵。——《吕氏春秋·侈乐》

“军旅”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6楼:匿名用户

“军旅”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军队,部队。

(1)军【jūn】

释义:1.武装部队。

2.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

3.泛指有组织的集体。

(2)旅【lǚ】

释义:1.出行的,在外作客的。

2.军队的编制单位,在师与团之间。

3.泛指军队。

4.共同。

5.同“稆”。

6.古同“膂”,脊梁骨。

素字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7楼:冰夏

素读音sù,在文言文中具体解释如下:

1、白色,雪白〖white〗

秦伯素服郊次,乡向而器。——《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服尚素玄。——班固《东都赋》

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元·关汉卿《窦娥冤》

2、质朴;不加装饰〖******;plain〗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唐·刘禹锡《陋室铭》

众人皆以奢靡为贵,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3、空,有名无实或有实无名〖void〗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诗·魏风·伐檀》

诸子之传书,素相之事也。——汉·王充《论衡超奇》

4、平素,往常,旧时〖ordinary;old〗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明·高启《书博鸡者事》[1]

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明史·海瑞传》

5、寒素,低微〖poor〗。

文帝使人问诩自固之术,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

已。——《三国志·贾诩传》

又如:素士(布衣之士;贫寒的读书人);素姓(平民,百姓);素品(低微的门第);素室(寒门)。

6、诚心的,真情的〖honest〗

夫公孙鞅事孝公,极身毋二……竭智能,示情素。——《战国策》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曹植《洛神赋》

7、预先〖inadvance〗

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国语·吴语》

8、向来;从来就〖atall〗。

谷素多力。——《巢谷传》

如:素不相识;素不通信。

扩展资料

常见词组:

1、素不相能sùbùxiāngnéng

英文:cannotgetalongwell

解释:一向合不来

例句:其实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能,在理本不能有“共患难”的情谊。——《阿q正传》

2、素不相识sùbùxiāngshí

英文:didnotknowsb.before;beneveracquaintedwitheachother

解释:向来不认识

例句:他们俩素不相识,一见面竟成了好朋友。

3、素材sùcái

英文:sourcematerialofliteratureandart

解释实际生活中未经总结提炼的形象,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

例句:为完整性的传记找到丰富的素材。

4、素菜sùcài

英文:vegetabledish

解释:不用鱼肉等,只用蔬菜、瓜果等做的菜,素菜有种说法叫”素千益“,所谓的“素”是指没

有鱼肉等,只有瓜果、蔬菜等的饭食。所谓的“千益”是指素菜有千种对人体的益处。

5、素常sùcháng

英文:usually;awaysordinarily

解释:平素;平常

例句:素常他到十二点钟才睡觉。

8楼:匿名用户

素:本意是白色,本色。引申义是一向,向来。

例如:“又留蚊于素帐中”素——白色

“可以调素琴”——素:不加装饰的。

“吴广素爱人”——素:向来,一向。

9楼:北方冷雨

1.向来,一直是

2.白色的

常见是这两种意思

10楼:匿名用户

有平常/白色的/朴素/空、白白地/本心/蔬菜类食品 应该这么多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是什么?

11楼:绌胯秺浜衡浀

连词1.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4.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5.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代词1. 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这样,此 [this]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动词如,好象.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察今》

“故”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有哪些例句?

12楼:小狮希里

读 gù 意思及例句如下:

:缘故,原因 又明于忧患与故。——《易·系辞传》

借故(托故。借口某种原因);无故(没有缘故)事;事情〖thing〗

昭伯问家故,尽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国语·周语下》

教、孝景固袭掌故,未遑讲试。——《史记·龟策传》

:细故(细小而值不得计较的事情);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意外或不幸的事变

国有故。——《周礼·天官·宫正》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故端(事故;事端);变故(灾难;意外发生的事情);事故(意外的损失或灾祸);旧识;旧交。

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旧法、旧典、成例

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庄子·天运》

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招名儒俟材置左右。——《汉书·楚元王传》

旧的事物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通“古”(gǔ)。时代久远 是故之时,陈财之道,可以行今也。——《管子·侈靡》

死亡 前年赵三郎已故了,他老婆在家守寡。——《古今**·穷马固遭际卖鎚媪》

衰老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故意,存心 广故数言欲亡。——《史记·陈涉世家》

同“固”,原来,本来 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史记·李将军列传》

仍,还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因此,所以——表示因果关系 夫秦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史记·留侯世家》

“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13楼:文以立仁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动词:

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

d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介词:

a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b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d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3、连词:

a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b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以入。”

c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e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以贻之。”

f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g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4、副词:

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兵,在古是什么意思,“兵”字在古文中有什么意思?

1楼 匿名用户 兵 字 在古代基本代表兵器。 偶有指士卒的 但并不多。 要留意的是 兵字在古代绝对不表示战争 战争用 戎 字表示。 兵 字在古文中有什么意思 2楼 匿名用户 兵,bing,上斤下廾。廾 g ng,两只手 持斤,并力之皃 mao 。本义 兵器, 。 古意 1 兵器 兵,械也。 《说文》...

“是”字在古文里的意思,文言文中"要″字是什么意思?

1楼 匿名用户 是 字在古文里的意思 1动词。a 是。表判断。b 以 为是 认为 正确的。 2形容词。正确的。 3代词。这 这个 这样。 4助词。与 惟 构成 惟 是 结构 是 表宾语前置。 5复合词。是故 是以 因此 所以。 文言文中 要 字是什么意思? 2楼 匿名用户 要 字在古文中的意思如下 ...

古文中的“及”字是什么意思,“肇”字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1楼 多玉芬梅卯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来用手抓住前面的人。 2 追赶上,抓住。 及,逮也。 东汉 许慎《说文》 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史记 项羽本纪》 无庸,将自及。 《左传隐公元年》 又如 赶不及 来不及 企及 希望赶上 来得及 能够赶上 及面 见面 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