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针对犯罪心理施对策,怎样预防和纠正犯罪心理?

2020-12-13 20:59:21 字数 3088 阅读 6247

1楼:易书科技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针对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心理学家曾出了几个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如下面的一个例子,就可以针对这类青少年“对症下药”。

张军是某学校初三的学生,学习不好,爱玩、爱闹,还和一群校外的社会青年混在一起。一天中午,他买了一瓶可口可乐,刚喝了一口,就放入了一些校外朋友给他的粉末状的东西,而后放入附近小学某教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第二天,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喝了这有毒的饮料后,很快就死了。

这起案件侦破后,张军后悔不已,他说自已没有想害死人,以为小学生吃了只会拉肚子,但是严重的后果已经造成,张军的后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惩罚。根据《刑法》的规定,投毒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最后张军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例子中张军不但法律意识薄弱,主要是受心理戏谑性的干扰。针对这一心理问题,可以从下面着手做起:

1.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建立健全针对青少年的立法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强化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使对青少年的保护不仅仅只是流于形式。

学校教育时期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因此,学校不应只重视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教育工作者也应全面的尽到自己的责任。学校教育要把开办法制、道德教育看成是形势需要,把教育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当作是一门升学功课一样重视,而不能重智力而忽视德育,把法制教育当作一种形式,消极应付。

2.未成年人应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习惯是可怕的东西,一旦养成要想改变是很难的,需要消耗很大的精力。

因此,未成年人应该时刻培养自己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尊重社会公德的习惯,从而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

3.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自尊、自律、自强是做人之本,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4.用知识武装自己。青少年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

此外青少年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分子的随意侵害。

怎样预防和纠正犯罪心理?

2楼:易书科技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不够成熟,感情易于冲动,缺乏一定的理智性。有的同学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后,较容易产生走向极端的犯罪心理,如不加以预防和纠正,便可能导致犯罪行为。那么,怎样才能预防和纠正可能产生的犯罪心理呢?

一、要认识导致犯罪心理产生的因素。通常导致中学生朋友产生犯罪心理的因素主要有这样几条:报复心、占有欲、嫉妒心、虚荣心和好奇心等。

这些消极心理都容易使青少年失去理智,走上犯罪的道路。例如报复心由于冲动能导致青少年采取较为极端的攻击性行为,造**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占有欲膨胀后会使青少年不择手段地去获取别人的财物;嫉妒心和虚荣心会使青少年为了“自尊”而与他人发生对抗行为甚至造成伤害事故;好奇心则有可能使青少年去不恰当地冒险,导致犯罪行为。

二、在弄清容易导致自己产生犯罪心理的因素是什么以后,认真阅读一些有关法律法规方面的书籍,了解法律知识,自觉用法律条文约束自己的行为。假如自己属于占有欲较强一类的,那么通过学习法律,使自己懂得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社会财物对自己及对他人的危害,以及将会受到的惩罚,使自己及早止步;如果自己是报复性较强一类的,那就应当多同自己的要好朋友、家长或老师交谈,谈出自己内心的郁闷,使自己内心的抑郁、冲动或不平得以缓解、宣泄,并取得朋友、家长与老师的帮助。而嫉妒和虚荣心理过强的同学应多交朋友多读书,拓宽自己的视野。

这样就可以了解“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一道理,不仅看到别人比自己强的地方,也要善于通过比较,了解自己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真正懂得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自己的长处也许正令他人所羡慕呢。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去嫉妒别人,倒是应该学会互相取长补短,使自己得到更大发展。

三、多结交一些正直、善良的朋友,杜绝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交往。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如果同学们经常与那些正直、善良的朋友交往,就会潜移默化的受到他们的正面影响,对消除可能出现的犯罪心理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在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中,你会慢慢远离那种报复心、占有欲、嫉妒心和虚荣心等等,而使自己处于一种平和安静的状态。相反,如果与那些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交往的话,则会加速犯罪心理的形成,最终导致自己走上不归之路。

四、容易产生犯罪心理的同学可以打谈心**或进行心理咨询,通过同主持人、专家交谈,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目前各地都设有各种谈心**、****、心理咨询中心等机构,同学们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把心中的烦闷、苦恼与不安告诉对方,取得他们的帮助。通过自己的诉说或发泄,让他人了解你的痛苦和迷惑,以确定如何帮助你。

同时他人或者组织的对你的心理辅导或者疏导,让你对自身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使你及时醒悟,避免走上犯罪道路。

除了上述所说之外,最关键的还是要在平时多读书,不断提高本身的道德修养、心理修养水平,提高法纪观念,多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培养各种正当的爱好与兴趣,以便有效地预防和纠正犯罪心理,使自己顺利、健康地成长。

犯罪心理好奇为什么砍

3楼:艾德教育全国总校

因为内容过于重口味的,毕竟属于社会阴暗面, 想表现的自然是要积极向上的一面,过于血腥灰暗会造成社会恐慌哒

何谓犯罪心理预防

4楼:杭州抢位通科技****

犯罪心理预防即个体犯

罪心理预防。针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所采取的削弱和排除犯罪动因,防止犯罪心理结构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则、措施和方法的总称。

犯罪心理预防即个体犯罪心理预防。针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变化的

规律,所采取的削弱和排除犯罪动因,防止犯罪心理结构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则、措施和方法的总称。搞好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是犯罪心理预防的根本方针。基

本原则是:坚持犯罪心理矫治和犯罪心理预防结合,群众预防与专业机关工作结合,综合性预防与个体的免疫性和矫治性预防结合。可分为宏观预防与微观预防,一

般预防与特殊预防,免疫性预防与矫治性预防,控制防范、减少犯罪机遇等具体措施和方法。

犯罪心理真的是真的犯罪吗

5楼:艾德教育全国总校

肯定不是啊,两个不同方向!一个是真正犯罪,受法律制裁;另一个是学科,研究犯罪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