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红楼梦38回菊花诗两首湘云(菊影)薛宝钗忆菊

2020-12-13 11:08:39 字数 4822 阅读 5565

1楼:匿名用户

七言诗的严格平仄是: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后面以此类推。

这个诗有变化,比较复杂啦...宝钗那一首最关键在最后一句,宝钗的诗里出现过几次重阳,就像探春的诗里总有清明一样,后四十回原稿应该有重阳时节宝钗命运的大事件,但是原稿不在了,不可考证了。

2楼:新

你自己不是写出来了吗

《红楼梦》38回菊花诗鉴赏

3楼:匿名用户

《红楼梦》38回菊花诗鉴赏如下:

忆菊蘅芜君

(宝钗)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4楼:匿名用户

簪菊 蕉下客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对《红楼梦》忆菊的解读

5楼:匿名用户

菊花诗是分主客的。上来!薛宝钗是喧宾夺主,先自己做了一首“主人”诗,还问“谁怜我为黄花 病?

”,我为谁在老大空守闺房,黄花女儿病呢?她也代迎春作了自己的客座诗“跳脱秋生腕底香”,迎春反对婚姻不成!没有跳脱!

薛宝钗最后是把贾宝玉给“休了”,她自己终于也跳脱了秋生!贾宝玉反倒是成了客人,先代林黛玉做了个回答“黄花若解怜诗客!”,这个“客”自用的真好!

一语道破林黛玉的处境。接着贾宝玉又代元春作了一首“好知井径绝尘唉!”,这是元春的“落第”!

史湘云却是先宾后主:“别圃移来贵比金!”一句话说清晰了探春的来龙去脉;“圃冷斜阳忆旧游”能够回来旧地重游的,不是探春,而是史湘云!

接着她为巧姐作了“秋光叠叠有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解释我放到探春那里!她们三个人物有联系!这时候林黛玉才出场,而且是一连三个客场!

“无赖诗魔昏晓侵”,这妙玉的“尼姑思凡”是多磨的渴望!怪不得智能偷偷的就跑进了城中来!妙玉岂不也是!

“一样花开为底迟?”惜春是真的一心一意的要出家吗?不是!

为何我这朵花不能够开放呢?是秋天来得太早?还是命运安排得我太晚?

“和云伴月不分明”李纨有什么不分明的呢?她改嫁了!所以“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最后果然是探春收尾“三春过后诸芳尽”。她当然是客人了,地地道道的“鹿客”!巧姐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呢?

“秋光叠叠又重重,潜移偷渡三径中”,多么复杂的被贩卖的过程!探春、史湘云、巧姐三人都是被“贩卖”了!最后“好事终”的秦可卿“蒂有余香金淡薄”!

把她的身世交代得非常明晰:帝王家族的余香,虽然淡泊!就是疏远,但依然是金枝玉叶!

一、宝钗“忆菊”诗,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画菊”诗: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螃蟹咏”:“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宝钗诗里,三点重阳,这应该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们推考玉钗分离,时在重阳节,决非空穴来风。

二、湘云“对菊”诗:“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此分明是疏放不羁的风流名士形象,与菊花诗中“陶渊明”——即贾宝玉,正成双配对(四十九回,史湘云自诩:是真名士自风流)。

下面,“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诗作明显是写宝湘成婚,然而欢乐时光极为短暂(我们探佚得知,宝湘成婚,时在冬季;宝湘破灭,时在来年芒种节,两者相距不到半年。——“别圃移来贵比金,”此是说宝湘姻缘是从宝钗花圃中移来,珍贵无比,须当十分爱惜,与“秋光荏苒”句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说宝湘要抓紧时间,尽情欢乐。

另:有人认为宝钗夭亡,宝玉续娶湘云,此说其实不对。我们看海棠诗、菊花诗隐义,可知宝湘姻缘是从宝钗处“偷”来、“移来”的,依据第一回“好了歌注”脂砚旁批,宝钗应是活到两鬓又成霜的时候。

此与宝钗年年望雁、终身守寡,实是完全一致的。至于甫塘逸士《续阅微草堂笔记》所云“荣宁籍没后,均极萧条。宝钗亦早卒”,绝不可信。

我认为它只不过是红楼梦续书中的一种罢了,——当然,它比较地接近于曹雪芹原著,是谓“旧时真本红楼梦”。)——湘云“菊影诗”: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黛玉“菊梦诗”醒来幽怨同谁诉?

蓑草寒烟无限情。此均可证史湘云在红楼梦全书结束前,当溺水而死。(详情读者可参阅拙文《红楼梦探佚之八·证史湘云之死》)

三、黛玉“菊梦”诗: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诗写宝湘姻缘破灭后,宝玉“登仙”,追寻湘云。

——但此处“湘云”,实是湘妃之意,其中包含黛玉。宝玉“登仙”,会面的不仅是湘云,还有黛玉。湘云、黛玉,本是宝玉的娥皇、女英。

探春“簪菊”诗(诗中“陶令”,暗指宝玉。我们看作者代言人探春所写的“簪菊诗”:“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将唐·杜牧与东晋·陶潜两相叠加,凸现爱菊嗜酒之意,而下句“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则笔墨集中于陶渊明一人。

——“葛巾”暗用陶潜“葛巾漉酒”之典。结句“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意谓:时人看不贯我醉酒簪菊的高尚情趣,那就凭他们在路旁嘲笑我吧。

这实际上是话中有话,暗指宝湘姻缘。——须知,宝湘成婚,贾府并未垮台,然而他们隐居山林,“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心甘情愿吃苦受穷。另外,我们看宝玉“访菊诗”: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种菊诗”: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所有这些诗句,作者把贾宝玉彻头彻尾地装扮成了陶渊明。

(爱菊、嗜酒乃陶渊明最为显著之特征。)事情很清楚,“菊花诗”里的陶渊明,实际上隐射着贾宝玉。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菊花诗”里,宝玉是以陶渊明的形象出现的。

)四、黛玉“咏菊”诗: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说实在话,曹雪芹深恐后人不能体味到他的“海棠诗”、“菊花诗”,其中深藏隐义,推而广之,曹雪芹还真担心后人不能完全正确地解读他的《红楼梦》呢。

在黛玉的这首诗里,我们依稀听到曹雪芹的沉重的感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当然,我们经过不断探索,不断努力,最终不会让曹雪芹失望的。

(申明一点:黛玉“满纸自怜……”诗句,重点是怕后人不能破解“海棠诗”、“菊花诗”隐义,而并不是指整部《红楼梦》。

五、宝钗“忆菊”诗,字里行间,透露出她对宝玉的思念,年复一年,终身悲哀。宝玉的“种菊”诗,隐约透露出宝湘姻缘是从宝钗处移植而来,需加倍珍惜。湘云的“对菊”诗、“供菊”诗,明白无误地写出宝湘姻缘的发生、发展,最终破灭(三首各自照应)。

而探春“残菊”诗,则为宝湘姻缘的最终落幕作了最后的总结。

六、最后顺便说一下探春别号“蕉下客”是何取义?**写,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

众人都道别致有趣”。——我们知道,海棠诗、菊花诗中的探春,乃曹雪芹代言人,因此,探春的话,可视为雪芹之意的表达。“蕉”,不正是怡红院里“蕉红两植”之“蕉”么?

故“蕉下客”,我们可以理解为黛湘两人的特邀之宾客。此意很明确,探春在海棠诗、菊花诗里,是客而不是主,她与宝湘姻缘无关。

6楼:匿名用户

忆菊 文/蘅芜君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惆怅地在西风中深思的时候,正是水蓼红了芦苇白了的时候。篱笆空了,园子里什么也没有了,清冷的夜晚有月有梦。

思念随着雁去得远了,寂寞的傍晚听着砧声听痴了。谁会知道我这一切思绪都只为菊花谢了?只好安慰自己等到重阳再见了。

高分求红楼梦第38回赏析

7楼:天♂空安♀静

金风送爽,桂子飘香,菊黄蟹肥,吟诗作唱。大观园的公子小姐们在海棠起社、初斗清新后,即由史湘云作东,按薛宝钗的意图,邀请贾母等人在藕香榭观赏桂花,并大摆螃蟹宴,然后赋菊花诗,作螃蟹咏……这是《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描述的一幅颇有趣味的画卷。

我以为,这一回文字,其趣有三:

首先,作者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凤姐、贾母之口,把二百多年前的“食蟹经”刻画的十分细致、周到。螃蟹味美,营养丰富,是我国传统的佳肴。但螃蟹性寒,有微毒,年老体弱的人不宜多吃。

因此,凤姐在开宴前观赏桂花时就和贾母逗笑,讲“回来吃螃蟹,恐积了冷在心里,讨老祖宗笑一笑开心,一高兴多吃两个就无妨了。”贾母也嘱咐湘云:“别让你宝哥哥、林姐姐多吃了”,又嘱咐湘云、宝钗二人:

“你两个也别多吃。那东西虽好吃,不是什么好的,吃多了肚子疼。”螃蟹有腥味,要趁热吃,并因其性寒,最好作佐酒菜肴。

所以在开宴后,凤姐就吩咐:“螃蟹不可多拿来,仍旧放在蒸笼里,拿十个来,吃了再拿。”又说:

“把酒烫的滚热的拿来。”“多倒些姜醋。”……这些都和我们现在吃法差不多。

只是随着科学的昌盛,现代吃法更精细些。例如螃蟹成熟可分笼蒸、水煮两种。笼蒸时最好用绳子把每只蟹扎好,成熟后上盘比较整齐,其优点是味香,营养成分跑掉少;水煮必须用冷水,以防螃蟹脚断,水煮时放少量姜,其优点是可解部分腥气和微毒。

又如现在我们用姜醋时还放进酱油、糖、味精等,使调料味更鲜美。现在市场上已有调配好的瓶装“蟹不离”**,使食者更方便了。

其次,作者在此章中描绘了一幅祖孙、母女、姐妹乃至主婢同乐的图画。螃蟹宴主要摆了三桌:“上面一桌,贾母、薛姨妈、宝钗、黛玉、宝玉;东边一桌,史湘云、王夫人、迎、探、惜;西边靠门一桌,李纨和凤姐的……”同时,“令人盛两盘子与赵姨娘、周姨娘送去。

”“又令人在那边廊上摆了两桌,让鸳鸯、琥珀、彩霞、彩云、平儿去坐。”后来,“因又命另摆一桌,拣了热螃蟹来,请袭人、紫鹃、司棋、待书、入画、莺儿、翠墨等一处共坐。山坡桂树底下铺下两条花毡,命答应的婆子并小丫头等也都坐了,尽管随意吃喝,……”这段大观园内上下、尊卑同乐的文字,写出了在贾府等级森严的另一面,特别是在主要是年轻人的聚会时,也还有着比较开明、随便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民主思想的端倪。

再次,作者在此回中,还着重描写了众姐妹和宝玉赋菊花诗、作螃蟹咏的动人场面。史湘云和薛宝钗通宵达旦拟出的十二个菊花诗题目,林黛玉的《咏菊》、《问菊》和《菊梦》因“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夺取了一至三名,被推为魁首,充分表现了潇湘妃子的“咏絮才”。而在其后,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人作的螃蟹咏中,虽然薛宝钗的诗被说成是“食螃蟹绝唱”,但众人也认为她“讽刺世人太毒了些。

”这对一向以雍容大度、贤惠温淑著称的蘅芜君来说,也表现了其性格的另一面,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