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农历八月初三是谁的诞生日?并且称号的字念什么?谢谢

2020-12-13 06:21:33 字数 4949 阅读 2220

1楼:江南游者

农历八月初三---灶君诞。

【灶君】民间司灶之神。粤人称灶君老爷,其妻曰灶君奶奶。据说灶君原来管理仅一家饮食,秦汉以后,扩大到掌握一户的生死祸福,所以在广州也是重要神之一,许多人家都在灶头上以红纸书写“司命定福灶君”的神位,配置香炉、灯盏,早晚祭香、燃灯奉祀。

灶君诞是八月初三,民间虽有祭祀,但不及岁暮“谢灶”隆重。据说每届年底,灶君便要到天庭,向玉帝汇报人间善恶功过。人们为求他说好话,家家户户在他临行之前,备香烛祭品谢灶。

谢灶日期,有所谓“官三民四家五”之说。

灶君又称灶王,古代神话传说为主管饮食之神,民以食为天,人们祭灶当时主要是为了感谢和颂扬灶神的功德,大约到了西汉,灶神的神职逐渐转化为掌握人的寿夭祸福,被彻底普遍迷信化了,根据《史记·孝武本纪》的记载,西汉有个叫李少君的方士曾鼓吹祠灶可以致物炼丹,导致长生,并能以方士致灶鬼之貌,《淮南万毕术》已有‘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的说法。到了后汉,这一观念更广为流传,郑玄注‘五祀’中的‘灶’为‘小神居之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尔’。

《后汉书·阴兴传》记载,阴子一见灶神,立刻以黄羊祠祀,结果财运享通,成为了巨富之人。 到了晋代,灶神又执行了司命的职权,演变为司察世人罪过之神,成为了天帝直接安插在每个家庭中的耳目晋代葛洪《抱朴子·微旨篇》引东汉纬书称:‘月晦之夜,灶神上天白人罪状。

罪大者夺纪(减损寿命三百天),罪小者夺算(减寿三天)’。由于灶神与司命神的融合,使民间的祭灶习俗中出现请灶神保佑子孙兴旺的说法,《灶王府君真经》中有‘求寿的管保你年登九旬,求儿的管保你门生贵子’等语。

灶神原属家神,长年累月由人们供奉,一般初

一、十五上上香而已,也无须铺排,但每年的腊月廿三日则须举行祭祀仪式,叫做‘送灶’。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伴有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

但因家中贫困,无以湖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

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廿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

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走了,廿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这件事。玉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

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廿三祭灶。每到腊月廿三这天,中原城乡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

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这天,灶君老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民情,户主用糍粑和三牲酒礼供奉之,使其饱吃一餐,用糍粑封住他的嘴,并买一匹纸马给他骑上天庭去,不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乱说。纸马两旁写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希望灶君爷上天要为住户说好话。

然后举行祭祀仪式,把灶君爷接回,庇护全家。该节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故民间有“天下四时春为首,人间五祭灶为先”之说。

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灶司爷爷(浙江衢州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自人类脱离茹毛饮血,发明火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灶就逐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崇拜灶神也就成为诸多拜神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故《礼记·祭法》中“王为群姓立七祀”,即有一祀为“灶”,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中国古代就祭祀灶神。

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搏颊”。冀中地区供张奎、高兰英。

灶神全衔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俗称「灶君」,或称「灶君公」、 「司命真君」、「九天东厨烟主」、「护宅天尊」或「灶王」,北方称他为「灶王爷」,鸾门尊奉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厨房之神。

灶神之起源甚早,商朝已开始在民间供奉,及周礼以吁琐之子黎为灶神等。秦汉以前更被列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门神、井神、厕神和中溜神五位神灵共同负责一家人的平安 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们饮食,赐于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的职责,是玉皇上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上帝报告。

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上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做所为的日子,又称"辞灶",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谢灶之期也分阶层,关于何时谢灶,民间有所谓「官辞三」、「民辞四」、「邓家辞五」,有称:忘了辞五,别辞六,就是说,二十

三、二十四没辞,就辞五,但千万不要辞六了。「官」指官绅权贵,习惯于年廿三谢灶。「民」指一般平民百姓,会在年廿四谢灶,「邓家」即指水上人,会在年廿五举行。

但是民间百姓大部分会选择年廿三谢灶,希望有贵气,取其意头。

送灶神的供品一般都用一些又甜又黏的东西如糖瓜、汤圆、麦芽糖、猪血糕等,总之,用这些又黏又甜的东西,目的是要塞灶神的嘴巴,让他回上天时多说些好话,所谓「吃甜甜,说好话」,「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一般家家户户都贴年画灶君,两边贴有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上天去多言好事,下界回宫降吉祥】。另外,黏住灶神的嘴巴,让他难开口说坏话。也有人用酒糟去涂灶君称之为「醉司命」,意思是要把灶神弄醉,让他醉眼昏花,头脑不清,以使少打几个小报告。

因此,祭灶神象征着祈求降福免灾的意思。

在祭灶君之时,摆齐供品,焚香祭拜,接着第一次进酒,此时要向灶君诚心祷告,完毕后再进行第二次进酒,进第三次酒之后,将旧有的灶君像撕下,连同甲马及财帛一起焚烧,代表送灶君上天,仪式便顺利完成。而焚烧一个用篾扎纸糊的马,是作为灶神上天的坐骑,还要准备一点黄豆和干草,作为灶神和马长途跋涉所需的干粮、草料。此外还要焚香、叩首,并在灶坑里抓几把稻草灰,平撒在灶前地面上,并喃喃叮咛: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平安」之类的话,目的是祈祷灶王向玉皇上帝奏报这家一年来的种种善事,不要讲坏话。

送走神明后,可别忘了正月初四(一说除夕夜)把众神接回来,此之谓「接灶」或「接神」。接灶神的仪式很简单,只要在灶台上重新贴一张新的神。

人们如果要祈福禳灾,便要对灶王爷恭恭敬敬,如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击灶,不得将刀斧置于灶上,不得在灶前讲怪话、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不得将污脏之物送入灶内燃烧等等,名目繁多。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爷要**报告一年的情况时,人们还要为灶王爷摆上供品,供上好吃好喝的,这就是所谓的祭灶。祭灶时,麦芽糖和酒是必不可少的,酒是为了让灶王爷喝得忘乎所以,晕头转向,而麦芽糖又甜又粘,把它糊在灶神嘴上,一来灶神嘴吃甜了,就不好再恶言恶语,只能说好话,二来麦芽糖粘住嘴巴,想说坏话也张不开口,只能说个含含糊糊。

老百姓把“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软”这一套人世生活经验,也用在了对灶神的供奉上。

相传朱元璋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一天,朱元璋的母亲正在做饭,突然有一只喜鹊闯进来,叫道:“朱家天下万万年!

朱家天下万万年!”朱母生气道:“什么万万年,不要开我们的玩笑。

我看哪,有个二百七十六年就不错了。”朱母一边说,一边生气地用勺子敲打灶台,以赶走喜鹊。这时,被朱母敲得鼻青脸肿的灶神现身了。

他无奈地对朱母说:“朱老妈呀,老天爷让你们朱家天下万万年就是万万年了嘛,你干吗还生气呀?现在好了,你说二百七十六年就只有二百七十六年了咯。

” 后来,明朝果然只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

农历八月初三有四个节日

农历八月初三 九天司命灶君灶王爷诞

农历八月初三 北斗星君圣诞

农历八月初三 九天朱恩师圣诞

农历八月初三 姜相子牙千秋

千秋是一种对人死亡的委婉说法,也就是姜子牙的祭日。

另外,中国农历八月初三,是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诞辰,民间称南华诞。

农历8月初3是什么节日

2楼:匿名用户

农历农历八月初

三有四个节日

农历八月初三 九天司命灶君灶王爷诞

农历八月初三 北斗星君圣诞

农历八月初三 九天朱恩师圣诞

农历八月初三 姜相子牙千秋

千秋是一种对人死亡的委婉说法,也就是姜子牙的祭日。

另外,中国农历八月初三,是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一千三百七十一周年诞辰,民间称南华诞。

农历8月初3对2018年来说是9月12日。公历一年中的第255天(闰年第256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10天。

912示爱节

继“520网络情人节”后,由网友自行发起的网络节日。节日取“912”谐音“就要爱”,短短三个字已经表达了恋爱以及暗恋中的男女对爱情的勇气、坚持和倔强。

网络示爱节“就要爱”912示爱节“就要爱”“勇敢爱”“912示爱节”风靡网络912网络示爱节“912示爱节”是继“520网络情人节”后,由网友自行发起的网络节日。节日取“912”谐音“就要爱”

912钢丝节

“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的粉丝俗称“钢丝”,这是一个“钢丝”们的节日,每年的这一天,郭德纲老师率领的德云社都会举办大型演出回报观众对德云社对相声的喜爱。

佛得角——国庆日

埃塞俄比亚——国庆日

俄罗斯——怀孕日

八月初三可以说是八月三号吗?

3楼:百慕大立方体

不可以,八月初三指的是农历,而八月三号指的是阳历,两者相差一个多月。

4楼:davide天使

这是两码事,前者是阴历,后者是公历

称念什么谢谢

5楼:宝宝

称部首:禾

五笔:temf

笔画:14

chēng

1.称量,测物之轻重。2.

权衡,比较。3.叫做;称做。

4.称号;名称5.述说;声称。

6.称道;称扬。7.

著称;闻名。8.名声,声誉。

9.举起。10.

举用。11.举行。

13.姓。

chèn

1.相当;符合。2.好;美好。3.量词。指配合齐全的一套衣服。4.通「趁」。谓利用时机。

chèng

1.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2.古量词。十五斤为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