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时代的印度历史都经历过哪些动荡

2020-12-12 22:58:07 字数 3101 阅读 1690

1楼:漫阅科技

中古时复代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制仍是当时人类文明的重bai要区域。du320年,旃陀罗笈多一世zhi建立笈多王朝,从而dao揭开了南亚次大陆中古文明的帷幕。5世纪之后,内部诸小邦纷纷自立,陷入**混战之中,外部则不断受到白匈奴的入侵。

612年,戒日王建立戒日帝国,在南亚次大陆确立了封建制度。从7世纪中叶戒日帝国瓦解,至12世纪末印度次大陆就一直处于**局面。特别是在南印度更是从未出现过比较稳定的统一政权。

12世纪后,土耳其人经阿富汗进入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1526年,巴布尔在德里建立了莫卧尔王朝。莫卧尔王朝的阿克巴大帝时期盛极一时,他又以喜好艺术著称。

为什么我们说,从中世纪后期起就是印度遭受外族入侵的历史时期?

2楼:漫阅科技

从中世纪后期起是欧copy洲文明大发展bai时期,也是印度遭受外族入侵的du历史时期zhi。除了笈多王朝维持了100余年dao的统一安定的和平局面之外,印度以后发展的历史便是处在动荡不安的政治变化之中。外国统治者,征服印度在德里建都,统治了整个印度。

古印度历史进入中世纪时期的标志是什么?

3楼:漫阅科技

历史上,笈多王朝以前被划分为古代印度时期。从笈多王朝起,古印度历史进入中世纪时期,也是古典时期,从笈多王朝开始,印度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中世纪统一印度南北的君主是谁?

4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巴卑尔死后,他的儿子胡马雍继承了王位,胡马雍显然没有他父亲巴卑尔的军事天才和强硬的政治铁腕,他所具有的是丰富的文化素养,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仁慈宽厚的“文”皇帝。正是他的性格和个人偏好致使他失去了巴卑尔所奠定的莫卧尔帝国的大片疆土。但巴卑尔的孙子阿克巴却又隔代继承了他祖父好战的传统,在他统治期间不仅恢复了他的父亲胡马雍的失地,而且大大开拓了新的版图,使他成为实现统一印度南北的中世纪最杰出的君主。

阿克巴用武力和怀柔的手段,15年的时间里统一了北印度。他又用16年时间把版图扩大到遥远的西北地方。最后,他又用了3年的时间,平定了南方的几个王国,从而建立了一个强大的莫卧尔王朝。

5楼:菜小小

印度历史上有三次统一的时期,分别是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莫卧儿帝国。中世纪的是笈多王朝。公元4世纪初,摩揭陀国王旃陀罗·笈多一世把华氏城作为首都,建立了笈多王朝。

有没有关于中世纪古印度的史书?

6楼:匿名用户

目前在国内中文版的中世纪印度史确实少,这主要是由于印度中古期史料的缺乏和

专单调静止混乱的分属

裂状态,一个稍严肃的通史版本上海社科出版社的《印度通史》有一部分提到中古印度,当然最完善的相关书籍肯定是英国人为殖民地编的《剑桥印度史》国内有几卷的翻译,中古部分的英文版应该也能找到。印度本土著作当然史料丰富,但不好找,而且水平不敢保证。

另外印度中古佛教相关的历史其实有大量古汉语资料,季羡林也有一些研究中古印度文化和中印交流的小著作。

中古时代的印度次大陆经历了哪些王朝?

7楼:漫阅科技

中古时代南亚次大陆的印度仍是当时人类文明的重要区域。320年,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笈多王朝,从而揭开了南亚次大陆中古文明的帷幕。5世纪之后,内部诸小邦纷纷自立,陷入**混战之中,外部则不断受到白匈奴的入侵。

612年,戒日王建立戒日帝国,在南亚次大陆确立了封建制度。从7世纪中叶戒日帝国瓦解,至12世纪末印度次大陆就一直处于**局面。特别是在南印度更是从未出现过比较稳定的统一政权。

12世纪后,土耳其人经阿富汗进入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1526年,巴布尔在德里建立了莫卧尔王朝。莫卧尔王朝的阿克巴大帝时期盛极一时,他又以喜好艺术著称。

中世纪后期印度收到了哪些国家的入侵?

8楼:漫阅科技

外国统治者,征服印度在德里建都,统治了整个印度。“13世纪至16世纪期间,接连有土耳其人或阿富汗人的五个朝代以德里为中心对印度进行统治。”

印度中古时期种姓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9楼:湛蓝陨石的陨石

种姓制度以婆罗门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

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系、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

一般认为,种姓制度是公元前600年左右,随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而创立的社会制度。原本的种姓制度并非要划分阶级及人的高低贵贱,而是要确保本身雅利安人的执政权和保持各种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数。

然而随着马木留克、蒙兀尔等外来伊斯兰教征服者统治印度,种姓制度为了政权需要经历过许多调整,并且在英属印度时期为符合殖民者需要,被固定、僵化,成为阶级森严的阶序体系。由于该体系中的不平等与近代西方兴起的民主制度与人权思想大相径庭,因此常被批评为反现代化的落后制度,甚至被视为妨碍印度社会进步的毒瘤。

1947年印度脱离殖民体系独立后,种姓制度的法律地位正式被废除,各种种姓分类与歧视被视为非法,然而在实际社会运作与生活上,其仍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印度中世纪的印度教雕塑有什么造型特点?

10楼:漫阅科技

印度中世

纪(约7—13世纪)雕塑艺术的中心内容是印度教雕塑。印度教兴起于5世纪左右,在印度的中世纪时代取代了佛教成为印度本土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印度教雕塑充满了巴洛克式的动感表现和印度艺术特有的繁缛装饰与奇特想像,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

印度教神庙的内外布满了表现男女众神的装饰雕刻。这些神灵通常多面多臂,形象怪诞,轮廓线条跃动柔和,富于肉感性和怪异性趣味。印度教神庙雕刻以地域为界分为三种流派类型:

南方雕刻纤细优雅,群雕场面富于戏剧性。运动感强烈,代表作是巨岩浮雕《恒河女神》、青铜雕刻《舞王湿婆》;中部雕刻雄劲厚重,造型超常。极富运动的爆发力,代表作是象岛石窟中表现宇宙永恒变化的杰作《湿婆三面像》以及埃罗拉石窟凯拉萨神庙的《舞蹈的湿婆》等;北方以卡朱拉侯神庙雕刻为代表,风格以极力追求华丽繁缛、强调女性的肉感魅力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