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漫阅科技
甘肃岩画包括嘉峪关黑山
岩画、祁连山岩画、吴家川岩画、双井子岩画等,其中以黑山岩画和祁连山岩画最有特点。黑山是嘉峪关的天然屏障,岩画即刻在黑山的沟壑崖石之上,刻制方法为磨刻及敲凿,也有用线刻法(以阴线勾出画面轮廓)制作的。表现题材主要为狩猎(包括徒步射猎、骑马射猎等,使用**主要是弓箭,射猎对象为鹿、羊、驼、雁等)、舞蹈(单人舞、双人舞、群舞)、动物(野牛、鹿、羊、马、鸟、驼、虎、狗等),另外还有车轮纹、殿堂纹、佛像纹、佛塔纹等。
祁连山岩画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大黑沟、野羊沟和灰湾子沟,大部分描绘的是狩猎场面。
甘肃省景泰县彭家峡岩画有什么特点?
2楼:北京创典文化
从创作彭家峡岩画的地点分析,这里是游牧民族在游猎放牧、祭祀祝福聚会之地,有山有水。景泰岩画在艺术技法上虽显粗劣,但有浓厚的北方游牧民族独特的风格和地方色彩,岩画中动物多,说明动物经常出没,见得多就刻画得多。
岩画都有哪些种类?
3楼: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存在着大量的岩画,这些丰富多彩的岩画,归纳起来可分为动物岩画、生产岩画、娱乐岩画、人物岩画、战争岩画、宗教岩画六大类。
最常见的一种是动物岩画,动物岩画是我国岩画的一种恒定题材,其分布范围和数量都十分可观,几乎在所有的岩画中,都出现了动物形象。尤其是北方岩画区,动物岩画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阴山、贺兰山、黑山、阿勒泰、昆仑山的岩画,无不以动物图像为主,动物在所有的岩画图像中约占80~90%。南方岩画与北方岩画中的动物形象,由于各自所处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动物在人们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大小不同,出现的数量和种类也有所区别。
如沧源岩画,动物形象的数量仅次于人物形象,约占20%。北方岩画中,反映动物形象的岩画占有绝对优势,不仅数量多,种类也相当可观,如阴山岩画,可以确定的动物种属有40种之多。
在古代由于人们生活的主要活动是狩猎和放牧,因此,生产岩画又可以分为狩猎和放牧岩画。狩猎岩画是北方早期岩画中一种非常流行的题材。在已发现的岩画中,具有狩猎画面的约占半数以上。
有些地区,由于特定的自然条件和时代背景,直到畜牧时代,狩猎业仍不失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富有生活情趣的狩猎岩画,**式地表现了当年终日驰骋于深山幽谷的猎人们行猎的规模、对象、方式,从中可以窥视猎人的思维活动和意识形态。到了畜牧时代,我国古代的北方岩画,普遍出现以饲养家畜、牧羊放马、季节转场、役使牲畜的场面和牧民的形象。
这些牧畜岩画,展现了古代畜牧经济的生动情景和牧业经济的演化历程,为我们更好地想象和重构我国古代北方游牧经济状况提供了可靠依据,从中可以帮助了解当时畜牧经济的发展水平。
舞蹈岩画也是我国岩画中常见的题材之一,几乎遍布于所有的岩画地点。当我们置身于质朴瑰丽的画面前,凝视舞者所作的精彩表演时,就像见到一个个或一群群精灵天使,他们的姿态是那样的纯朴、古拙,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遥远的历史时代。当进而去品味那些生动的舞姿所反映的含义时,就很自然地领略到这些舞蹈与当时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岩画中表现的这些舞蹈场面,察其动因不外乎有自娱和娱神两种。其中属于自娱舞蹈的有:狩猎舞蹈、战争舞蹈、操练舞蹈、集体舞蹈、仿生舞蹈、爱情舞蹈;娱神舞蹈则有祈祷式或宗教仪式舞蹈。
各地岩画中,画面以表现自娱性的独舞数量最多。
人物岩画是我国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方岩画中人物画约占半数以上。见于岩画中的人物,从事着各项活动,诸如狩猎、放牧、舞蹈、作战、杂技、祈祷、骑马、踢毽、执箭、钓鱼等等。这些人物中,北方以骑马、南方以舞蹈居多,人物形象生动活泼。
各地的人物岩画,由于各自的文化传统和民族习俗不同,人物在形体、服饰上具有不同的特征。北方草原地区的人物岩画,躯干部或粗或细,或长或短,部分人物束腰,手指一般不予表现。西南岩画,人物的形象特点鲜明,四肢甚细,仅作示意表现,身躯作倒置三角形状。
东南沿海岩画,人物的形体较细,一般与四肢差不多。早期岩画一般不表现衣着,只有晚期个别人物着衣。内蒙古人物岩画,一般身着大衣或长袍,就像现在在内蒙古牧区所见到的牧民形象。
由于气候上的原因,南方人物岩画没有穿着长袍者,云南沧源的岩画人物,则有身饰羽毛做成的舞装。四川珙县麻塘坝人物岩画,穿裙穿裤,不同于北方草原,是一种具有地方风味的衣着。
由于古代战争不断,战争岩画是岩画的重要内容,在内蒙古、宁夏、云南、新疆等地多有发现。其战争场面或为大规模的厮杀,或为相互对射。阴山岩画中有一幅鏖战场面,双方正在披坚执锐地厮杀,只见胜方英勇战斗,败方人头落地。
新疆阿尔泰山唐巴尔塔斯有一幅格斗图,图中一人挽弓搭箭,一支飞箭射中了对面一人的腰部。青海省天峻县卢山,有一幅交战图,两人面对面,弓箭交接在一起,两人的***挺举,以示具有充沛的生命力和男子汉所独具的阳刚之气。
宗教岩画是古人宣泄内心世界和怀古的载体,它在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广为分布。题材以各种崇拜为主,其对象包括动物、生殖、天体、神像、祖先、印迹等。动物崇拜的对象和信仰崇拜的程度,往往与时代有关。
狩猎时代人们崇拜的对象多为野兽,畜牧时代崇拜对象则为家畜。可见动物崇拜与人征服自然的能力紧密相连。生殖崇拜是我国岩画中一种恒定题材。
远古居民希求人类生殖繁盛,人丁兴旺,因此在岩画中常有男女交媾的图像。日月星辰等天体崇拜岩画,在许多地方也发现过,这些岩画既反映出原始先民对大自然的依赖,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们征服自然的愿望。在我国早期岩画中,神像崇拜、祖先崇拜、印迹崇拜,也是引人注目的题材,在原始宗教崇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岩画是一种造型艺术和特有的文化现象,它记录了人类童年在生活中体会到的最生动、最直观的感觉。尽管岩画开始时是没有经过绘画训练的人制作的,笔下的形象也不一定那样准确,但从中还是可以发现许多作画技巧,有些作品在构思、技法、形象设计上,表现了惊人的艺术才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原始艺术永恒的魅力。
甘肃岩画最著名的是什么?
4楼: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甘肃省位于古丝绸之路,这里简直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博物馆,珍藏了古老的先民图腾祭祀,凿石刻画,所创造的灿烂岩画,以很强的具象性,反映了狩猎时代的一个横断面。
最为著名的是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古代岩画和嘉峪关市的黑山岩画,人们统称为祁连山岩画。
肃北岩画主要分布在野马山北麓的大黑沟、野牛沟、灰湾子、七个驴、石包城灰山子一带,总计55组、300多幅。
其中以大黑沟最为丰富,内容大部分为射猎、放牧、练武、乘马、格斗等古代先民的生活场面,人物多戴阔边尖顶帽,身着束腰宽摆长袍。动物有梅花鹿、大角羊、野牛、大象、老虎、野骆驼等。
甘肃岩画
景泰县的岩画有哪些特征?
5楼: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甘肃省景泰县在历史上曾有羌戎、吐蕃、鞑靼、党项等民族在当地有过较长时间的栖居。他们能工巧匠,在岩壁或较平整的石块上,凿刻了许多颇为生动的岩画,展示了6000年前的人类活动。岩石被雨水淋透或被雾岚浸湿,就会发出黑油油的亮光。
在这种岩石上绘制的岩画,图像分明,色调对比和谐,会给人留下过目难忘的印象。
景泰岩画大多分布零散,画幅无论大小,几乎都在靠近河谷的岸边岩石上,而这处罕见的山顶岩画规模之大、数量之多、画幅之精之美,堪称甘肃之最。
景泰县的岩画
北方岩画有什么特点?
6楼: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岩画可分为南方、北方两大系统。北方地区的岩画多表现动物、人物、狩猎及各种符号,以内蒙古阴山岩画为代表。南方地区的岩画除描绘动物、狩猎外,还表现采集、房屋、村落、宗教仪式等。
北方的岩画,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的新疆、宁夏、甘肃和青海地区,作品风格写实,技法主要是磨刻。
内蒙古的岩画数量最多,具有红山文化区之称的赤峰地区是内蒙古地区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各种人面像更具有特色。内蒙古阴山和宁夏贺兰山地区人面画像的岩画也有广泛的分布,它们反映的内容大多是原始宗教一些重要题材和内容。
内蒙古阴山岩画是最早的岩画之一。东西绵延千里的阴山山脉,横亘在内蒙古的中西部,它的南北草原广阔,气候条件宜人,是一个“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
先人们在这里用长达1万年左右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这类图像,这些互相连接的图像把整个山体变成了一条东西长达300千米的画廊。
阴山岩画,内容丰富多彩,取材极为广泛,把它说成是一部北方游牧民族的画史,北方游牧民族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生活,在阴山岩画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阴山岩画中有人们狩猎、放牧、舞蹈、战争等场景。有各种动物图像,有天体、文学,有车辆,原始数码等。其中有的画面,发挥了画者的想象力,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有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写实性,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据推测,这个时期的人们之所以不辞辛劳地创作了这些图像,全是因为宗教或巫术的感召促使。
北方还有一种著名的岩画叫贺兰山岩画,它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那时候的人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用以表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
贺兰山岩画大部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也有其他朝代和西夏时期的画像。这里岩画刻制方法有凿刻和磨制两种:凿刻痕迹清晰,较浅;磨制法是先凿后磨,线条较粗深,凹槽光洁。
贺兰山岩画的题材、内容与表现手法都十分广泛,富有想象力,给人一种真实、亲切、肃穆和纯真的感受,被誉为是我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
青海岩画共发现有15处,分别在海南、海西、海北和玉树等牧业区。青海岩画的族属当是古代的吐蕃。岩画根据内容和时代可分成两类:
动物岩画和宗教岩画。其中动物岩画的年代约在6世纪末和7世纪初;宗教岩画最早可上溯至晚唐。动物岩画则以海西天峻县江河乡的卢山岩画和格尔木市郭勒木得乡的野牛沟岩画为代表;宗教岩画以玉树县巴塘乡的勒巴沟岩画为代表。
甘肃位于古丝绸之路,这里简直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博物馆,珍藏了古老的先民图腾祭祀,凿石刻画,所创造的灿烂岩画,以很强的具象性,反映了狩猎时代的一个横断面。最为著名的是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古代岩画和嘉峪关的黑山岩画,人们统称为祁连山岩画。
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乃县、哈巴河县直至阿勒泰地区最东部的青河县,每处山上几乎都有岩画,因此被称为“阿勒泰山千里岩画长廊”。
阿勒泰山岩画是由一代代游牧民族不断补充而成的艺术巨作,分为岩刻和彩绘两种。内容多为狩猎,放牧、舞蹈、宗教活动及家畜和野生动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