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睢宁一指禅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横批:吉祥如意
这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也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联的大意是:
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全连蕴含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对联的头尾还嵌入新春两个字,中间嵌入了“嘉节”两个字,合起来“新春嘉节”,非常巧妙。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为明朝徐渭所作。上联指年少时应该好好读书,却不爱好读书;下联是说年老时爱好读书,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很好地读书。此联巧妙地运用多音字,言简而意深。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此句出自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此句在《增广贤文》中有收录,是其治学名言,旨在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只有勤奋才能成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此联是一副名联,为林则徐题书斋所作。
独览梅花扫腊雪;
细睨山势舞流溪。
此联的妙处在于上联急读如音阶:‘多来米发索拉西’。下联为方言读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
士农工(宫)商角徴羽;
寒热温凉(良)恭俭让。
此联也是一奇联。上联分两部分:士农工商;宫商角徴羽。前为四业,后为五音,而有一个字重复,一个字谐音。原对寒热温凉为四觉,温良恭俭让为君子的五种德行。
图破壁惜光阴鹏程正举;
乐致知倾陆海金榜高题。
这是一副非常适合莘莘学子的励志对联。此联意在勉励青年学子珍惜时光,练就过硬的本领,朝着远大的理想而努力;同时也祝愿所有考生坚定信念,倾洒才华,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图破壁”:**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勉励学生努力学习,练就过硬的本领, 就能像破壁而腾飞的巨龙。鹏程正举:
就是说前程远大,象大鹏展翅高飞,正是大展伸手的好时机。乐致知:出自《礼记·大学》: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致知:儒家用语,获得知识的意思。
倾陆海:倾是倾洒、挥洒的意思;陆:此处借指西晋文学家陆机;此语出自于唐著名诗人、文学家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一文中之结尾句“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意思就是尽情挥洒像潘岳、陆机一样如江似海的文采。如此,便可登科及第,金榜题名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现悬于东林书院依庸堂内的一副著名对联。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
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总体的意思就是说:
在这样的校园(书院)里,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声音,还是读书的声音,都很好听。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 第二句:
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这对联是劝勉读书人要以救国为己任,其实就是“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意思。
传闻当年被罢黜里居的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先后主盟东林书院,聚众讲学。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顾宪成所撰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心怀远大抱负之名联,后被广为传诵,成为许多学人、志士的共同心声和座右铭。
这副对联至今仍有启迪、教育意义,也就是要求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用体会世间百态,学以致用,而不要死读书,读死书。
孙行者;
胡适之。
孙行者;
祖冲之。
清华大学1932年入学考试国文试题,由陈寅恪教授命题,曾经出过一个三字的上联:“孙行者”。据说只有一位考生对得最精彩,对句是:“胡适之”。
孙行者、胡适之,都是人名;一古一今、一武一文、一虚一实、一神一凡,又都是名人;这两个名人,可以说,又都是赴西天的取经人。这是意对。胡、孙,都是猴子的别名,是名词;行、适,都有走动的意思,是动词;者、之,都是文言虚词。
这是文对。讲音韵:平仄仄,仄平平,是格律对。
这副三字的对联,真是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对仗工整、自然天成。
实际上最佳答案应该是“祖冲之”。因为“祖”对“孙”更工整。 所以“孙行者”对“祖冲之”,梁羽生先生在《名联谈趣》中认为“祖冲之”对“孙行者”最佳,乃天造地设。
一段文字公案应可了断,而余闻依然流传。辗转传承者似乎从“祖冲之”、“王引之”与“胡适之”的比较里发现中国对仗文学的精深,从而获取审美上的享受;又似乎从陈寅恪先生改变初衷、服膺创造的传闻里,感受一代学者的亮节高风。唯一遗憾的是我们还是不够了解陈寅恪先生的盖世才情,因为我们不敢肯定原拟就是“胡适之”。
假如我们认真捧读陈先生的著作,我们应该相信,那个最为精彩的对句本来属于陈寅恪。
家藏千卷书,不忘虞廷十六字;
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此联为宋代刘少逸幼时,一日随师往拜名士罗思纯和其所对。虞廷:指舜的朝廷,相传舜为古代明主,故常以‘虞廷’作‘圣朝’的代称。
十六字,指《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宋儒将此十六字视为尧、舜、禹心心相传个人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
尼山:本为山名,在山东曲阜,此代指孔子。刘少逸小小年纪在前辈面前便竞以此种口气说话,令人震惊。
春联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 急~~~~~~~
2楼:蓝可熊
春节快到,人们又要写春联了。作为对联种类之一的春联,在突出一个“春”字的同时,也不可无视对联注重“对仗”、“对称”的特点和规律。具体来说,写春联至少有如下几点不可忽视之。
其一:字数相等。上联与下联,必须字数相等,形式整齐。一般地五言联和七言联使用的频率为最高。
其二:词性相同。对联中上联与下联相对的词,词性应是相同的——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此联上下联中的“海”与“天”都是名词,“阔”与“高”都是形容词,“凭”与“任”都是介词,“鱼”与“鸟”都是名词,“跃”与“飞”都是动词。
其三:句法相似。上下联在结构上要互相对应——并列对并列,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等。如:家和百事顺;国泰万民安。
上下联中的“家和”与“国泰”是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百事顺”与“万民安”也是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
其四:节奏相应。上下联的拍节必须一致,节奏必须对称,单音节对单音节,双音节对双音节,多音节对多音节。如:春入—春门—春不老;福临—福地—福无疆。
其五:内容相关。除“无情对”外,上联与下联的内容多关联,紧紧围绕着主题。如: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暖一家。
此联中上下联的内容,揭示的意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其六:平仄相谐。平仄,即汉字字音的平声和仄声。
古汉语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对联讲究平仄相替、相对、相谐,是指上下联两个相对的字,不能都是平声,也不能都是仄声,而应是一个为平声,另一个为仄声,显得错落有致,琅琅上口,悦耳动听,构成语言的**美。其中,对联讲究平仄,末尾最严。
上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然而,由于对联字数的多少、语句的长短不拘一格,结构、节奏等形式灵活多样,因此,若不区别其具体情况,在任何一副春联或其他类对联的平仄声调上都套用格律诗的格律,未必都能对号入座。须知,对联是文人文学,也是民间文学,是雅文学,也是俗文学。对民间的对联爱好者来说,不宜将对联的格律强调得太死,最好是区别情况,宽严有别,因人因联而异。
别说民间百姓,就是学界名家撰联,“若果有了奇句,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不以辞害意”(《红楼梦》里林黛玉对香菱谈诗时讲的话)。但这并不是说可以无视对联的格律了,“宽严有别,因人因联而异”是以“宽严有格”为前提为基础的。“对仗”,毕竟是对联的最大特点,也是对联格律的底线,这一底线总还是不可丢弃,应该守得住的呀!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
3楼:匿名用户
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
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第四,切忌合掌
所谓“合掌”,语义重复,浪费笔墨。譬如旧时商家常用的春联,有一副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副春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而且与爆竹声中“恭喜发财”的气氛相协调,很受商界欢迎。
但深一步研究就会发现,“通四海”和“达三江”是一个意思,语义重复,对联的术语就叫“合掌”。七言联一共才十四个字,其中六个字表达的是三个字的内容,这就导致语义重复。对联是文章中最精练的文体,决不允许浪费笔墨。
为了以较少的文字提供较多的信息,必须避免上下两联说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联中用“震乾坤”对“惊世界”,“发祥光”对“腾瑞气”,也都是语义重复,都属于“驴唇不对马嘴”的毛病。
第五,选好对联的横批
juti
对联(包括春联)在艺术形式上注重“对仗”、“对称”的特点和规律。按照《联律通则(修订稿)》的规定,创作春联应力求做到如下几点。
其一,字句对等。一副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即四言对四言,五言对五言,六言对六言,七言对七言,八言对八言,等等。其中,五言联和七言联,使用的频率为最高。如:
一岁春为首;百花梅占先。(五言对五言)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暖一家。(七言对七言)
其二,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
如:海阔凭 鱼跃;天高任鸟飞。 此对联上、下联中相对应的“海”与“天”都是名词,“阔”与“高”都是形容词,“凭”与“任”都是介词,“鱼”与“鸟”都是名词,“跃”与“飞”都是动词。
有时在词性品对方面如要放宽一点,也应遵循《联律通则》的规定,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其三,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上、下联中的“天增岁月”与 “春满乾坤”是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人增寿”与“福满门”也是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又如:创千秋伟业;开一代新风。
上、下联中的“千秋伟业”与“一代新风”,是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而整个对联的结构,上、下联则是动宾对动宾。
讲究对联结构对应,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这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但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保持对称一致,禁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不允许同字相对。如:对地对天,天地有情皆可对;联今联古,古今无事不能联。
这副嵌字联中的“对”、“联”、“天”、“地”、“古”、“今”六字都出现重复现象,但“重”得特别对称、有规律。
其四,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单音节对单音节,双音节对双音节,多音节对多音节。
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此对联的上、下联均为七个字,语意和语音节奏都是“
二、二、三”,即: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其五,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平仄,即汉字字音的平声和仄声。
古汉语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平,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在现代汉语里,平声分成阴平(普通话声调的第一声)和阳平(普通话声调的第二声);仄声是指普通话声调的第三声和第四声(普通话里没有“入”声,把旧四声中的一部分“入”声字归入了平声)。
搞对联创作,判别声调平仄可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各自独立使用),但在同一联文中新、旧四声不得混用。对联讲究平仄相谐,既要讲究平仄相替(指同处在上联或下联节奏点上的字平仄交替),又须讲究平仄相对(指上联和下联相同位置且为节奏点上的字平仄相反),显得错落有致,琅琅上口,悦耳动听,构成语言的**美。上、下联各分句之内各节奏点的平仄交替,也应服从于最小的完整语义节奏的更替;上、下联之间的平仄相反,尤其应保持语义节奏点中心词的平仄对仗。
按照格律诗颔、颈二联(即律诗中间四句构成的二联)对平仄的要求,对联平仄可以是“
一、三、五字不论,
二、四、
六、尾分明”。其中,对联讲究平仄,末尾最严——上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此谓“仄起平落”。例 如: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这副对联是“
二、二、
二、一”结构,上联的“是、年、草”(仄、平、仄)和下联的“然、里、花”(平、仄、平),上、下联各自平仄交替,上、下联之间又平仄相反,完全符合“
二、四、六”分明的要求。上、下联两末尾字,“绿”是仄声,“红”是平声,遵守的是上、下联两末尾字 “上仄下平”即“仄起平落”的规则要求。
对联讲平仄相谐,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上联末尾三字避免都是仄声);平收句尽量禁忌尾三平(下联末尾三字避免都是平声)。还禁忌仄孤或孤平(指的是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应尽可能避免上联只有一个仄声字,或下联只有一个平声字)。
其六,形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如: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又如:撑天拄地两行字;纳古涵今一副联。每副联中的上、下联展示的内容,揭示的意义,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恰到好处。
对联要求形对意联,禁忌同义相对。同义相对,又称为合掌(上、下联说的是同一个意思,语义重复,对联的语述就叫“合掌”)。所谓禁忌同义相对即禁忌合掌,是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
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等,就属于合掌,应该避免之。然而,对联由于字数的多少、语句的长短不拘一格(少者
二、三、四字,多者十几字、数十字甚至上百字),句型模式不固定,结构、节奏等形式灵活多样,因此,若不区别其具体情况,在任何一副对联的对偶律和声调律上都套用格律诗(只不过五言和七言而已)的格律,未必都能对号人座。须知,对联是文人文学,也是民间文学,是雅文学,也是俗文学。对民间的对联爱好者来说,不宜将对联的格律强调得太死,最好是区别情况,宽严有别,因人因联而异。
若能做到“严而不死,宽而不滥”,那是应该允许的。别说民间百姓,就是学界名家撰联,“若果有了奇句,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不以辞害意”(《红楼梦》里林黛玉对香菱谈诗时讲的话)也值得——这也无伤大雅嘛。但这并不是说可以无视对联的格律了——“宽严有别”、“严而不死”,是以“宽严有格”、“宽而不滥”为前提为基础的。
“对仗”、“对称”,毕竟是对联的最大特点,也是对联格律的底线,这一底线总还是不可丢弃,应该守得住的呀!
什么是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的特点,什么是文章的结构形式?
1楼 大神 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 材料 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 灵魂 ,要明确无误 材料是 血肉 ,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 结构则是文章的 骨架 ,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 1 并列式 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例如培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