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v雨缨
“浩然正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礼之常,无足怪者。”——苏轼某年题于潮州韩文公庙碑。
细数史上的文人如恒河沙粒,其中不乏敢于同日月星辰争辉者。而面对苏轼,这位政治上失意的诗词家,这颗难觅的“北珠”时,不免逊色许多。“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一)蚌壳中的秘密
谁都知道,不是每个蛙蚌都能酝酿出珍珠。就如播下地的种子,良莠不齐,发芽的情况自然也参差不齐。在四川,有座风景宜人的小镇——眉州眉山,古之名嘉州。
文人世家的苏家便在此地。搞不清楚是眉山的钟灵毓秀诞生了苏家的才气,还是苏氏家族的一时显赫才让世人对眉山更加青睐。也许只是造物主的一次偶得。
“三苏”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父子三人的文学造诣实属古往今来者罕见,尤以苏轼为代表。稍年长的文豪欧阳修就曾预言,苏轼将来的名气将远远盖过自己,虽然六一翁是当时不可撼动的文学泰斗。苏家深厚的家学渊源为时人所歆羡。
这也是苏轼在学问上越走越宽的重要的基石。未进学堂前,家庭就给予了很好的启蒙教育。母亲解读经典史著,塑造人格榜样;父亲在其刚会诗词时就教导须以淳朴风格执笔。
从后来的苏轼诗词中,即可窥略其文品、人格大概。
(二)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在苏轼的一生中,伴其顺逆荣枯的除了其妻子,其弟苏子由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手足情深,“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二人虽均遭排挤、贬谪,但弟弟苏辙性格沉稳、实际,能够相时而动以明哲保身。
而苏轼则有点急躁,性情放浪,爱幻想,有诗人的情怀。遇品行恶劣的人、社会的阴暗面或不满时局时,“如蝇在食,吐之乃已”,经常出言不慎。子由常劝他不要过于计较时弊,“一日空闲长似两日”可以长寿。
劝他“三缄其口”。后来证明,苏子由的宦海生涯比哥哥走得更远一点。而苏轼在四十岁以后半生漂泊不定,从显贵一直贬至卑微小吏,尝尽世间疾苦。
贬谪途中的苏轼也自嘲:有的不是学问,而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苏氏二昆仲的性格差异最终导致人生经历的出入。
苏轼的“言”是出名的。曾经上神宗皇帝“万言书”,讥评时事,论辩是非,希望神宗改变变法的心意,不久即遭贬黜。此时的苏子依然踌躇满志,大不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一时兴起,作诗几首,却被好事者诬陷,强加对君主大不敬的罪名,酿成一时轰动朝野的“乌台诗案”,身陷囹圄。对自己坎坷的遭际,源于自己的“出言不慎”,而奈何不了那样的政治环境,苏轼也只能苦笑:“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三)不追求政治,却为政治所追求
早在贬至杭州途中,苏轼对政治热情已不似当年,曾谓其弟曰:“眼看时事力难任,贪恋君恩退未能。”二人均认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礼,下无义,**兴,丧无日矣。”从政,尤其是在朋党林立的宋朝,**除了慎言慎行外,不免要圆滑一点,这大概是讲究原则的苏轼所学不来的。
语堂先生认为,苏轼在官宦生涯中,一面想保持英雄本色,不失其与生俱来的大无畏精神,另一面又要顾及到明哲保身的这一人生本分,二者冲突中,天性使然,苏轼选择了前者。
在政治上,可能过于追求完美,过于强调个人的政治理想了。无论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当政,均将苏轼排除在权力中心外;孰是敌孰是友恐怕连他自己都分不清楚。而几朝皇太后对其的恩荫更是绝无仅有的。
神宗之后、哲宗祖母均特别欣赏其才情,辅以重任。但宋朝皇太后均是因皇帝年幼主持朝政,待其长大便及时还政于皇帝,所以,仅靠几位贤德的女性,在官场上还
作文苏轼人物传记500字
2楼:网友帮
一首《念奴娇》,将豪放派诗词艺术推至了顶端。苏轼泛游赤壁,留下的是两篇名赋与一首怀古之诗词。读《赤壁赋》,读到“叹吾生只须臾”两句,忍不住启唇轻诵。
当时呈现在东坡面前的应是怎样一番景象啊,使得那感概遁着千年贯穿古今的线索而来,在我面前停格,打动的是自古而来千万的文人墨客。在《后赤壁赋》中上下颉颃翻飞的黒雁,不仅入了苏轼的梦,更是让我心头一悸。若不是苏东坡,北
我心中的苏轼 500字作文
3楼:张依蕊嘟嘟嘟
我心中的苏轼
人说苏轼如曜日,豪放自恣,我却以为子瞻如晔月,朔望之时,将满不满,清辉蔓延,昭质未损。
子瞻明朗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只是,皎月空灵处,小人常嘁嘁耳。
元丰二年,乌台诗案,子瞻首历人生黑暗,于生死间来去几番,仕途终不得圆满。黄州离嘉佑二年新中进士的辉煌太远,子瞻仕情渐疏,于坡地开垦,补贴家用。东坡之号,自此而始。
呵!奸佞之徒固凋了子瞻一季芳华,却不见残红褪后,青杏正小。
苏子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官场失意,政治低迷,子瞻淡定吟咏间,深刻的忧伤日渐明媚。好个“一蓑烟雨”,好个“任凭生”!闲适如此,率性如此,文字在这般旷达的驾驭下,似无半点杂质的银色月华,灿烂而博大,在那时代蔓延得遍地皆是。
耀眼,却不是曜日的炫目。
陌上花开,蛱蝶飞迟,昔人已改,江山犹是。哲宗亲政,子瞻依然无法在官场中升华,只因,如他的侍妾所说,他“满腹不合时宜”。是时,他挚爱的元配夫人已与他“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贬再贬时,流光退却,华发渐生,凉月堕江,举觞欲饮,他蓦然发现,酒中沉的月颜色惨淡。
于是他叹: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人生给每个文人的似乎都是一场盛大的疼痛。柳七终日偎红倚翠,堕落得未免刺眼,只有子瞻,“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洒脱不是曜日般任性的放纵,而是晔月成熟的自制。
大宋繁华,人生百味,官场纷扰,自有小人狗苟蝇营。子瞻既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便注定只徘徊于繁华边界。然,子瞻懂得放——
放生离死别于山水间,愁苦与大江俱东,被浪淘尽;放官场浮名于田园之中,三百颗荔枝入口,失意消亡于岭南。将满未满又如何?如此豁然心境,使苏轼之月昭质未损,熠熠生辉。
其光华,也曾明朗地照过三千铁骑席卷平冈,也曾温柔地漫过墙里秋千墙外香径——
子瞻固然如稼轩,胸怀力挽雕弓而射天狼之志,却也恬然于曳杖而行,听杖音铿然,看枣花簌簌。太阳过于刺眼了,若用来形容苏轼,未免偏了其大气豪放,漏了其温和多情。只有朔望之月最适合苏轼:
将满不满,昭质未损,既晔然而明朗,又淡然而温柔。
子瞻,其光华之清也,固令君子折服,亦使小人相妒。故其虽为贤士,终不得居庙堂之高,而空流连山水之间。然一斜苏堤,分子瞻之心为二,一为官场失意,二为人生快意。
而子瞻,存快意而忘失意矣!
子瞻,朔望之月,将满不满。繁华边际,清辉蔓延,昭质未损。恃一腔文采,染一季辉煌。
望楼主采纳。
4楼:诗墨凝夕
下面是对东坡的一些评价~参照一下~
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林语堂《苏东坡传》
这是一个全能型的文化巨人,这是一个活得精彩的真心英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近一千年的时空当中,感染、感动着他身边周围、生前身后无数的人。公元1037年,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此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哌哌坠地的新生命,在未来将会以荡气回肠、精彩绝伦的人生,影响着世间的人们。
而他的一生,真的就像一部美妙的大片一样,自始至终震撼和撞击着每一个走近他的看客。苏轼,曾经创造了北宋科举考试历史上的“最高分”,拥有了“全民偶像”的殊荣,他是一个全能型的文坛领袖,也是锐意改革的政治家,他曾经青云直上、指点江山;也曾经几起几落,生死未卜;四十五岁被贬黄州,五十九岁被贬惠州,六十二岁被贬儋州,他的经历中,似乎多了几分坎坷与折磨。但是也许恰恰是这样的苦难经历,造就了他独特而鲜明的魅力。
于是,当我们回望他六十六的人生就会发现,青年的意气风发,中年的愈挫愈勇,老年的达观淡泊,竟然如此完美地结合在苏轼的身上,连绵千年依然余音绕梁。苏轼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他既写诗填词做文章,也挥汗弯腰种过田,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他是一个真城得让人心碎的人,苏轼得到了最大多数人发自内心的喜爱。
苏轼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诗词歌赋无不精通,尤其是他所创作的词,成为宋词最高水平的代表。相比于在作词上取得的伟大成就,苏轼的诗也有很高的水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等名篇佳作,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并被收录于当代的中小学语文课本,普及推广。
在苏轼的诗中,最为后世所熟知的,莫过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随着这首诗的流传,“庐山真面目”也成为了市井熟语。
第13集响彻千古天籁音
苏轼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更多地以诗歌而名著于世。但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轼,则是因为他在散文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在苏轼所创作的众多散文中,最为后世所熟知的就是他在黄州所写的,前后《赤壁赋》,位于长江之畔的湖北黄州,对苏轼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正值盛年却贬官于此的他,有“人生几度秋凉”的落寂,也有“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傲,面对滔滔而逝的长江,苏轼发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慨叹,更以一双前后《赤壁赋》,谓之千古绝唱。
苏轼不仅是独步天下的文坛宗主,而且也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书画大师。在书法方面,苏轼与同时代的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被后世认为是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而苏轼位居之首,留下天下第三行书。在绘画方面,苏轼率先提出了文人画的理念,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
然而,在书画领域,有着如此辉煌成就和重要位置的苏轼,并不是一个职业的书画家,他的创作大都是随性所至,随意而发,与那些专门从事书画创作的,文人相比,苏轼的创作愈发显得,与众不同和弥足珍贵。
作为文人的苏轼,他的诗词代表作品,如“赤壁怀古”“明月几时有”家喻户晓;作为美食家的苏轼,他的美食代表菜品,如“东坡肉”妇孺皆知。文人爱美食,似乎是一种文化传统,风雅自在,富足安逸。而苏东坡的美食家头衔,却主要是得自于他被贬谪流放时期,他的美食菜品也大多创制于趁沛流离的生活当中,穷困潦倒的他,很多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却成了史上最有名的美食家。
苏东坡传主要内容,苏东坡传主要内容200字
1楼 匿名用户 主要内容 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性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 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
哲理苏东坡——从赤壁赋看苏轼不少于作文
1楼 匿名用户 我国宋代大文豪苏轼 才高学博 其诗词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可谓多姿多彩 思想深邃独特 所作各体诗词无所不精 从苏诗词的内容取材极其广泛 有描写山水风景的 有同情民生疾苦的 有抨击时看事体现其政治观点的 还有抒发亲情友情和人生感慨的 无论哪类题材都蕴含了丰富的哲理 体现了诗人对社会 对...
艻轼两字怎么读,“苏东坡”怎么读?
1楼 116贝贝爱 艻读作 l ,轼读作 sh 一 艻释义 萝艻 一种香草。 二 轼释义 1 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 凭轼。 2 凭轼致敬。 轼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 据轼 j sh 靠着轼,轼,车前横木。 2 回轼 hu sh 回车。3 轼鼃 sh w 亦作 轼蛙 。 4 轼辙 sh zh 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