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因缘法
从那儿请到那儿还,就到那儿问。
这样,就不会有搞错的疑惑了。
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方向
2楼:手机用户
受韦伯的影响,宗教社会学出现了两个相互联系的研究方向:①研究宗教教派的特点、教义和社会意义;②研究社会阶级、地位群体与宗教教派的关系,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著作,如德国宗教史学家、社会学家e.p.
w.特勒尔奇的《**教教会的社会意义》(1912)、美国神学家h.r.
尼布尔的《宗派主义的社会根源》(1929)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影响较大的有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的研究。帕森斯在《现代社会的结构和进程》(1960)中,结合迪尔凯姆与韦伯有关宗教的论述,把宗教当作社会有机体的重要部分,认为维持社会的均衡必须有四种社会机能,宗教是其中的一种。
他高度评价了宗教在社会变动中的整合作用。
60年代以来,在西方特别是美国,伴随着工业化、都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宗教出现了世俗化的趋势,宗教社会学的研究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往的宗教社会学研究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宗教是以上帝和神为中心的,因而要通过制度化的宗教团体的活动来研究宗教。1965年,h.
考克斯《世俗的城市》一书一反传统的看法,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宗教已被改造,可以在没有神的概念下存在,不论在教会中,在社区的群体,甚至在政党和服务性事业中,都可以找到宗教。
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思想有哪些?系统总结一下。
3楼:同一首歌曲
韦伯的宗教社会学
通过宗教研究分析社会和经济发展,是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的主要内容。
韦伯承认,物质状况、经济及阶级地位,对人的信仰、价值观、及其行为等的影响很大,他说他这一观点与马克思主义是相同的。但是,他不同意马克思只看到物质或经济的影响,而否认人的思想对行为所产生的作用。他强调人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理想,而理想会给人们的各种行动的动机以独立的影响,甚至于与物质相反的影响。
他也不接受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立场,认为黑格尔贬低物质因素,把人类历史看作是文化的概念。韦伯认为重要的是,要认清物质利益和理想的相互作用,根据经验决定在个别事物中,是物质利益还是理想起主要影响作用。
他认为,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的各种思想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宗教思想。他说“神秘的和宗教的力量,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伦理上的责任观念,过去始终是影响行为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宗教影响人的行为,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变化。
正是由于他对宗教的这种认识,使他广泛地研究世界上各种宗教,用来说明不同的宗教导致不同性质社会的产生。他于1906年著述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后,在观察世界上各种宗教的基础上,又写下了闻名于西方世界的有关宗教的巨著,即《诸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它包括《中国的宗教:儒教和道教》(1913)、《印度的宗教》(1916——1917)、《古代犹太教》(1917),他还想写一部关于伊斯兰教的著作,未完成即已去世。
这些书说明,不论物质条件如何,如果没有一个内心世界的禁欲主义的宗教信仰,现代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不会在任何地方出现。
韦伯在其宗教社会学的研究中指出,各种宗教把人们的生活置于虚幻之中,只有**教(新教)把人们拉回现实世界。他研究儒教、佛教、道教和犹太教的主要目的是**一个答案:为何合理的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只能出现在西方国家?
阻碍它在其他国家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他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应的文化发展阶段上,中国、印度和犹太较中世纪和近代的欧洲,更有发展资本主义和官僚主义(即科层制)的条件,但当时在这些文化中,占统治地位的各种宗教传统的经济伦理观,直接与这种发展相对立,从而资本主义未能在这些国家出现。
韦伯认为,不论是儒教还是佛教,都没有树立起人对生活、对世界秩序、对本身的积极态度,它们或是向儒教那样,对一起冲突,都采用逆来顺受的态度。或是鼓吹空泛的禁欲主义,提出摆脱尘世间的痛苦,进入与行动、与改变自然界无关的内省修身的境界。只有**教树立起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因为在这个宗教中,站首位的是伦理观念、个人对上帝的责任观点、个人对恶性和美德的观念。
所有这些,激励着人们去从事实际生活,去积极参加尘世活动。
如果帮到您,一定要“采纳”。谢谢您的举手之劳!
4楼:匿名用户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诸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中国的宗教:儒教和道教》(1913)、《印度的宗教》(1916——1917)、《古代犹太教》(1917)这些书
《宗教社会学》:宗教的社会整合是什么?
5楼:匿名用户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种与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相适应的社会文化体系,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其主体是宗教信徒及其构成的社会组织。他们主要以其特殊的精神追求和组织活动规范自身,影响着社会。宗教是社会的局部,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它受制于社会整体,又反作用于社会。
6楼:匿名用户
宗教为社会和谐社会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共同为众生的幸福而服务。
宗教社会学的发展阶段
7楼:百度用户
法国社会学家a.孔德把历史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神学阶段是人类智力上的一大错误,必为形而上学的“哲学阶段”所代替,最后哲学阶段再消失于实证的“科学阶段”。他对神学体系与社会阶级结构、财产以及统治与权力关系的论述,开辟了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先河。
他的上述观点,被后来的宗教进化论学派加以吸收并发挥。
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的《原始文化》(1871)和社会学家h.
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1876~1896)对宗教社会学的产生发生过重要影响。泰勒指出,宗教的产生是由于原始民族对梦与死亡的生理或心理作用的无知。他认为宗教的社会功能主要有:
①通过葬礼或对祖先的祭祀达成家人的团结协合;②坚定个人得自传统的行为,使个人相信,凡为宗教所认可的行为,都是正当无误的;③促成民族的统一;④使私人财产合法化。他还认为,宗教能保障社会的延续,促使社会认同感的形成。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比较历史研究和人种学研究的发展,关于各民族宗教生活的经验材料的大量积累,宗教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的条件已经成熟。法国社会学家é.迪尔凯姆和德国社会学家m.
韦伯被认为是宗教社会学的创始人。迪尔凯姆首先命名了宗教社会学。他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一书中,从研究澳大利亚土著民族图腾崇拜的特殊宗教形式中,建立起以神圣和世俗的两分法为基础的宗教社会学理论。
他认为,与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和习俗的统一制度,使一切信徒联合到一个名为教会的社团中来。他强调宗教的集体性,认为宗教仪式的功能是确保教会对成员在道德上的统治,以维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迪尔凯姆强调宗教仪式的作用,促进了后来的人类学家对宗教进行功能主义的研究。
英国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的《野蛮社会的犯罪和习俗》(1926)、《巫术、科学与宗教》(1948)等著作,a.
r.拉德克利夫-布朗的《阿达曼岛居民》(1922),都阐述了宗教信仰行为在原始社会中维持社会内聚力和控制个人行为的作用,形成了宗教社会学的功能主义学派。
宗教学是什么,社会学是什么,经济学是什么,文
8楼:匿名用户
社会学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它以人类的社会生活及其发展为研究对象,它用科学的态度、实际社会调查的各种方法对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社会关系和各种社会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从而揭示出人类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种社会形态、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为人们积累认识社会和安排社会生活的科学知识,为有关社会部门正确处理社会问题提供参考资料和科学依据。概括地讲,社会学是研究关于社会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首先提出“社会学”这一学科名称和创立这一学科的是19世纪的法国实证论者孔德,后又经英国学者斯宾塞把这一学科的理论进一步系统化,此后,社会学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西方获得了发展。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诞生后,为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社会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根本观点、原理和方法,从而也使社会学研究有了真正的科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代替社会学,社会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不少研究社会某一领域问题的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等已成为了专门的独立学科,另外对如人口、劳动、民族、宗教等社会现象问题的研究,也正在逐步发展为独立的学科,最终将从社会学中分离出去。
但这并不会影响社会学的存在和发展,因为这些专门学科之间总是留有许多空白点,社会生活的发展中又总是会出现许多新的社会问题,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必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这正是社会学研究的最大特点,所以社会学有着广阔的发展领域。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功能、社会变迁等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社会学基础理论和许多专门社会领域还可以构成社会学边缘研究学科,如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问世以来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理论体系、研究领域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地完善自己,以更好地为帮助人们正确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服务。
社会学与宗教的关系?
9楼:掌控真理境界者
研究社会学必不可少要研究一下宗教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社会学的研究也是起源于宗教的研究。
10楼:匿名用户
说点跑题的似乎是宗教里现先有的社会学。早期的大学堂以宗教为主。
以社会学的角度看宗教
11楼:清影流云
对待宗教和历史应该是什么样的态度:
我先说说宗教:
1、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宗教可以是狂热的、积极的或扭曲的、乃至病态的存在。但从历史和哲学角度来看,宗教又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必然。
古代的人们在与自然万物交流的过程中,出于生存的考虑,渴望了解自然,了解这个世界。他们不明白天上为什么有云,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会刮风。水为什么会流动,山为什么那么巍峨,花草树木为什么那么美丽灿烂。
他们也不知道人为什么出生,又为什么会死,人死后会不会留下些什么(比如灵魂)....
当然,古人考虑这些问题也是处于生存的考虑。古人的生存艰辛,衣食住行全部都要依靠自然界的自然繁衍,干旱、暴雨、冰雹、疾病对人类的危害要超过战争。古人不知道这些自然灾害是怎么产生的?
怎样才能避开这些灾害?他们渴望能了解自然,改变自然....
但他们没有现代的科学手段来了解和改变。他们只能感到恐惧、迷惑进而敬畏,崇拜就这么产生了。最原始的偶像崇拜就是对动物、植物还有其他自然物的崇拜,比如非洲有不少的部落崇拜狼和狮子,以狼和狮子作为部落的图腾。
其实这就是一种原始的宗教,而这种崇拜大多处于恐惧。还有巨树和云,巨石(也可以是山)和水的崇拜。
崇拜巨树和巨石是因其高大巍峨,古人既有对大自然造物的感叹,也有借此来体现氏族强大的含义。但这种崇拜是一种低级的崇拜,因为巨树终会枯死,巨石也难保不会崩塌,就算不会枯死、崩塌也会因为人力而改变。
所以这种难以保持或者不够强大的所以这种低级崇拜在人类史上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可以确定的是,无论任何人种、地域都出现过这种原始的崇拜)。相对而言,云、风、水和雷电、火焰等自然现象的崇拜更持久些。因为这些自然物和动物、植物和山石比较起来更加不易琢磨、改变。
综上所述,这些古人的原始的崇拜就是是人类历史的宗教的雏形。那时人类的崇拜对象多是随处可见的动植物、山石景物或其他自然物。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还处于一个十分原始的阶段,人类对自然的了解认知十分有限,也对其感到神秘和恐惧,因此随处可见的有着强大或不可抗拒和改变的事物就被赋予了神性。
崇拜意味着皈依(或说祈求庇护)和借用,既有崇(比如借用大山或狼的强大和**来恐吓敌人)也有拜(以皈依服从来希望所崇拜的地对象不要伤害自己甚至庇护自己),既有妥协,也有利用(如有些原始部落宰杀、砍伐崇拜的动物和植物)。是人类与自然万物交流的必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