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的畸形病有哪几种?各应如何防治

2020-12-11 07:56:05 字数 6838 阅读 8964

1楼:沈阳出版社

(1)扭曲菇。菇柄发生弯形和扭曲,严重时菇柄呈“麻花”形,失去商品价值。引起的原因是菇丛过密,生长空间不足,幼菇弱小,发育不良;有时因菇房光照方向多变所致,注意光源集中,促使朝一个方向长,早期疏蕾。

(2)疲软菇。菇柄下部软而不挺,东倒西歪,最后慢慢萎缩而死。原因是产菇期温度偏高,而且高度缺氧或菇体染病等,使金针菇正常的生理活动受抑制,部分细胞组织不正常。

注意降温、通风,预防高温情况的出现。如发现疲软菇后及早采收。

(3)连体菇。在子实体上长出几个或十几个孪生菇,菇体发育小,呈胡须状。引起原因是菇体受伤,染病后未及时摘除加上较长时间的高温环境所诱致。

应注意加强通风,防止高温,发现受伤菇体及时摘除。

(4)针头菇。整个菇体呈胡须状尖细,无菌盖,中下部稍粗一些,形似针头。引起的原因是菇场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所致,多见于地道的死角处。防治此病应注意加强通风。

(5)早开伞。菌盖过早,早开的菌盖易脱落成光柄菇。引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①菌丝体未发满袋就让出菇;②培养料含水量过低; ③二潮之后养料不足;④通风时间过长,供氧过量,湿度偏低,温度偏高等。

查找到具体原因后再加以改进。

(6)菌瘤块。在采头菇之后,一部分培养袋内出现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的菌瘤块,不断消耗养料,使料面出菇稀疏或不再出菇。形成菌瘤块的原因是金针菇菌丝满袋后,因运输、堆置不当而造成培养料断裂;或因培养料装得过松,袋料之间产生空隙,致使在袋内形成的子实体不断分岔结成菌瘤块,白白耗费养料。

注意装料要紧实,栽培袋轻拿轻放,尽量避免袋内菌丝块受破坏;袋口要向上放,不要上下堆压;及时转潮,调好温度,通风换气,催蕾期间相对湿度不超过95%,大气温度高时要加强通风换气。

金针菇锈斑病的病状有哪些?如何防治?

2楼:沈阳出版社

病状。子实体开伞后,菌盖上出现黄褐色至黑褐色锈状小斑点,初期为针头状,扩大后有芝麻大小,边缘不整齐,病斑可相互愈合,病害只危害菌盖表皮,不深入菌肉,也不引起菌盖变形或腐烂。

防治法。控制菇房的相对湿度不超过95%,每次喷水后要注意换气,发病后可喷50%的多菌灵800倍液或每毫升中含100单位~200单位的链霉素,及时清除病菇。

金针菇栽培过程中,最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3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室内人工栽培金针菇的通风差、阳光少、湿度大的环境非常适合许多杂菌和虫害的滋生,金针菇生产所需的原料棉籽壳、麸皮等有机质也是各种杂菌、病虫的养料,鲜嫩的金针菇子实体更是许多杂菌和虫害的最佳营养物质,所以在栽培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各种病虫害防治工作。

金针菇栽培过程中最常见的竞争性杂菌是红色链孢霉、绿色木霉;最主要的虫害是螨害和鼠害。

(1)红色链孢霉又名链孢霉、红色面包霉,它是金针菇生产过程中主要竞争性杂菌。

形态特征:红色链孢霉是好氧性真菌,菌丝透明,有分枝和隔,分生孢子串生,呈粉红色球形或卵圆形,在15~30℃范围孢子萌发率高;菌丝繁殖能力极强,栽培袋接种初期,链孢霉菌丝生长速度快,能使刚恢复生长金针菇菌丝隔绝氧气而死亡;高温高湿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很快,受污染的菌种瓶、栽培袋往往在棉塞或破袋处形成大量的红色分生孢子。

防治办法:采用综合防治方法。

①栽培袋生产季节尽量避开高温、高湿季节。

②生产场所远离杂菌污染源,特别是粮食类的原料仓库应设在生产场所主风向的下方,并保持仓库干燥;生产场具有符合微生物传播的工艺布局,经常性保持生产场所的环境卫生,定期对接菌室、培养室、栽培室进行消毒;制袋完成后及时清理拌料场所废料。

③保证培养料的灭菌彻底,尽可能避免棉塞受潮及搬动过程栽培袋破损。

④接菌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⑤定期检查,一旦发现红色链孢霉,应及时用湿布或沾有煤油的纸张小心包好移出场所外销毁,切勿用喷雾器直接喷药,以免孢子飞散造成更大的污染环境。(2)绿色木霉又名绿霉,是金针菇生产过程中致命危害的杂菌。

形态特征:菌丝无色,具分隔,多分枝,分生孢子球形或椭圆形,呈绿色。木霉适应性强,喜欢高温、高湿的生态环境,菌丝生长迅速,最适温度在25~30℃,最适的ph为3~7。

木霉具有较强的分解纤维素能力,并产生毒素,抑制其他菌类菌丝生长。

防治方法:以综合防治为主,与红色链孢霉相同需防止高温、高湿;栽培袋呈碱性对绿色木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在配料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石灰,对减少木霉的污染有一定的作用。(3)螨害螨害是金针菇栽培过程中的主要虫害,螨无处不在,特别容易在原辅材料如麸皮、细米糠、棉籽壳中滋生。

螨种类很多,体形极微小,很难用肉眼观察到,必须在放大镜下才能观察到其活动。

螨的生活史中只有卵和成螨两个阶段,成螨危害金针菇菌丝。一旦发生螨害,菌种无法使用,栽培袋受螨侵袭,产量锐减,严重者不出菇。

为害症状:为害初期,蚕食金针菇爬壁菌丝,使菌丝断裂,并有白色细条状的囊袋出现;为害中期最明显的特征是金针菇栽培袋表面的菌丝出现褐色的湿斑;为害晚期,致使金针菇栽培袋表层菌丝萎缩、消失。

防治办法: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做好整个栽培场所及其周边环境卫生工作,杜绝螨类栖息、繁殖场所;定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喷洒。

香菇子实体畸形常有哪些类型?怎样发生的?如何防治?

4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香菇畸形菇是一种非病原性病害,主要是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引起的。如在子实体形成时,温度过高或过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碳氮比不适、光线过弱、脱袋不及时等,都会造成各种畸形菇出现。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情况:

(1)荔枝状原基

病状:原基形成后,呈圆锥状突起,似荔枝状,菌盖、菌柄不分化,或仅有很小的菌盖,无商品价值。

**:高温型菌株菌龄未到,即生理不成熟,却遇低温刺激而出菇;低温型菌株亦是由于菌龄未到,在生理不成熟情况下,却遇高温而出菇;培养料碳氮比值小,即氮源太丰富等。

防治:调节好培养料的碳氮比,准确掌握菌株温型特点,安排好制袋期,养足菌龄,使培养料被充分分解,菌丝体长满料层,累积丰富的营养物质。一旦发现有荔枝状原基,应及时摘除,以减少营养消耗。

(2)长柄菇

病状:菇柄伸长而菇盖缩小,与菇盖相连处形成扁形或多边形,菇盖表面高低不平,呈暗褐色。

**:出菇时场地潮湿、菌棒排放过密、光照弱、温度过高、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未能满足子实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湿度、温度和光照等正常的生长条件。

防治:加大菌棒排放间隙,增加光照量,加强通风散热散湿管理。

(3)扁形菇

病状:菇盖扁平,不圆整,无鳞片,呈棕褐色。

**:菇棒未转色先出菇,又未及时脱袋,而被袋膜挤压成各种形状的菇,如多边菇、钟形菇、蜷缩菇、扭曲菇等畸形菇。

防治:当菌棒达到生理成熟后,如不到出菇温度,就不要给予机械刺激,防止早生菇。如发现有早出菇现象,就应及时脱袋,进行出菇管理。

(4)拳状菇

病状:菇丛生,菇盖蜷缩,菌柄扭曲,菇形似“拳头”状。

**:由于装袋时松紧度不均,或打穴接种太深,使菌丝长势和菌丝成熟度不一,空隙大处菌丝先成熟而出菇,又受穴壁紧实的限制,无法使菌体各部位生长正常。

防治:装袋时要注意培养料的松紧一致,打穴不可太深、太大。

(5)菇蕾萎缩

病状:在出菇初期,发生菇蕾萎缩、变黄,最终死亡,严重者成片死亡。

**:在原基、菇蕾形成期,遇上干热天气,没有温差刺激,或浇水不当,或采菇不慎,损伤旁边小菇,因而造成菇蕾死亡。

防治:依据香菇的温型特性,科学安排播种期,避免干热季节出菇;调温期不要向菇蕾上直接喷水。直径小于1.5厘米的菇蕾对环境的抵抗力弱,注意加以保护。

鸡病主要有那几种怎么防治

5楼:隆祥禽病专家

春季常见鸡病

一、传染性支气管炎

1雏鸡。无前驱症状,全群几乎同时突然发病。最初表现为呼吸道症状,流鼻涕、流泪、颜面肿胀、咳嗽、喷嚏、伸颈张口喘气.

夜间听到明显嘶哑的叫声。随着病情发展而症状加重,病鸡缩头闭目、垂翅挤堆、食欲不振、饮欲增加,如**不及时,有零星死亡现象。

2产蛋鸡。分呼吸器官型和肾病变型两种。呼吸器官型表现为轻微的呼吸困难、咳嗽和气管哕音,有“呼噜”声。

病鸡精神不振、减食、拉黄色稀粪,症状不很严重,有极少数死亡。发病第2天产蛋开始下降,l-2周下降到最低点.严重者产蛋率下降50%,并产软蛋和畸形蛋。

蛋清变稀并与蛋黄分离,种蛋的孵化率也降低。肾病变型多发于20—50日龄的幼鸡。在感染肾病变型的传染性支气管炎毒株时,由于肾脏功能遭受损害,病鸡除有呼吸道症状外,还可引起肾炎和肠炎。

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程一般比呼吸器官型稍长12~20天,死亡率也高20%一30%。

二、大肠杆菌病

病鸡精神萎靡不振,采食减少或不食,离群呆立或蹲伏不动,冠髯呈青紫色,眼虹膜呈灰白色,视力减退或失明,羽毛松乱,**周围羽毛粘有粪便,排绿色或黄白色稀粪,蹲伏、不能站立、不愿走动或跛行,关节和肝肿大,肠道黏膜出血、溃疡,心包发炎、腹腔积有腹水和卵黄。

三、鸡白痢

很多养殖朋友过完春节会进鸡苗,此时一定要预防雏鸡白痢,患病雏鸡大部分于7日内死亡,同群感染的雏鸡则在2—3周内死亡。病雏常常成堆拥挤在一起。翅膀下垂,精神萎靡,嗜睡。

排出白色粪便,常粘在尾部羽毛上,有时阻塞**。排便困难,腹部膨大。雏鸡感染白痢时会引起卵黄吸收不良,影响产蛋率。

春季鸡群常见病的综合预防:

改善鸡群的饲养环境,饲槽和用具要定期洗刷,保持清洁卫生。饲料要优质新鲜,用湿料喂鸡时,料置食槽时间过长容易发生酸败,要引起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勤扫鸡粪,勤换垫料,按时消毒。

加强幼鸡饲养环境的改善,因为幼鸡的抵抗力不如成年鸡,所以幼鸡的卫生环境状况不能忽视。适时光照。 做好免疫工作,有病及早**,具体**方法

1、传染性支气管炎:抗病毒药呼独康配合呼吸道药万呼宁,如有黄白便再配合大肠杆菌药杆立克,兑水饮用4天

2、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药杆立克。

3、雏鸡白痢:雏鸡白痢用药肠杆宁,**兼预防

6楼:隆祥禽病专家

一、马立克氏病

1、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减少,逐日消瘦,缩头闭眼不愿走动。歪头,嗉囊下垂,垂翅,瘫痪。有的见虹膜混浊,边缘不整齐,瞳孔缩小甚至失明。少数见**长瘤。拉青白粪便。

2、病变:肝肿大,严重的表面有米粒至花生米大小肿瘤。脾肿大。有的见肾、肠、肺等处出有肿瘤。腺胃水肿。有的见腿部或翼部神经肿大,失去光泽。

3、预防:出生24小时内注射第一次疫苗,到16-18天注射第二次疫苗。40天前不要在发生过马立克病的地方饲养。

4、**:目前还未有特效药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出生时免疫。

二、法氏囊病

1、症状:精神沉郁、毛松、怕冷、打堆、体温升高、步态不稳、卧地,常见两翅下垂,头颈贴地。食欲不振或废绝,饮水增加。黄白色或浅白色水样稀粪,胀嗉。发病后很快出现死亡。

2、病变:肌肉出血,法氏囊水肿出血,腺胃有出血点,肾苍白、肿大。

3、预防:6-8日龄饮第一次疫苗,17-20日龄饮第二次疫苗,30-32日龄饮第三次疫苗。

4、**:(1)注射法氏囊抗体,小鸡1-1.2毫升,中鸡1.2-2.5毫升。(2)连饮4-5天肝肾康颗粒及抗病毒药呼独康提高免疫力。

三、鸡痘

1、症状:冠、肉髯、眼缘、嘴边及喉等**部位长出痘疮。由于痘疮的影响,会出现精神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见因吃不到料、饮不到水或呼吸窒息而死亡。

2、预防:7-12日龄时剌种鸡痘疫苗。此病在夏秋季高发,注意鸡场驱蚊虫。

3、**:因鸡痘也是一种痘病毒,因此应内服抗病毒药独败,配合鸡痘用药格斗散;另外外用生理盐水小心浸湿痘痂,缓慢剥下。如在**处,剥下痘痂后可涂红霉素药膏消炎。

如在咽喉部,剥下痘痂后涂以碘甘油,一日两次,用至痊愈为止。

四、慢性呼吸道病

1、症状:流鼻液,打喷嚏,咳嗽,呼吸困难,并有气管罗音。食欲不振,生长停顿,逐步消瘦。严重的见鼻孔积有渗也物,眼脸胀,眼部突出甚至失明,瘦弱而死。

2、病变:气管有粘膜粗糙,充血,气管内有粘液。气体壁增厚,混浊,眶下窦发。

3、预防:可注射败血霉形体灭活疫苗进行预防。

4、**:抗病毒药呼独康,呼吸道药万呼宁,同时配合抗菌药杆立克。连用四天,久经市场考验,效果相当满意。

五、大肠杆菌病

1、症状:精神不振、缩头、闭眼,拉白色或黄绿色稀粪。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有罗音,眼结膜发炎。

2、病变:肝肿大、呈铜绿色,有针头大小灰白点,表面被覆盖剥离的灰白色纤维素性膜。心包增厚,呈灰白色,心包液增多,心包体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外膜也被覆有这样的渗出物。

气体增厚,粗糙,有灰色炎症渗出物附着。腹膜增厚,无光泽,有纤维素渗出物附着。肠粘膜肿胀出血,肠内容物稀薄,并常混有血液。

母鸡常见腹腔内充淡黄色腥液体和破裂的蛋黄。

3、预防:大肠杆菌一般为继发病,注重鸡群整体的饲养管理,少发疫病。

4、**: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等疗效较差。大肠杆菌药杆立克对该菌群高敏。

六、球虫病

1、症状:精神食欲差,怕冷打堆,羽毛松乱,翅膀下垂,闭眼。拉白色带血稀粪,甚至疴血。病鸡消瘦,鸡冠苍白,贫血。

2、病变:盲肠显著肿胀,小肠也明显变粗,外观呈棕红色或暗红色,肠粘膜增厚,充血、出血、盲肠内充满血液。

3、预防:切断球虫体外生活史,如保持鸡舍通风、干燥,饲养密度适当,及时清除粪便,定期消毒场地等是预防本病发生的有力措施。

4、**:磺胺类的药物对球虫**有良好的效果,但一定要掌握好用量,量大易损害肝肾,切勿自行用药。其中白球痢康效果好,且加有保肝护肾的中药成分,各养户可放心使用。

当球虫病发生时,必须药治与清粪双管齐下,否则大量的球虫卵体在外界环境发育成熟后,又会感染其他鸡只,使该病难于断根。

七、鸡瘟

很多养殖户谈起鸡瘟色变,事实上鸡瘟是一种常见的病毒病,学名为新城疫,一般表现为非典型性新城疫。

1、症状:精神差,离群呆立,头颈紧缩,羽毛松乱,不吃食。黑冠、拉青白屎,胀嗉,把病鸡倒提会从嘴里流出酸臭液体。呼吸困难,咳嗽。

2、病变:腺胃乳头肿胀,出血,心冠沟脂出血,泄殖腔出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喉头出血。

3、预防:7-8日龄滴ii系苗,一月龄注射i系苗,二月龄注射第二次i系苗。

4、**:新城疫(鸡瘟)药独败,配合大肠杆菌药杆立克,如呼吸道症状明显需配合呼吸道药万呼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