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分布于我国内蒙古南部、华北、西北和青藏高原。以黄土高原为中心分布区,向西沿祁连山进入新疆,分布于天山(哈密、木垒、吐鲁番、轮台等地)、塔尔巴哈台山、喀什,向南至雅鲁藏布江以南地区,向东抵河北山地以北;国外也见于苏联和蒙古。
图37 短花针茅
stifa breviflora griseb.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短花针茅为偏暖温性的旱生密丛型下繁草,是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植物之一。
分布于黄土高原北缘灰钙土上的短花针茅草原,位于草原与荒漠交界处,成为一条不宽的过渡带。经常混生有大量喜暖的旱生小半灌木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蓍状亚菊(ajania achilleoides)、或灌木亚菊(a.fruticulosa)。
向南接近干草原一侧,常掺入一定量的长芒草(stipa bungeana)、茭蒿(artemisia giraldii)、万年蒿(a.gmelinii);向北,将进入草原化荒漠带一侧,则混入驴驴蒿(artemisia dalailamae)、刺叶柄棘豆(oxytropis aciphylla)、枇杷柴等旱生小半灌木;在内蒙古高原南部具砾石的暗棕钙土上,几种旱生的锦鸡儿(狭叶锦鸡儿caragana stenophylla)、荒漠锦鸡儿(c.roborovsky)、中间锦鸡(c.
intermedia)等常见混生,而使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具灌丛化特点。有时也混生大量的冷蒿(artemisia frigida)或戈壁针茅(stipa gobica)、沙生针茅(s.glareosa)。
祁连山地短花针茅草原,上侧常常与西北针茅(stipa krylovii)交错分布,土壤为山地栗钙土,而在下侧也伴生大量的驴驴蒿、珍珠柴(salsola passerina),也构成山地植被自上而下由草原向荒漠的垂直过渡带。
在新疆主要在天山南坡海拔1000—2900m的荒漠草原草地中,土壤为淡栗钙土和棕钙土,质地为壤质或石质化很强的砾质土;往天山南坡焉耆盆地以西的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草原中,短花针茅为优势种之一,还有喀什蒿(artemisia kaschgaria)、西北针茅(stipa krylovii),在石质化强的地段,出现大量的刺锦鸡儿(cciragana acanthophylla)形成灌丛草原。在天山南坡以短叶假木贼(anabasis brevifolia)、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为建群种的荒漠草原中,短花针茅是主要伴生种,还有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圆叶盐爪爪(kalidium schrenkianum)、枇杷柴(reaumuria soongorica)、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等植物。在博格达山南坡海拔2000—2500m的山区,短花针茅以主要优势种,构成灌丛荒漠草原草地,其他优势种植物有荒漠锦鸡儿(caragana roborovskyi)、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膜果麻黄(e.
przewalskii)、镰芒针茅(stipa caucasica)等。这类草地地形崎岖,坡度大,土壤为山地棕钙土,土层薄,地面有不同程度的砾石化。在昆仑山中段的高寒草原中也有短花针茅出现。
短花针茅主要分布区,属温带干旱及半干旱带,比较喜暖,适宜≥10℃的活动积温约2000—3200℃,干燥度2.5—3.0左右。
在黄土高原,常见于丘陵阳坡,而阴坡为长芒草干草原群落;向西在更干旱的河西走廊东部,它则习生于缓丘的阴坡,和阳坡的荒漠植被形成复合体。短花针茅比较耐旱,对风沙适应性强,再生快,耐牧耐踏。在黄土高原,3月中旬有萌动,3月底已返青,5月上、中旬抽穗开花,6月下旬果实成熟,10月中下旬进入枯黄期;在内蒙古高原,4月初萌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抽穗开花,7月上旬种子成熟,9月枯黄。
枯黄后直至春季返青以前,在草地上保存良好,有利于冷季放牧利用。
克氏针茅地理分布有哪些?
2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分布于我国东北(辽河平原区)、内蒙古、华北北部(黄土高原区)、宁夏、甘肃、青藏高原、新疆等地;苏联(西伯利亚南部、东哈萨克斯坦和中亚)、蒙古也有。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克氏针茅为多年生密丛型禾草,旱生草原种。植株具有发达的根系,地上部分由多数分蘖形成密集的草丛,叶层高20—30cm,生殖枝高50—60cm,丛幅直径通常为30—40cm。在内蒙古高原上,克氏针茅一般4月下旬开始返青,7月末开始抽穗,8月上旬为开花盛期,8月下旬果实陆续成熟,9月下旬植株开始枯黄。
克氏针茅是典型草原的建群种之一。比较喜暖、耐旱,分布范围较广。但一般不进入森林草原,在荒漠草原虽有少量渗入,但并不成为草地的优势成分。
其主要分布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年≥10℃的有效积温2060—2500℃,湿润系数0.2—0.4,年降水量约300—400mm,年均温在0—5℃之间,每年有1—4个月的半干旱期和一个月的干旱期。
地形为开阔平缓的高平原以及缓起伏的丘陵坡地。土壤大多为壤质、沙壤质或沙砾质的栗钙土,腐殖质层较薄,在20—30cm下可见钙质积层。克氏针茅在我国干旱区的山地草地类型中,一般出现在阴坡,在山地分布的下线为海拔2000—2900m,上线为2300—3200m,土壤为山地暗栗钙土。
克氏针茅对土壤盐分的反映很敏感,即使在轻度盐化的土壤上,也难以见到它的生长。
克氏针茅在典型地带性生境中的代表类型,是克氏针茅+糙隐子草草地,分布广而面积最大。在趋于潮湿时,形成克氏针茅一大针茅草地;趋于低湿时,形成克氏针茅一羊草草地;趋于干旱温暖时,形成克氏针茅一短花针茅草地;趋于干旱时,形成克氏针茅一戈壁针茅或克氏针茅一石生针茅草地;土壤沙砾质化时,形成小叶锦鸡儿一克氏针茅草地或克氏针茅一冰草草地;海拔上升时,形成克氏针茅一羊茅草地;放牧利用过度时,则促使小半灌木作用增强而形成克氏针茅一冷蒿草地。
大针茅地理分布有哪些?
3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分布于我国内蒙古中东部、东北(松辽平原)、宁夏、甘肃和青海境内;苏联(东西伯利亚南部、远东东南部。外贝加尔)、蒙古东部和北部也有。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大针茅是多年生密丛旱生禾草。在内蒙古草原区,大针茅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萌动,7月上中旬孕穗,7月末至8月初芒针外露进入抽穗期,8月中、下旬进入盛花期,绛紫色的花穗构成醒目的初秋草原季相,9月初颖果陆续成熟并开始脱落,9月中旬以后便开始枯萎而进入休眠期。
大针茅丛幅直径约40—60cm,株丛基部宿存多年的枯老残枝,对其更新芽度过冬季严寒起着保护作用。根系发达,根量大部分集中在50cm以上的土层中,其中0—10cm土层中的根量占总根量的32.8%,10—20cm层占32%,极少数的须根可入土100cm左右。
根在砂质土壤中具有砂套,使之免受土壤对其机械损伤。大针茅以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在天然草地上两种繁殖方式都普遍存在。
大针茅草地是我国温带草原分布较广,面积较大的典型丛生禾草草地。大针茅草地分布区,具有温带半干旱气候的特征,年降水量230—400mm,6—8月降水180—240mm,年均温在-1—4℃间,≥10℃的年积温介于1800—2200℃之间,湿润系数为0.28—0.
44,一般每年有1至3个月的半干旱期,有的年份可达4至5个月,干旱期一般不超过1个月,生长期170—210天,冬季覆雪日数多在70天以上,最高可达140天。上述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是形成大针茅地带性草地的基本条件。土壤一般为土层较厚的壤质或砂壤质典型栗钙土与暗栗钙土。
在经常受地下水影响的草甸土或盐碱化土上,不适于大针茅的生长。大针茅对沙质土壤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因而在沙质栗钙土上常可见到发育良好的大针茅草地。
大针茅草地的种类组成比较丰富,种的饱和度也较高,每平方米内一般有10—22种植物,除大针茅作为建群种外,次优势种和主要伴生种有羊草(leymus chinens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冷蒿(artemisia frigida)、变蒿(a.***mutata)、草(koeleria cristata)、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羊茅(festuca ovina)、华北岩黄芪(hedysarum gmelinii)
大针茅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增长在雨季来临之前缓慢,每日干重增长0.0157—0.0268g,7月上旬增长最快,日增长量可达0.
1602—0.2147g。生物量的高峰期出现在8月底至9月初,单株干重为8.
3225g。植株高度的增长,也以7月份为最快,一个月内可由26cm长至75—80cm。
大针茅草地地上生物量垂直分布图(图40—2)呈金字塔形,各层的生物量自下而上明显地减少。0—10cm层产量最大,占总地上生物量的57—62%,10—20cm层占27—30%,20—30cm层只占17—9%。这些特点说明,大针茅草地群落中的植物,以矮小的植株和下繁型禾草居多。
图40—2 大针茅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垂直分布图
(引自“大针茅草地群落结构与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动态”)
短花针茅形态特征有哪些?
4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多年生丛生型旱生草本。秆直立,基部节处膝曲,高30—60cm。叶鞘粗糙或被短柔毛,上部边缘具纤毛;叶舌披针形,白色膜质;基生叶密集,长10—15cm,茎生叶稀疏,长3—7cm。
圆锥花序下部被顶生叶鞘包裹,分枝细弱,光滑或具稀疏短刺毛,2—4枝簇生,有时具二回分枝,分枝斜升;小穗稀疏,颖狭披针形,长10—15mm,绿色或淡紫褐色,中上部白色膜质,第二颖略短于第一颖,外稃长约5.5mm,顶端关节被短毛,基盘长约1.5mm,密生柔毛,芒二回膝曲,全芒着生短于1mm的柔毛,第一芒柱扭转,长1—1.
5cm,第二芒柱长0.5—1cm,芒针弧状弯曲,长3—6cm(图37)。
蚂蚱腿子地理分布有哪些,蚂蚱腿子形态特征有哪些?
1楼 中国农业出版社 分布于我国华北 东北 内蒙古一带。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蚂蚱腿子在我国分布范围不广,多生于阴坡山地林缘 灌丛一带,局部可形成优势种,为山地中生灌木。在北京地区,海拔400m的山地分布较多。一般与荆条 红花锦鸡儿 caragana rosea 三裂绣线菊组成灌丛群落。 与其共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