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古代时称九江府元和县现在应该叫什么地名

2020-12-10 15:02:55 字数 5075 阅读 3858

1楼:匿名用户

九江古称江州、浔阳、柴桑、汝南、湓城、德化,有江西北门之称,北隔长江、幕阜山与安徽、湖北相邻。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南部略高,向北倾斜,平均海拔32米,全境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

3%,其中市区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0.14平方公里。全市流行方言有赣语、江淮官话等。

九江地名以前又叫什么

2楼:匿名用户

九江古抄称江州、浔阳、柴桑、汝南bai、湓城du、德化,有江西北门之称,zhi北隔长江、幕阜山与安dao徽、湖北相邻。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南部略高,向北倾斜,平均海拔32米,全境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

3%,其中市区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0.14平方公里。全市流行方言有赣语、江淮官话等。

3楼:只要命不要钱

柴桑 德化 濂溪 依稀记得有13个

江西省各市在古时候分别叫什么?

4楼:牙牙的弟弟

南昌(豫章、洪都),九江(浔阳、柴桑、江州),上饶(饶州、信州),吉安(庐陵、吉州),赣州(南康、虔州)。

1、南昌

南昌,简称 “洪”或“昌”是江西省省会,南昌地处长江以南,水陆交通发达,形势险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

南昌先后有豫章(汉)、洪都(隋唐)等称谓,是历代县治、郡府、州治所在地,向来繁荣昌盛。

2、九江

九江,简称 “浔”,为江西省地级市,古称浔阳、柴桑、江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历代为都、郡、州、府治地。

3、上饶

上饶,古称饶州、信州,江西省下辖市(地级),上饶辖境可考的历史中属扬州,最早为周之番邑,属楚东境。

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北纬2748~2942,东经11613~11829之间,属内陆区域。

4、吉安

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称吉安,江西省地级市;

吉安是赣文化三大支柱之一,自古乃人文渊源之地,“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写春秋”,孕育了自成一系的江右庐陵文化;

素有“金庐陵”、“江南望郡”、“山水福地”、“文章节义之邦”、“状元之乡”、“才子之乡”、“庐陵风光半姑苏”、“将军市”、“红色摇篮”、“革命圣地”的美誉。

5、赣州

赣州,简称“虔”,江西省设区市。

赣州形成行政区的历史悠久。三国·吴嘉禾五年(236)设置相当于市一级的行政机构——庐陵南部都尉。宋代分设南安、赣州两个政区,简称“南赣”。

又因地处赣江上游、江西南部,并于清康熙年间和**初先后置分巡赣南道和赣南道,亦俗称“赣南”。

5楼:匿名用户

南昌:豫章郡(汉),洪州(唐),南昌府(南唐),隆兴(元)。没有叫过

“洪都”九江:浔阳(汉)、柴桑(晋)、江州(唐宋已降)星子县:古称南康府景德镇:

浮梁县昌南镇,宋代以皇帝年号“景德”改今名。赣州:虔州、赣州上饶:

信州、广信鄱阳县:饶州宜春:袁州抚州:

临川、抚州吉安:吉州 清代江西建制:南昌府、九江府、南康府(治星子县)、饶州府(治今鄱阳县)、广信府(治今上饶)、瑞州府(治今高安)、临江府(治今樟树)、袁州府、抚州府、建昌府(治今南城县)、吉安府、南安府(治今大余县)、赣州府,以及宁都直隶州明代江西建制于此相同,只是清代升宁都为直隶州。

6楼:匿名用户

江州,洪州,吉州,宜州,饶州,赣州,或者是吉安府,赣州府等。

古代江西吉安府朱市行现在叫什么地名

7楼:匿名用户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置吉安府。府治

庐陵(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区),领县五:庐陵、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万安(县治在今江西省万安县韶口乡附近)、龙泉(今江西省遂川县)、永宁(县治在今江西省井冈山市古城镇);州四: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安福(今江西省安福县)、太和(今江西省泰和县)、永新(今江西省永新县)。

清末辖:庐陵(县治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区)、泰和、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永丰、安福(今江西省安福县)、龙泉、万安、永新(今江西省永新县)、永宁共9县;莲花(今江西省莲花县)1散厅。1913年废。

九江的地名由来

8楼:匿名用户

九江古称浔阳,柴桑。秦设九江郡,有“江到浔阳九派分”之说,故名九江,又称江州。

九江之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东陵”等记载。九江称谓的来历有两种,一是“九”为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九江”的意思是“众水汇集的地方”,“九”是虚指;

二是“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即九条江河汇集的地方,“九”是实指。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百川归海,水势浩淼,江面壮阔。

九江市在江西的北陲,长江中游南岸,庐山北麓,东滨鄱阳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古称浔阳、柴桑。秦设九江郡,有“江到浔阳九派分”之说,故名九江,又称江州。

它“襟江带湖”,雄据三省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素称“江西门户”。古书说九江“据三江之日、当四达之衢”,七省通连、商贾集至,亦是我国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现为江西北部重要工业城市和唯一的对外航运港口,昌九工业走廊中的重点开放开发区。

扩展资料:

九江历史上的三次建都:

京都是一个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出现了像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杭州等著名的古都。

这些古都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演绎过一幕幕悲喜交加的戏剧。然而在我们九江,也曾有过三次小王朝的建都,虽然建都时间很短,但在九江的历史上却应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次建都,是在大动乱、大**的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刘宋王朝在武帝刘裕、文帝刘义隆的统治下,曾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安定和发展,形成了短暂的“元嘉之治”。

但好景不长,元嘉末年,文帝发动了对北魏的北伐战争,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势南攻,至使刘宋王朝遭受到严重损失。元嘉三十年(453),文帝欲废太子刘劭,谋泄,反为刘劭所杀。从此,刘宋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自相残杀连绵不断。

文帝第三子刘骏,由江州刺史起兵讨伐刘劭弑父篡位,劭败被杀,刘骏称帝,是为孝武帝。刘骏死后,其子刘子业继位,是为前废帝。这个子业是个荒淫残暴的家伙,常常滥杀无辜,甚至连众多的皇亲国戚也不放过。

刘抚军咨议参军何迈,少年好武,喜欢招募才力之人。文帝之女新蔡公主本是嫁给他的,不料废帝却把公主纳于后宫,诈称公主病死。为掩人耳目,杀宫人代之,显加殡葬。

何迈知其情,誓报其仇。趁废帝出行,欲迎立孝武帝之三子江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即位。不慎事发,废帝自率兵**了他。并派使者朱景云赴江州送药汤,赐晋安王刘子勋死。

朱景云至湓口,派人将这一消息撤给晋安王的镇军长史邓婉,邓婉即奉子勋令在寻阳起兵。

宋前废帝景和元年(465)冬,湘东王刘彧的主衣阮细夫等,密结废帝左右主衣寿寂之、姜产之等11人,弑废帝于华林园,湘东王刘彧取而代之,是为明帝。刘彧即位后,先是安抚晋安王刘子勋,进其号为平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子勋不受,在寻阳起兵反对。

徐州刺史薛安都、衮州刺史毕众敬、汝南太守常珍奇、会稽太守寻阳王刘子房、荆州刺史临海王刘子硕等兄弟均纷纷起兵响应。宋明帝一见不妙,慌忙命建安王刘休仁督沈攸之等攻晋安王刘子勋。

明帝泰始二年(466)正月,晋安王刘子勋在寻阳建都称帝,改元义嘉。南徐、徐、司、豫、靑、冀、湘、广、梁、益十州皆应之,四方贡计,尽归寻阳。朝廷仅有丹扬、淮南等数郡。

由于晋安王刘子勋起兵仓促,又没有统一的调度指挥,三月,沈攸之部吴喜平定了三吴。八月,沈攸之攻入寻阳,杀晋安王及其母,时刘子勋仅11岁,被杀后葬于寻阳庐山。这次建都仅只半年多的时间。

第二次建都亦发生在战乱缤纷的南朝梁陈之际。萧庄是梁元帝萧绎的孙子,武烈世子萧方等之子。其祖父梁元帝萧绎在做湘东王时,萧庄的父亲被封湘东世子。

梁元帝继位后,追谥其子萧方等为武烈世子;封孙萧庄为永嘉王。

承圣三年(554),西魏攻陷江陵、杀害梁元帝时,萧庄只有七岁,逃匿于民家之中。之后被王琳发现,将护送回建康(今江苏南京)。梁敬帝萧方智即帝位之后,将萧庄作为人质送往北齐。

南陈永定二年(558年),陈霸先废萧方智即帝位后,王琳等人要求北齐送还萧庄,并使其接替南梁皇帝;萧庄回到南朝之后,于同年二月,在江州湓城被王琳拥立为梁皇帝,年号天启,设置百官,王琳总管其军国大事。据有长江中上游地区。

之后,萧庄的南梁与陈霸先的陈朝便持续交战,560年,当王琳与陈朝的侯瑱在芜湖交战时,北周便发兵攻打郢州,结果王琳兵败,与萧庄逃亡北齐。

萧庄投奔北齐后,北齐封他为梁王,允诺帮他复兴梁朝,但没多久北齐也灭亡了。不久,萧庄在邺被北周暗杀。萧铣追谥他为烈宗思皇帝。此次湓城建都达两年之久。

第三次建都是在元末大规模农民战争中产生的。1358年,红巾军徐寿辉部军中主帅陈友谅领军攻下安庆,又破龙兴、瑞州,分兵取邵武,自领兵入抚州,继而又攻下安建昌、赣州、汀州等地,在江西战场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而这支起义军的首领徐寿辉闻陈友谅攻克了龙兴,欲迁都龙兴。陈友谅怕寿辉来了对自己不利,不同意迁都龙兴的主张。徐寿辉不听,引兵发汉阳,十二月至江州,“陈友谅出迎,而于城西门外,寿辉既入,门闭伏发,入杀其部属,推存寿辉。

”于是,陈友谅以江州为都,奉寿辉居之,自己则称汉王,立王府于城西门外,置官属。从此,陈友谅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徐寿辉只不过徒有虚位耳。

1360年5月,陈友谅拥徐寿辉领兵攻打朱元璋占据太平。在驻军采石矶时,陈反谅乘机命人击杀徐寿辉。寿辉即死,陈友谅以五通为行殿,自称汉帝,改元大义。

1361年8月,朱元璋派遣使者与元军察冠罕贴本儿通好,以解除元军的威胁,集中兵力攻打陈友谅。朱元璋攻下安庆,随后乘胜追击陈友谅至江州,友谅战败,夜挈妻子奔武昌。

陈友谅忿疆土日戚。乃造艨艟巨舰数百舰。1363年4月,陈友谅大举围攻洪都(今南昌),又分兵夺取朱部的吉安、临江。

7月,朱元璋亲自领兵救洪都。陈友谅听说朱元璋来了,东出鄱阳湖,迎战朱元璋于康郎山。

激战三日,值东风起,朱元璋纵火攻**,**大乱,死伤无数。陈友谅骤中流矢,贯睛及颅而亡。太尉张定边护陈友谅之子陈理、载陈友谅之尸循还武昌。

至此,从1359至1363年陈友谅在江州建都,其间有4年光景。在此期间,大汉政权不仅予打击了元朝统治集团,对朱元璋建立王朝,也曾都巨大威胁。它是元末农民起义政权中,最具实力的政权,在中国的农民起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