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雍正皇帝实行了一项新的措施,即不动用国家财政,把
地方州县私自征收的“火耗”银提解到省里,进行规范化管理,再从中取出一部分回拨给地方官,作为他们的生活和办公补助费,这就是著名的“提火耗、设养廉”。养廉银的数目大大超过各级**的俸银。
雍正十二年(1734年)巡抚的年俸是155两,而养廉银有12000两,一般养廉银的数目都比**的俸禄多很多。
2楼:不爱深蓝爱浅蓝
年俸160两 月俸大米36石
雍正时期清朝巡抚的一年收入是多少
3楼:匿名用户
清朝**的俸禄分为俸银与禄米两种,每年春秋两季发给。由于**的年俸并不高,难以维持其庞大的家族开销,所以还存在所谓的养廉银制度,其中京官的养廉银由国库支出,一般很少,主要要年俸,而外官的养廉银则要远高于其工资。另外清朝领取俸禄的人员大体可分为3类——文官、武官和皇族宗室(即王爷、公主等人)。
根据本博客前文——《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清朝1两银子相当于现在175元左右,清代一斛米约为现在200斤,现在的米价大约为1.8元/斤,据此本文进一步计算了各级年俸相当于现在的工资水平。下面就请诸公欣赏。
(注:每品级均包含哪些官职,以及这些官职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可参见博文《明朝官职列表》和《古今官职对比》)
(一)文官 年俸 禄米 养廉银 收入(元/年)
一品 180两 180斛 16000两(总督) 290万
二品 155两 155斛 13000两(巡抚) 236万
三品 130两 130斛 6000两(按察史) 112万
四品 105两 105斛 3700两(道员) 70万
五品 80两 80斛 2400两(从四品知府) 46万
六品 60两 60斛 1250两(从五品知州) 25万
七品 45两 45斛 1200两(知县) 23万
八品 40两 40斛 2万1千
九品 33两1.14钱 33斛1.14斗 1万8千
未入流 31两5钱 31斛5斗 1万1千
评:从工资来看,相当于现在县长年收入23万,市长年收入46万,省长年收入236万。与目前我国各级干部的实际收入(正当收入)应当差不多。
但这里面已经包含了养廉银,所以目前再提“****”似乎不太合适了。
(二)武官 年俸 蔬菜烛炭银 灯红纸张银 养廉银(内地) 收入(元/年)
一品 609两 180两 200两(提督) 2000两 52.3万
二品 599两 140两 160两(总兵) 1500两 42.0万
三品 243两 48两 38两(参将) 500两 14.5万
四品 141两 18两 24两(都司) 260两 7.8万
五品 90两 12两 12两(守备) 200两 5.5万
六品 49两 (千总) 120两 3.0万
七品 36两 (把总) 90两 2.2万
八品 40两 7千
九品 33.114两 5千8百
评:与文官相比,武官的收入要逊色得多了,相当于现在团长年收入2万,师长7.8万,军长42万,集团军司令52万。本文对军队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所以现在具体收入如何还无法比较。
(三)皇族宗亲
清朝皇室成员的爵位大致分10级,从高到低依次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另外一种排列依次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这些爵位每传一代降一级,比如某亲王,传到儿子应赐爵某郡王,到孙子为某贝勒,依次降低,但最多降4级,也就是说亲王的子孙降爵位到镇国公后,就不再降低,一直为镇国公;而郡王子孙最低到辅国公;依此类推。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朝廷特批,例如钦赐“世袭罔替”,也就是所谓的“铁帽子王”,他的子孙将永远保持亲王的爵位。
宗亲 年俸 禄米 收入(元/年)
亲王 10000两 10000斛 535万
郡王 5000两 5000斛 268万
贝勒 2500两 2500斛 134万
贝子 1300两 1300斛 70万
镇国公 700两 700斛 37万
辅国公 500两 500斛 27万
镇国将军 410两 410斛 22万
辅国将军 310两 310斛 17万
奉国将军 210两 210斛 11万
奉恩将军 110两 110斛 6万
4楼:乜懋任玉兰
雍正皇帝实行了一项新的措施,即不动用国家财政,把地方州县私自征收的“火耗”银提解到省里,进行规范化管理,再从中取出一部分回拨给地方官,作为他们的生活和办公补助费,这就是著名的“提火耗、设养廉”。养廉银的数目大大超过各级**的俸银。
雍正十二年(1734年)巡抚的年俸是155两,而养廉银有12000两,一般养廉银的数目都比**的俸禄多很多。
清朝一个县令的工资是多少?
5楼:天天天蓝
清朝一个县令的工资是俸银45两,禄米22石5斗。
县令,战国时三晋(魏、赵、韩)
和秦已称县的行政长官为令。秦商鞅变法,并诸小乡为县,置令及职责。县令本直隶于国君,战国末年,郡县两级制形成,县属于郡,县令成为郡守的下属。
秦、汉法令规定,人口万户以上的县,县官称县令,秩六百石至千石;万户以下的称长,秩三百石至五百石。汉以后放宽尺宽,所辖户数不及汉制十分之一。
南朝县,户数一般很少,而《宋书·州郡志》所载,大多为令。后遂一律称令。《隋书·百官志》只说陈五千户以上县令与五千户以下县令,不提县长。北齐县分九等,县官一律称令。
隋、唐因之,只以县的等第,分定县官品秩,唐县令,京县、畿县正五品上有与正六品上,余自从六品上至从七品下,宋县令只存虚名,以京朝官任其职,称知某县事,因而有知县的名称。
元为县尹。明、清以知县为正式官名。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称县知事;国民党统治时期称县长, 中共执政后,县长低于市长(地级市)而高于乡长。
县长是一个县的第二把手(仅次于中共县委书记),一般也是该县的中共县委副书记。
清朝**正俸:
1、正从一品:俸银180两 禄米90石
2、正从二品:俸银155两 禄米77石5斗
3、正从三品:俸银130两 禄米65石
4、正从四品:俸银105两 禄米52石5斗
5、正从五品:俸银80两 禄米40石
6、正从六品:俸银60两 禄米30石
7、正从七品:俸银45两 禄米22石5斗
9、正从八品:俸银40两 禄米20石
9、正九品:俸银33两1钱1分4厘 禄米16石5斗5升7合
10、从九品、未入流:俸银31两5钱2分 禄米15石7斗5升
6楼:名字太难起了
清朝一个县令的工资是俸银45两禄米22石5斗。
在清朝时期的县令也叫做知县,是正七品官职,按照清朝**俸禄制度,正七品知县的俸禄是,俸银四十五两,禄米22石5斗。
秦汉以来县令为一县的主官,唐称佐官**县令为知县事。也就是知县一词的起源。宋常派遣朝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称知县事,简称知县。
如当地驻有戍兵,并兼兵马都监或监押,兼管军事。元代县的主官改称县尹,明、清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因为官职是正七品,所以也俗称为七品芝麻官。
扩展资料:
清朝最高等级的爵位是亲王,根据清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所示,亲王岁俸银一万两。
排在亲王之后的郡王岁俸银五千两,贝勒岁俸银2500两,贝子岁俸银1300两。文武**每年俸银,一品180两,二品155两,三品130两,四品105两,五品80两,六品60两,七品45两。
八品40两,正九品33.1两,从九品31.5两,此外,京官还有和爵位品级相对应的俸米补贴,清乾隆时期。
英国使臣乔治·马戛尔尼曾出使中国,他记录下一个北京普通四口之家当年的家庭年收入是32两银子,支出是35两银子。
清朝前期,**贪腐现象严重,为了培养鼓励**廉洁习性,雍正皇帝在登基后不久就推出了养廉银制度。
养廉银的数额视各地的经济情况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通常为年俸的10倍到100倍。据《清全典事例》记载。
各级**的养廉银为总督13000到20000两,巡抚10000到15000两,布政使5000到9000两,按察使3000到8444两,道员1500到6000两,知府800到4000两,知州500到2000两。
知县400到2259两,同知400到1600两。京官没有养廉银,但却掌握了地方**的任免大权。地方官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得以冰敬、炭敬等名义向京官孝敬银子。
不过,能享受到冰敬、炭敬的都是手中掌握实权的中高层京官。下层京官因为没有这些灰色收入,所以生活是相当清苦的,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外放实缺,就可以大发横财了。
因此,清朝**们的工资虽然不高,但加上养廉银、冰敬、炭敬等收入,实际进账的银子还是相当可观的。
7楼:沧海半杯
清朝一个县官按规定年俸是45两银子,外加20担俸米。这45两银子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年薪,即工资条上写的收入。如将俸米一并折成银子,年俸禄也只有**60两左右。
但清朝有一个招儿,叫养廉银。七品县令的的养廉银大概能有个400到2000两。是正式工资的7倍 到30倍的样子。
8楼:匿名用户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平均每年有3万两**!至于县令就少的多了,就像现在的省长和县长的区别,只是也应该有1万两左右的**的!!
9楼:匿名用户
不多 清朝的**俸禄主要靠盘剥百姓!
10楼:匿名用户
大概是一年45两银子
清朝康雍乾 三朝 平均国库收入是多少???
11楼:匿名用户
在中国清朝康bai乾盛世的
du鼎盛时期,1750年,即清朝乾隆十五年zhi,dao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32%,几乎是1/3。
清朝版税峰权值达到8000万两**。1两**=10两**=500克,所以,1两=50克。现在1克**=20美元,按**折价,现在约值800亿美元。
清朝时的税率约为1/18,虽然不是历史最低的但是不像宋朝有额外负担。宋朝每年都要给西夏,金,辽大量进贡,名为赏赐实际上是交保护费,宋朝又是全民皆兵的制度军费开支沉重,一有警报就是征兵征粮哭声震天,真实的百姓生活苦不可言,完全不是想象中《清明上河图》这些装饰太平的场面。而清朝就是到了帝国主义侵略的晚期也坚持永不加税的制度,并且也没有户籍制,想做生意就可以进城。
商业**是历史最发达的,有人曾说:“世风日下,贩夫走卒接着西服皮鞋**”
由于其他赋税不多,那么gdp差不多是800*18=14400亿美元。当时清朝 的人口差不多三亿,因此也可以有4880美元的人均gdp。其实,换算美元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因为**的开采量有了极大的增长,所以,应该比4880美元高得多!
16万棵马尾松一年可以产多少公斤松油.年收入可达多少
1楼 匿名用户 楼上的真利害,低产都四到五公斤,也就是说低产的八到十斤,请问你做过吧,还有最后那五十公斤,也就意味着那一棵树一年能有一百斤??我最多看到过三四十斤一年的树,最少见过三到四斤一年的,我自己割过。可能你们那里的树有百斤一年的吧。 2楼 匿名用户 低产 每株4 5公斤 中等12 15公斤 ...